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特征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肠道症状发热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脑病志贺氏菌属分型根据抗 原结构和生化反应的不同可分为4群和47个血清型:痢疾志贺菌(A群)福氏志贺菌(B群) 鲍氏志贺菌(C群)宋内志贺菌(D群)志贺氏菌特点G—杆菌兼性厌氧菌无鞭毛, 有菌毛生存力强,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对各种消毒剂敏感志贺氏菌毒素内毒素:均可产生外毒素:只有痢疾志贺菌可产生 神经毒性志贺氏毒素细胞毒性肠毒性小结欧美以D群 感染为主、我国以B群为主A群对理化抵抗力弱、致病重、D群对理化抵抗力强,致病性轻。B群介于中间,易变慢性消化道 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于中青年,夏秋多见。发病因素细菌的数量细菌的毒力人体的抵抗力胃 酸作用肠道菌群的拮抗作用分泌型IgA中毒性菌痢发病机制 血管痉挛微循环障碍 组织缺血缺氧回心血量不足 脑缺氧代谢障碍心排出量减少 脑水肿酸性产血管通透呼吸衰 竭物增多性增强酸中毒 血浆外渗血容量不足 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中毒型菌痢临床表现休克型:面色苍白、皮肤花斑、肢端湿 冷及紫绀,脉细速,少尿,意识障碍,血压↓脑型:烦躁不安,嗜睡、昏迷及抽搐,瞳孔大小不等,光反射迟 钝或消失,呼吸异常混合型:具备以上两型的表现中毒型菌痢的特点起病急骤,发作凶险好发于夏秋季,小儿多见全身症状 重,局部症状轻可表现为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 普通型菌痢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严重可累及整个结肠 。基本病变:急性期为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慢性期有肠粘膜水肿及肠壁增厚。中毒性则局部病变轻,全身症状重,多 脏器损害。临床分型急性菌痢(<2月)普通型、轻型、中毒型慢性菌痢(>2月)慢性迁延型、急性发 作型、慢性隐匿型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N↑大便常规外观:粘液脓血便镜检:WBC、RB C、PC、巨噬细胞大便培养阳性可确诊、阴性不排除诊断诊断依据发病季节进食不洁食物菌痢病人接触史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普通型菌痢诊断与治疗诊断的过程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痢疾的鉴别病原学治疗首选喹诺酮类病案Ca se男性,10岁,突起畏寒发热、神志改变8小时于9月6日入院。病前曾在外就餐。体 查:T40℃,P120次/分,R30次/分,Bp60/40mmHg,神志欠清,检查不合作,压眶有反应,瞳孔等大,对光反 射存在;巩膜不黄,结膜无充血、水肿,全身皮肤未见皮疹;颈软,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克布氏征阴性。 血常规:Hb120g/L,WBC24×109/L,N90%,L10%.诊 断依据小儿,夏季发病,有进食不洁食物史。突起发热、神志改变8小时,有早期休克。T40℃,P120次/ 分,R30次/分,Bp60/40mmHg,神志欠清,检查不合作。实验室检查WBC、N均升高。一般治疗消化道隔 离流质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意识状态、血压、脉搏、呼吸及瞳孔变化对症治疗退热首 选物理降温抗休克治疗扩容、纠酸、活血管等,参考感染性休克一章脑病的治疗参考乙型 脑炎的治疗痢疾杆菌大便培养乙脑特异性IgM抗体脑脊液改变大便红、白细胞无 可有休克2~3天数小时~1天脑病发生于高热后高热、惊厥、昏迷夏秋季流行乙型脑炎中毒型菌痢 不好好血管活性药物好不好单纯补液效果 明显不明显吐泻重、排泄量大不明显明显高热等中毒症状血压低于正常腹痛 、腹泻、呕吐低容休克中毒型菌痢AttentionPlease!志贺氏菌的病原学特点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痢疾的鉴别 中毒型菌痢的诊断与治疗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庄 见齐概述简称“菌痢”,由志贺氏菌属(shigella)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氏菌病(shigellosis)。痢疾杆菌主 要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经污染的食品、水、手等感染。病原学病原学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 消化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多见病原学菌痢的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临床表现病菌→口→胃→小 肠→乙状结肠、直肠(固有层繁殖)↓ ↓毒血症 肠粘膜渗出性炎症发热←↓↓ 外毒素腹痛、腹泻、粘液脓血、 N系症状←↓里急后重、左下腹痛、 初期水样便肠鸣音亢进脑病休克毒血症病理解剖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毒性菌痢的诊断与治疗思考几个问题:1、最可能的诊断?2、如何进一步确诊?3、鉴别诊断?4、治疗?如何进一步确诊?大便检查肛拭子或N.S.灌肠乙型脑炎低血容量性休克暴发型流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