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淳安县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草稿)
2012-06-20 | 阅:  转:  |  分享 
  
淳安县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草稿)

淳安县畜牧兽医局

“十五”以来,我县畜牧业蒸蒸日上,得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下一个五年,是我县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养殖方式面临重大变革,养殖技术有待普遍更新,养殖效益需要全面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科学发展畜牧业。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促进畜牧业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下一个五年科学发展好畜牧业,现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特制定淳安县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规划期限为2006年至2010年。

一、“十五”期间畜牧业发展回顾

“十五”以来,我县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大力发展畜牧业,走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的路子;面向市场,调整结构,走特色畜牧业的路子;实施增效工程,走效益畜牧业的路子;坚持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的创新,发展龙头企业,走产业化的路子,使我县畜牧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好势头。

——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截止2005年底,全县存栏生猪20.61万头,出栏25.58万头,比“九五”末增长34.8%;存栏家禽52.27万只,与“九五”末持平;出栏家禽80.38万只,比“九五”末增长47.41%;存栏蜜蜂16165箱,比“九五”末增长93.5%;实现肉、蛋、蜂蜜总产量20672吨、4267吨和1829吨,比“九五”末分别增长38.9%、35%和141%;畜牧业总产值实现2.33亿元,比“九五”末增长31.64%。

——“科技兴牧”稳步推进。猪、禽良种普及率分别提高到85%和90%。因良种繁育技术的推广,全县三元肉猪占出栏猪的比重由“九五”期间的60%上升至75%;因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每年减少牲畜死亡约2.4万头,家禽约12万只,直接减少经济损失1200万元;因配合饲料应用技术的推广,全县肉、蛋的平均饲料报酬由过去的5:1提高到4:1。2005年猪、禽出栏率分别为124.11%和153.78%,比“九五”末提高32.07%和71.41%。同时,畜牧科技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科技推广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

——畜牧产业化迅速发展。“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根据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突出把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抓,推动了畜牧产业化的较快发展。一批辐射范围广、起点高、规模大的龙头企业茁壮成长,如杭州千岛湖养殖有限公司、杭州淳安千岛湖生态综合养殖有限公司等。一批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相继兴起,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特色畜牧业经济正在形成。如临歧镇新华养猪村、文昌镇东树坑养猪村,千岛湖本鸡养殖镇、汾口蛋鸡养殖镇、临歧蜜蜂养殖镇等。

——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明显改善。一是建成县级疫病检测中心,对改善我县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二是全县畜牧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疫病防制体系得到了重视和加强。

二、“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随着畜牧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畜牧业作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更加突出,与全县国民经济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日趋紧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既为我县畜牧业和畜牧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发展机遇

1、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为畜牧业创造了更宽松的环境。随着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提高,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对畜牧业的“反哺”能力将日益增强,一批工商资本和民营资本将注入到畜牧业经济上来,新一轮畜牧业发展即将到来。

2、畜产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和多样化,给畜牧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十一五”期间,我县城镇人口将持续快速增加,农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量将大幅增加,同时也对畜产品的品种、质量、卫生和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急需我县畜牧业生产力有较大的发展。

3、国家、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对畜牧业的广泛关注为我县未来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畜牧业在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地位和作用,中央2005年1号文件强调畜牧业是今后农村经济发展重中之重,《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已正式颁布并于2006年7月1日实施。

(二)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1、市场需求的挑战。买方市场形成后,畜牧业的竞争力将主要取决于畜产品的质量和特色。目前,我县仍以生猪产品为主,猪肉占肉类总产的比重达90%,节粮型动物产品生产量明显偏低,这就要求我县加快发展动物蛋白含量高、脂肪低的营养型畜产品,如优质禽肉及蛋类等。在产品品质上,目前我县畜产品质量不高,名、优、特产品比重小,与市场不相适应,这就要求我县根据市场消费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积极发展千岛湖本鸡等特色产业。

2、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挑战。目前我县畜产品加工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产品的品种和加工能力相当薄弱,全县尚未有一家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因此,我县发展畜产品加工业还任重道远。

3、畜牧业自身素质的挑战。一是兽医工作基础薄弱。目前我县存在疫情测报体系不健全、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等问题;二是畜牧兽医服务体系不完善。集中表现在乡镇基层站人员素质不高、兽医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等。

三、“十一五”畜牧发展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性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为目标,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深化畜牧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畜牧产业结构和布局,走高效生态、优质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畜牧业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思路

紧紧抓住淳安进入杭州都市圈的机遇,坚持都市农业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坚持调整结构和优化布局,稳定生猪生产,大力发展优质家禽、羊、兔、蜂等草食动物和特色产业生产;优化优势产品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畜禽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形成相对集中连片的养殖小区,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畜牧业产业带和块状牧业经济,做大做强畜牧产业。以科技为支撑,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力度,打造特色名牌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养殖经济效益;扶优壮大畜牧龙头企业,着重发展加工型龙头企业。通过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动我县畜牧业向现代化迈进;加强畜牧队伍的自身建设,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强化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素质,更好地管理、服务畜牧事业,实现我县畜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0年即“十一五”末,全县年生猪存栏20万头,蛋禽存栏60万只;出栏商品猪28万头,出栏肉禽120万只,实现肉、蛋总产量分别达到24000吨和7000吨,畜牧业总产值实现4亿元。全县标准化、规模化饲养畜禽量占全社会饲养量的比例达到60%以上。

四、“十一五”畜牧业发展重点

“十一五”期间,我县畜牧业重点是抓好“三个关键”,建设完善好“四条优势畜牧产业带”。

“三个关键”:一要稳定发展生猪和禽蛋生产,实施畜禽良种繁育工程,加快发展优质禽肉(千岛湖本鸡)和蜂产业,着力实施优质三元杂交猪工程。二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高防疫和检疫水平,切实加强动物疫病控制的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确保动物产品安全卫生,全面实施“放心肉”工程,降低动物发病死亡率。三要采取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壮大一批规模大、起点高的现代化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畜产品的加工深度和综合利用水平,推进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

“四条优势畜牧产业带”分别是生猪优势区域带、优质肉禽优势区域带、蛋禽优势区域带、蜂优势区域带建设。生猪优势区域带重点布局在千岛湖、文昌、汾口和临歧镇,优质肉禽优势区域带重点利用林果园地、草地,建设优质肉鸡标准化生产基地,蛋禽优势区域带重点布局在千岛湖镇、汾口、姜家三大镇,蜂优势区域带重点布局在临歧镇和汾口镇。

五、发展措施

1、强化兽医公共卫生

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现行兽医管理体制已明显不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我县虽已进行改革,但改革的还不完善,防疫员工作繁重与收入低的矛盾仍未解决。按照国务院要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动物卫生监管执法水平和动物防疫能力,促进动物卫生工作全面发展。

2、坚持依法治牧,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目前,我国已进入法制社会,国家已制定了有关畜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让广大养殖户和各类畜产品经营企业及社会知晓畜牧兽医法律法规,遵守畜牧兽医法律法规,监管畜牧兽医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以畜牧业投入品专项整治为手段,以检疫法规进场入户为契机,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和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全面贯彻执行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市场检疫、屠宰检疫的自觉性,确保动物产地检疫开展面达到100%,调出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受检率达到100%,屠宰动物受检率达到100%,上市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持证率达到100%,规模饲养场、屠宰场的《动物防疫合格证》发放率达到100%,规模饲养场的《动物饲养档案》建档率达到100%,严防病害肉和病死畜禽进入市场和流通。突出整治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兽用生物制品等,保证畜牧业投入品安全,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畜牧业环境污染,提高畜禽排泄物的综合利用能力,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

3、大力发展规模养殖,积极培养和建设优势畜牧产业基地

“十五”末,我县的畜牧业生产已开始由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逐步向规模养殖方面发展,由传统落后的饲养方式向标准化、集约化方面转变。规模养殖在“十一五”期间将成为我县畜牧业的亮点。重点引导规模养殖户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发展养殖小区,推行标准化生产,搞好集约化饲养,尽快改变畜禽混养、人畜共住、养殖程序和操作技术不规范、无生产标准、无质量要求的局面。继续完善以千岛湖、汾口、文昌、临歧为重点的生猪生产基地,建成以千岛湖、文昌、临歧为重点的千岛湖本鸡生产基地和以千岛湖、汾口、姜家为重点的蛋鸡生产基地,抓好以临歧、汾口为重点的蜜蜂基地建设。到“十一五”末,全县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0%以上,其中规模养禽的比重达到或超过80%。

4、坚持结构调整和品种优化,提高畜牧科技水平

大力发展蛋鸡、蜜蜂等节粮型畜牧业,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积极发展千岛湖本鸡等肉禽养殖,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加快发展三元杂交猪、本地特色土鸡和蜂蜜等优质特色畜禽产品,加快良种更新步伐,优化畜牧业品种结构。到“十一五”末,实现良种繁育推广规模化,畜禽良种普及率达到100%,优质畜禽产品占畜禽总产量的比例达到70%。坚持畜牧科技入户活动,大力促进畜牧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通过科技入户、技术培训把品种改良、科学利用饲草饲料、疫病防治、标准化生产、经营管理、信息服务、示范推广、法制宣传、协调工作、档案管理十大任务完成,全面提高畜牧业科技水平。

5、构建龙头企业,实现畜牧产业化

加快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鼓励乡镇企业、专业大户向畜产品深加工转移,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化经营,构建公司加农户、基地连农户、市场带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优化畜牧业经营结构;大力开拓和培育畜产品市场,积极发展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畜牧业经纪人队伍,立足本地,主攻沪、杭,努力开拓大中城市市场,改善市场基础设施,提高信息化水平,优化畜产品流通结构。

6、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改善人畜生存环境

依靠现代科技,加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和监管,控制大环境的污染。合理布局养殖区域,标准化建设养殖小区,加强饲养管理和动物防疫、注意清洁消毒、推广发酵技术处理畜禽粪便和农牧结合型生态养殖技术,从而净化养殖小区、养殖场的环境,减少污染对畜禽生长和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环境的综合治理,有利人类和畜禽的健康,能够确保畜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7、加大投入,提高畜牧业综合服务能力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需要用现代化的服务手段,现代化的服务手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在“十一五”期间,每年继续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重点完善基层动物防疫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生活待遇。

对畜牧业的投入,光凭政府部门还不够,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要挖掘全社会的散闲资金,尤其是个体私营老板投资畜牧业,建立现代化的养殖场,兴办畜产品加工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带动全市畜牧业的发展。

通过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力争“十一五”末,使我县的畜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

献花(0)
+1
(本文系千岛花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