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听众:我们在用功的时候,怎么掌握这个知?
丁师:我的意见,不要掌握它,只是个知道它。你考虑一下,当有人打你一下,你知道疼,知道疼的那个知它疼不疼?当你生气的时候,你知道你生气,那个知道生气的知,它有没有生气?知道你自己痛苦的那个知,它有没有痛苦?
现场听众:没有痛苦。
丁师:如果这样的话,那个知就是独立于你的情绪之外,他就是个旁观者,以旁观者的身份,知道自己在有念,知道自己在无念,仅此而已。这个旁观者站在一个什么位置?
现场听众:空性。
丁师:对。这个旁观者本身就站在空性的位置上,只是空性的一个用而已。
现场听众:那问题又出来了,我知道这个疼的念,可这个疼没减少。
丁师:你那个知放在疼上了,你的疼就会被放大,当看着你的疼的时候,你的疼就会慢慢地消失。汶川地震的时候,有我的几个学生在那里帮忙,主要是把受伤的人抬出来。他们给我打电话,问有什么方法能减少伤者的痛。我说有个方法,但你不能告诉伤者,告诉他就不管用了。
具体如何做呢?我告诉他们把手抬起来,距伤者五、六十公分,用手心对着伤者的伤口慢慢的转,并且让伤者看到。结果100%有效,对每个受伤者都有效。你在这里比划的时候,他不知道你在这里干嘛,两只眼盯着你的手,慢慢地他感觉自己的伤口发痒、发麻,抬头看自己的伤口的时候却看不到东西,他就又看着你的手比划,十分钟不到,疼痛就明显缓解。别人可能会说这是一种功能,其实就是转移了伤者的注意力。后来,周围的人就跟着学,也起作用。后来来了一个连的军人,也学这个方法。
所以,那个知,知道自己有念,知道自己无念,当知道自己无念的时候,知和那个无念合二为一,就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