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文言文教学的“三味课堂”
2012-06-19 | 阅:  转:  |  分享 
  
【摘要】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非常重要。当下文言文教学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师生,尤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自我欲求”。因此,建立一个兼顾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形成一个课内外完整的文言大课堂,是改变目前文言文学习“低效”的关键。课前的环节强调针对性,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初步“知味”,便于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已知与未知,以便指导。课堂中既要凸显自学成效,形成竞争“趣味”,又要营造团队合作探究氛围,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体味”文本。课后不仅要检查学习效果,更是能力的提升培养,能够举一反三,渐渐懂得“玩味”文言文。学生能举一反三,从既得知识中得到新的知识,让文言文走出文本字词的束缚,真正融入“大语文”教学。

【关键词】文言文课堂教学以趣带效知味体味玩味



华夏文明灿烂的长卷中,作家灿若星辰,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经典就像一条横亘古今的长河,流淌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一篇好的文章能够增进人的见识,熏陶思想,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高修养。尤其是文言文作为一种古代书面语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大量渗入文言文,对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我们发现,相对于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来说,文言文的教学改革却显得比较沉寂和冷清,文言文的教学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原因是文言文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大部分学生是因考试的需要而学习的,所以对文言文学习思维消极,不愿意去查工具书,感觉学文言文如同学外语一样机械无趣等。而很多老师也不喜欢文言文教学,觉得教文言文太枯燥,不如教现代文来得轻松自如。所以不愿在文言文教学方法研究上花功夫,导致文言文教学方法陈旧、单调,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师生,尤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自我欲求”,难以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这样的“自主”多的是“理性”,少的是“感性”;多的是“机械”,少的是“灵动”。学生成了记笔记的机器,在文言文学习上体现出了更为明显的依赖性,教学效率低下。

怎样才能使文言文教学教得新、教得好、教出灵性?笔者认为,建立一个兼顾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形成一个课内外完整的文言大课堂,是改变目前文言文学习“低效”的关键。

一、课前学案布置,让学生主动感知文本

课前的环节不能是以往的简单的读几遍课文,读准几个字音,会写几个字形,而是必须强调针对性,用完成任务的方式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初步“知味”,便于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已知与未知,以便指导。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完成预习学案,感知文本,打通文言文语言关,从而实现学生“知文言味、知文化味、知文学味”的“知味”目标。“知味”环节要求教师做到:早读“任务化”,导学案“精细化”,批改“及时化”。

所以,在每次文言文教学之前要给学生两个任务:其一是固定的任务——读通文本并利用手头的资源,整理课文中涉及的文言现象,形成文字资料。上课的时候会以小组竞争的模式检查预习效果。其二就是准备1~2个问题让学生在预习时探究。所以教师必须在备课时注意根据对文本对学生的了解设计一些不是很难但可供探讨的有价值的或具启发意义的问题。

如在教学《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一课前,先布置学生解题,明确题目中的“其”指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不难,学生很快会得出“其”是指孔子的“礼治”的政治理想。在此基础上再给了他们三个任务——在文中找出:

1.孔子为什么认为“不可”?

2.既然知道不可又为何要“为之”?

3.孔子“为了”什么?(就是他做了什么?)

这三个问题都是围绕着文题来的,实际上是全文的总纲。能回答了这三个问题,等于理解了看似无关的《论语》语录式言语之间的联系,由浅入深的读懂了整篇课文。当然,学生不可能通过预习完全掌握一切,但至少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道了这一课“我”该学习什么,能学到什么了。以上两个任务的完成也就是所谓的“知味”,它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探究生成的无限空间。

二、课堂以“趣”带“效”,让学生主动体味文本

课堂讲究有效性,这是教育者的共识,但如何是最有效的方法呢?课堂中不能只是师生的简单互动,这个过程是既要凸显自学成效,形成竞争“趣味”,又要营造团队合作探究氛围,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体味”文本。其中教师要凸显学法指导并着重于学生学习小团队的组建。

比如,先前让学生自学的文言知识整理怎么检查?学生的自学成效如何?有没有真正地学习到位?光看他们的整理资料是不行的。笔者强调的检查机制必须让学生自发“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比如小组竞争机制,竞争机制的结果就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很深刻,这就是“以趣带效”了。

在文本内容的教学中应同样注重“趣味性”,让学生在趣味带动下深入“体味”文本。比如《论语》教学一向被学生畏若虎狼。所以笔者在第一课介绍孔子时就用了这一招,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学《论语》。孔子被历代读书人尊奉为“圣人”,更被封建统治者封为“至圣先师”,也被百姓万分崇拜。提起孔子,人们的印象是文质彬彬、身体虚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生。但笔者接着告诉学生北大教授李零先生对孔子的评价: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执着,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显然,“无家可归的流浪狗”这样的评价与我们一贯认为的孔子是“圣人”这样的说法截然不同。那么,孔子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们该怎么来看待孔子?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笔者也就成功地激发了学生想要了解孔子的学习热情。

在“趣味”的引领下,关键是带领学生“体味”文本,这里应注重借助学习小组的力量完成对文本的探究。可以对学生采用集体品评亮分的方式鼓励组间比拼,每周统计,按照分数评选出“最佳小组”和“最佳发言人”。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跃跃欲试,都渴望被评选上“最佳发言人”,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如教学《渔父》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屈原的最后投江的举动所含的精神实质。笔者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小组合作为屈原设计另外可能的结局。学生讨论非常激烈,出谋划策,各施妙计。各组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屈原可以效仿司马迁忍辱负重,以期东山再起;有的说可以跟随渔父,洁身自好;也有的说可以在他国继续他的政治抱负,施展才华……这方的意见刚说罢,另一方就予以反驳,提出了不可行的原因:身为楚国王室贵族的屈原怎会在亡国后为他国服务?楚国已经灭亡,何来东山再起?……笔者穿插其中适当点评,一场激烈的讨论下来,最后学生达成共识:屈原非死不可,他的性格、他的品格、他的出身都不允许他继续活下去,死是他唯一的选择,是他人格的自我超越。这个结局是教师预设中的,但生成的过程却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每一个学生都在这一过程中深入体味了课文所要传达的主旨内涵。

三、课后环节设计,让学生主动玩味文本

这样的课前“知味”课堂“体味”后,如果课后还是按照以往仅仅对课文字词做一下复习检测,检查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重点语句翻译……掌握了没有,那么课后的环节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为这些早在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笔者主张课后不仅要检查学习效果,更是能力的提升培养,能够举一反三,渐渐懂得“玩味”文言文。

文言文的倒装句是最难掌握的了。比如教宾语前置的倒装句型后,就布置学生尽可能回忆所学过的课文中的宾语前置句,罗列出来,并找出其中规律,予以分类。通过这个课后作业,学生自己就把宾语前置的特点搞清楚了并且发现了宾语前置句的四个类型:疑问句中疑问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介宾前置、标志性前置。今后遇到这种类型的倒装句一眼就能分辨了。这比教师碰到一次讲一次,讲来讲去学生也只是学会一句,换一句又不知道了的好得多。宾语前置句是这样教,状语后置、定语前置都一样,关键是我们的作业不是让学生知道这一点,而是找到规律,授之以渔,这样才能举一反三。

另外,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笔者主张选择一些古代寓言、传说或传记等故事性较强的文章,例如《聊斋志异》、《世说新语》、《说苑》等,推荐给学生做语段训练,让学生轻轻松松地阅读。久而久之,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自然拉近了,他们会发现,文言文其实并非面目可憎,反而生动有趣,值得玩味。比如教授《项羽之死》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结合之前学习的《鸿门宴》后对项羽的认识,再拓展阅读易中天的《项羽之死》,之后跳出文本论英雄,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人都来谈谈对此人的看法,并以小组为单位搞个有关这个历史人物的研究小课题,组间交换意见。与以往的课后作业只强调巩固学生课堂的既得知识不同,“玩味”环节还有写作表达等能力的提升培养,更涉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是让学生能举一反三,从既得知识中得到新的知识,让文言文走出文本字词的束缚,真正融入“大语文”教学。

这就是笔者正在努力营造的文言文“三味”自主学习课堂。它除了提高学生的自学成效,加强学生思维力度,关键还在于诱导学生对文言文教学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以期改变文言文教学“无味”“低效”的局面。说到底,如何给我们乏味的文言文教学课堂注入活水,如何让我们的学生爱上文言文,这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反思。
献花(0)
+1
(本文系馆主来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