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2012-06-20 | 阅:  转:  |  分享 
  


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重点良种猪场





































建设单位:省畜禽良种场(盖章)





编制日期:2005年4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评价单位: 院长: (副研究员) 副院长: (高级工程师) 通讯地址: 项目负责人:



评价人员情况 姓名 从事专业 职称 上岗证书号 职责 签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重点良种猪场 建设单位 省畜禽良种场 法人代表 罗平 联系人 陈光侯 通讯地址 市东风镇省畜禽良种场 联系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市区东风镇省畜禽良种场内 立项审批

部门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 批准

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家禽饲养业032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2000 绿化面积(平方米) 4000 总投资

(万元) 55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8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4.5% 评价经费(万元) 0.7 预期投产日期 2006年12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工程背景

气候温和,水草丰盛,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资源优势,全省生猪饲养量达3000万头,年出栏1400万头,是省内各地农民家庭现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猪肉仍然是肉食品市场的主导产品,养猪业一直是畜牧业中的大头。

党的十五界三中全会提出,“要及时把畜牧业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带动整个农业结构的调整。党中央一直都在关注畜牧业的发展,并提出了《养殖业良种工程建设规划》,省农业厅及时抓住这一机遇,结合省内畜禽业的现状,提出了该建设项目,大力发展我省的养猪业。

目前,我国的猪生产正由千家万户分散粗放饲养向规模化、商品化生产方式转变,优良种猪的供给就是一个突出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肉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对蛋白质含量高的瘦肉型优质猪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优良种猪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优良种猪就成了畜牧业的重要课题。

本项目的建设能加快猪的良种繁育步伐,扩大优质良种猪的培育规模,改善猪肉品质结构,满足人民菜蓝子需求,从而增加农户收入,促进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振兴地方经济,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实施是很有必要的。

二、工程内容及规模

1、工程规模

本项目建设用地12000m2,为省畜禽良种场内生产区的空地,不需新征土地,不涉及人员搬迁。项目新建空怀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测定舍、后备舍、育成舍、销售舍、职工宿舍、育种综合楼及门卫室。

饲养规模:250头基础母猪

本项目不新增职工,由场区统一调配,饲养人员15人,每天工作20小时,全年生产365天。

2、主要原材料及年用量

外购猪饲料,年用量:1095t。

3、饲养设备:

全套饲养系统:368套排风机KHG3-30B:128台

手推仔猪车:2辆手推饲料车:15辆

怀孕测定仪:1个背腰测定仪:1个

活猪电子称:2个电视监控设备:1个

育种及管理软件:1套

4、供电

省畜禽良种场用电由区供电局供给,本项目用电由场区直接配电,年用电73000千瓦时。

5、给、排水方案

⑴供水方案

水源:省畜禽良种场抽用当地地下水,本项目用水由场区引管道供水。

用水量:25t/d(包括饲养及职工淋浴用水)。

⑵排水方案

拟建项目的生活污水用化粪池处理;猪场的生产废水来自猪舍,主要为猪的屎尿,场地冲洗水等工艺废水,具有一定的悬浮物和臭味,进入鱼塘之前先经过隔栅池去除大量的粪便悬浮物,粪便由人工清掏放入沼气池,沼气池的废液进入鱼塘,沼气由管道排出。鱼塘出水用泵打入生物处理系统进行脱磷脱氮处理,出水用于本场果树灌溉;在雨季期间,不能全部消化的废水,进入蓄水池备用,不向场外排放。



















6、本项目无集中供热系统,不建锅炉房、食堂,职工淋浴用电热水器,饭菜、饮用水均由场区配送。

7、生活垃圾收集后送往场区垃圾箱,由场区统一运往区指定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省畜禽良种场位于市东风镇洛湾,距市12公里,西靠-省级公路,东临河,总面积110公顷。现有种畜禽舍9821平方米,饲养基础母猪334头。

省畜禽良种场是省农业厅直属管辖的一个事业单位,建于1953年,现有职工318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23人;工人技师2人,高级技工44人,中级技工39人,初级技工88人。技术人员占职工人数的17%。

省畜禽良种场的职工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运往区指定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经处理后用于场区果树灌溉。

本项目属于场区新建项目。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市区东风镇洛湾,距市区12km,西靠-开阳省级公路,东临南明河,地理位置北纬26°40′,东经106°48′。

2、自然环境概况

1、地质

(1)褶皱:都拉营向斜,长度大于12km,跨度10km,轴向20°,形状为长条状。翼角:北两翼为73°,南段50°~70°;南东翼多为15°~20°。出露地层:核部最新为自流井群,翼部主要为三叠系及二叠系。

(2)断层:区域内有较大的断层,走向为北东东向,倾角为60°~80°,压扭性。角砾岩带宽数百米,胶结较好。该区域无地震历史记载。

本区域位于中丘原地带,区域地貌以溶丘为主。

2、地貌:

该地区为准南北向低山与丘盆槽谷相间的地貌组合。丘盆中部为第四纪沉积和少量的紫色砂页岩、黄色砂岩。低山出露的地层较多,岩性复杂,以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石灰岩为主。

3、气象、气候

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并具有明显的性气候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区年均气温14.6℃,最热7月,平均气温23.5℃,最冷1月,平均气温4.3℃,温差19.2℃。平均日照数为1290.0小时,平均降雨数为181天,年均降雨量为1196mm,年均相对湿度81%,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适宜多种植物生长。该区全年主导风向东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偏南风,年静风频率为24%,年均风速2.1m/s。

4、地表水

1)地表水:区地表径流均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河床比较窄、沉降大,流速较快,按河流长大于10km,流域面积大于20km2,河流全区共有16条,总长270km。按河流分布可分为、、、4个流域。在本项目东面约0.8km,该河段(-)水质保护目标为Ⅳ类水体。

2)地下水:区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常年补给河流,形成河流基流量,也是地表径流量的一部分。据调查在东风镇地下水流量一般在250L/s~300L/s,最大的可达到800L/s。水质类型以重碳酸钙型水为主。

5、地下水

境内有井泉7处,合计流量1.482m3/s,平均年地下水径流量0.467亿m3/s,其中大井流量达1.0m3/s。此外,井常年流量0.85m3/s,最枯流量0.648m3/s,扬程100m,可供饮使用。

6、土壤及植被

本区地带性土壤为黄壤,本项目不新征土地。

项目区一带主要植被为原生植被破坏后演替的次生植被,主要以马尾松为主。本项目周围山体主要分布有稀疏的灌草丛,有少量马尾松,未见成片森林,也无古、大、珍稀植物。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市区位于市东北部,东邻县,南接市区、区和区,西抵市区,北与县、县相连。全区总面积962.4km2,耕地面积9463公顷。区辖5个镇7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121个村民委员会,35个居民委员会。2003年末总人口约30.5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4.79万,非农人口9.07万。

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42.57亿元,农业总产值7.74亿元。工业产品主要有原煤、磨具磨料、建材、生铁、铸铁、刚玉块、金刚砂、电器元件、制药等。主要农产品有粮食、油菜籽、烤烟、蔬菜、水果等。

区拥有普中和职中34所、普通小学110所;幼儿园22所,成人技术培训学校132所,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3.4万册。区内有、、及温泉等景物景点。

项目所在地区镇,镇区总面积73.66km2,耕地面积823hm2。全镇2003年总人口约2.6万人,有布依、苗等少数民族。2003年全镇人均纯收入约3256元。

项目所在区域没有要特殊保护的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质量:

根据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类区标准。区内无大型的工业污染源。根据《生物医药工 业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镇测点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大气中各污染物日均为SO2:0.003mg/m3,TSP:0.194mg/m3,空气环境质量达到(GB3095-1996)二级标准。

2、水环境质量:

本项目东面约0.8km为河,河该河段(-)水质保护目标为Ⅳ类水体。据2001年度《省环境质量报告书》公布,该河段水质劣于Ⅴ类水体标准,主要污染物为NH3-N和BOD5,其中NH3-N浓度达11.38mg/L,BOD5浓度为19.8mg/L,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BOD5:6mg/L,NH3-N:1.5mg/L。

3、声环境:

项目区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由于项目场界附近无工业、社会生活及交通噪声源,该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4、生态环境:植被覆盖良好,土壤类型多样,地质情况良好,水土流失为轻度。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目标

方位距离(m)

保护级别



水环境



E800m

(GB3838-2002)Ⅳ类



声环境

厂界



(GB3096-93)2类



大气环境

厂区周围



(GB3095-1996)二级



生态环境

项目周围森林、植被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

质量

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2类;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 污染

物排

放标准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Ⅱ级(参照执行);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Ⅱ类;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总量控制标准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生产工艺采用全进全出工厂化养猪饲养工艺进行生产,猪群的配种怀孕、分娩、保育、生产和育成将使用工厂流水线,生掺周期以周为节拍,进行全进全出的转栏饲养,并采用早期(4周)断奶和保温设施,以提高母猪年产仔胎数和产仔成活率。

工艺流程示意图:















后备猪在猪舍饲养后空怀舍怀孕舍产仔舍

流程叙述:种猪场每周有24头母猪配种,母猪空怀,轻胎小群饲养,重胎限栏饲养。母猪配种后怀孕16周,提前一周进入分娩舍,分娩哺乳4周断奶,24头空怀母猪断奶后同时转回配种空怀舍,24窝仔猪转入育舍,分娩清洗消毒空栏一周,仔猪在保育舍饲养30天后体重达25kg左右进行初选,落选者送入育肥舍饲养上市,入选者入测定栏或育成舍。

产污环节:在饲养直至销售出场这有过程中均有职工生活污水、猪舍冲洗水和猪的粪便产生。

主要污染工序:

1、施工期

⑴施工机械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

⑵运输车辆产生的道路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及环境卫生的影响;

⑶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⑷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卫生的影响。

⑸项目建设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营运期

⑴废气:

沼气池产生的沼气设沼气收集管道,沼气用于采暖、加热饲料,由于沼气主要成分为CH4,燃烧后产生废气主要为CO2、H2O,对环境影响较小;

猪只粪尿产生的恶臭;

猪只的饲料发酵时产生的恶臭。

⑵废水:本项目的生产废水(猪只的粪便水及猪舍的冲洗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全部用于场区果树灌溉;在雨季期间,不能全部消化的废水,进入蓄水池备用,不向场外排放。

⑶固体废物:猪舍中猪的排泄物、食物残渣,饲养过程中产生的病死猪只以及少量职工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⑷猪只的叫声。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

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大气污染物 猪只尿、粪 恶臭 水





物 生活污水1.5m3/d COD 200mg/L 0.30kg/d 95mg/L 0.14kg/d BOD5 120mg/L 0.18kg/d 20mg/L 0.03kg/d SS 180mg/L 0.27kg/d 70mg/L 0.11kg/d NH3-N 25mg/L 0.038kg/d 15mg/L 0.023kg/d TP 5mg/L 0.008kg/d 2mg/L 0.003kg/d 猪舍冲洗水

23.5m3/d COD 6000mg/L 141kg/d 330mg/L 7.76kg/d BOD5 2500mg/L 58.75kg/d 140mg/L 3.29kg/d SS 3000mg/L 70.5kg/d 180mg/L 4.23kg/d NH3-N 540mg/L 12.69kg/d 50mg/L 1.18kg/d 粪大肠菌群 30000个/ml 7.05×1011个/d 9000个/ml 2.12×1011个/d 固





物 猪只 猪粪便及食物残渣 972.7t/a 972.7t/a 饲养过程 病死猪只 40只/年 40只/年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 5.5t/a 5.5t/a 噪

声 施工期:施工机械噪声85~105dB(A),营运期:猪只叫声75-90dB(A),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Ⅱ类标准要求。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项目的主要生态影响表现:

⑴项目占地的影响

建设项目需场地进行开挖、平整,将对土壤和植被产生一些不可逆的影响,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⑵水土流失的影响

土建工程施工中,需平整土地、开挖土石,此过程将破坏表土,从而导致水土流失;雨季施工、废弃土石的不合理堆存也可能造成局部地区水土流失。

⑶辅助工程施工带来的影响

建材的堆放、管道及线路等的安装过程中,给周围环境造成短时期影响。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1、项目建设原材料(水泥、砂石)以及弃土、废石渣的运输、堆放、搅拌过程产生的扬尘、泥土的抛洒等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应采取封闭运输、湿润喷洒、专人清扫车轮泥土等措施,可将其对大气环境及周围环境卫生的影响减轻至最小程度。

2、施工期有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产生,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若自然堆放,经雨水冲刷会掩埋土地,污染水体。为防止施工固体废物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随时将废石、弃土和建筑废料运往区指定的建筑固体废物渣场堆放。

3、施工期的机械噪声对周围声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只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使用低噪声设备,并实施必要的噪声控制措施,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有关规定,特别是在晚上22:00时~次日7:00时,禁止使用强噪声设备,将噪声影响降到最小。

4、施工期的生产废水来源于混凝土搅拌机的冲洗,其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和建筑材料的残渣,不能随意乱排污染环境,应在搅拌机旁修建一沉淀池,将废水收集回用于混凝土的搅拌,禁止排入外环境。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BOD5、COD、SS、TP和NH3-N等,应设立化粪池,粪便经过化粪池处理、灭菌、沉淀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用于绿化灌溉而不能直接排入水体。

施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只要按上述要求管理,文明施工,可将其降到最小程度,并在工程结束时采取一些恢复措施,减轻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

猪的粪尿排泄量很大,其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排出体外后会迅速腐败发酵,产生硫化氢、氨、胺、硫醇、苯酸、挥发性有机酸、吲哚、粪臭素、乙醇、乙醛等恶臭物质,猪只粪便收集后送往沼气池,沼气池设沼气收集管道,避免出现臭气熏天的情况。沼气用于采暖、加热饲料,由于沼气主要成分为CH4,燃烧后产生废气主要为CO2、H2O,对环境影响较小。

2、水环境:

项目产生废水25t/d(包括饲养及职工用水)。生活污水用化粪池处理;猪只的粪便水及猪舍的冲洗废水,为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SS、COD、BOD5浓度高,尿粪比重高,猪场的生产废水进入鱼塘之前先经过隔栅池去除大量的粪便悬浮物,粪便由人工清掏放入沼气池,沼气池的废液进入鱼塘,沼气由管道排出。鱼塘出水用泵打入生物处理系统进行脱磷脱氮处理,出水用于本场果树灌溉;在雨季期间,不能全部消化的废水,进入蓄水池(蓄水量150t)备用,不向场外排放,对水环境无影响。

3、固体废物

猪舍中猪的排泄物、食物残渣每天定时清理,采用人工铲刮收集后用小车运至沼气池发酵,以杀死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最终作有机肥,不外排。

病死猪只的处理和处置:该项目设有安全填埋井一个,内为混凝土结构,进行填埋时,在每次投入畜禽尸体后,覆盖一层厚度大于10cm的熟石灰,确保猪只尸体得到被完全销毁和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井填好后,用粘土填埋压实并封口,保证安全干净,因此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职工生活垃圾5.5t/a,收集后送往场区垃圾箱,由场区统一运往区指定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4、噪声

场内无高噪声设备,猪只叫声约在75-90dB(A)之间。由于该项目场址为畜禽良种场空地,远离村庄,因此猪只叫声对外界造成的影响不大,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Ⅱ类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气污

染物 猪只尿、粪 恶臭 及时清理,送沼气池处理 对大气环境影响不大 水





物 猪舍

冲洗水 COD、BOD5、

SS、NH3-N、

粪大肠菌群 废水经隔栅池去除大量的粪便悬浮物后进入鱼塘进入鱼塘 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件1立项批复文件

附件2其他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

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

地貌等)

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图



二、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下列6项可另列。

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3.生态境影响专项评价

4.声影响专项评价

5.土壤影响专项评价

6.固体废弃物影响专项评价

以上专项评价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

要求进行。



公章



经办人:年月日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编号:审批经办人:

建设项目名称 重点良种猪场 建设地点 市区镇省畜禽良种场内 建设单位 省畜禽良种场 邮编 电话 行业类别 家禽饲养业0320 项目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 建设规模 基础母猪250头 报告类别 报告书报告表∨备案 项目设立部门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 文号 时间 报告表审批部门 文号 时间 工程总投资 550万元 环保投资 80万元 比例14.5% 环评单位 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环评经费(万元) 0.7 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质量标准 执行排放标准 大气 达到(GB3095—96)二类标准 (GB3095—96)二类标准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Ⅱ级(参照执行); 地面水 达到(GB3838—2002)Ⅱ类水体 (GB3838—2002)Ⅱ类水体 噪声 达到(GB3096—93)2类 (GB3096—93)2类 (GB12523—1990) 污染控制标准 控制

项目 原有

排放量



(1) 新建

部分

产生量

(2) 新建部分处理削减量

(3) 以新

带老

削减量

(4) 排放

增减量



(5) 排放

总量



(6) 允许

排放量



(7) 区域

削减量



(8) 处理



浓度

(9) 预测

排放浓度

(10) 允许

排放

浓度

(11) 废水 0.91 —— —— —— —— 汞 镉 铅 砷 六价铬 氰化物 COD 51.6 6000 330 400 石油类 NH3-N 4.65 540 50 80 废气 SO2 粉尘 烟尘 固废 0.0006 0.0006 0.0006 单位:废气量:×104标米3/年;废水、固废量:万吨/年;水中汞、镉、铅、砷、六价铬、氰化物为千克/年,

其他项目均为吨/年;废水浓度:毫克/升;废气浓度:毫克/立方米。

注:此表由评价单位填写,附在报告书(表)最后一页,此表最后一格为该项目的特征污染物。

其中:(5)=(2)-(3)-(4);(6)=(2)-(3)+(1)-(4)























14







饲养上市





销售舍



育成舍



进入育成舍





入选者



留种



进入育肥舍



销售舍



测定舍



落选者



进行初选



5周后



仔猪在保育舍饲养



40天(含分娩栏清洗消毒时间)



114天后



即16周



约2周



空怀母猪

(配种怀孕)

























献花(0)
+1
(本文系千岛花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