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构建初中化学生态课堂初探
2012-05-10 | 阅:  转:  |  分享 
  
构建初中化学生态课堂初探

王凤梅

(北镇中学实验初中部,山东滨州256600)

摘要:结合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举例说明如何构建新课程下初中化学生态课堂。

关键词:化学生态课堂;动态生成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5—0013—02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我们的教学是一项直面生命的事业,构建充满生

机和活力的化学生态课堂,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不可推

卸的责任。

1化学生态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创新课堂

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出乎教师预设的各种奇特

问题或“另类”见解,教师不应避而不答,置之不理,更

不应轻易否定或予以压制,而是把它作为宝贵的教学资

源,予以充分开发和利用。

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内容时,在同学们完成分组

实验的内容后,我又演示了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气体的

化学反应。在称量出反应前物质的质餐总和后,使同液

接触,反应开始,伴随着同学们的惊叹声,绑在导管上

的气球不断涨大,一直大到几近极限,天平上的指针也

几乎没有发生偏转。按照预设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

这一现象探究、讨论、交流,同学们都能达到了意料之

中的认知水准。正想转入下面的环节一总结练习时,

一个声音响起来:“老师,把气球放气,看看天平会怎

么样。”“这还用问!当然不平衡了o”“提这样的问题,

的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比较自己的假设与科学

家的假设,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感受科学研究的

重要意义。因此,利用化学史实设计证伪实验,不仅可

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可以培养学

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3.4利用“假证伪”实验设计“证伪”实验

实验设计其本身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需要

严格的条件控制,要求设计环节上应一丝不苟。否则,

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证伪”,但町能由于实验原理、实验

误差、仪器设备等原因,导致未H{现预期结果,造成正

确的假说被否定的假象,即“假证伪”实验。

案例4海带中I一检验

f提出问题】如何检验海带中是否含有I一。

【讨论探究】讨论形成方案1:将海带灰浸入水中,

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加AgN03溶液。

f实验证伪1现象不明显,无I一。

【继续探究】是否方法不够灵敏呢?讨论形成方案

2:取上层清液滴加适量氯水。

【实验证伪1加氯水,现象不明显,无I一。

【再探究1如何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形成方案3:加

淀粉或有机溶剂。

[实验验证1现象明显。

教学中出现“假证伪”实验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对

化学教学2011年第5期

实验设计的方案、实验的精度、所用仪器设备的原冈进

行考察,若真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冈,导致实验低精确度,

现象不明显,可考虑改正实验方案、更换器材再进行实

验,从而使假说得到证实;若对实验进行考察未发现问

题的情况下,可再引导学生考察假说本身。

证实实验的建构和“证伪”实验的解构,对于学生

的认知过程来说都是必要的。没有证实实验的建构,即

确证和完善既有的假设,学生的认知过程就会陷于混

乱而失去任何确定性,而没有“证伪”实验的解构,即

否证既有假设和重构新假设,学生的探究过程就会陷

于形式而失去创造性,因此关注证伪实验的教学,是有

效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

参考文献:

111彭启福.现代西方诠释学与科学哲学走向之比较U】.天津社会

科学。2002.(4).

121杨易.证伪原则:波普尔科学哲学的精华U1.湘潭师范学院学

报,2005,(1).

【31高扬,崔诚亮.浅析波普尔的证伪主义U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

报,2004.(4).

14l王智永.对波普尔证伪主义思想的辩证认识U1.新西部,

2010.(1).

【51王永平.证伪主义思想的意义及启示UI.求实.2010。(1).

-13·万方数据

真幼稚!捣什么乱呀!”其他同学纷纷取笑他的发育。

因为从第一堂课开始,自己曾多次对大家说过,在课堂

上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必拘束,老师绝对

欢迎。所以,虽然感觉到这位同学的建议没有价值,还

有可能影响课堂预设任务的完成,但还是对大家说:“同

学们,让我们耐心听他说完吧,说不定会有独到的见解

呢。”那个同学的神情由难堪转为喜悦:“我们可以称

量出给气球放气后实验物品的总质量,然后根据前后

质量差就可以求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了!”作为教师,我

知道这种思想提前涉及到了以后的一个学习难点:如何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产生气体的质量。我不仅和同

学们一起为他的想法鼓掌叫好!同时也为自己开始对他

的轻视感到自责。虽然这节课没有了预设的练习巩固,

但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新课程下的生态课堂吗?

2化学生态课堂是真实自然的朴素课堂

化学生态课堂是没有套路、拒绝作秀的“原生态”

课堂。要创建真实自然的生态课堂,教师要实实在在敞

开自己的心扉,在内心深处尊重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课

堂氛嗣是和谐民主的,他们才能真正和教师交流互动,

和谐共振,平等真诚地对话。例如,在学习有关分子、

原子的内容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认识抽象的微观

粒子,我发给他们每人一个水分子的球棍模型,分组观

察,并鼓励他们大胆说出对水分子的认识和猜想,全班

交流共享。同学们纷纷争相讲述自己的见解,他们的奇

思妙想深深打动了我:“水分子中的三个原子正好是一

个三角形的顶点,我想可能是因为i角形的稳定性吧。”

“两个氢原子能直接结合在一起吗?两个氧原子也能

直接结合在一起吗?那是什么微粒呢?”“两个氧原子

和两个氢原子能结合在一起吗?那是什么分子呢?一个

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也能结合在一起吗?”……此时,

有些内容学生还没有学习,但他们积极的猜想、大胆的

假设,探究欲望得以实践和强化。

3化学生态课堂是注重体验的生活课堂

知识只有和生活链接,才是鲜活的、生动的,也才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构建的生态课堂就是要让

“死”的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尽可能获得生活经验,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生活的大课堂中体验、

感悟、发现。一次,学校要在教学楼后修一条柏油路,

运来很多生石灰,准备铺路基。我觉得这是学习生石

灰、熟石灰知识的好时机,便组织学生到教室外观察探

究。当看到工人们向生石灰上浇水而使得大量的白汽

腾空而起时,同学们惊奇地瞪大了眼睛并大声惊呼,还

有一些同学快速到学校食堂要来生鸡蛋,埋在生石灰

·14·

下面,试验能否将鸡蛋烫熟。随后我指导各小组同学把

熟石灰和粘土及细沙混合,制取试样并在空气中晾干''

认识利用石灰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来抹墙、砌

砖的原理。学生们认真地混合搅拌原料,像呵护宝贝一

样把试样捧在手心。事后一位同学在自己的作文里写

到:“我多么希望化学课总是这样上!我喜欢上了化学

课!我永远忘不了那节课!”作为教师,就要善于抓住

生活中的时机,营造充满生活体验的生态化学课堂,丰

富学生学习的方式和途径,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促使

学生快乐主动地学习1

4化学生态课堂是注重科学探究的生命课堂

化学生态课堂的教学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探究获取知识,认识生活中的

化学,体会化学对生活的价值。前几天,女生宿舍连续

几天发生“恐怖”事件:在几个同学的床单上莫名其妙

地出现了一个个“烧”烂的洞,洞大小不一,且连续几

天呈上升趋势。为了尽陕把事情搞清楚,我反复几次到

宿舍查看,排除了有人破坏的因素,最终认定床单是被

腐蚀而烂掉的,而腐蚀床单的物质是从学生使用的充

电式手电筒内流出的稀硫酸。我决定带领同学们运用

所学的酸碱盐的知识破解宿舍内的“恐怖”事件。师生

一起进行了一次令人难忘的探究之旅:

【提出假设】手电筒流出的稀硫酸使床单被腐蚀。

f收集证据]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将

破洞周围的床单剪下''用蒸馏水溶解,取上层清液,滴

加硝酸钡溶液,再加稀硝酸,看有无白色沉淀生成。在

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的神情是那样庄重,操作细节也毫

不马虎,当实验中出现白色沉淀且滴加稀硝酸不溶解

时,同学们同时欢呼起来!他们体会到了“化学来源于

生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化学”的含义。当然,以后再使

用充电式手电筒时,不会将其横放或倒置了。

实践证明,化学生态课堂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高

效,富有吸引力;可以使学生更加亲近化学,热爱化学

从而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可以使学生积极探究、勇于

创新,学得主动快乐,从而彰显师生生命色彩,涌动着

生态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1】毕淑娟.生态课堂——让生命如花绽放IJ].当代教育科学,

2010,(2),41—42.

【21单朝辉.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利用和开发U】.化学教学,

2008,(2),31—32.

化学教学2011年第5期万方数据

献花(0)
+1
(本文系一天一招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