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我怀念那片森林
2012-06-13 | 阅:  转:  |  分享 
  
我怀念那片森林

潮河镇尚春学校:王安全

【内容摘要】

我这不叫论文,但它记录着我成功的教育案例,也记录着我很多教育感慨……

【主题词】

森林活动教育感慨

【正文】

我怀念那片森林,那里有我儿时的梦想,有童年的快乐……

从小学到初中几乎每年老师都要带领我们到龙贯山那片森林去玩。去感受山岭的起伏、树林的幽深,领略黄沙的温暖、清泉的甘甜,享受采集的情趣、野炊的快乐;聆听那古老的传说,攀爬那幽黑的山洞;映山红、大橛基、茶耳朵、水杉与松针永远是那么亲切与自然。也许从那时起我就爱上了那片森林,我在那里做过很多梦,梦见我画她、写她、装扮她……回想现在我对大自然的温情,也许就是在那时已经植入了我的血液。

九十年代初,我刚踏上教坛。也许是对那片森林的执著,也许是对孩子们的渴求,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我背着“责任与后果自负”的告语,坚持要带孩子们到那片森林去玩。

领了“军令状”,可不是好玩的。“责任与后果”凭我那时稚嫩的双肩能承受得起吗?我得精心组织与准备,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能有“后果”。安全重在于纪律,重在于组织,纪律好、组织好,那就可以杜绝事故的发生。七十多个五年级的孩子,要组织好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得把纪律训练好,一切行动听指挥,我把孩子们分成九个组,每个组八九个人。先由各小组组长组织训练快速分散、集合、报数、整队前进等;老师才训练全班快速集合、汇报,老师在做好集合手势喊数到五未整好队的组必须重练。其次,由各组组长作好分工协作和器具食物的安排,谁带什么、谁干什么必须细到每件物品、每个环节,再交给老师审验,是否完善。最后老师安排各组准备三个文娱节目,并且制定了整个活动过程的分组竞赛表(见附表),通过严格的打分来调动每位孩子的积极性。在检查孩子们的准备情况时,我发现孩子们准备很充分,甚至连老师没有想到的他们也想到了。我特地强调要带好水壶、脸帕、火柴等小物件。

通过一系列的精心准备之后,我带着孩子们踏上了去那片森林的征程。七十多个人的队伍排成长长的一条线,我挂着相机,俨然有点将军相,运筹于帷屋之间。也许是学校反复训练和强调,孩子们在路途中十分听话,在组长的带领下走成一条线,没有出列的,更没有任意跑动的。各组成员间互相帮助,崎岖的山道上,孩子们相互掺扶,相互鼓励,几个平时调皮的孩子还争着背背兜,在这里我看到了他们淘气、捣蛋的另一面。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行军,我们到达了比邻龙贯山的沙洞山。在这里有水源,地势空旷,树林不多,便于野炊。一声口令之后,各组在这里开始了紧张的野炊比赛。孩子们根据事先安排好的分工,捡柴的捡柴,提水的提水,洗菜的洗菜,烧火的烧火,炒菜的炒菜……我则到各组巡逻检查打分:饮水是否清洁?菜饭是否干净?灶是否合理?桌布安排是否适当?经过一个小时的紧张忙碌,各组先后都把饭菜做好了。每组四菜一汤,每个菜得向老师报菜名,孩子们铺好花胶桌布,碗筷摆出各式花样,从山间采来野花插在饮料瓶上点缀在四角,原来孩子们的审美极具想像力。摆好之后我依次检查各组菜的品种、菜的色香味、饭的生熟、同学们的卫生。我成了同学们邀请的俏客,他们在老师的“啧啧”声中,洋溢着笑靥,那笑是快乐的笑、满足的笑、成功的笑,在那笑眸中我看到的了我快乐的童年。

饭后同学们在开水烧好后,把灶全部封填,所有垃圾捡到背兜里,各组分散采集叶片和花瓣标本。一个小时后集合整队向龙贯山进发,在途中我不时停下来指导学生远眺近观,指导他们如何把看到的表达出来,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在山上我给孩子们讲我在龙贯山放飞的风筝,讲那打翻的饭锅,讲犀牛脚的故事,讲猫儿洞巢匪的传奇,讲木屑门的传说,讲十二口井的来历……我从孩子们惊奇的眼睛里,我找到了快乐,找到了教育的成功。孩子们团团围着我,问这问那,原来我从没感受到我与孩子们这么近,课堂上我常常为了镇住纪律,必须得瞪大眼睛,而现在我可以笑着和同学们去分享这片森林的馈赠。

在山顶上孩子们用自己的歌声、舞蹈、小品展示着属于他们的世界,我却在为走进他们的世界而暗暗高兴。回归的途中辛苦而劳累,往返三十多华里,有的孩子累得走不动了,但每个孩子脸上却洋溢着快乐的笑。

直到现在,我仍然怀念那片森林,不仅因为那里有我儿时的梦想与快乐,更为那里留有我成功的教育案例,同时也给我留下无尽的教育感慨。十多年了,我再也没有勇气带孩子们去玩了,越来越沉重的安全责任压向我们教师,孩子跌倒了,你负得起责任吗?孩子玩丢了,你承受得了吗?被车撞倒了,你还有力量来支撑吗?……一切一切的责任都将由你组织者来承担,学校领导是承担不起,镇上领导是承担不起,县上呢?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度,哪一级领导愿意拿自己的年终奖开玩笑,教师常常都有待岗的危险,哪个老师还愿意自找烦恼呢?带孩子们出去玩,万一弄丢个一二,万一弄伤个手脚,不是自己拿脖子去拴吗?我们再也不想冒那个险,我们不想用我们的饭碗去做试验。于是为了不出安全事故,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不准”:不准爬杠,不准溜杆,不准追玩,不准踢球,不准下河、不准入林……我们用这一个个的“不准”为学生们纺织着一个牢不可破的铁笼,我们还给取了一个特好听的管理名词“封闭式管理”,孩子们被锁在铁笼里,只能向着那美丽的大千世界用手挥挥,用眼望望,而这些铁笼还编织得越来越密,大有把孩子们“挥挥”“望望”的权利都要剥夺了。

自然的美丽,孩子们已经熟视无睹,泥土的芬芳,森林的气息,孩子们已经嗅觉迟钝,对大自然的印象只停留在他们机械记背的诗文里,就像关久了的小鸟,当把他们放出去的时候,已经不懂得什么是飞翔,他们已经不懂得天空的呼唤,他们已丧失了自然的天性,失去了基本的审美标准,他们只懂得“追星”“恶作剧”“暴力游戏”……

回归自然,回归天性,让自然的美去熏陶那还还没有沾染灰尘的心灵……

我怀念那片森林,什么时候我还能带着孩子们重回那片森林,去追逐那教育的梦想。

附:

项目 要求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纪律 集合快静齐(10) 行走规范有序(10) 野炊 器具准备充分(5) 分工协作互助(10) 菜色香味俱佳(10) 饭熟软硬合适(10) 各项卫生清洁(10) 爱护森林环境(5) 标本 采集种类多(5) 制作规范(5) 表演 用唱歌舞蹈小品表现童年快乐生活(10) 作文 截取这次活动中的任一片断为内容,写景写事任选(10) 合计 名次













































献花(0)
+1
(本文系王安全waq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