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学易杂谈141-150
2012-06-10 | 阅:  转:  |  分享 
  
【学易杂谈】(141)“三岁不得”与“三岁不觌”

?????由于天道与人道的错乱,在卦爻运行当中,相邻的两个爻之间,往往不是一步之隔,而是隔着很大一段距离或很长一段时间。前文谈到的同人与既济,由于三爻为丙,四爻为己,所以由三至四,就有了“三岁不兴”或者“三年克之”的说法。现在我们再看看另外两个时间上有间隔的例子,一个是“三岁不得”;另一个是“三岁不觌”。“三岁不得”一辞见于坎卦,让我们先把坎卦的卦辞与爻辞录出:

?????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初、習坎,入于坎窞,兇。?????二、坎有險,求小得。?????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于坎窞,勿用。?????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無咎。?????五、坎不盈,祗既平,無咎。?????上、系用徽纆,寘于叢棘,三歲不得,兇。

????再列出坎卦图:

????关于坎卦,此前我们解释过什么是“维心亨”(见杂谈108《何谓“维心亨”?》);解释过“祗既平”(见杂谈129《“無祗悔”与“祗既平”),指出坎卦不是什么“水洊至”,而是一个严重失衡卦,坎卦的二与四、三与五两个“跷跷板”都发生了倾斜,初爻是个弱爻,难于支撑卦体;再从天道上看,初爻不可能至二至三至五,只有至四,因为这合乎地道与天道,这就是“维心亨”。但是由初至四背离了人道,所以卦辞又讲“行有尚”,即从道义上讲初爻还是应当待时至二。坎卦中的两个阳爻虽然都有迫初之势,但二爻为戊,自戊也难于至乙,且由二至初正与人道相悖;五爻至初是天地皆合,但这个爻对初不是伤害,而是接济和佑助。二爻至三是天人皆合,也是一个阴阳和合,但需克服初位的诱惑,这就是“坎有險,求小得”。三爻为坎卦的终结阶段,是一个无所作为的爻,所以是“入于坎窞,勿用”。四爻不可能从三爻或五爻那里得到接济,只同初爻与上爻有天道上的联系,但这不是人道,所以爻辞说是“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無咎”,即虽然过着类似监狱的清贫的生活,但也没有什么灾难。现在我们来看上爻的“系用徽纆,寘于叢棘,三歲不得,兇”是怎么回事?

???上爻是个阴爻,表明没有多大实力。依照天道与地道,这个爻可以与四爻相通,但是上面已经谈到,由四直接至上,走的不是人道,对四爻而言,只能说是“有孚在道”,如果初爻“行有尚”,即等待时机至二,那么上爻就会失去接济。退一步讲,假定二爻至初,初爻至四,四爻至上,上爻丁来到了二位,那么丁与乙处于平衡状态,丁还是得不到丙的接济。依照人道,五爻应当至上,五为阳,上为阴,这也可以说是“匪寇婚媾”,但我们知道,五爻至初,是一个天地皆合,也就是说,五爻不可能至上,且五为甲,上为丁,自甲至丁,恰为“三岁”,所以上爻的处境就是“系用徽纆,寘于叢棘,三歲不得,兇”,这种悲惨处境,较比屯上的“泣血涟如”还有过之而无及。

????如果说“三岁不得”是一件悲惨的事,那么“三岁不觌”的日子也不好受。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三岁不觌”是怎么回事。

????“三岁不觌”一辞先见于困卦,让我们也先把困卦的卦辞与爻辞录出:

???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初、臀困于株木,入于幽穀,三歲不覿。???二、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享祀,征兇,無咎。???三、困于石,據于蒺藜,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兇。???四、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五、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上、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

???再列出困卦图:

???关于困卦,此前我们在杂谈97《“金夫”与“金车”》和101《“朱紱”与“赤紱”》等文中有过探讨。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困与屯、坎等卦的一个重要不同就是丁从上位来到了初位。困是原筮卦,原筮卦的初爻是“大君”,是执政。可惜这个“大君”生不逢时,登基伊始就陷入了困境,这个困境不是《象》传说的什么“澤無水”,如果是“澤無水”,那么“金车”也就可以畅行无阻了。困卦之所以“困”,一个是卦体失衡,另一个就是天道与人道的错乱。在困卦中,有两处“天人相悖”,一处是初与二,初为丁,二为丙;再一处就是三与四,三为己,四为戊。象这样的“天人相悖”,任是神仙也是没有办法的。困初既不能至二,也不能至四,因为二四互衡,这一点同坎初是不一样的。困初不可能至五,因为这既不合地道与人道,也不合时宜。困初至三合乎地道,但也不合人道与天时。在困初上面有三个阳爻,爻辞说是“臀困于株木,入于幽穀”可谓形象至极,这比坎初的“入于坎窞”要厉害多了。但是我们知道,坎初的断语是“兇”,而困初则是“三歲不覿”,“三歲不覿”不是好事,但总比“兇”要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就是困比坎多了一个阳爻,困四为阳,虽然没有了”维心亨“,但却抑制了二爻对初爻的压力,这也可以叫置之险地而后生。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困卦的天道与坎卦的天道是不一样的,困卦中虽然有两个“天人相悖”,但却也有一个“天人合一”与“阴阳和合”,这就是五爻与上爻,五为甲,上为乙;五为阳,上为阴。只是五爻按照地道当至初,这也就是五爻“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的原因。“乃徐有說”是说五爻最终脱离初位的引力或者说是君位的诱惑,卦辞中的“有言不信”说的就是五爻是不会背离人道篡取君位的,在这种情况下,困初虽然是“入于幽穀”,却没有坎初“入于坎窞”的凶险。

???那么“三岁不觌”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就是讲的初爻与五爻的关系。五爻为甲为天元,它的地位是“天子”、“帝”、“王”等,不管它在哪一个爻位上。初爻是执政,是“大君”,大君登基,理当得到天子的接见,但在困卦这个特殊条件下,天子与大君却没有见面的机会,为什么说是“三岁”呢?五为甲,初为丁,自甲至丁,从时间上讲正好就是“三岁”。

???“三岁不觌”一辞另见于丰上,关于丰上为什么“三岁不觌”,我们下文再做探讨。

???(下文预告:“不见其人”与“闃其無人”)

【学易杂谈】(142)“不见其人”与“闃其無人”

?????在经文中,“人”的取象,一般与天干之“壬”有关。下面我们就看看“不见其人”与“闃其無人”是怎么回事。

????“不见其人”一辞见于艮卦,兹列艮卦图如下:

????再录出艮卦的卦辞与爻辞:

???艮: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初、艮其趾,無咎,利永貞。???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三、艮其限,列其夤,厲薰心。???四、艮其身,無咎。???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上、敦艮,吉。

????关于艮卦,此前我们在杂谈110《“为我心恻”与“厉,熏心”》和111《“其心不快”与“我心不快”》等文中有过初步探讨,指出在经文上“心”的取象有两种,一种是四爻,如坎卦的“唯心亨”;再一种就是天干之辛,艮卦的“其心不快”和“厲薰心”就是指的上爻辛。现在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艮卦是个失衡卦,三爻有迫初之势,但从天道上看,三为己,初为癸,由三至初不合时宜,因此初爻也就能够在原位保持稳定。二爻与三爻是个“天人相悖”,二爻不可能至三,但也不能至上,因为二与四互衡,这就使得二爻也保持静止状态,二爻不能拉动初爻,也不能至上,所以爻辞是“不拯其隨,其心不快”,初二不动,其它爻也就只能保持相对静止,《彖》曰:“艮,止也”,这一点还是说对了。

????那么“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句卦辞,就是用形象的语言,描述艮卦的特征,描述六爻之间的相互关系。假如我们把艮卦的卦体比喻为人体,那么二爻就是“背”,四爻则是前“身”;假如把初爻比喻成“趾”,那么二爻便成了“腓”;假如把二爻比喻为“庭院”,那么四爻便是庭院以外的人。艮卦六爻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那么我们就只能看到“背”而看不到前身;也不能看见庭院以外的人,这就是“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的意思,这与《象》说的“兼山”一点关系也没有。

???下面我们再看看“闃其無人”是怎么回事。“闃其無人”一辞出自丰卦,先录出丰卦的卦辞与爻辞:

????丰: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初、遇其配主,雖旬無咎,往有尚。????二、豐其蔀,日中見斗,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三、豐其沛,日中見沬;折其右肱,無咎。????四、豐其蔀,日中見斗,遇其夷主,吉。????五、來章,有慶譽,吉。????上、豐其屋,蔀其家,闚其戶,闃其無人,三歲不覿,兇。

???再列出丰卦图:

???关于丰卦,在杂谈29中我们谈过“折其右肱”,在杂谈122中谈过“王假之”,在杂谈123中谈过“配主”与“夷主”。现在我们看到,丰卦的两个“跷跷板”都发生了倾斜,其中三爻至初更是“天地皆合”,这就是爻辞上说的“折其右肱”。但是站在初爻的角度,三爻又为“其时已过”,而自初爻丁至三爻丙,时间上需要九个单位,丙为丁的“配主”,所以爻辞为“遇其配主,雖旬無咎”。丰二为阴,四为阳,在静态条件下,四爻无论是阴是阳,都是看不到的,这就好比太阳被遮住,所以二爻与四爻都说“日中見斗”,这和艮卦的“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是一样的。二爻至上,合乎天道与地道,但是不合人道,所以爻辞为“往得疑疾”,假如三爻至初,那么上爻就会至三,在这种情况下,由甲至乙,就成了“天人皆合”所以爻辞又说“有孚發若,吉”。

????上爻承二包三,不合人道,如果丰卦初二不动,那么上爻也就了一个孤立无助的爻,那么“闃其無人”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丰卦是一个原筮卦,所用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在这个卦中,是没有“壬”的,“闃其無人”就是没有“壬”。这与艮卦的“不见其人”是不一样的,艮卦中有“壬”,只是这个“壬”处在四爻的位置,在静态条件下,从正面看不到它;而丰卦中则根本没有“壬”,这就是“不见其人”与“闃其無人”的一个重要区别。

????艮卦“不见其人”,但诸爻基本上能相安无事,没有什么凶险,所以卦辞说是“无咎”;丰卦上爻“闃其無人”,而且是“三歲不覿”,爻辞说是“凶”,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丰上为乙,按照天道,壬或者在乙之前,或者在乙之后。如果是乙之后,那么从乙到壬就需要七个时间单位;如果是乙之前的壬,那么从壬到乙就是三个时间单位,可见这里说的“三歲不覿”是指的乙之前的壬,这个壬就是归妹四那个“歸妹愆期,遲歸有時”的爻。在归妹卦中,四爻壬到初爻癸合乎天道,只是不合人道,并且二四互衡。到了丰卦,归妹初变成了丰上,并且由阳变阴;而归妹四变成了丰三丙,这样丰上乙就不可能从丰三丙那里得到接济,反而丰上至三,成了“天地皆合”,而且还是一个“阴阳和合”,只是不合人道,所以丰三辞为“豐其沛,日中見沬”。在初、二都不宜运动的情况下,丰上得不到接济,又为三爻拖累,所以爻辞说是“凶”。

??(下文预告:“七日来复”与“七日得”)

【学易杂谈】(143)“七日来复”与“七日得”

????由于天道与人道的错乱,卦体六爻也就呈现时空交错状态,空间上相邻的两爻之间未必时间上相连;时间上相连的两爻之间空间上好象又被隔断。时空交错是经文难解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时空交错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寻。经文中有许多描述时间的辞句,如“十年乃字”、“三年克之”等等,这些辞句就是我们寻求爻与爻之间在时间上的联系的一个重要线索,同时也是卦体存在着这种时空交错的最好证明。前面我们探讨了几个“三年”,下面我们再探讨一下“七日来复”与“七日得”是怎么回事。

???“七日来复”一辞见于复卦。关于复卦,此前我们在杂谈16《“复自道”和“反复其道”》等文中曾经指出,复卦初爻为癸,二爻为庚,自初至二,是为“反复其道”,而从时间上看则需七个时间单位,这就是“七日来复”。

????“七日得”一辞先见于震卦,后见于既济。让我们先把震卦的卦辞与爻辞录出:

???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初、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二、震來厲,億喪貝,躋于九陵,勿逐,七日得。???三、震蘇蘇,震行無眚。???四、震遂泥。???五、震往來厲,億無喪,有事。???上、震索索,視矍矍,征兇。震不于其躬,于其鄰,無咎,婚媾有言。????再列出震卦图:

???从图上不难看出,震卦是一个失衡卦,二与四这个“跷跷板”发生了倾斜,四爻有迫初之势,因此,震卦的主要矛盾,也便集中在初与四之间,其它爻都不同程度的受这个主要矛盾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认识震卦,我们不妨把震卦同屯卦先做个比较。震与屯的共同点是卦中只有两个阳爻,并且两个阳爻在空间上是相邻的,两个卦的初爻都是阳爻,卦体都处于失衡状态,不同的是屯是三五失衡,震是二四失衡。屯初受五爻压迫,有向三爻方向运动的趋势,由初至三又正合天道,只是不合人道,这才有了屯初的“磐桓,利居貞,利建侯”之说;震初受四爻压迫,有向二爻方向运动的趋势,而由初至二,正合人道,所以这里就没有什么“磐桓”、“利居貞”,而是“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震來虩虩”指的就是四爻来势凶猛的样子,“後笑言啞啞”则是说这种压力,一方面有利于初爻践履人道,这和屯初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是说四爻的压力,不具有直接的现实的性质,初爻是有足够时间或能力坚守初位的,这也就是卦辞中说的“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的原因。那么究竟初爻为什么能够抵顶住四爻的压力而固守初位?原来就是时空交错,我们看震初为丁,震四为己,由己至丁需要八个时间单位,所以我们说震四至初不具有直接的现实的性质。

???震四不能至初,震初也不能至二,震二为甲,自丁也不能直接至甲。初不能至二,这对二爻而言就是“億喪貝”,“億”字,当是感叹、惊叹的意思,“贝”为货币、资财,二爻不但得不到初爻这个“贝”,而且由二至上,是个“天地皆合”,所以又有“躋于九陵”之说,“九陵”者,极言其高也。但是从维护卦体的稳定考虑,二爻又不宜运动,这就是“勿逐”,所谓“勿逐”即不要追逐初爻,因为按照天道,初爻还有返回的那一天,自丁至甲,恰是七个时间单位,这就是“七日得”。

????从地道的角度看,震卦的“震源”是四爻,影响所及,主要是处于同一个圆圈上的初、二、上爻,只是在震卦中四爻己是个“死爻”,故有“震遂泥”之说。处于这个圆圈以外的三与五,一个是“震蘇蘇,震行無眚”,另一个是“震往來厲,億無喪,有事”。为什么五爻“有事”呢?这是从天道的角度看的,按照天道,初爻的运动方向是五,如果初爻至五,则三与五就会失去平衡,这就是“有事”;另外,如果四爻被“激活”,那么首先受冲击的也是五爻,这也是“有事”。无论是初是四,它们的运动,都不会直接影响上爻,所以上爻是“震索索,視矍矍,征兇。震不于其躬,于其鄰,無咎,婚媾有言”,“其邻”就是五爻,“征凶”是征伐三爻,震卦三五互衡,而且五爻还有变强的趋势,五爻变强,又会使三爻向上,所以上爻的征伐面临凶险;“婚媾”是与四媾和,因为这既不合人道,也不合时宜,故而要受到责难。

???既济卦的天道与震卦是一样的,最大的不同就是震是个失衡卦,而既济是个平衡卦。我们知道,在平衡条件下,地道的作用很不明显,主要是天道与人道起作用。由于时空交错,初爻同样也不能至二,如果要直接至二,那就是一个“横推车”,所以初爻辞为“曳其輪,濡其尾”。既济二得不到初爻的接济,所以是“婦喪其茀”,“茀”字,有人解为“古代贵妇所乘车辆上的蔽饰”,有人解为“头巾”,从初爻居下这一点看,似解为车辆上的蔽饰为确。“勿逐,七日得”则和震卦一样,经过七个时间单位,初爻丁也能返回到二爻甲。

??(下文预告:周易卦变简说)

【学易杂谈】(144)周易卦变简说

?????卦变是指卦与卦之间的联系与变化。周易六十四卦作为一个首尾连贯、环环相扣的体系,它是通过卦变来完成的。如果把六十四卦视作一个统一的过程,那么每一个卦就是这个统一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的阶段。卦变反映了卦与卦之间的内在联系,其实质是爻、位、时的全面变化;其根源则是“三道”综合作用的结果。

????周易卦变的形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爻变位不变;第二类是位变爻不变;第三类是爻变位亦变。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爻变还是位变,只要是卦变,就意味着时间也起了变化。

???所谓爻变位不变,是指爻的阴阳性质发生了变化,但六爻的位次没有变化。传统上所说的“错卦”就属于这类卦变,如复与姤、临与遯等,但从周易卦序来看,这样的“错卦”一对也没有,如复卦之后是无妄,临卦之后是观卦。表面上看乾与坤、泰与否、颐与大过、坎与离、中孚与小过、既济与未济,这些卦前后相连,可以看成是“错卦”,其实错了,因为这些卦发生了位变。真正属于爻变位不变的卦在六十四卦中只有复变无妄。前面我们在杂谈130《复卦是如何变无妄的?》一文中有过说明,复变无妄,六爻的爻位没有任何变化,但复卦四、五、上这三个爻由阴变阳,当然爻的时间起了变化,运行的方向也起了变化。如果用图形来表示这种变化,那么它们就是这个样子:

????所谓位变爻不变,是指爻的位次发生了变化,但爻的阴阳性质没有变化。这类卦变很多,传统上所说的“覆卦”或“综卦”就属于这类卦变。例如屯变蒙,用图形表示就是这个样子:

???这类卦变的特点是,原来的阳爻还是阳爻,原来的阴爻也还是阴爻,但是爻位却发生了变化,准确说是爻位的顺序发生了变化。

???泰与否、既济与未济这种传统上所说的“既覆又变”的卦,其实是覆卦,故属于这一类。

???师与比、萃与升,不是传统上所说的“覆卦”,因为它们六爻的顺序不是整个地颠倒,初位与上位没有变,变化的只是中间四个爻,如图所示:



???这种卦变虽然不是“覆卦”,但就位变爻不变这一点来看,它们也属于这一类。

???所谓爻变位亦变,是指前卦与后卦之间,不仅是爻的阴阳性质有变化,爻位的顺序也有变化,例如坤变屯、蒙变需、讼变师、比变小畜等等。这类卦变的数量最多,而且相当复杂。假定我们不考虑阴阳,只从位变这个角度,或者说从运动过程和运动方向这个角度,那么所有卦变,还可以按以下方式分类:

???一、原始反终式

???所谓原始反终,指的是前一个卦整个地颠倒过来,变成下一个卦,也就是前卦的上变初、五变二、四变三、三变四、二变五、初变上,从而得出后卦。原始反终式包含着“覆卦”,但不归结为“覆卦”。所有的“覆卦”都是原始反终式;许多卦不是“覆卦”,但因为是整个地颠倒,所以也是原始反终式。例如蒙变需,如图所示:

???上面谈到的乾与坤、泰与否、颐与大过、坎与离、中孚与小过、既济与未济不是“错卦”,因为它们爻位的顺序发生了整个地颠倒,所以属于这一类。

????《系辞》谓:“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又谓“《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原始反终式是周易卦变的基本形式,所以这种形式的卦变也可以叫正常的卦变。

????除了这种正常的卦变,周易卦序中还有一些不正常的或者叫特殊的卦变,以下就是几种特殊的卦变:

????二、中道而返式

???与原始反终式不同的是,中道而返式不是整个地颠倒,而是按照爻序运行到中间某个爻,返回来成了下一个卦的初爻。例如坤变屯:

???再如讼变师:

???这种卦变相当复杂难辩,原因是除了确定前卦是哪个爻变成后卦的初爻以外,还需要确定其它爻的位次。比如否变同人,否卦运行到四爻,四爻讲“有命無咎,疇離祉”,表明这个爻行将变成同人卦的初爻,但我们还不知道其它爻该如何排列。好在经文不时有所提示,如同人二为“同人于宗”,这个“宗”一定是天元甲,而在球形卦体上,与初爻丁相对待的一定是上爻乙,与二爻甲相对待的一定是四爻己,这四个爻一经确定,那么三为丙,五为戊,这就不是多难的事了,以此我们知道了同人卦六爻的爻时为丁甲丙己戊乙。

???三、分道扬镳式

???这类卦变的特点是,前卦的初爻与上爻变成后卦之后,还是初爻与上爻,而中间四个爻的位次起了变化。例如上面谈到的师与比、萃与升就属于这种形式。初爻爻位相同,好比两朵并蒂的莲花,但由于运行方向不同,所以叫它们为“同元不同方”或“分道扬镳式”。就两个卦的上爻也是同一个爻位这一点看,也可以叫“殊途同归式”。

???四、滚动旋转式

???卦变的形式,从球形卦体的角度考虑,不外乎滚动与旋转。所谓滚动是指支撑点的转移,也就是初爻的离位,无论是原始反终还是中道而返,初爻都离开了初位,所以也可以叫它们为“滚动式”;所谓旋转式是说六爻以初上为“轴”,其它四个爻做水平旋转,也就是初爻不离开初位,上面说的分道扬镳式就属于这种“旋转式”。除了“滚动式”和“旋转式”以外,还有一种是既滚动又旋转,例如履变泰,就是在履卦的初上易位之后,中间四个爻又发生了一个旋转,如下图:

???类似履变泰的还有井变革。

???这类卦变既不同于原始反终和中道而返式,也不同于分道扬镳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单独立类叫“滚动旋转式”。

???其实,伴随着原始反终或中道而返的滚动,也都有旋转在内。如果把旋转看成是三种不同的绕轴运动,那么除了爻变位不变这种形式的卦变以外,所有的卦变,都可以看做是“三旋运动”。



???(下文预告:屯卦中确立的“婚媾原则”)

【学易杂谈】(145)??屯卦中确立的“婚媾原则”

????我们说过,在爻象中,阴爻与阳爻的取象,是一个相当广泛而又明显的取象,在阴爻与阳爻的取象中,男与女又是一种最常见的取象,这就是说,用阳爻表示男,用阴爻表示女;反过来说,用男象征阳,用女来象征阴,这似乎没有多深奥的道理。但是由于人们不了解真实的卦体和易道,所以也就没有能够运用这种男与女的取象,来正确理解卦辞与爻辞,正确说明六爻之间的关系。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打算结合前面已经谈到的一些内容,继续做一探讨。

???在经文中,最先谈到男与女的是屯卦,屯二辞为“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屯四辞为“求婚媾,往吉,無不利”。我们说这两句爻辞,揭示了一个重要原则,我们叫它为“婚媾原则”,这是乾坤卦中确立的“和合原则”的一个具体化。这个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这只有结合屯卦的卦体和易道去分析。

????一个最浅显的道理是,如果不是同性恋,那么讲“婚媾”一定就是男与女之间的事,都是男或者都是女是不能成为“婚媾”的。假定按照八卦取象的方法,屯卦是上坎下震,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这就是说,屯卦中根本没有女象,既然没有女象,那又何来“婚媾”呢?《彖》传说屯是“动乎险中”,这是把震说成“动”,把坎说成“险”;《象》传说“云雷屯”,这是把震说成是“雷”,把坎说成是“云”,但是这些“动”、“险”、“云”、“雷”,也是没有办法说明屯卦中为什么有“婚媾”的,可见用八卦取象的方法,无助于经文的解释。传统易学只好另外寻求解释“婚媾”的办法,这不外乎是什么“比”、“应”、“据”、“中”、“正”等方法。比如说,为什么屯二讲“匪寇婚媾”呢?这是因为二爻与五爻是“正应”,如果没有初爻捣乱,那么二与五就可以婚媾,所以是初为寇,如王弼讲“寇谓初也,言二非有初九与己作寇害,则得其五为婚媾矣”(《周易注》卷一);对于二爻为什么“贞不字,十年乃字”?王弼说:“志在于外五,不从于初,故曰女子贞不字也”。至于“十年乃字”,《象》的说法是“反常也”。

????其实,真实的情况和王弼说的刚好相反,初爻不是寇,初为阳,二为阴,初爻至二,合乎人道,所以是“匪寇婚媾”,至于二爻为什么“不字”,那是一则不合时宜,我们知道,初为乙,二为己;再则就是二与四互衡,初爻缺乏至二的动力。为什么二爻又说“十年乃字”呢?原来屯二与屯五确有关系,但不是什么二爻“志在于五”,或者说是什么“二与五为正应”,如果是“正应”,那又何必再等十年?二爻与五爻的真实关系是“五志于二”,五为戊,二为己,由戊至己,正合其时,既然正合其时,那么二爻为什么“不字”呢?原来站在五的角度上叫正合其时,站在二爻的角度上就成了其时已过,也就是错过了这个机会,再要婚媾,那就只能等下一个周期,所以这一点也不反常。在屯卦中,五爻是三道分途,依照人道当至上,依照地道当至初,依照天道当至二,假如五爻至二,虽然也是婚媾,但因为不合人道,所以要说“寇”,这种结合才是盗寇的行为,至少不是光明磊落的行为。

????下面我们再看看四爻的“求婚媾,往吉,無不利”是怎么回事。按照传统易学的说法,女子要等待男子求婚而后嫁,这样才吉利。四爻以阴处阴,与初爻为正应,但在屯难时不可往,上有五爻相求,往而从之,可获吉利。崔憬说:“屯难之时,勿用攸往,初虽作应,班如不进,即比于五,五来求婚,男求女,往吉无不利”(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二引)。这完全是脱离卦体和易道的一派空谈,实际情况是,屯四这个阴爻为甲为天元,从空间上看,它与两个阳爻都为邻;从易道上看,屯四至五,合乎人道,只是不合时宜(由甲至戊需四个时间单位);屯四至初,合乎天道,只是不合人道。所谓“求婚媾”不只是男求女,也可以女求男,屯四就是女求男。为什么“往吉无不利”呢?这就是一个合乎人道,一个合乎天道。两条道都可,所以是“无不利”。如果是等待“五来求婚”,那还有什么“往吉无不利”呢?

????或问,屯卦中既说“匪寇婚媾”,又说“求婚媾”,到底婚姻状况如何呢?我们说屯卦中确实有两个爻成了婚,一个是二爻,另一个是三爻,这一点从需卦中可以看出来,需卦与屯卦的天道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屯二由阴变阳成了需二,屯三由阴变阳成了需三。自屯二至需二恰是一个周期,正应了“十年乃字”;自屯三至需三也是一个周期,也可以说是“十年乃字”。这两个“女子”究竟嫁给了谁呢?原来屯二嫁的是屯五,屯三嫁的是屯初,因为这是一种合乎天道的结合。至于“求婚媾,往吉无不利”的屯四,说来很不幸,到了需卦它还是个阴爻,表明还没有找到婆家。

???屯卦中确立的“婚媾原则”是什么呢?概括说来有以下几点:??????一、必须是阴爻与阳爻。都是阴爻或者都是阳爻那是不能“婚媾”的。这一条好象是多余的废话,但是在易学史上恰恰是很多人不懂得这一条,比如《彖》传用八卦取象的方法说咸卦是什么“男下女”;说睽卦是什么“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等等,就是不知道“婚媾”是阴爻与阳爻之间的事,不是两个“团伙”之间的事。

???二、婚媾有合不合人道的问题。合乎人道的婚媾为“匪寇婚媾”,不合人道的婚媾也叫“婚媾”,但一般这种婚媾叫“取女”、“纳妇”、“女归”等等。??????三、婚媾可以男求女,也可以女求男,女子不一定就得等待男子求婚而后嫁。至于这种媾合是否有利则要看对卦体的影响,能否媾合则在很大程度上看机遇。

???(下文预告:“取女”与“纳妇”)

【学易杂谈】(146)?“取女”与“纳妇”

?????前文我们初步探讨了屯卦所确立的“婚媾原则”,指出婚媾这种行为要看人道,合乎人道的叫做“匪寇婚媾”,不合人道的媾合一般叫“取女”、“纳妇”等,“取女”、“纳妇”见于蒙卦,屯与蒙是一对“覆卦”,所以蒙也可以说是倒过来的屯,对于探讨“婚媾原则”,也可以说是换了一个角度。为了叙述清晰起见,我们还是先把蒙卦辞录出: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初、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四、困蒙,吝。???五、童蒙,吉。???上、擊蒙,不利為寇,利御寇。

???再列出蒙卦图:

?????如果是依照八卦取象的方法,蒙卦内卦为坎为中男,外卦为艮为少男,这里也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取女”和“纳妇”,即便按照《彖》的说法是“山下有險”,按照《象》的说法是“山下出泉”,也没有办法解释“取女”和“纳妇”,更不用说去解释其它卦辞与爻辞。

???知道了蒙卦的卦体和易道,也就不难明白二爻的“纳妇”是什么意思。原来五爻至二,合乎天道,五为阴,二为阳,所以对二爻而言,这就是“纳妇”,“纳妇”也是“婚媾”,但因为由五至二不合人道,所以不说“婚媾”,更不说“匪寇婚媾”。假定二爻至三,二为阳,三为阴,那么对于三爻而言,这可以叫“匪寇婚媾”,当然这也不合时宜,因为是由庚至甲,也需四个时间单位。上文我们谈到,屯四至五,也不合时宜,为什么屯四说是“求婚媾,往吉无不利”,而蒙二至三不说“求婚媾,往吉无不利”,反倒说是“子克家”呢?原来差就差在屯四为阴,屯四至五,虽然不合时宜,但也不会给五爻造成伤害;蒙二是个阳爻,如果蒙二至三,这种不合时宜的进取,只能给三爻造成伤害,所以爻辞说是“子克家”,克是克制、伤害的意思,不是传统易学说的什么“克治”,是儿子代替父亲料理家务。

????“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是什么意思呢?三爻是个阴爻,所谓“勿用取女”,自然不是说它去取别的什么女人,而是说三爻这个“女”不可取也,那么是谁要取这个“女”呢?原来是上爻,上爻为阳,由上至三,合乎天道,既然合乎天道,为什么又说“勿用取女”呢?原来三爻是一个可入而不可出的爻,现在又面临着二爻这个“金夫”的威胁,假定上爻至三,那么卦体就会变成“升”卦,当然这个“升”卦与六十四卦的升卦在天道上是不一样的。上爻至三,并不能阻挡住二爻的进攻,或者还有可能促使二爻进入初位,引起非正常的卦变,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上爻的最佳选择就是“不利為寇,利御寇”,所谓“御寇”就是防止四爻上行;所谓“为寇”,一个是至二,促成二爻至初;再一个是至三,也就是“取女”。尽管前者合乎地道,后者合乎天道,但都不合人道,且容易造成卦体倾覆,所以以不动为宜。从这里看出,“取女”与“纳妇”也不简单的是一个阴阳关系,而是牵扯到卦体的稳定和诸爻的安全与利益问题。合乎人道的婚媾要看有没有合适的时机,会不会给对方造成伤害;不合人道的也可以媾和,但要看对卦体的影响。卦体的稳定与否,是个“政治”问题,因此婚媾在一定条件下,也有可能成为政治。

???“取女”和“纳妇”都是婚媾,那么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呢?以蒙卦为例,二为庚,五为己,二接纳五就是“纳妇”,如果是二至初,那么这也可以叫“取女”,但这里正与人道相悖,所以叫“包蒙”。“勿用取女”一辞另见于姤卦,那就是讲的二与初,如果是二爻至初,也是正与人道相悖,所以卦辞说是“勿用取女”。

????(下文预告:帝乙归妹—帝王之家的联姻)

【学易杂谈】(147)???帝乙归妹—帝王之家的联姻

?????前面谈到,婚媾是男女之间的事,表现在象上则是阳爻与阴爻之间的事,两个阳爻或者是两个阴爻之间是没有婚媾之说的,但是这只是一般情况,某些特定条件下,也有两个阳爻或两个阴爻之间谈婚论嫁的,比如说“帝乙归妹”。

???“帝乙归妹”一辞,先见于泰卦,后见于归妹卦。对这句爻辞的解释,传统易学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以为,“帝乙”是殷代帝王之一,程颐说:“史谓汤为天乙,厥后有帝祖乙,亦贤王也,后又有帝乙多士。曰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称帝乙者未知谁是”。“归妹”则为嫁女,含有妇从夫之义。程颐还说:“以爻义观之,帝乙制王姬下嫁之理法者也。自古帝女虽皆下嫁,至帝乙然后制为礼法,使降其尊贵,以顺从其夫也”(《伊川易传》卷一)。关于帝乙是谁,我们这里不加讨论,只说“归妹”是一种婚姻,这大概是不会错的,只不过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婚姻,一个与帝王之家有关系的婚姻。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婚姻呢?让我们还是结合卦体和易道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先录出泰卦的卦辞与爻辞:

???泰:小往大來,吉,亨。???初、拔茅茹以其彙,征吉。???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上、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再列出泰卦的图形:

???关于泰卦,此前我们曾探讨过“往来”、“中行”、“往复”、“邻”、“孚”、“祉”等,指出泰卦不是《彖》传或《象》传说的那样,是什么天与地或君子与小人的关系,而是一个失衡卦,这个卦虽然天道与人道处于错乱状态,但有两个爻之间,却是“三道合一”的,那就是由五至上,这种三道合一的情况,在六十四卦的卦爻运行当中,是极为罕见的。“帝乙”确实是乙,但不是“帝”,至少在这个卦中不是“帝”,甚至也不是“执政者”,称呼他为“帝”,大概是因为在屯卦和需卦中当过一段“君主”,这位“君主”在师卦就已经下野了,因此我们推测这是一个“让贤”或“被黜”的而在泰卦中又陷于贫困的“废帝”。帝乙为什么要“归妹”呢?爻辞上说的明白,那就是“以祉元吉”,所谓“以祉元吉”就是保佑“元”的吉祥,“元”是哪一个呢?就是上爻,上爻“自邑告命”,行将变成否卦的人元也即初爻。这种关系说明一些什么问题呢?一是这是一种政治上的联姻,就是说这种婚姻是有明确的政治目的的;二是一般情况下讲婚媾一定是阳爻与阴爻之间的事,同是阳爻或者同是阴爻那是不成婚媾的,但是我们看到,泰五和泰上都是阴爻,所以这里的阴爻就不能理解为女性,而是贫困,这是两个贫困家族的结合;三是这种弱弱联合,最终也没有挽救泰上(也即否初)跨台的命运。

???下面我们再看看归妹卦的“帝乙归妹”是怎么回事,先录出卦辞与爻辞:

????归妹:征兇,無攸利。????初、歸妹以娣,跛能履,征吉。????二、眇能視,利幽人之貞。????三、歸妹以須,反歸以娣。????四、歸妹愆期,遲歸有時。????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上、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無攸利。

????再列出归妹图:

???????关于归妹卦,此前我们在杂谈25《何为“眇能视,跛能履”?》一文中,对“跛能履”和“眇能视”做过解释,大意是归妹卦是个平衡卦,一般说平衡卦不易运动,但也不是绝对不能运动,平衡卦中,地道的作用很不明显,主要看天道与人道的作用。归妹是一种特殊的婚姻,从泰卦的“帝乙归妹”看,那是五爻与上爻的结合,归妹卦又是谁与谁的结合呢?为什么结合以及这种结合的后果是什么?这只有结合经文来分析。从卦辞与爻辞上看出,归妹卦中的“女子”不是一个,而是多个,这里有“君”也有“娣”,这里的“君”不是“君主”或“君子”,而是“王姬”,这一点传统易学是说对了,只是不知道哪个爻是“王姬”。“娣”为陪嫁之女,这一点也是对的。那么到底谁是“君”,谁是“娣”,谁是新郎呢?我们看,初爻为“歸妹以娣”,说明这个爻是以“娣”的身份“归妹”的,它就是“娣”;三爻为“歸妹以須,反歸以娣”,意思是“归妹”要等待时机,现在只有先到“娣”那里去,说明这个爻就是“君”,再从五爻的“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这句话,更能进一步印证三爻为“君”,而五爻本身就是“新郎”。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归妹卦中天道与人道的错乱情况,那么对于为什么三爻“反归”、四爻“愆期”等等,也就不难明白了。从总体上看,归妹卦描述了一位王姬准备出嫁的情况,但是由于天道与人道的错乱,也由于这位王姬不免有些寒酸,所以事实上是陪嫁之女捷足先登,王姬不过是应了一个空名而已。

???比较一下两个“帝乙归妹”,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呢?原来相同的就是爻位,泰五为乙,归妹初为癸,乙和癸是同一个爻位,如果把爻位看作是“封地”、“侯国”,那么这两个“帝乙”属于同一个侯国,当然也就可以把后一个“帝乙”看成是前一个“帝乙”的后裔。两个“帝乙”的不同之处就太多了,比如,前帝乙处于五位,顶多不过是个“废帝”,后帝乙则是个“临时执政”;前帝乙为阴,象征贫困,后帝乙为阳,象征富裕,爻辞说是“其袂良”;前帝乙“归妹”于上爻丙,如果说那是一个陷于贫困的侯王,那么后帝乙则“归妹”于五爻甲,甲是天元,当是天子或天子的嫡系后裔;前帝乙“归妹”是侯王之间的联姻,基本上是门当户对,后帝乙“归妹”尽管是陪嫁丰厚,但在政治地位上不及天元,所以只能以“娣”的身份嫁人;前帝乙“归妹”是三道皆合,后帝乙“归妹”却只合天道,不合地道与人道;前帝乙“归妹”是帮助上爻,后帝乙“归妹”却是为了提高自己政治地位。如此等等,看不到两者的相同之处就弄不清为什么都叫“帝乙归妹”;看不到两者的不同之处也就无法知道他们的结局,前帝乙虽然没有能够挽救泰上垮台的命运,但却换来基本上的平等或普遍的繁荣,这从同人卦有五个阳爻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后帝乙虽然是一时的繁华火暴,但结局不佳,这从丰上为阴并且爻辞是“豐其屋,蔀其家,闚其戶,闃其無人,三歲不覿,兇”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来,原来是嫁了一个不回家的人。看来帝王之家的婚姻更富于政治性,而富于政治性的婚姻又往往是不幸的婚姻。

????(下文预告:观二为何“利女贞”?)

【学易杂谈】(148)???观二为何“利女贞”?

?????我们说过,易经上的“贞”字不是占卜,而是稳定或静止的意思。“利女贞”就是适宜女子守贞,也就是不嫁人的意思,不是适宜女子占卜。前文我们谈到,婚媾必须是有男有女,但又不单纯是男女双方的事,在某种条件下,它又是一种政治行为,也就是说,婚媾要看是否有利于卦体的稳定和诸爻的交融。“勿用取女”就是因为在那样的条件下,“取女”就容易造成卦体的倾覆。同样,“女贞”也是客观条件不适合女子出嫁,如果出嫁,也容易造成卦体的倾覆。下面我们就看看观卦二爻“利女贞”是怎么回事。先录出观卦的卦辞与爻辞:

???观:盥而不薦,有孚颙若。???初、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二、窺觀,利女貞。???三、觀我生,進退。???四、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五、觀我生,君子無咎。???上、觀其生,君子無咎。

???再列出观卦图:

?????现在我们看到,观卦是个失衡卦,五爻有迫初之势,但是观五至初,正与天道相悖,这种情况,形同于比五的“邑人不诫”,即初爻不必担心受到五爻的伤害,大不了至三,但是初爻至二则是困难的,这就是“小人無咎,君子吝”。观卦的命运取决于上爻,这种情况,又形同于剥卦,即上爻如果不动,那么卦体还是能够保持稳定的。

???二爻是个阴爻,一般说对卦体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也不能小看二爻的影响。“利女贞”是怎么回事呢?从阴阳的角度看,二爻要媾合,只有与五爻或上爻,二为庚,五为甲,由庚至甲,需四个时间单位,这就是说,二与五合,既不合人道,也不合时宜,这个“求婚媾”肯定是不利的。二爻与上爻呢?原来由二至上,正合天道,假定二爻至上,那么这对上爻而言就是一个推动,观卦的平衡是很微妙的,哪怕是一点点推动,上爻也会顺势而下,这就会造成卦体的倾覆。假定二爻不动,上爻就可以待时至五,上爻至五,走的是人道,所以叫“君子無咎”。从这里看出,二爻(当然还有四爻与初爻)并非没有婚媾的机会,只是从卦体的稳定考虑又不宜婚媾,这就是“利女贞”的原因。

???同样一句“利女贞”还出现在家人卦,让我们看看这个“利女贞”是怎么回事。先录出家人卦的卦辞与爻辞:

????家人:利女貞。????初、閑有家,悔亡。????二、無攸遂,在中饋,貞吉。????三、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吝。????四、富家,大吉。????五、王假有家,勿恤,吉。????上、有孚威如,終吉。

???再列出家人卦的图形:

?????从图形上可以看出,与观卦不同,家人卦是一个平衡卦。所谓“利女贞”自然是指的二与四这两个阴爻,它们的静止对卦体的稳定至关重要,所以前者是爻辞,后者是卦辞,但目的则是一样的,那就是保持卦体的稳定。

???我们先看家人卦的四个阳爻,这四个阳爻处在同一个圆圈上,但是除了五爻与初爻以外,谁与谁也没有直接联系,要联系就必须通过二与四这两个阴爻。正是家人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阳爻之间,虽然形势严峻,但也能相安无事,这就是三爻辞说的“家人嗃嗃,悔厲,吉”。我们再看两个阴爻,二爻至三,既合人道,也合天道,这在卦爻运行中也是少有的一个“天人合一”、“阴阳和合”,按照一般的理解,这大概应该算是一种最完美的结合,但是从卦体的稳定考虑,诸阳爻相安无事,两阴爻也最好不要多事,所以爻辞把二爻与三爻的关系限定在“家人”的范围内,二爻的任务就是“在中馈”,即象家庭妇女向丈夫供给食物一样,不可有过分的奢望与企图,如果是这个爻对三爻造成影响,无论是加强还是减损了三爻的力量,都会使三与五这个“天平”失衡,所以二爻辞讲“贞吉”,三爻辞说“婦子嘻嘻,終吝”。

???四爻辞的“富家,大吉”是什么意思呢?四爻周围有四个阳爻,这一点是同二爻一样的,不同的是,二爻至三,天人皆合;四爻则是合乎人道的不合天道,合乎天道的又不合人道,所以这个阴爻的取象不是“女”、“妇”,而是“子”,它同阳爻的关系,也就不是婚媾的问题。“大吉”不是指的吉的程度,而是指的爻量,是量大则吉。为什么四爻量大就吉呢?因为这是初爻的一个“突破口”,封住这个“突破口”,也就能使初爻保持稳定。

????家人卦确实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这从“婦子嘻嘻,終吝”一辞可以得到证明,这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但从卦体的角度看,这仅仅是一个特例,在卦爻运行当中,究竟是阳爻的作用大,还是阴爻的作用大?这需要具体分析。

???(下文预告:“老夫得其女妻”和“老妇得其士夫”)

【学易杂谈】(149)“老夫得其女妻”和“老妇得其士夫”

????我们已经知道,婚媾必须是有男有女,表现在卦爻上就是有阴有阳,这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婚媾还有一个天道与人道的问题,天人皆合的情况是极其罕见的,多数情况是,合乎天道的不见得合乎人道;合乎人道的又不见得合乎天道。前面我们在谈屯卦二爻“女子貞不字”时曾经说过,那位“女子”所以不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初至二合乎人道,但是不合天道与地道;在谈贲卦四爻的“匪寇婚媾”时也曾经说过,贲四这个“女子”有三个媾合的机会,一个是同上爻辛,另一个是同初爻癸,再一个是同三爻己。要说合适,最合适的是上爻,因为这合乎天道,但是不合人道,最后这个“女子”只能接纳三爻这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賁如皤如),而上爻那位英俊潇洒的白马王子(白馬翰如),不得不失去一次婚媾的良机。同样不合理的婚媾还有“老夫得其女妻”和“老妇得其士夫”,这两句爻辞出自大过卦,让我们先把大过卦的卦辞与爻辞录出:

???大過:棟橈,利有攸往,亨。???初、藉用白茅,無咎。???二、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三、棟橈,兇。???四、棟隆,吉,有它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無咎無譽。???上、過涉滅頂,兇,無咎。????再列出大过图:

???从人道上看,大过卦两个阴爻的归属是很简单的,初爻至二,合乎人道,所以二爻辞为“老夫得其女妻”;五爻至上,合乎人道,所以对上爻而言,这就是“老婦得其士夫”,历来的治易者也多认为是这样的组合,但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就是这种媾合不符合天道。

???从天道上看,初爻与上爻都有两个媾合的机会,初爻辛与五爻庚和三爻壬,对五爻而言这是“取女”,对三爻而言就是“纳妇”;上爻癸与三爻壬和二爻甲,对三爻而言这是“取女”,对二爻而言就成了“纳妇”。

????现在我们看到,大卦卦中的婚媾,就是合乎人道的不合天道,而合乎天道的又不合人道。假定是五与初、初与三、三与上、上与二,那么这种媾合,无论是“取女”还是“纳妇”,都可以认为是般配的,而依照人道,本来有两次婚媾机会的三爻,不得不打了光棍,而年龄并不般配的初爻与二爻、五爻与上爻反倒成了夫妻。为什么说他们年龄不般配呢?这算一算也就知道了。初为辛,二为甲,自辛至甲需三个时间单位;五为庚,上为癸,自庚至癸,也是三个时间单位。我们知道,用天干表示时间,它的单位是不确定的,可以是日,也可以是月、是年,明夷初的“君子于行,三日不食”,那就是自辛至甲,大过初爻辛至二爻甲当然不会是“三日”,甚至也不是“三年”,因为作为婚媾,男与女的年龄差如果是“三年”,不论是男大还是女大,都还是在般配的范围之内的,那么应当怎样看待辛与甲或者庚与癸这个差别呢?原来这里天干表示的是“婚龄”而不是“年龄”,我们知道人并非是任何年龄都适合婚媾的,至少是少年儿童不宜,所以古人有“及冠”、“及筓”之说,如果以男二十“及冠”、女十五“及筓”作为“婚龄”的适龄的话,那么对于女子来说,错过三个“周期”,也就是女十五,男八十;对于男子来说,则是男二十,女六十矣,难怪大过二讲“老夫得其女妻”、大过五讲“老婦得其士夫”了。

???怎样看待这种年龄不般配的婚媾呢?这我们看看爻辞的断语也就知道了,大过二的断语是“無不利”,大过五的断语是“無咎無譽”。《象》作者对“老夫得其女妻”欣赏有加,说什么“老夫女妻,過以相與也”,而对“老婦得其士夫”却说“老婦士夫,亦可醜也”,这个立场是很清楚的,老翁找个小媳妇那叫“過以相與”,老妪找个小伙子那叫丢人,但这不是经文的本意。“無不利”与“無咎無譽”的判断,不单是从某个爻考虑,而是从整个卦体和易道考虑,大过卦是个平衡卦,初爻虽然是个阴爻,但卦体基本上还是处于稳定状态,需要的是发展与交融,所以卦辞才有“利有攸往,亨”的说法。平衡卦中,地道的作用不明显,主要看天道与人道,大卦二为甲为天元,这个天元在大过卦中具有“只入不出”的性质,也就是说它完全处在一种被动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与其它爻交融,就有生机,失去交融,就没有生机,我们看大过初至二,合乎人道;大过上至二,合乎天道,所以对二爻而言就是“无不利”,这个“无不利”与屯四的“求婚媾,往吉,無不利”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这里不是“求”而是“得”。大过五是个“有出有入”的爻,有很大的主动性或选择性,按照人道当至上,按照天道又当至初,所以也就不是“无不利”,而是“無咎無譽”,“無咎”是说它与上爻的媾合;“無譽”是与初爻的媾合,与初媾合,合乎天道,但毕竟不合人道,所以也不会得到赞许。???????从交融或者说和合的角度看,大过卦的主要障碍是三爻,卦辞和三爻辞的“棟橈”说的就是这个爻,三与五都是阳爻,但两者的环境是不一样的,五爻有四爻这个强爻支持,由四至五是一个“天人皆合”,三爻的处境就不同了,初爻辛没有能力支持三爻,三爻也很难至上,所以这个爻面临凶险。三爻如果不能至上,则上爻也就失去接济。大过卦中地道的作用不明显,但实际上三爻的行止,又是受五爻的制约。“老夫得其女妻”和“老婦得其士夫”说的是人道,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天道,大过卦的变化,是靠天道完成的。

????爱情、婚姻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话题,许多人认为这只是一个个人问题,是绝对自由的,其实不是,择偶在很大程度上有先天性质,即便不考虑环境、条件等因素,那么也应当承认婚姻至少不是一方的事,尤其不是男方一方的事,是不是幸福美满,要看双方尤其是女方的满足程度。“無不利”和“無咎無譽”说的只是“老夫”和“士夫”的感受,我们也需要看看“女妻”和“老妇”的处境和感受,大过初为“藉用白茅,無咎”,这是一个全无自主能力的爻,只能听凭别人的摆布;大过上为“過涉滅頂,兇,無咎”,“凶”是因为有可能失去三爻的接济和遭到二爻的“遗弃”,“无咎”是因为卦体平衡,在一定时限内也不会有灾难。“枯楊生稊”,“稊”能深乎?“枯楊生華”,“華”能艳否?这里说的是天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其实不只是“善人”,更多的是捉弄人。时下“忘年恋”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人们是可以和善于“忘年”的,但“天”不忘年。不顾客观条件的媾合难免“伤逝”,忘年的媾合更容易“伤逝”。

???“女妻”和“老妇”的结局如何呢?这我们看看坎卦也就知道了。大过变坎是原始反终,也就是说大过上变成了坎初,大过初变成了坎上,大过的三四则由阳变阴。四爻变阴,那自然是因为由四至五是“天人皆合”;三爻变阴,显见得是天道的作用,因为三爻是不可能践履人道的。大过初上为阴,到了坎卦还都是阴爻,表明她们其实“未字”,或者名义上“已字”而实际上没有得到什么,再或者就是曾经得到什么却又失去,而她们的结局可以说是相当凄惨,坎初是“習坎,入于坎窞,兇”,这就是大过上那位“老妇”,可怜垂暮之年,只能心里怀念着昔日的“情人”(維心亨);坎上则是“系用徽纆,寘于叢棘,三歲不得,兇”,这就是大过初那位“女妻”,长门哀怨,尚有宫室,“女妻”何辜,遭此荼毒,悲夫!

???(下文预告:咸卦为何“取女吉”?)

【学易杂谈】(150)?咸卦为何“取女吉”?

????“取女吉”一辞出自咸卦,让我先把咸卦的卦辞与爻辞列出:

????咸:亨,利貞。取女吉。????初、咸其拇。????二、咸其腓,兇,居吉。????三、咸其股,執其隨,往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五、咸其脢,無悔。????上、咸其輔、頰、舌。

????再列出咸卦图:

?????详细解析咸卦,那将需要较大的篇幅,这里我们重点谈谈咸卦为什么“取女吉”。传统的说法是,咸卦的上卦为兑为少女,下卦为艮为少男,艮为笃实,兑为喜悦,男子以诚实笃厚的态度与女子交往,女子欢悦而应之,这就是“取女吉”,如《彖》传说:“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实际上,咸卦的“男”不是艮,“女”也不是兑。我们多次说过,八卦不能用于定位,也不能用于取象。即便说艮为男,兑为女,那么我们看到的咸卦也不是“男下女”,而是“女下男”,要说“男下女”的卦那是损卦,损卦中没有“取女吉”的说法。

????“取女”一辞最先出现在蒙卦,蒙三谓“勿用取女”。从屯蒙确立的一些婚媾原则中,我们知道,婚媾必须是有男有女,也就是有阴有阳,但婚媾还要看道,合乎人道的叫“匪寇婚媾”,不合人道的媾和一般叫“纳妇”或“取女”。蒙三的“勿用取女”指的是上爻,上爻至三,合乎天道,但是不合人道,且容易造成卦体倾覆。姤卦的“勿用取女”指的是二爻,二爻至初,合乎天道,但是正与人道相悖,也容易造成卦体倾覆,这是不宜取女的例子。咸卦为什么适宜取女呢,我们结合卦体和易道来分析一下。

????咸卦是一个严重失衡卦,四爻有迫初之势,这是很明显的。但是咸四为丙,咸初为乙,由丙至乙,正逆天时,这又是咸卦“利贞”的原因。咸卦有三个阳爻与三个阴爻,具有阴阳和合的基本条件,但是从易道上看,这里就有了婚媾、取女、纳妇等等的区别。从人道上看,咸卦中有两个婚媾的机会,一个是二爻与三爻,这可以叫“求婚媾”;再一个是五爻与上爻,这可以叫“匪寇婚媾”。但是从天道与保持卦体的稳定考虑,这两个婚姻都是不合适的。二爻至三,可以说是天人皆合,但是二爻牵制着四爻,对于稳定卦体有重要作用,二爻一动,难免引起卦体的动荡,所以爻辞一方面说“凶”,另一方面又说“居吉”,居吉的意思就是爻位不动,但爻里的“数”还是可以周流的。五爻至上,不合时宜,再有三爻制衡,所以只能是“无悔”,也就是说它还能发挥作用,但却不是与上爻媾和。那么咸卦的“取女”究竟是谁娶谁呢?原来从天道上看咸卦有四次媾和,一是五与初,这是“取女”,二是初与四,这是“求婚媾”,三是四与上,这也是“取女”,四是二与三,我们已经说了,这是“求婚媾”。现在可以清楚看出,这四个媾和有两个是“求”,有两个是“取”,所谓“取女吉”,就是指的五与初和四与上这两个媾和。为什么这两个媾和是吉祥的呢?这看一看卦体也就明白了。咸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四,如果初爻能够从五爻那里得到接济,那么就加强了自己的力量,可以抵顶四爻的压力,巩固自己执政的地位;四爻如果至上,就会减少自己对初爻的压力,使卦体变成平衡的“渐卦”。这两个媾和都不合人道,所以卦辞不说“婚媾”或“求婚媾”,也不说“纳妇”,只说“取女”。这两个“取女”,都有利于卦体的稳定,所以说是吉祥。????对于咸卦,传统上有这样一个说法,自乾至离为上经,也称上篇;自咸至未济为下经,也称下篇。此说由来已久,或谓上经言天道,下经言人道。其实,六十四卦,每一个卦中都有天道、地道和人道。“天人合一”的卦只有乾与坤,“天人之分”始于屯。上经也言人道,下经也言天道,以两篇划分天人之道,实在没有什么根据。

????(下文预告:“取女”和“女归”)























39









献花(0)
+1
(本文系大道至简64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