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指导学生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尝试
2012-06-13 | 阅:  转:  |  分享 
  
指导学生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尝试

潮河镇尚春学校黄亮马郡

【内容摘要】

新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人们对课外阅读的探究更加活跃。我们努力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追求课外阅读的实效性。我们以务实的态度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阅读指导尝试

【正文】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

目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受到相当普遍的重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我们学校通过多方努力,可提供给学生阅读的书籍也相当丰富。特别是我们班自有的图书也达到上百册,同学们也不再为无书可读犯难。我们觉得小学生,能够培养起学生的阅读的兴趣,能够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更多的读书。在课外阅读这一点上,语文教师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然而,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阅读,如何使利用图书达到更好的效果,如何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却是当务之急。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读好课外书呢?结合平时教育教学实践,我们作了以下尝试。

一、激发学生阅读情趣,指导学生选好书,选对书。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告诉我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小学生而言,有了阅读情趣,才会渴求阅读。因此,“激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所谓“情趣”就是所选书籍要有趣味性,要切合小学生实际,让学生愿意读,乐此不疲。不然,弄几本“大部头”学生抱起就头疼,根本读不懂,所来兴趣之有?所以选择好书,才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首要问题。想学生之所想,急之学生之所急,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老师要尽力去理解并满足他们的需要。那么,如何才能指导学生选好书,选对书呢?

首先老师要广泛阅读。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老师阅读课外书籍的的范围要广。小学语文老师起码要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老师。老师要给予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得有一桶水,更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腹有诗书气自华”,老师的书读的多了,自然可以现身说法,用自己读书的事例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生活中,见机行事,抓住每个机会,及时向学生推荐好的书籍。二是老师对班上的图书要广泛阅读,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最好是读完班级所有的图书。老师对班级图书要了如指掌,哪些书适合推荐给哪些学生阅读,要明明白白,来不得半点含糊。我们目前的任务是引导我们的学生,加强对经典,对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实践证明,老师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书籍大多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此外,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推荐。推荐人要有推荐的理由,这样一来,对推荐者本身就是一种收获。结合班级实际,我们还不定期评选出“推荐之星”、“最受欢迎的图书”等活动,学生读书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老师加强指导,让学生有自主阅读权利,自己去读书,自己去领会。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课外阅读是学生独立的学习形式。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如兴趣、爱好、学习等方面去选择读什么样的书。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如何指导学生把书读好、领会到书中的知识呢?

首先是要把内容读懂。我们坚持每周开展阅读指导课,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去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去欣赏其中的精妙之处。当然,有的学生阅读基础差些,要求也就要相对较低。事实上,只要学生去认真读了,内容是不难理解的。

其次,指导学生学会有选择地精读。由于学生的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所有的内容都认真的去读,因此要学会有选择地读。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我们指导学生读到书籍精妙之处,结合课内阅读的方法首先是要多读几遍,把这个部分读得正确、流畅。除了读,我们还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读”而不思则罔。读书时,先问问自己想从书中得到什么,然后边读边想,读的多了,想的多了,自然就有感悟。学生体会感悟到的东西,能写出来的就要求学生写出来。当然,学生感悟能力不一样,有的他只要能意会就行了,不一定要写出来。特别要注意的是,个别学生会发挥的过远过乱,老师要教给学生驾驭的方法。还有就是引导学生善于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善于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去解决问题。

三、培养学习习惯,重视积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动一遍”。因此,做读书笔记是积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为了督促学生更好的作好读书笔记,也为了便于操作,我们把学生分成五个学习小组,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检查一个小组的读书笔记,对每个学生作出积极肯定的评价。这样做也同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里要注意的是,也是做读书笔记要忌讳的,不能让学生一味的摘抄。

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指导其做到三个方面的积累。

第一,语文基础能力的积累,也就是字、词、句、段、篇的积累。学生积累的知识多了,聚沙成塔,写作文也不再叫苦,部分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很快,这又是一个收获。

第二,生活的积累。作为农村孩子,课程生活远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也尽量多开展各种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更加准确地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

第三,感受的积累。前面已经讲到,阅读后有感受能成文的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所得记录下来。因为,换个时间来说,你的所感也许又不相同,都记录下来,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心路历程。

四、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包括两点:一是阅读的习惯,二是积累运用的习惯。

阅读的习惯主要指喜爱阅读的习惯,边读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懂就查、就问的习惯等。比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字新词,或者拿不准的字词一定要借助工具书(字典、词典之类)亲自动手去查一查。这样,一则弄清字、词的音、形、义;二来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对获得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在加强学生阅读方法指导的同时,注重以上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能使学生受益一生。

关于积累运用的习惯。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获的东西,常常会运用到习作中来。习作不再感到无话可说,尝到了甜头,这样又会自觉地去读书。如此反复,学生自然喜爱阅读,也就说明习惯形成了。要特别注意的是好习惯的形成特别不容易,个别学生除需要引导、启发、鼓励,更可能需要的是督促。

另外还有一点,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不可忽视老师的影响。老师要常常和同学们一起阅读,共同探讨课外阅读的方法。这样,老师能与学生产生共鸣,老师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非常明显。这就是于永正老师说的,“影响”即“身教”。

“阅读,是心灵与文字的对话。”、“快乐阅读,快乐生活”,我们分别把这两句话印在“班级图书借阅登记”的页眉和页脚。学无止境,行者无疆,作为农村小学的语文老师,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带领学生在书的海洋里遨游,带领学生跃马平川,去开辟课外阅读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于永正“五重教学法”》于永正

2、《于永正“谈简单语文”》于永正

3、《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2









献花(0)
+1
(本文系王安全waq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