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对福建省生猪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2-06-20 | 阅:  转:  |  分享 
  
对福建省生猪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福建畜牧业特别是生猪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到2006年,福建省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79.7亿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274.17元,实现了从2000年调入生猪300多万头到2006年调出生猪300余万头的大转变,并一跃成为全国生猪主要外调省份之一,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程度也达到了64%,其成效令人瞩目。

两个转移

福建省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省份,尤其是西北部山地面积大,经济状况比较落后;东南沿海经济比较发达。长期来,福建省的生猪一直不能自给,每年需调入达300万头以上。由此不仅带来了动物疫病的困扰,而且随着东南沿海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猪产业不断面临用地空间的挤压和对畜禽排泄物消纳能力的制约等困境,畜牧业究竟是退还是转移,引起了福建省人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2年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专题组织畜牧业“百村调研”,并正式提出了畜牧业发展实施战略转移的意见。省人大的调研成果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当时的分管副省长又两次赴福建山区调研,并召开了分管市长参加的全省畜牧工作现场会,把畜牧业列入农业四大产业之首。2003年省政府出台了1号文件,鼓励发展以养猪为主的山区畜牧业,提出建设闽西北绿色产业带,重点是利用劳动力和环境资源优势,发展优势畜禽产业带或优势产区,推进生态养殖模式。

根据省人大的建议和省政府文件精神,福建省农业、畜牧部门全力组织实施,提出了两大转移的目标,即:从沿海向山区转移、从平原向山上转移,并在实施畜牧业转移的过程中,按照建设现代畜牧业的要求,积极发展规模养殖和畜牧小区,实现沿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山区农业结构的优化与农民增收。

通过几年的努力,福建省的畜牧业战略转移取得了较好成效,畜牧业进山、养殖上山的实践,不仅扩大了养殖空间,推动了畜牧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使整个福建畜牧业不仅没有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萎缩,反而在短短的6年时间内实现了由全国生猪主销省向外调省的转变,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也日趋提高;同时还实现了山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如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龙岩市,原来很少养猪,现如今有1.2万个规模养猪场户,年出栏538万头商品猪,外销350万头,成为厦门市和广东省重要的生猪产地,一头商品猪的纯收入在200元左右,养猪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

三点启示

福建省“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立地条件与我省差不多,他们从2002年开始实施的畜牧进山区、养殖向山上的战略,也与我省同期提出的畜牧业“西进东扩”战略相似。因此,考察福建省畜牧业两大转移和山区养猪业的现状,给我们以诸多启示:

(一)两大转移,养殖进山,有利于拓展畜牧业发展空间,有效解决用地矛盾

福建省畜牧业在推行东南沿海向西北部、平原向山区的梯度转移,推行养殖进山,一开始也遇到了用地紧张的瓶颈问题。当时,林业部门认为畜牧业进山尤其是在山上养猪,势必会影响林业生产的发展。如何处理好与林业部门的关系,妥善解决林牧用地的问题成了推进两大转移的重中之重。福建各级畜牧部门,一方面积极做好与林业部门的沟通和解释工作,另一方面,更注重实践,先通过试点,证明畜牧业进山,不但不影响林业生产,反而解决了树种单一、光头山、老头林的问题,解决了山地长期缺有机肥的问题,树绿了、长得快了,整个生态环境大为改观。活生生的例子,终于赢得了林业部门的认可并支持。畜牧用地紧张瓶颈问题的解决,使畜牧业发展有了广阔的空间,使畜牧业“两个转移”得到顺利实施。

(二)两大转移,养殖进山,有利于推进规模养殖和小区建设,有效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福建省在推进两大转移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在新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注重规模养殖场和畜牧小区建设,注重培育现代畜牧龙头企业,推动了全省畜牧业生产方式由千家万户分散养殖向适度规模方向发展。2006年福建省畜牧专业场(户)提供的生猪、肉鸡、牛奶分别占全社会生产总量的64%、78%、73%,年出栏万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户)101户、出栏万只以上肉鸡规模养殖场(户)921户;年存栏万只以上的蛋鸡规模养殖场(户)129户。畜牧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的同时,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产业链日益延伸,生产加工及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福建省拥有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省级龙头企业21家。龙岩市经过了短短的几年推进,规模养殖专业场(户)发展到1.4万户,其中生猪养殖专业场(户)1.19万户,占85%:建成1个市级瘦肉型原种猪场、9个县级良种扩繁场、20个规模种禽场和17个规模种畜场,从而为畜牧产业化和畜牧产业档次的提升奠定了强劲基础。

(三)两大转移,养殖进山,有利于推进科技兴牧,有效建设生态、循环、安全、高效畜牧业

规划先行、种草养畜、生态循环是福建省推进两大转移和养殖进山的又一重要特色,也是最值得我们浙江养猪行业学习和借鉴的重要经验。一是合理规划。福建省提出了按照发展环保型和生态型畜牧业以及促进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和谐的要求,首先根据山多以及多样的地形地貌特点,提倡畜牧业走“小规模、多布点”的发展方式,提倡畜禽饲养场根据土地的拥有量和有效承载能力,确定畜禽饲养量。如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畜牧业发展布局规划>的通知》中,明确了载畜量以1亩耕地吸纳2头生猪的粪尿、1亩山地吸纳3头生猪的粪尿,山地能吸纳生猪粪尿面积按总山地面积的5%计算。其他山区市县也基本按这样的标准配置畜牧业用地,推进农牧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二是科学选址。一般都选择在山上或山边,一个山坡(山凹)一个场,不占农田,不占耕地;在布局上,生活区、生产区严格分开;每幢猪舍间有一定距离,互不影响;每个场都配套排泄物的治理,实行干湿分离和雨污分离,而且利用山区土地相对宽裕的条件,种上大量的牧草,污水进入沼气池发酵,沼液沼渣利用山坡的落差,自流灌溉种草,沼气作为能源利用,牧草作为青绿饲料,排泄物达到零排放,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如漳平市益民生态养殖场,年出栏肉猪5000多头,种植狼尾草和黑麦草70多亩,采用“猪-沼-草”进行循环利用。三是种草养猪,大幅度提高了养猪的技术水平。据调查,每头种猪一天喂5—10斤青草,可节约精饲料1—1.5斤;一头商品猪每天喂青饲料5—7斤,能节省饲料成本30元左右,每头猪的销售收入比普通猪提高50元左右。尤其是公母猪饲喂精料后,利用时间延长,如长大杂交母猪的利用时间长达10胎以上,母猪年繁育商品猪20头以上,全程(从出生到出栏)育成率达到90%以上,每头商品猪的医药费(包括疫苗和消毒剂)下降到10元左右,并利用较好的通风和隔离条件,降低了空调费及机械装备的投资。而且由于饲料中掺入部分青饲料,饲料结构得到改善,营养更加丰富,提高了猪肉质量,也减少了抗生素等药物使用,推进了绿色畜产品生产,售价比普通猪每公斤提高0.5—0.6元。

四条建议

生猪是我省畜牧业的第一大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障市场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2006年猪肉产量125万吨,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76%,产值171亿元,占全省牧业总产值的60%。但我省生猪发展正好与福建省的发展轨迹相反,从过去的调出省变成了调入省,近年来,每年要从江苏、安徽、河南、山东、吉林、江西、四川以及福建等11个省(市)调入生猪约660多万头,纯调入肉猪440多万头,占约全省肉猪出栏量的四分之一,而且主要集中在宁波、台州、温州和丽水四个市。尤其是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目前已经遇到了畜牧用地紧张、养殖污染矛盾突出和动物疾病严重困扰等难题。据多个大型规模猪场调查,我省猪的全程死亡率达到15%左右,每头商品猪的医药费达到20多元。特别是由于养殖密度过高,种猪采用笼养、商品猪高度密集,使猪没有安宁的环境和新鲜的空气,猪的体质及抵抗力严重下降,不得不靠机械通风、湿帘降温等措施来调控生存环境;猪的生产水平难以发挥,特别是种猪的繁殖力和后代的育成率严重下降,一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只有15头左右,使用年限只有3年左右,平均利用6—7胎;再加上大部分猪场不用青饲料,饲料结构失调,粗纤维严重不足,尽管使用了多种酶制剂和微生物制剂,但饲料消化普遍不良,腹泻病增加,排泄物中残留营养成分多,使粪便臭气浓度高,给环境带来过重负担,而且肉质不良。因此,借鉴福建省养猪业的经验,我们建议:

一是加大实施畜牧业“西进东扩”战略力度,推进养猪业从平原地区向山区转移。我省养猪业分布很不合理,嘉兴等平原地区养殖密度很高,已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给环境带来一定影响,而具有广大山区丘陵山地资源的丽水、温州、台州等地养猪很少,不得不从省内外大量调入商品猪。据2005年统计,嘉兴市在316.55万亩耕地上生猪存栏320.81万头、出栏467.33万头,而温州、台州、丽水三市,拥有耕地面积592.33万亩以及广大的山地,同期存栏生猪仅248.85万头、出栏302.27万头。三市的耕地比嘉兴市多85%,而生猪存栏、出栏分别比嘉兴市少23%和35%,说明山区养猪潜力很大。因此,必须拓展思路,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按照立地条件、生态环境以及废弃物消纳能力,以适度规模、多布点为原则发展养猪业,一般以存栏猪500—2000头的规模为主。建议以丽、台、温三市为主,按照福建模式组织试点,发展一批中小规模的猪场。一般一个年出栏一千头的猪场,按正常年景,产值可达100万元,效益15万元左右。如果能够实现从省外调入的600万头猪全部自给,则可增加农业产值50—60亿元,农民增收6—10亿元。

二是切实做好生态养殖、种养结合文章。走农牧结合的生猪养殖之路,是畜牧业的根本出路。丽水、台州、温州等地,低山丘陵和缓坡多,在成片的经济林、笋竹两用林和果园中,都可以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猪场(或其它牧场),同时配套种植部分牧草,使养猪业真正融入农林业中,形成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几年来我省在养殖场排泄物治理过程中,已涌现出一大批“猪—沼—果”、“猪—林—草”综合利用、种养结合的典型,如桐庐的万强农庄、龙游的半片月养殖小区等模式。今年一是要调整养殖小区的标准,建立符合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地理特征的适度规模养殖小区标准,鼓励山区丘陵缓坡发展牧场;二是要在各类畜牧业扶持项目指南中,加快推进种养结合模式,规模牧场或养殖小区必须要配套相应的牧草基地,推进种草养猪,促进健康养殖。

三是改造和提升现行养殖模式。主要是对高度集约化、对生猪健康和生产水平已带来严重影响的大中型猪场,根据条件许可,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各种不良应激。要改善猪的日粮结构,对公母猪、育肥猪要增加青绿饲料喂量,适当降低日粮浓度,提高健康水平,充分发挥公母猪的繁殖性能。要用综合调理的措施,减少用药量,提高猪的抵抗力,使各项技术指标逐步恢复到应有水平。

四是加快标准化建设进程。随着人们消费意识提高,对畜产品安全越来越严格,畜禽产品必须来源于无公害基地或达到无公害产品。要结合推进山区养猪和地方猪品种的开发利用,学习福建经验,按照示范一批、建设一批、改造一批和提升一批的要求,对现行生猪产业进行分类建设和推进现代畜牧业,加快标准化养猪业进程,生产更多的无公害猪肉,使我省的养猪业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献花(0)
+1
(本文系千岛花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