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郑和下西洋和西方航海东进之异同
2012-06-11 | 阅:  转:  |  分享 
  
郑和下西洋和西方航海东进之异同

郑和1405年到1433年,刘家港出发,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405年7月11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访问了许多个的国家和地区,同东南亚、东非的联系。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时,在船上因劳累过度过逝。民间故事《三保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保太监下西洋。郑和曾、苏门答腊、、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伊斯兰教圣地),并有可能到过。

郑和下西洋条件和前提中国唐宋元朝以来领先世界的和发达的造船技术宣扬大国国威,出于政治目的的需要。中国的元朝的远洋贸易时中国的远洋贸易非常拥有当时世界上贸易量最大的几个港口和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大量的民船和商船的明朝航海奠定了基础。明朝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能够调动力量办,能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和军事力量保障郑和船队上的海员、明朝军队士兵、翻译官等人的共同努力。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扬明朝国威,还有一说法是,明成祖为了寻找可能流亡(军事目的);

郑和下西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虽然在国土面积上远远比元朝小,但至少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散财之,西洋各国带来了;.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由于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没有发动民间的商业贸易,全部的开支都依赖明朝强大的国力来支撑,没有对中国带来什么经济实惠,于是,明朝全盛时期过后,再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这项庞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随之停止。哥伦布对新航路的重大发现,刺激了葡萄牙人重新沿迪亚士的航线绕非洲向印度的航行因为哥伦布误认为他到达的地方是东方的印度)。1497年8月7日达伽马的船队的雷斯特洛港出发,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于1498年到达印度。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他率船5艘、船员265人,先横渡大西洋,再沿南美大陆海岸向南航行,穿过麦哲伦海峡,入太平洋,群岛。群岛,麦哲伦由于介入当地的部族纷争,被土著人杀死。剩下两艘船在他的助手卡诺的带领下继续向西航行,经过印度洋,于1522年9月7El回到西班牙。这时仅剩l条船和l8名船员。至此,人类终于实现了环球航行的梦想,而且也证明地球的确是一个球。尽管中西方人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而且中国郑和船队的规模、人数、所携带的财宝物品和船的载重量都是西方人所望尘莫及的,但是今天看来,郑和航海所产生的结果(或后续影响)却远远不及西方虽然扩大了中国人的世界地理的视野,增进了同亚非许多国家的国际交往、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威望,但是这些正面影响却并没有能够维持多久。由于郑和七下西洋,耗费了国家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因而被许多人指责为劳民伤财之举。后不久,“皇帝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此后又下敕命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桅杆的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大运河的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战船因搁置而烂掉。

,郑和下西洋就成为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也交通史上的最后辉煌。这样一来,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的航海事业就由鼎盛急剧走向衰落,刚刚向世界敞开的大门又重新关闭起来,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所产生的正面影响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小,它没有也不可能引发出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样把欧洲导向资本主义的类似的结构性社会变迁。更令人遗憾的是,郑和下西洋的壮举非但没有成为激励中国人继续从事更大规模的航海事业的动因,却成了实行闭关锁国的充分理由——航海的花费太大,劳民伤财,完全没有必要。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由哥伦布完成的横跨大西洋,并发现新大陆的远航不仅直接刺激了达伽马、麦哲伦的航海活动,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大地的确是一个球,而且从此以后,西方就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航海时代,并由此逐渐强行地把世界各地各国联系在了一起。

l8世纪末英国人,1840年英国人用炮舰打开禁闭的中国大门,就是这样的例子。不难理解,西方人在全球范围内的航海活动,不仅大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贸易,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136·来越紧密,而且更重要的是,西方人把他们发现的“新世界”(先是整个美洲,后是整个澳洲及新西兰)强行地宣称和“改造”为他们自己的家园,从而大大地拓展了西方世界的地理和势力范围。这样一来,在今天的世界地图上,大约ll亿西方人不仅几乎占据了整个欧洲、整个北美、整个澳洲及新西兰,而且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中的绝大多数大大小小的岛屿也全都归西方人所有。

此外,西方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明显地促进了造船工业的发展和大地测量学的研究,并且也为海洋地理科学、地质学、生物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事实上,哥伦布的《航海El志》内容非常丰富,被人称为“地理大发现时代最感人肺腑的文件之一,为后人研究西印度群岛、大西洋的海洋地理及航海科技史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哥伦布还第一次详细记述了马尾藻海,后来人们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开始对马尾藻海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的。博物学家达尔文如果没有乘“贝格尔号”军舰进行长达5年时间的生物物种考察,是不可能写出巨著《物种起源》的。总而言之,以哥伦布进行跨大西洋的航行为起点,西方人开始把航海作为一项重大的事业来完成,并且一直未间断过。正是这种持续的航海活动,一方面导致了“地理大发现”,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融合和交流,从而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另一方面也大大地促进了测量学、海洋学、地质学、生物学的研究和发展。

































献花(0)
+1
(本文系雪鸢曲一舞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