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西方美术史流派及特点
2012-05-15 | 阅:  转:  |  分享 
  
西方美术史1???

史前艺术

1、史前艺术的含义?它们展示了早期人类特有的艺术创造力,为人类深入认识自身历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2、史前艺术是如何分割的?根据什么学科标准?

史前艺术的分期: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根据什么学科标准?:旧石器时代:洞窟壁画,母神雕像中石器时代:北欧岩画,拉文特岩画新石器时代:巨石建筑

历史时期通常是指有文字记录的历史,而文字发明前的历史被称做史前时期

3、简述史前艺术遗址阿尔塔米拉洞与拉斯科洞?

拉斯科洞发现于1940年。全洞由主厅和边厅及连接各部分的洞道组成。最早作品可上溯到奥瑞纳文化晚期。洞内各壁面和顶上描绘了大量的野牛、驯鹿、马、矮种马等动物,可能出自好几代人之手。原始画家用粗壮简练的黑线勾画出轮廓,用红、褐、黑色渲染出动物的体积和结构。气势雄壮,富有动感,充满野性的原始生命力。代表作品是长达5米的大公牛图。

阿尔塔米拉洞发现于19世纪下半期制作年代稍晚于拉斯科洞窟,包括主洞和侧洞,绘画大多分布在侧洞即有名的“公牛大厅”,顶部布满各种动物画,最为突出的是长达2米的《受伤的野牛》。壁画轮廓线比较细,且有明暗向背的粗细浓淡变化,与色彩渲染结合紧密,明暗起伏更为丰富,感情也更细腻。

4、目前已经发现的最早的史前壁画可以追溯到距今3.1万年前,最早的作品可以上溯到奥瑞纳文化的晚期,即公元前1700年以前。

5、欧洲旧石器时代壁画主要表现哪些内容?表现内容皆以动物为主,手法写实而生动,包括了泥塑和浮雕

6、“巨石文化”指什么?

巨石文化是由一些粗石巨柱或条状块石组成的,石碑、石塔、石墓道或石圈等代表着一种史前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这是用重达数吨的巨石垒成的宗教性纪念物。巨石建筑盛行于欧洲,包括石柱、石台、石栏等形式。英格兰南部的圆形巨石栏“斯通亨治”是最典型的代表。

古代两河流域

7、古代两河流域美术史的分期及年代

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前3500-前2000)巴比伦时期(前1900-前1600)

亚述时期(前1000-前612)新巴比伦时期(前612-前539)

8、苏美尔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什么?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为“古库拉塔”类的塔庙,其中乌鲁克神庙是塔庙最典型的代表

9、简述“纳拉姆辛浮雕石板”

《纳拉姆辛浮雕石板》以其写实的手法刻画了纳拉姆辛王率军政府山地部落的历史场面。画面采用了对角线的构图,生动地表现了军队翻山越岭的远征,这种安排使画面产生了动感和空间感。此外,还通过简单的风景刻画表现了特定的环境。

10、在亚述帝国之前哪个西亚国家流行雕塑艺术古巴比伦

11、举例说明拱形建筑在两河地区的应用

巴比伦古城的大门叫典礼门,高4米多,宽2米左右。门的上部是拱形结构,两边和残存的城墙相连,门洞两边的墙上有黄、棕两色琉璃砖制成的雄狮、公牛等图像。

苏美尔时期,在塔庙的建筑过程中,已经开始运用圆柱、拱廊、拱门、拱形圆顶等基本建筑形式。古巴比伦时期,一些神殿建筑都有巨大的门廊和拱顶结构。新巴比伦时期,巴比伦城的主门伊斯塔尔门由四座望楼构成,望楼与望楼之间用拱形过道相街接。

苏美尔时代于陵墓中,使用尖拱形建筑,后来在新巴比伦时代圆拱代替了尖拱,巴比伦城中的伊斯塔尔门

上不就是成圆拱形。

古代埃及

12、古代埃及美术史通常被划分为哪几个时期?古王国时期(前3000—前2300年)、中王国时期(前2150—前1700年)、新王国时期(前1071—前332年)

13、所谓“金字塔时代”是指古埃及的哪个时期?指古王国时期

什么是法尤姆画像?(一种埃及风格的蜡画。)

画在人形馆面部的肖像画,采用蜡画的形式,用化学溶剂使画面颜色被封,这样保持颜色不变色,人物表情忧郁。

14、古埃及陵墓建筑有过哪些方面的变化?

金字塔:长方形的“巴斯塔巴”——梯形金字塔——弧边金字塔——方锥形金字塔

石窟陵墓:陵墓外部是依山而建的梯形享殿——享殿入口出现方尖碑

15、古埃及浮雕和壁画造型有哪些程式化的特点?

在古埃及,浮雕和壁画有着共同的程式:1,正面律,表现任务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2,横带壮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画面;3,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4,填充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5,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多为褐色,女子多为浅褐色和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为黑色。

?

16、解释名词:阿玛那风格

新王国时期,埃赫纳顿统治王时代,雕刻重现新的繁荣,《埃赫纳顿肖像》以写实的手法表现了这位法老的外貌,极富个性,这种具有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的艺术风格就叫“阿玛纳风格”。

爱琴文明和古代希腊

17、爱琴美术是起于何时何地?

公元前2600年开始到公元前1100年结束,地中海东北部

克里特文化是爱琴文化的源头,起于公元前3000年的克里特岛。迈锡尼文化是克里特文化的继承,而季克拉基斯群岛则是希腊文化的最早起源地)前2600—前1200地中海中北部,克里特,迈锡尼,季克拉基斯

18、爱琴文化何时被人发现?19世纪末、20实际初先后吸引了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和英国学者伊文思发现的

19、简述克里特壁画?壁画以流畅的曲线、鲜明的色彩描绘出富有装饰性的任务和图案,手法上与埃及艺术有联系,其中以《巴黎女郎》《交谈的妇女》《侍女图》最为有名

20、以产地命名的季克里特陶器被称作什么?季克拉基斯陶器称为”几何纹样时代“的艺术。

21、爱琴世界是何种地区的发源地?爱琴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古希腊文化的源泉

22、古希腊时期创造的建筑构成主要有哪些?

古希腊时期的建筑主要是神庙,古风时期形成了典型形式——围柱式,柱式又分多利亚式、伊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

23、古希腊时期陶绘主要有哪几种风格?东方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24、简述帕特侬神庙

帕特侬神庙采用了希腊建筑中最典型的长方形围柱式建筑,结构匀称,比例合理,有丰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建筑结构和装饰因素、纪念性和装饰性、内容和形式取得了高度的统一,是世界艺术史上最完美的建筑典范之一。

25、希腊艺术的古典时期产生于什么年代?人》希腊艺术的古典时期开始于公元前5世纪,止于公元前4世纪。

26、列举两件希腊时期的雕塑

米隆的《掷铁饼者》菲迪亚斯的《雅典娜女神像》《命运三女神》波留克列特斯的《持矛者》《赫尔墨斯与小酒神》等等。

希腊地区:《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米洛斯的阿芙罗底德》

埃及地区:《小孩与鹅》小亚细亚地区:《垂死的高卢人》、《杀妻后自杀的高卢人》

古代罗马

27、古罗马美术兴衰于何时?公元前8世纪-公元476年(暂定)兴于公元1世纪,衰于公元5世纪。

28、伊达拉里亚美术与古罗马美术有何关系?

伊达拉里亚是罗马兴起之前亚平宁半岛上最强盛的国家,它兴起与公元前8世纪。伊达拉里亚人还喜欢杂陶棺木上装饰雕塑,在陶棺顶部塑上死者的全身肖像。后期肖像刻画了性格特征很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作品表现手法简练,表情生动,对罗马的肖像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建筑上罗马人广泛采用了伊达拉里亚人的拱券并使之得到了发展

29、举例说明古罗马建筑方面成就?

他们在技术上首先开始运用三合土,在结构上广泛采用各种拱券,在建筑类型上比希腊更为丰富。万神殿是拱券建筑的杰出代表,克洛西姆竞技场代表了罗马建筑的顶峰。凯旋门是古罗马的重要建筑。纪念柱是罗马帝国纪念性建筑的另一种形式。

30、古罗马人物雕刻在表现方面侧重类型化还是个性化?个性化

罗马肖像的美化与希腊不同的是:他们是在突出个性基础上的美化,这种个性化和美化的例子最突出的是《奥古斯都像》。

31、古罗马壁画主要有哪几种风格?第一风格为镶嵌风格,第二风格为建筑风格,第三风格为埃及风格,第四风格是庞贝的巴洛克风格

32、拜占庭美术兴衰于何时何地?公元5世纪的军事坦丁堡前4世纪—1453年君士坦丁堡兴于6世纪的君士坦丁堡,衰于15世纪

解释“加洛林文艺复兴”

公元8世纪,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建立加洛林王朝,为恢复昔日罗马的繁盛,他召集了一批文人学者在首都阿琛收集整理古籍,让艺术家仿照古典样式进行创作,以宫廷为中心形成了复兴古典文化的潮流,历史上称之为“加洛林文艺复兴”。

34、所谓“巴西利卡”是指什么?

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形中廊较宽,两旁有列柱分隔出过廊,平时供市民集会使用

35、哥特式美术诞生于何时何地?12-13世纪始于法国巴黎及其附近地方确切地说开始于1140—1144年间路易七世的掌玺官苏热重修圣德尼教堂时

西方美术史2

转发??评论2011-06-0821:17

36、哥特式教堂主要特征有哪些?

有墩柱、薄围护墙和尖形肋骨交叉拱顶、飞扶壁、花窗棂、彩色镶嵌玻璃和高耸的尖塔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采用尖券和肋拱减轻拱顶的重量;窗户的尺寸大大增加了,允许空前规模地采用彩色玻璃;遵循了带有呈放射状分布的礼拜堂的后堂回廊式型制,不再象早先建筑那样呈孤立的单元,礼拜堂间的墙被除去,形成统一的空间效果,宽敞、开放、充满各色光线。

?

文艺复兴

37、哪位画家的创作最能体现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神?拉斐尔·圣齐奥乔托36.乔托的创作最早体现了人文的精神

37.乔托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早期文艺复兴由佛罗伦萨画派代表38、早期文艺复兴的成就是由哪个画派代表的?佛罗伦萨画派

39、十六世纪哪坐城市被作为文艺复兴的运动中心?罗马

40、简述米开朗基罗的壁画创作

祭坛画《最后的审判》是米对人生的总结也是对当代历史的裁判,壁画构图的处理和构思取得了一致,构图并未突出明确的秩序与结构,而是强调一种自然的安排,这件作品的成功和伟大之处在于从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产生了统一的人的集体形象,而色彩的巧妙使用又使壁画具有了戏剧性的紧张。

41、乔治乔纳属于什么画派画家,代表作有哪些?威尼斯画派,代表作有《三个哲学家》《田园合奏》《沉睡的维纳斯》

42、欧洲油画最初成熟于何时何地?15世纪荷兰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15世纪的尼德兰(荷兰)

43、佛莱玛尔画家指的是什么地方的哪位画家?尼德兰的罗伯特·康宾

44、根特祭坛画”的作者是谁?胡伯特·凡·埃克(争议)和杨·凡·埃克

45、丢勒是什么年代及故乡在哪座城市的画家?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纽伦堡15世纪



46、伊森海姆祭坛画”的作者是谁?格吕内瓦尔德

17世纪意大利

47、简述十七世纪意大利艺术的主要流派及其在意大利的分布地区?

(1)意大利学院派艺术波伦亚学院(2)巴洛克艺术罗马(3)现实主义艺术(卡拉瓦乔)意大利北部伦巴底

(+)注:地方画派还有:(1)热那亚画派热那亚和威尼斯(2)曼图亚画派威尼斯(3)那不勒斯画派南方

威尼斯画派、佛罗伦萨画派、罗马画派

48、简述意大利学院派的产生和美学特点?

产生:为了继承先辈大使的艺术传统,总结先人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新的艺术人才;企图把艺术年轻的美术家引向所谓的正路,使他们不受样式主义和卡拉瓦乔美术的干扰。强调绘画中最高的标准是:米卡朗基罗的人体,拉菲尔的素描,格累乔的典雅与风韵,威尼斯画派的色彩等等。特点:折衷主义

意大利学院派大约创建于1590年,它的创始人是著名的画家卡拉契兄弟.原因:一是为了继承先辈大师的艺术传统,总结先人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新的艺术天才;二是企图把年轻的美术家引向所谓的正路,使他们不受样式主义美术和卡拉瓦乔主义美术的干扰.特点:主张力求订出一定的法则使人们遵循,从一开始就有折中主义的特色,他们的作品题材比较狭窄,在技法上比较偏重于素描而轻视色彩。

简述十七世纪意大利主要艺术流派及其在意大利的分布地区

一学院派美术欧洲的美术学院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学院派的主张是力求订出一些法则,使人们遵循。由于过于强调法则,所以学院派的画家比较保守,缺乏创新精神。他们的作品题材也比较狭窄,大都是描绘宗教或神话,而对世俗的题材往往不感兴趣。技法上偏重素描而轻视色彩。学院派绘画为古典主义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现实主义美术17世纪出现了很多富有民族特色的画派,各派的艺术家,特别重视本民族艺术传统和本土的现实生活反映,则强调打破和谐,主张真实自然的美,尤其是卡拉瓦乔主义完全否定古典主义原则,追求表现平民生活,从普通人身上发掘美和智慧。在荷兰、西班牙画坛流行画百姓平凡生活和流浪汉,这些下层社会的人物形象,在画家的笔下往往呈现出人的自信和尊严。它把抽象的人描绘成具体的、个性化的、更有社会特色的人。画家描绘这类人物形象,往往出于自己的进步思想以及对不公平社会的愤懑。在这一世纪里,人和人的生活基本上取代了宗教与神话,而成为绘画中的主体艺术形象。

三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洛文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可以说,巴格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49、巴洛克艺术的特点

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

50、列举贝尼尼的雕塑和建筑的代表作品

雕塑:1621—1622组雕《普鲁东抢劫珀尔塞福涅》、1623《大卫》、1622—1625《阿波罗和达芙娜》、1633《斯皮奥涅·波尔盖兹肖像》、《康士坦察·布奥娜列里肖像》、1655《路易十四胸像》、1661—1663《女圣徒抹大拉的玛利亚》、1671—1674《圣路德维卡·阿尔贝托尼》、1668—1675《芳塞克医生肖像》

建筑:1656——1667圣彼得教堂前的广场及柱廊。1658—1670圣·安德烈·阿尔·克维里纳列教堂

51、卡拉契兄弟分别是谁?阿尼巴·卡拉契路德维克·卡拉奇阿戈斯蒂·卡拉奇

52、名词解释:维都塔(Veduta)18世纪威尼斯画派的风景画特别驰名,兴起了一种描绘城市风光的风景画,这种风景画专门描绘城市的建筑物和乡土人情,被称作维都塔

17世纪荷兰

53、列举哈尔斯及其代表作《微笑的骑士》、《弹曼陀铃的小丑》、《吉卜塞女郎》、《杨克·兰普和他的情人》

54、名词解释:荷兰小画派荷兰小画派是尼德兰美术的分支,艺术家不再描绘宫廷生活,而是开始了面向百姓,面向大众,这一时期的画幅都比较小。适合家庭悬挂,以描绘生活题材为主

55、列举维米尔的主要作品《德尔夫特风景》、《小巷》、《倒牛奶的女仆》、《穿蓝衣读信的少女》、《花边女工》、《戴头巾的少女》

17世纪弗兰德斯

56、简述鲁本斯的艺术特点并列举主要作品特点:将宏伟华丽的巴洛克艺术风格与尼德兰民族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浪漫注意倾向的独特风格,他的作品形象生动,色彩明亮,装饰性很强,并往往有一股澎湃的动势。

主要作品:《阿马松之战》、《莱尔马公爵骑马像》、《圣海伦娜》、《竖起十字架》、《基督戴荆冠》、《复活》、《爱的乐园》、《强劫留基伯的女儿》、《末日审判》

57、列举三位十七世纪佛兰德斯画家及其代表作

雅各布·约丹斯(JacobJordaens)《萨堤尔在农家作客》、《豆王宴饮》小达维特·泰尼尔(DavidTeniersd.J.)《化学家》《莱奥波德·威廉大公的画廊》安东尼斯·凡·代克(Anthonis,vanDyck)《查理一世像》、《詹姆士·斯达埃特像》

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

58、名词解释:西班牙黄金时期

进入17世纪昔日的西班牙大帝国日益衰弱,逐渐降为二等国,而西班牙的美术人才辈出,在17世纪上半期出现了一个“黄金时期”。

注:繁荣的3个条件:一是西班牙文学对美术的有力影响;二是西班牙地方画派中现实主义力量的存在和发展;三是意大利卡拉瓦乔主义艺术的影响。另外在肖像画中尤其是一些底层人民的肖像中,画家笔下的人物往往有一种特殊的气质—坚定、冷峻、尊严和刚毅的力量。

59、名词解释:“波德格涅斯”(Bodegones)西班牙的卡拉瓦乔主义描绘下层人民的风格化

60、列举委拉斯贵支的主要代表作品

约1619《卖水的人》、《早餐》、《音乐师》、《女混血儿》、《煮蛋的老妇人》、1626—1628《酒神巴库斯》、1628《醉汉们》、1630《火神的锻铁场》、1634—1635《布列达投降》、约1644《拉弗拉格》、1634《腓力四世骑马像》、《奥里瓦留斯骑马像》、约1635《巴塔萨·卡洛斯王子骑马像》、1636《马·蒙塔涅斯像》、1648《拿扇子的妇人》、《伊索》、《默尼普》、1633—1648《埃里·波波·德里·科林》、《唐·塞巴斯提安·德·摩拉》、1650《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1657《纺织女工》、约1650《镜前的维纳斯》、1656《宫娥》、《玛格利特公主肖像》

61、列举戈雅的铜版组画作品《加普里乔斯》(又名《奇想曲》)《战争的灾难》《吉斯卜来介斯》

62、简述17世纪西班牙雕塑的流派、地域、和代表人物及作品

西班牙雕刻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以巴利亚多利德为中心,南派以塞尔维亚为中心。北派的主要代表是乔治·费尔南德斯,他的代表作《哀悼基督》《死去的基督》《圣德烈萨》。南派的主要代表是胡·马蒙塔涅斯,他的代表作是《圣母和圣婴》《圣布鲁诺》《无垢受胎》《慈悲的基督》。

1718法国美术

63、名词解释“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意大利,17世纪在法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理性至上.

法国的17世纪被称为路易十四时代,这位称霸欧洲的君主不忘建立统一的官方艺坛。为国王及其精英服务的艺术把古风和现代思想、天主教和世俗思想兼收并蓄,并让现实描写带上神话的外表。它崇尚古典精神,表现出严正、高贵、酷爱秩序的特点。其主要画家大多到意大利观摩学习,甚至长期居住,他们以希腊、罗马为典范,受到卡拉奇折衷主义、卡拉瓦乔强烈对比的手法及威尼斯色彩的影响。

从文艺思潮上说,古典主义是十七世纪君主政体民族国家开始建立,资本主义渐趋发展的历史阶段产生的一种文艺思期。以十七世纪的法国发展得最为完备,主张以古希腊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所确立的美学原则与规范作为创作方法和表现技法上的典范和楷模。

64、列举普桑及其代表作品

普桑的绘画: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创始人。《阿尔卡迪的牧人》为其代表作。《台阶上的圣母》是其典型的

西方美术史3???

65、列举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代表画家和作品

代表画家有法国的华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华托代表作品:《舟发西地岛》

布歇代表作品:《沐浴的狄安娜》《维纳斯的流妆》《鹏巴黎夫人》《裸女(奥莫尔菲小姐)》等。弗拉戈纳尔代表作品:《秋千》、《浴女》、《蒂布尔瀑布》《躺在沙发上的奥达丽斯克》、《日落》、《火神伏尔甘突然出现在维纳斯和战神马尔斯面前》、《德·蓬帕杜尔夫人》

19世纪法国美术

66、大卫的主要作品《荷加斯兄弟的宣誓》、《苏格拉底之死》、《布鲁图斯》、《网球馆的宣誓》、《马拉之死》、《加冕式》、《萨宾女人》、《利奥尼塔斯》

67、列举法国新古典主义的代表画家

大卫热拉尔、维涅·勒布仑夫人、吉洛德、格罗、安格尔、普吕东(Prudhon1758—1832)盖兰(Guérin1774—1833)

68、法国浪漫主义在绘画和雕塑方面的代表人物绘画:借里柯、德拉克洛瓦雕刻方面:吕德·卡尔波

69、列举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品

《梅杜萨之筏》、《但丁之舟》、《希阿岛的屠杀》、《萨达纳巴尔之死》、《自由领导人民》、《阿尔吉利亚女人》、《乔治桑》、《肖邦》、《墓地少年》、《猎狮》、《阿拉伯人与马》、《雅各与天使搏斗》

70、名词解释: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根据画家自己的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71、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

新印象主义:修拉西涅克后印象主义:塞尚、高更、凡高、吐鲁兹—劳特累克、雷东、波纳尔

19世纪德国美术

72、简述十九世纪上半叶德语地区浪漫主义发展的情况?

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浪漫主义占主导地位,可将其视为德国的典型流派。

十九世纪前半叶德国绘画艺术中,浪漫主义占主导地位。德国艺术家在浪漫主义绘画方面取得了独特成就。画派在产生之时就存在两条不同道路。在北方以德累斯顿为中心聚集了一些信仰新教的画家,他们的创作以风景画为主,成为早期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在南方维也纳的一些天主教的青年画家组成路加兄弟会,后来到了罗马,意大利人称之为“拿撒勒派”。前者以弗里德里希为代表,他在保守派与坚持浪漫主义创作原则的革新派的论争中获得胜利。早期浪漫主义的另一位代表是著名艺术家菲利浦?奥托?龙格,他追求的是内容与形式都适应当代需要的现代艺术。“拿撒勒派”的代表画家有弗里德里希?奥韦尔贝克、彼得?冯?柯尔内里乌斯、威廉?沙多夫,他们的作品大多从宗教故事、圣经和古诗中取材,选材与表现手法都有复古倾向,作品表现他们虔诚的宗教情感,并寄托浪漫主义思想。

1819世纪英国美术

73、列举18世纪英国绘画代表人物,作品

威廉·荷加斯:1731《妓女生涯》、1735《浪子生涯》、1743《文明婚礼》、《卡拉姆肖像》、《画家之姐安娜》、《卖虾女》

乔舒亚·雷洛兹:1752《凯贝尔海军上将》、1773《蒙哥马利三姐妹》

托马斯·庚斯博罗:1770《蓝衣少年》、1777《格兰汉姆夫人肖像》、1784《女演员西顿斯》、《日落》等

74、列举英国风景的主要画家和作品

理查德·威尔逊:《河上的荷尔特桥》、《溪谷》等托马斯·格尔丁:1797《德文郡克塞河上的彩虹》、《北威尔士道尔格里附近的凯因瀑布》等特纳:1796《海上渔民》、1812《雪暴:汉尼拔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1835《国会大厦起火》、1844《奴隶船》、《蒸汽和速度—大西方铁路》约翰·康斯太勃尔:1817《弗莱伏特的磨坊》、1811《德汉山谷:黎明》、1825《跃马》、1820《干草车》

75、名词解释:哈得逊河画派

一批经常以哈德逊河沿岸风光为题材的风景画家被称为“哈德逊河画派”十九世纪美国人在荒野奋斗中获得胜利,对大自然的一种怀旧和浪漫的情绪油然而生,风景画开始在美国流行。一批经常以哈德逊河沿岸风光为题材的风景画家被称为“哈德逊河画派”(也称美国风景画派)。

76、名词解释:巡回画派

巡回展览画派,是十九世纪俄国最重要的进步艺术团体。以革命民主主义美术观点为创作原则,批判现实社会的丑恶事件,揭示生活的黑暗,主张为生活社会民族而艺术。十九世纪俄罗斯最主要的进步艺术团体正式名称为“巡回艺术展览协会”(简称巡回画派“)。画家们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上,反映人民生活、历史事件和俄罗斯美丽的大自然。克拉姆斯柯依是该画派的组织者和思想领导。巡回画派的风俗体裁绘画在接受过去画家揭露性传统的同时使主题更加深化和开阔,在历史题材中进行的改革对发展民族美术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探求民族风景画的创作道路上均取得显著成就。列宾的艺术活动是巡回画派现实主义艺术的最高成就,他始终坚持以人民的作用为基调的纪念碑式绘画。苏里科夫的历史画创作体现了巡回画派的最高原则,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重大历史事件中错综复杂的矛盾。

17---18世纪的美术(上)

简答题:1,讲述17世纪流行的三种艺术风格

答:意大利学院派艺术-------波伦亚学院(卡拉契兄弟)巴洛克艺术------罗马(贝尼尼)

现实主义艺术(卡拉瓦乔)------意大利北部伦巴底

2卡拉瓦乔艺术的时代意义和影响?

答: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与样式主義艺术和学院派艺术相對立的是现实主义艺术,这一时期现实主义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卡拉瓦乔。卡拉瓦乔主义在当时影响了整个欧洲,把现实主义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16世纪下半期至17世纪意大利人民起义斗争不断,这种斗争也影响了一些出身下层的艺术家他们的苦闷和叛逆的情绪必然会反映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之中,克拉瓦乔把目光对准下层,专门花那些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形象,因此我们在卡拉瓦乔的一系列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作者是都么大胆的在怀疑和批判那时的社会。

卡拉瓦乔在当时影响了一批画家,其中最著名的有鲁本斯,委拉斯贵支,伦勃朗,路易勒南,乔治拉图尔等,毋庸置疑,卡拉瓦乔在其它各国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

早期:《抱水果篮的孩子》《酒神巴库斯》《逃亡埃及途中》《基督下葬》《圣母之死》《使徒马太和天使》《弹曼陀铃的姑娘》《女卜者》《多疑的多玛》《参拜圣地人的圣母》

后期:《念珠的圣母》《鞭打基督》《阿·德·维尼雅库尔肖像》《砍下洗礼约翰的头》《埋葬圣留西》《牧人来拜》

3,巴洛克艺术兴起的原因及其主要的艺术特色?

答:兴起的原因

巴洛文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可以说,巴格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艺术的特色

一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

六是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宗教色彩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体地位

七是大多数巴洛克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

名词解释:

1:博洛尼亚学院:

产生:意大利学院派大约创建于1590年,它的创始人是著名的画家卡拉契兄弟(博洛尼亚美术学院).原因:一是为了继承先辈大师的艺术传统,总结先人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新的艺术天才;二是企图把年轻的美术家引向所谓的正路,使他们不受样式主义美术和卡拉瓦乔主义美术的干扰.强调绘画中最高的标准是:米卡朗基罗的人体,拉菲尔的素描,格累乔的典雅与风韵,威尼斯画派的色彩等等。学院派主张力求订出一定的法则使人们遵循,从一开始就有折中主义的特色,他们的作品题材比较狭窄,在技法上比较偏重于素描而轻视色彩。这些特点为古典主义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特点:折衷主义

2:鲁本斯:

彼得·保罗·鲁本斯(1577---1640),不仅是佛兰德斯最伟大的画家,而且可以代表17世纪巴洛克绘画风格在整个西欧的代表。

鲁本斯的艺术特点并列举主要作品

特点:将宏伟华丽的巴洛克艺术风格与尼德兰民族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浪漫注意倾向的独特风格,他的作品形象生动,色彩明亮,装饰性很强,并往往有一股澎湃的动势。

主要作品:《阿马松之战》、《莱尔马公爵骑马像》、《圣海伦娜》、《竖起十字架》、《基督戴荆冠》、《复活》、《爱的乐园》、《抢劫留基伯的女儿》、《末日审判》

3:伦勃朗

伦勃朗·哈门斯·凡·兰(1606---1669)荷兰伟大的艺术家,一生经历坎坷,勇敢坚定地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为欧洲现实主义的发展做出了极其光辉的贡献,也使17世纪的荷兰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主要作品有:《杜尔普教授的解剖课》《画家和他的妻子莎士基亚》《夜巡》《入浴妇人》等等,还留下了众多优秀的自画像作品及版画作品。

4:贝尓尼尼:

贝尔尼尼(1598~1680)是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巴洛克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创始者。

贝尼尼的雕塑和建筑的代表作品

雕塑:组雕《普鲁东抢劫珀尔塞福涅》、《戴维》、《阿波罗和达芙娜》、《斯皮奥涅·波尔盖兹肖像》、《康士坦察·布奥娜列里肖像》、《路易十四胸像》、《女圣徒抹大拉的玛利亚》、《圣路德维卡·阿尔贝托尼》、《芳塞克医生肖像》

建筑:圣彼得教堂前的广场及柱廊。圣·安德烈·阿尔·克维里纳列教堂

5:荷兰小画派

荷兰小画派是尼德兰美术的分支,艺术家不再描绘宫廷生活,而是开始了面向百姓,面向大众,这一时期的画幅都比较小。适合家庭悬挂,以描绘生活题材为主

17---18世纪美术(下)

简答题

1,为什么说委拉斯贵支是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艺术家?

答:委拉斯贵支(1599---1660)西班牙17世纪最著名的绘画大师

委拉斯贵支的一生同卡拉瓦乔,伦勃朗一样创作出了不少不同凡响的作品,拓展了17世纪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他的艺术具有民主,民族和批判的色彩。他虽然身为宫廷画家,但又不为宫廷所约束,他有一颗艺术家自由的心。

2,戈雅的艺术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

答:弗朗西斯哥·戈雅(1746年3月30日-1828年4月15日)是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画家。画风奇异多变,从早期巴洛克式画风到后期类似表现主义的作品,他一生总在改变,虽然他从没有建立自己的门派,但对后世的现实主义画派、浪漫主义画派和印象派都有很大的影响,是一位承前启后的过渡性人物。

主要艺术特色:

1通常认为欧洲的近代绘画始于戈雅,他突破了古典绘画题材的构图限制,创造了新的艺术。

2戈雅的作品构图自由,取材广泛。3他打破了传统的美丑界限。4作品能用隐喻,幻想,讽刺的手法反映现实生活。

戈雅的影响:对后世的现实主义画派、浪漫主义画派和印象派都有很大的影响,是一位承前启后的过渡性人物。

戈雅的主要作品:

《疯人院》《鞭身教徒的游行》《穿衣的玛哈》《裸体的玛哈》《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等

铜版组画作品《加普里乔斯》(又名《奇想曲》)《战争的灾难》《吉斯卜来介斯》等

3,夏尔丹的艺术特色与时代意义?

答:

艺术特色

夏尔丹(Chardin,Jean-Baptiste-Siméon1699~1779)法国画家。1699年11月2日生于巴黎,1779年12月6日卒于同地。洛可可艺术风格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1728年静物画《鳐鱼》展出,一举成名,被接纳为皇家学院院士。他的画能赋予静物以生命,给人以动感。晚期以家庭风俗画为主,表现第三等级”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画风平易、朴实,具有平和亲切之感,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美学理想。

夏尔丹使极受狄德罗称赞的画家之一。他擅长静物画,也擅长风俗画;并且试图通过静物画来反映城市平民的生活趣味,通过风俗画来反映城市平民和善、友好、勤劳、俭朴的美好品德。

他没有选择被世人看做高级画种的肖像画和历史画,而选择了在学院体系中被认为是较为低级的静物画。夏尔丹并不认为它们低级,他的眼睛和心灵都静静地注视着铜罐、碟子、水果、面包、酒瓶、刀叉、灶台这些极为普通的东西,在万事绮靡奢华的路易十五时代,夏尔丹凝重的静物画显得格外醇厚。与以静物画著称的荷兰和弗兰德斯的画相比,夏尔丹的静物画更为质朴而写实。虽然信奉新教、崇尚素朴,荷兰小画派的静物作品却往往为了强调物体的不同质感而不时提炼炫目的色彩和光线,夏尔丹却以物体的本真面目示人,因而他不回避也不掩盖对象本身的缺憾。

夏尔丹的“世界”充满了恬静、温存、不事张扬的女性化气息,静物画如此,风俗画更如此。

时代意义:

罗丹说:“所谓的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夏尔丹正是这样的大师,他画的实物虽然都是一些常见、平凡的东西,但总能引起热爱生活的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具有一种鲜活的生命感,物体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明晰的几何形与和谐的画面成为莫奈、塞尚、马蒂斯等画家作画的楷模。

夏尔丹是18世纪法国孕育出的最伟大画家之一,同时,他也是西洋美术史上的静物画巨匠之一。夏尔丹依据毫不修饰、却又非常缜密的观察描绘出极为平常的各种家庭用品,以及巴黎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但这远离了洛可可时代的巨匠布歇、弗拉戈纳尔等所代表的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潮流。相反,夏尔丹的质朴却似乎更加接近伏尔泰、狄德罗等法国哲人的先进启蒙主义思想。事实上,狄德罗是极力赞扬夏尔丹的批评家之一。夏尔丹通过他对日常生活这一主题的倾注,几乎完全依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将静物画领域从较低的地位提升到较高层次。静物画曾经单单是学画者作为练习而描绘的内容,而后,它变成了与装饰欧洲各个宫廷画廊相称的主题。

主要作品:

代表作有《洗衣妇》(藏斯德哥尔摩国立博物馆)、《厨娘》、《小孩和陀螺》(藏卢浮宫博物馆)及《午餐前的祈祷》、《吹肥皂泡的少年》等。他也画肖像画,用色粉笔完成的自画像,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

4:普桑的艺术特色?

答:艺术特色:

尼古拉斯·普桑(1594---1665)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重要画家,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创始人。他崇尚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提香,醉心于希腊、罗马文化遗产的研究。普桑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画幅虽然不大,但是精雕细琢,力求严格的素描和完美的构图,人物造型庄重典雅,富于雕塑感;作品构思严肃而富于哲理性,具有稳定静穆和崇高的艺术特色,他的画冷峻中含有深情,可以窥视到画家冷静的思考。

《萨宾夫人被掳》《摩西遇救》《诗人的灵感》等作品使我们感到这位古典大师既崇尚古代艺术,又善于发觉自然美;既服从感觉,又尊重理论;既有纯熟的技巧,又有高昂的热情。这位被认为是最正统不过的画家其实是一位最勇敢的革新者,他那情景交融,饱含寓意的画风与画家发昂迎出来的崇高思想境界,不愧是该时代的一切画家的楷模。

普桑的艺术生涯几乎是在意大利度过的,他的一生有过欢乐,也有过绝望,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里,他始终是理性的。普桑的理想是崇高的,但和严酷的现实是矛盾的,他虽然未能直接用艺术去揭示社会矛盾,而是采用寓意和曲折的古典艺术表现去谴责一切非理性和丑恶现象,决定了他艺术的积极意义,但毕竟是远离祖国的现实,他的艺术创作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他的艺术对后代的法国画家产生巨大的影响,塞尚就说过:“每次我从普桑那儿回来,我便更了解我是谁。”

普桑的作品大多取材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画幅通常不大,但是精雕细琢,力求严格的素描和构图的完美,人物造型庄重典雅,富于雕塑感;作品构思严肃而富于哲理性,具有稳定静穆和崇高的艺术特色,他的画冷峻中含有深情,可以窥视到画家冷静的思考。他在法国17世纪画坛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无与伦比。如果说法兰西民族绘画形成于17世纪,那么普桑可谓“法兰西绘画之父”。

普桑代表作品:

《阿尔卡迪的牧人》为其代表作。《台阶上的圣母》是其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作品。《花神的凯旋》、《诗人的灵感》、《萨宾夫人被掳》

名词解释:

1:波德格涅斯风格:

“波德格涅斯”(Bodegones)西班牙的卡拉瓦乔主义描绘下层人民的风格化。受“作品特点为表现时代,反应现实,启发后人去观察生活反应民众的爱好与思想,并力求表现民族精神”的指引,在16世纪下半期发展起来的,西班牙艺术中的一个风格。

2:里贝拉:

荷西德里贝拉(1591----1652)出生于巴伦西亚,由此被人们归为巴伦西亚画派。早年随父亲去意大利,后长期定居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早期在艺术上受到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和提香等人的影响,里贝拉非常崇拜卡拉瓦乔,卡拉瓦乔的艺术对他的影响尤为直接与明显从1616年起,他成为那不勒斯总督的宫廷画家。

里贝拉主要作品

《圣巴多罗买的殉教》《圣伊捏撒》《第欧根尼》《跛足者》《雅各布之梦》《圣安德烈》《盲雕刻家》《牧人来拜》等。

3罗可可:

“罗可可”又名“洛可可”,所谓"罗可可"原是一个派生词,本意是指描写那种贝壳似的装饰图案。这种偏好艳丽色彩与优雅装饰的风气取代了巴洛克时代雄健奔放的趣味,表现出一种轻松活泼的特点。它由法国路易十五宫廷形成后流行开来,波及到德、奥和其它国家,以至形成了18世纪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罗可可"风格的艺术形式。

在"罗可可"风格与宫廷艺术统治的世界里,也出现了夏尔丹、格勒兹为代表的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生活的艺术家。

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代表画家和作品

代表画家有法国的华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

华托代表作品:《舟发西苔岛》

布歇代表作品:《沐浴的狄安娜》《维纳斯的流妆》《鹏巴黎夫人》《裸女(奥穆尔菲小姐)》等。

弗拉戈纳尔代表作品:《秋千》、《浴女》、《蒂布尔瀑布》《躺在沙发上的奥达丽斯克》、《日落》、《火神伏尔甘突然出现在维纳斯和战神马尔斯面前》、《德·蓬帕杜尔夫人》

勒莫阿纳代表作品:《赫拉克斯利与奥菲尔》

科瓦贝尔代表作品:《老人像》

19-20世纪美术(上)

A.论述

一.略述巴比松画派艺术特色及其影响

答:特色:1.巴比松画派受到十七世纪荷兰画派及英国画家康斯塔伯(JohnConstable,1776-1837)的启发,作品中有种纯净与自然的风格,追求光线和气氛的极致表现。

2.提出“面向自然写生”的主张,直接在护外写生,再将作品带回画室完成,忠于表现眼前自然环境。

3.另外巴比松画派不仅用写实手法来表现自然的外貌,而且致力于探索自然界的内在生命,力求在作品中表达出画家对自然的真诚感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寄托自己的民族感情。他们热爱与歌颂自然,反映出发展中的城市居民对於大自然的向往。

影响:他们扬弃历史主题的风景画,将风景画作的主题还原至风景的本身,进而将十九世纪中藉史言志的古典风景,变为重视色彩、心绪的抒情浪漫风景,再进而发展成一八五○年代的写实主义风景;这些画家以写实的眼光描绘风景,用浪漫的心情表现自然,搭起了连结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的重要桥梁。其对于光线与气氛的追求,以及其走入户外写生的创作方式,也都对后来的印象主义具有莫大的影响。

二.试述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答: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拜伦的作品)等,有一定的进步性。代表作品有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

三.法国新古典主义艺术的特点

答:新古典主义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作为创作的指导思想,崇尚古风、理性和自然,其特征是选择严肃的题材;注重塑造性与完整性;强调理性而忽略感性;强调素描而忽视色彩,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路易·达维特和安格尔。

四.法国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及艺术特点

答:代表人物:库尔贝、米勒、柯罗、杜米埃安吉尔·大卫、普拉迪埃、达鲁、罗丹

艺术特点:现实主义的哲学观是求真求实,导致它的美学观是以真为美、以实为美,它是写实主义的主要特征。现实主义艺术家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深刻而全面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此时此刻劳动者真正走进艺术殿堂,成为绘画中的主体形象,大自然也作为独立的题材受到现实主义画家的青睐。

五.略论印象派的艺术特点及其影响

答:印象派画家在艺术特色上从构图、造型、色彩、笔触以及主观精神表现上都和之前的古典主义的艺术特色都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重写生、重实践,并走出画室,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万变,用奔放的笔触和没有调和的颜色在画布上直接柔和,形成冷暖色调强烈的新画风。

六.试述后印象派对西方现代派的影响

答:后印象派是从印象派发展而来的一种西方油画流派。在十九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后印象派从此诞生。后印象派将形式主义艺术发挥到极致,几乎不顾及任何题材和内容。后印象派的绘画对现代诸流派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直接导致了结构主义的诞生。代表画家:塞尚,现代绘画之父之称,立体派的奠基人。高更和凡高是野兽派和表现主义的奠基人。后印象派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大门,在他们的创作思想、艺术观念影响下,二十世纪产生了现代主义艺术的诸多艺术思想,例如: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于是,西方绘画的面貌被彻底地改变了,由客观再现走向主观表现。因此,可以说,后印象派画家在西方绘画艺术史上完成了一次壮烈的革命。

B.名词解释

1拉斐尔前派

答:拉斐尔前派,又常译为前拉斐尔派,是1848年开始的一个艺术团体,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的艺术潮流,反对那些在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时代之后在他们看来偏向了机械论的风格主义画家。他们认为拉斐尔时代以前古典的姿势和优美的绘画成分已经被学院艺术派的教学方法所腐化了,因此取名为拉斐尔前派。

2.巡回展览画派

答:巡回展览画派,是十九世纪俄国最重要的进步艺术团体。以革命民主主义美术观点为创作原则,批判现实社会的丑恶事件,揭示生活的黑暗,主张为生活社会民族而艺术。

3.新印象主义

答:新印象主义,它的代表画家是修拉和西涅克用科学的、严格化的色彩和笔触,代替了印象主义画家的那种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所以人们称它为“科学的印象主义”,以区别于莫奈为代表的“浪漫的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的名称是由费里富奈翁提出的。

4.象征派

答:19世纪末当时欧洲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社会生活和官方沙龙文化不满。他们不敢正视现实,不愿直接表述自己的意思,往往采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在幻想中虚构另外的世界,抒发自己的愿望,这样便产生了近代象征性的艺术。1886年诗人让·莫雷亚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首先提出这个名称。

19-20世纪美术(下)

?

A.论述一.野兽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色

答:代表人物:马蒂斯、马尔凯、卢奥、芒更、卡莫昂、弗拉芒克、德安、杜菲、唐元(荷兰)艺术特色:野兽派是对学院派的背叛,他们对感动力稀薄,表现不够深入的印象派画风持一种反抗的态度,继续着后印象主义凡高、高更、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为强烈的艺术表现。此派的画家们,他们吸收东方和非洲黑人雕刻艺术的表现手法,注重纯粹造型的表现,惯用红、青、绿、黄等醒目的强烈色彩作画。他们以这些原色的并列,加上大笔触,单纯化的线条作夸张抑扬的形态,以达到个性的表现,把内在真挚情感,极端放任的流露出来。以最小限度的描绘,达到表现最大限度的美感。他们的作品有明显的写意倾向。

二.简述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色

答:代表人物:毕加索、布拉克、格里斯、莱热

艺术特色:立体派画家受到塞尚“用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来处理自然”的思想启示,试图在画中创造结构美。他们努力地消减其作品的描述性和表现性的成分,力求组织起一种几何化倾向的画面结构。虽然其作品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具象性,但是从根本上看,他们的目标却与客观再现大相径庭。他们从塞尚那里发展出一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绘画语言,将物体多个角度的不同视象,结合在画中同一形象之上。例如在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一画上,正面的脸上却画着侧面的鼻子,而侧面的脸上倒画着正面的眼睛。一般说来,《亚维农的少女》是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而立体主义运动则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1912年之前的所谓分析立体主义。画家们继承塞尚对绘画结构进行理性分析的传统,试图通过对空间与物象的分解与重构,组建一种绘画性的空间及形体结构。1912年以后,立体主义运动进入第二阶段,通常称为综合立体主义。此时在画中色彩起了有力的作用,但形体仍然支离破碎,只是更大和更富于装饰性。画家们新创出一种以实物来拼贴画面图形的艺术手法和语言,进一步加强了画面的肌理变化,并向人们提出了自然与绘画何者是现实,何者是幻觉的问题。

B.名词解释

1.表现主义

答:对资本主义的都市文明表示不满,对机械文明压制人行和个性反感,并从东方和非洲艺术中吸取营养。反对机械地模仿客观现实,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

2.达达派

答: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

3.未来主义

答:未来主义是发端于20世纪的艺术思潮。未来派是由意大利诗人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奈缔作为一个运动而提出和组织的。他在1909年整个一年中,向全世界发表了一个宣言,这个宣言以浮夸的文辞宣告过去艺术的终点和未来艺术的诞生。

4.超级写实主义

答:由超写实主义又称超级写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和照相写实主义,源自并兴盛于美国,其后波及世界各地。达达主义发展而来代表人物:恩斯特、阿尔普、伊夫—唐居伊、马格里特、达利、米罗

5.抽象主义

答:实际上是一种艺术思潮,并无统一的风格特征,它继承了从梵高到超现实主义追求艺术的抽象化,直接性,自动性和表现潜意识的自我等方面的探索成果,强调作者行动的自由性和无目的性,把创作行为本身提高到重要位置。

6.波普艺术

答:波普艺术的名称最早出现在50年代的英国,后来被广泛应用到美国艺术中,被用来称谓一种大众流行的艺术现象。波普艺术家用他们在生活环境中所接触的材料和媒介来制造大众所能理解的形象,并通过新奇、活泼、富有性感的内容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刺激他们的消费欲望,成为一种消费文明的艺术。













































献花(0)
+1
(本文系依依别情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