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龚亚夫:语言最核心的功能不仅用于人际交流 龚亚夫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主持人:今天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先生接受论坛的采访。龚老师,您好! 龚亚夫:您好! 主持人:昨晚还拜读了您的两篇关于英语教学的文章,我本人以前也是一位英语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也是代表家长,听取您的见解。现在中国家长对于孩子的英语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他们比较迷惑,现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英语学校也很多,您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 龚亚夫:现在的英语培训学校按我说的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完全是为了学校考试,还有一种就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英语水平,这两种都有各自的一些问题。就像我刚才在论坛上讲的,现在家长往往被宣传给忽悠了,说学习英语越早越好,如果你不是几岁几岁开始学就,那么就输在起跑线上了。其实这些都不是准确的说法。我刚才讲的就是学习英语实际上第一个是到底学习什么内容,这是很重要的,第二个就是接触语言的频度。 主持人:您提到英语学习是重频度,而不重长度。 龚亚夫:对,从2岁学、从3岁学、从5岁学都没有关系。那么现在国际上或者国内的说法,好像如果在3岁之前,5岁之前不学就学不好了,其实这都是瞎说。对于在中国这种环境下来说,3岁学、5岁学、10岁学、12岁学实际上没有太大的、本质上的区别。关键在于你接触语言的频度够不够。当然这里不是说接触语言频度就是天天在那里死背书,或者说是背固定句型就能学好。但是接触语言的频度是很关键的因素。除了接触语言的频度,实际上还有一个什么?就是到底学什么内容。学什么内容这是很重要的。比如说现在也有很多的培训学校,给学生背语法规则,让学生不厌其烦地背单词。实际上现在我认为我们中小学包括校内、包括校外很少有老师真正会教学生记单词。包括你看现在的这些词汇学习书很多很多,千奇百怪。而且记单词本身不是说光孤立的记单词就可以了,一定要按照一个语块来记单词,要成块成块的记单词。所以我们现在一个是学习的目标有问题,一个是接触语言的频度有问题,还有一个是学习方法有问题。 将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的时候,应该学习各国的文化,同时又要学习用他们的语言表达你自己的意思。什么是用他们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呢?就是他用其他人的语言来表达我们自己的意思,我们现在学英语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就是我们能用别人的语言来表达我们自己的意思。 实际上英美国家驻华的很多人,他们参加中国学生英语竞赛,他们的评论都说你们的学生英语很流利、说得很好,发音及语音语调和英美人一样,但是我们希望你们的学生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特性,表达他自己的想法。需要有一种批判性思维能力。即使英语说得像英美人一样,但是在那里开出租车的人都会英语,商店服务人员都会英语。核心的问题是你要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说出自己想要说出的东西,能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评论,能有一种批判性的能力,能有一种分析能力。 当你了解了语言最核心的功能,它不仅仅是用于人际交流,它实际上还有一个发展人的思维,发展人的认知这样一种功能。 主持人:您一直提到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关键点,今天我们是学科英语教育高峰论坛,在我们实践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喜欢学科英语学习,包括他们从能力提高上有很大的体现。您如何看待新的这种学习趋势和家长的认可度? 龚亚夫:其实学科英语的这种概念30年前就有人提出来了,而且在国际上很长时间有人做实验。学科英语或者是叫沉浸式的教学方法在国外是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但是在中国的困难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刚才我们说的这个,首先没有合格的教师,没有合适的教学内容,还有学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如果能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有合格的教师,有合适的教材,有足够的时间来学,当然就能学好。 用学科来学英语,学生可以用他的背景知识,可以用他已有的知识来推断教学的内容。比如对一个数学好的孩子来说,他不一定懂得英语中所有的单词,但是他只要一看这些东西就能理解了;对于物理好的孩子来说,他只要有物理的概念,有科学的概念,看到英文就会很好理解。如果完全靠单词、语法去推断,学生当然觉得很难。所以用学科来学习英语肯定是很有效的方法。 主持人:语言本身是不具备竞争力的,但是可以通过语言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加以能力的培训,比如说演讲演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训,来使语言具备真正的价值,您是怎么看待这些的? 龚亚夫:当学生用英语学习其他学科的时候,这本身就可以培养他思维的能力。我给你不同解决问题的答案,你要想出来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用学科来教学生英语可以比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这样一些能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科英语是一个有前景的学习途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