配色: 字号:
掌上阅读—一种新的时尚
2012-05-10 | 阅:  转:  |  分享 
  
掌上阅读—一种新的时尚

现代科技,真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犹其是在最近的几年里,更是突飞猛进。电视机、电脑及手机等电子机器,已越来越好,其功能也越来越多,价格也降了不少。如今这个网络时代,早已经改变了许多老旧的传统习惯。比如信件的往来,信息可以在迅间传送到对方;比如购物,只须鼠标点击几下,没几天,所购货物就会送上门来;再比如,人们可以在网上投稿、付款、炒股等等等等。

人们似乎还嫌网上阅读不够方便,那些数码科技精英们,便让文本从屏幕上搬到了手掌上,出现了“掌上阅读”。据传媒报导,掌上阅读已成为一股新潮流,成为区别于书本阅读、网络阅读的新一代阅读方式,掌上阅读已渐渐地走进我们的生活。据说,在许多大城市,早已被较多的人所拥有。公交车上、公园里、茶馆里、校园内,不经意间,就会看到许多人尤其是那些年轻人,他们专心致志地盯着自己的“手掌”心在阅读。还据说,一般只有扑克牌大小的这个电子玩意儿,却拥有惊人的“肚量”,可以存贮至少180万个汉字。通过专用的传输线,从网络上下载电子书,或者从电脑和光碟上源源不断将信息“转移”到掌上阅读机上,使原来拿着书本阅读或是看着电脑屏幕的阅读,变得更加轻松起来。

另据报导,掌上阅读机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比书本更个性化的设计:随意编排目录,更换存储内容,设置字体的颜色等。掌上阅读,是一种可以见缝插针地有效利用时间碎片的工具。我们可以在上下班等车、办事等待的时间缝隙里阅读。掌上阅读,作为电子化阅读潮流中的一支,突出地体现了阅读的普及化和读书方式自由化等特点。有人这样比喻:如今,读书已经不再是书斋中的正襟危坐,而是即将成为了大众生活里的“信手拈来”。

当今社会,文化已大为普及、书籍数量也足以汗牛充栋,但由于书价的昂贵、厚重等等的原因,仍然使不少爱书者望而却步。掌上阅读,是依托电子技术和网络等载体,打破了阅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律,更好地实现了知识的分享。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越来越进步,掌上阅读机器的价格也将会逐渐地为普通消费者所能承受。有人说,当阅读愈来愈方便,只要拥有一部手机或者一个游戏机就能看书时,当手不释“卷”成为一种现实可能时,引导更多的人来利用这种自由便捷的阅读工具,也是提高阅读兴趣、增加阅读时间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据报导说,当微软公司电子阅读领域的权威比尔·希尔,用掌上电脑读完了吉本斯的六卷《罗马帝国衰亡史》后,他说:“IE不是一个浏览器,而是一个阅读器。……变革已经来临,只是我们还没有察觉。”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年5月发布的首次WAP发展调查报告称:“截至2007年3月底,国内手机上网用户人数已为3900万,而手机在线阅读成为用户使用得较多的几大服务之一。”无论是掌上电脑或是手机阅读,它们都是掌上阅读的表现形式之一。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令人们已无法腾出整块的时间来读书,于是人们更加渴望以技术突破,来弥补在零星阅读时间上的缺憾。还据报导,今天,科学家已经研究出让人可以捧在手里或倚在床上阅读的电子纸,还发明了电子墨水,能够尽量模拟传统纸张和印刷技术,给人如同书本阅读的感觉一样。还据说,Google这样的网站已经扫描了密歇根大学和纽约公共图书馆等合作伙伴那里的百万部图书,并存放于其数据库中供人们查找。几秒钟之内,就能搜索出一本书的完整内容来。因此,掌上阅读极有可能会为我们带来极大的方便,并引发未来全世界的阅读革命。

福楼拜曾说:阅读是为了活着。不可否认,繁忙的生活中,每天都有许多琐碎的事情挤压着我们思考的空间,让我们在物质上变得渐渐地富裕起来的同时,却在精神上或许更趋于贫困了。而掌上阅读,是在忙碌中仍可坚持学习,这无疑是一种幸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掌上阅读所代表的阅读个性化与便携化趋势已势不可当。据说去年在日本,手机小说《恋空》取得了空前反响,成为年度排名第一的文艺类畅销书。我国目前还未形成成熟的手机小说市场,但是掌上阅读已经开始受到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多的青睐。阅读是学习亦是生活,何不让终身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呢?在阅读中让我们发现乐趣,享受快乐,以提升人生的生活质量。

对于我来说,手机除了有时偶而打打电话外,(大都用使用固话,仅在外出时有事才使用一下;其费用也实在太贵。)没任何其他作用。如果能够进行阅读,那可是最好不过的事了。但目前还不知道如何下载,是否需要交点费用?其书的内容是否能随心所欲地选择?……

老沈于2008.9.7

献花(0)
+1
(本文系老沈图书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