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材料学
2012-06-08 | 阅:  转:  |  分享 
  
《材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



一级学科英文名称: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



二级学科中文名称:材料学(080205)?



二级学科英文名称:MaterialsScience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材料学硕士研究生。通过学习,学生应具有材料学基础理



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掌握材料学的工艺装备、测试手段及评价技



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机械行业、科研院所、





高校等单位从事设计、制造、科研及教学工作。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材料学是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本学科主要研



究钢铁、有色金属的制备、加工与应用中所涉及的科学与工程问题;高强、高硬、高耐磨、抗



腐蚀的高温结构陶瓷及高性能耐火材料,压电、介电等特种陶瓷材料的理论及应用的研究;医



用生物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绿色能源材料的开发。本学科在钢铁、有色金属的改性与应用、



高温结构及高性能耐火材料、特种陶瓷材料、绿色能源材料的开发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是省





级重点学科,省特聘教授设岗学科。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非晶、微晶合金



本研究方向主要采用快速凝固技术获得非晶金属(金属玻璃)或微晶合金,使金属材料的性





能发生重大变化,产生新的物理特性。





2.高性能铜合金



该方向以高强度高导电铜合金为研究对象,对其合金化原理、制备技术、强化与导电机制进

行深入研究,着力开发新型铜合金的应用领域。





3.材料表面改性



该方向主要研究材料表面与介质在外力作用下的作用机理和失效机理,并通过表面合金化方



法、热浸镀,解决工程实际中各种特殊工况条件下工件因腐蚀、磨损和腐蚀磨损而失效的问





题。





4.先进电池材料



该方向主要研究低成本贮氢合金和锂离子电池材料。低成本贮氢合金主要以Ni-MH动力电池



用贮氢合金为背景,研究开发高容量、低成本、长寿命贮氢合金。在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方



面,采用湿化学方法制备长循环寿命、高比容量、对环境友好的锂锰氧化物、锂镍氧化物等正





极微纳米粉体材料和薄膜材料。





5.特种镁、铝合金



主要研究高温高强镁合金、细晶变形镁合金、耐蚀镁合金和牺牲阳极镁、铝合金。高温镁合



金主要研究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零件用高强低蠕变高温镁合金。细晶变形镁合金主要通过微合



金化和再结晶获得细小晶粒镁合金,实现小挤压比加工出晶粒细小的坯料或型材。耐蚀镁、铝





合金牺牲阳极合金主要研究镁、铝材料的合金化及应用。





6.新型陶瓷材料



该方向主要研究高温高强泡沫陶瓷和微波介质陶瓷、压电陶瓷等功能陶瓷。泡沫陶瓷主要研



制开发高性能过滤用泡沫陶瓷、触媒载体用泡沫陶瓷和环保用泡沫陶瓷。微波介质陶瓷、压电





陶瓷等功能陶瓷主要研究陶瓷制备新工艺,包括纳米粉体的制备、定向排列晶体制备等。





7.先进耐火材料



主要研究新型高性能合成耐火原料、不定形耐火材料、高性能环保型耐火制品以及耐热工业





陶瓷等高温材料的组成、结构、工艺过程、性能与应用之间的关系。





8.医用生物材料



主要研究生物芯片和新型医用金属材料。生物芯片研究包括固相载体的选择与化学修饰、偶

联剂与载体的作用过程、偶联剂单分子层的化学性质以及与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蛋



白质分子的特异性吸附等,开发疾病检测蛋白质芯片。医用金属材料研究主要采用对人体无害





的Nb、Sn和N等元素替代有害元素Ni等,探讨制备新型无镍不锈钢、无镍形状记忆合金的方法。





9.纳米薄膜材料



主要研究功能纳米薄膜材料的制备,考察薄膜材料沉积过程、操作条件与其组成、结构、性



能等之间的关系,研究纳米薄膜在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磁记录、生物芯片、集成电路、微





电子机械系统等微型器件中的应用。





?





三、培养方式及年限



培养采用导师负责制。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在组织好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做好论文





的开题、中期检查、评审与答辩工作,并严格把关。



研究生学制为三年。但允许硕士生提前一年毕业,可可延期毕业,延期时间一般不超过一





年。



其他按照《河南科技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河科大研[2006]5号文件)中





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选课与学分要求



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类。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生在规定的





学习期限内所修学分要求为:总学分不少于27学分,学位课不少于15学分。



硕士生可根据论文工作的需要,经导师同意后选修培养计划之外的课程,取得的成绩和学分





可列入成绩总表,但不作为规定的学分。



以同等学国或跨一级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应补修录取材料加工工程方向2-3门本科生主干课



程。补修课程由导师确定,并在培养计划中列出。补修课程通过自学或跟随本科生听课方式进





行,需考核并记录成绩,但不计入学分。

其他按照《河南科技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河科大研[2010]5号文件)中





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学位论文工作要求



学位论文(设计)是硕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

独立完成。具体要求做到:

1、研究生论文选题注重选择有重要理论或研究价值的内容作为论文的研究内容。

2、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课题,并在第三学期内

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须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上就课题的研究范围、意

义、价值、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案和研究进度做出说明,并进行可行性论证。开题报告通过

后方可进入论文内容研究工作。论文工作过程中应实施中检工作,中检通过后方可继续培养工

作。

3、学位论文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应有新见解或新成果。

4、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语言精炼、图表

清晰、层次分明,能体现硕士生具有宽广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严谨的学风。

5、学位论文必须采用学校规定或认可的格式撰写。

6、硕士生除完成学位论文外,在申请答辩之前还应达到学校规定的在学研究成果要求。

7、提前完成论文,并满足学校的相关规定者,经本人提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和研究生

处审批后可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六、课程设置



课程学开课考核课程

课程名称学时任课教师开课单位

类别分学期方式代码

政治与社会

公自然辩证法概论5421盛辉00000001

学院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政治与社会

必3612罗子俊00000002

践学院



陈莉莉/郑书云

课第一外国语:英语18041-2外国语学院00000003



数学与统



计算方法4021考试殷正伟计学院00000004

数学与统

数理方程4021李二强计学院00000006

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



材料化学301.51许荣辉院08050101



位专材料科学

业与工程学

课基固态相变301.51田保红/刘勇院08050107

础材料科学

选任凤章/贾淑与工程学

修金属物理301.51果院08050111

课材料科学

文九巴/祝要与工程学

晶体缺陷与强化301.51民院08050112

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

陶瓷结构基础301.51于仁红院08050113

学位课学分小计18.5

数学与统

数学模型4022冯爱芬计学院00000008

数学与统

复变函数301.52陈金兰计学院00000009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

检索301.52秦长江图书馆00000013

材料科学

材料现代分析原理与与工程学

方法4021李全安/李炎院08050104

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

复合材料301.51王顺兴院08050105

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

计算材料科学301.52王顺兴院08050109

材料科学

许荣辉/于仁与工程学

考试

胶体与表面化学301.52红院08050110

/

电子信息

考查

网络应用技术4021普杰信工程学院08050114

材料科学

先进耐火材料制备与周宁生/于仁与工程学

应用301.52红院08050115

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

先进陶瓷材料及制备301.52李谦院08050116

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

应用电化学301.52许荣辉院08050117

材料科学

王顺兴/贾淑与工程学

材料腐蚀与防护301.52果院08050201

专材料科学

业与工程学

选材料学专题讲座301.53?院08050202



课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

粉体制备新技术301.52于仁红院08050203

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

高分子材料301.51许荣辉院08050204

材料科学

新型耐火原料及不定周宁生/于仁与工程学

形耐火材料301.52红院08050205

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

表面技术301.52刘勇院08050303

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

材料合成与制备4022李谦院08050304

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

材料强度与断裂4021任凤章院08050310

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

材料热力学301.52倪锋院08050311

规划与建

筑工程学

弹性力学4022唐六丁院08050313

规划与建

筑工程学

断裂力学301.52唐六丁院08050314

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

金属凝固学4021倪锋/徐流杰院08050316

专业选修课学分小

38



1.材料科学与基础



2.硅酸盐物理化学



3.金属材料学



4.金属材料性能分针对同等学历及外专业学生,不计入学分,选2-3门。随本科生参

补修课

析加课程考试。

5.金属热处理



6.耐火材料工艺学

7.无机材料物理性



总学分合计56.5
献花(0)
+1
(本文系mm1235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