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2511四区模拟汇总
2012-05-24 | 阅:  转:  |  分享 
  
1.有完整细胞结构的生物A.噬菌体B.烟草花叶病毒C.洋葱表皮细胞D.艾滋病病毒

2.右图示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下列描述全错的是

⑴该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⑵图中的①是效应器

⑶反射过程中,神经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⑷该结构如果不完整,则不能完成反射A.⑴⑵B.⑵⑶C.⑴⑷D.⑶⑷

3.右图中X曲线和D分别表示的是哪种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及消化道中的哪个器官

A.淀粉、食道B.脂肪、胃C.淀粉、小肠D.脂肪、小肠

4.下面是青蛙一生经历的不同阶段,请你按照它们的发育过程进行排序







A.①→②→③→④→⑤B.④→②→③→⑤→①C.②→⑤→③→④→①D.①→④→②→③→⑤

5儿童缺少哪种无机盐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易患佝偻病A.铁B.碘C.钙D.钾

6.当某人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都低于正常值时,会引起A.B.C.D.

7.下列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ABCD

8.根据图示判断人呼吸气体的通道是

A.①③②④⑤B.④⑤⑥C.①③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

工业化前 工业化后 浅色个体 5000 400 深色个体 950 4200 9.18、19世纪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存在着深、浅两种不同体色的桦尺蠖,下表为该地区工业化前后两种桦尺蠖数量的变化。下列对工业化前后两种桦尺蠖数量变化的科学解释是

A.工厂排出的煤烟将桦尺蠖染成深色B.大量深色桦尺蠖从其他地区迁入该地区

C.浅色桦尺蠖适应环境变化变成了深色桦尺蠖D.适应环境变化的深色类型逐渐积累数量增多

10.人类的下列活动中,能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A.将水稻和小麦的种子晒干后入库保存B.大雨过后,给棉花和蔬菜等作物中耕松土

C.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降温D.向贮藏水果的地窖中通入二氧化碳

11.下图为农林害虫松毛虫的发育过程图示。对此最正确的解释是





A.图示昆虫发育过程属不完全变态发育B.此过程中,幼虫与成虫生活习性没有差异

C.昆虫这种发育特点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这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12.下图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膈肌从甲到乙时,呼气B.膈肌从甲到乙时,吸气

C.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D.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

13.右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①个体最小,能吞噬病菌B.②数量最多,具有凝血功能

C.③具有运输氧的功能D.①②③三种细胞中只有③没有细胞核

14.如图所示,受精卵的基因组成是

A.AAB.AaC.aa

D.AA、Aa、aa均有可能

15.把七种动物分成鲸、麻雀、田鼠和蟹、蝴蝶、乌贼、蚱蜢两类。可能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①体温是否恒定②是否有脊椎骨③卵生还是胎生④水生还是陆生A.①或②B.②或③C.③或④D.①或④

16.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会导致

A.酸雨B.温室效应C.臭氧层破坏D.皮肤癌增加

17.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病人大多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患者的症状为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特异性免疫

C能引起婴幼儿患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属于病原体D对病人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18.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的保护作用B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C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D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

19.右图中管径最小的血管和其中的②分别为

A.小动脉、白细胞B.小静脉、红细胞C.毛细血管、红细胞D.毛细血管、血浆

20.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这些二氧化碳产生于A.肺泡B.气管C.血液D.组织细胞

21.下列叙述中,疾病与病因不相符的一项是A.与有关B.与缺有关C.牙龈出血与缺乏维生素有关D.夜盲症与缺乏维生素A有关

A.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具有清除异物的作用B.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某种病原体的抗体

C.溶菌酶能够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其溶解D.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侵入体内的病原体

第Ⅱ卷(共54分)二.识图作答题(20分)

24.(1)手碰到火焰立即缩回的反应是一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叫___。请另举个生来就有的,受到刺激就会做出相应反应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表示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请填写完整这个反射弧的结构:

1___________→2传入神经→___________→4传出神经→5效应器。

25.(7分)下图是两种不同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上图甲为植物细胞模式图,最外层【A】是,【C】是,它能够进行制造有机物;其中【E】含有细胞液。

(2)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包括【B】、【D】、【F】。

26.(6分)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由条食物链组成。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

(2)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3)该食物网中鹰和蛇的关系比较复杂,它们既是

的关系,又是的关系。

(4)若该生态系统受到DDT污染,则在图中生物体内DDT含量最高的是。

(5)如果人类大量捕杀蛇、鹰。该食物网中的鼠、兔、青蛙会大量增加,后又减少,达到新的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27.小明制作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情况如下图,请据图回答:(每空2分,共8分)

(1)据图可知,他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___________图。

(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第二步中往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

(3)为了使看到的B图中细胞结构更大,他应该转动C图显微镜中标号___________所示结构,使____________(填低倍或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三、分析说明题(17分)

28.请分析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5分)

去年5月中旬以来,德国暴发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本次疫情是由一种名为“Husec41”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变种引起。这种病菌可通过食物、水和接触动物等直接传播。

(1)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变种“Husec41”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5时53分海地发生里氏7.0级地震登革热、疟疾、流行性脑炎等(分)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2)上述资料提到的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注射疫苗可以使人体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性免疫。

(3)震区某人因出血过多需要大量输血,应以输入_________血为原则。

30.(5分)分析下面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请回答:

(1)图中A、B、C代表的生物类群依次是________。

①两栖动物哺乳动物被子植物②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种子植物

③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种子植物④哺乳动物被子植物两栖动物

(2)分析上图可得出结论,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如不同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形成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的结果。31.请根据回答(8分)(1)图是(填“男性”或“女性”)成对染色体排序图,其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

()请写出图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如果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是。()?(填“遗传”或“变异”)现象。

(4)决定人类双眼皮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单眼皮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都是双眼皮,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











四、实验探究题(16分)

7分)小明同学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发现一些问题,请帮他解决(9分)。

(1)请将上图所示的部分实验步骤,按照实验操作顺序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

(2)如图D所示,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图B中,用黒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后移到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______,本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

(4)用清水漂洗脱色叶片后向叶片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

(5)滴加碘液片刻后,再用清水洗去碘液,预期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色,不遮光部分将变为______色。

(6)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说明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33.(9分)生物小组希望通过采集和测量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来了解周围空气质量。他们同时分别在校园的绿树下、教室中放置涂抹凡士林的10片载玻片,30分钟后取回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得到实验数据:绿树下尘埃粒子数7800个,教室15000个。

(1)根据实验过程,你认为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分别在绿树下、教室里放置载玻片,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为排

除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放置10片载玻片用来设置_____________组。在显微镜计数时,

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取样法进行抽样检测。

(3)抽样标本如下图所示,你认为他们应该采用哪一个玻片标本?()

(4)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探究活动,对你有何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 物质 温度 时间 碘液 现象 A 馒头碎屑+清水 37℃ 3分钟 加 ? B 馒头碎屑+唾液 37℃ 1分钟 加 变蓝 C 馒头碎屑+唾液 37℃ 2分钟 加 部分变蓝 D 馒头碎屑+唾液 37℃ 3分钟 加 不变蓝 34.下面是张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毫升清水或唾液。(每空1分,共4分)

(1)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2)A和D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

(3)B、C和D三支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

(4)根据第(3)小题,你认为吃饭时应该()A、狼吞虎咽B、细嚼慢咽

35.根据下面有关细菌来自于何处的探究实验回答问题(分)A、B——其中一瓶仍然保持新鲜,另一瓶内的肉汤变质。(1)肉汤仍然保持新鲜的是瓶,而肉汤变质的原因在于空气中的进入瓶内。(2)(3)这个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细菌不是发生的,而是。













































染色体



DNA



ABCD







基因



染色体



基因



DNA







染色体



基因







DNA



染色体



基因



DNA







献花(0)
+1
(本文系春天的大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