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台山市长江食品有限公司种猪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2-06-20 | 阅:  转:  |  分享 
  
台山市长江食品有限公司种猪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单位:台山市长江食品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二零零七年九月

目录

1建设项目概况1

1.1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1

1.2建设规模1

1.3项目四置1

1.4主要工艺路线1

1.5生产工艺流程3

2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4

2.1污染控制目标4

2.2环境保护敏感点4

3资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4

3.1公用工程种类和用量4

3.2项目施工期污染源分析5

3.3项目营运期污染分析6

4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8

4.1环境空气现状监测与评价8

4.2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8

4.3声环境现状与评价8

4.4生态环境现状与评价8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

5.1地表水质量影响分析及评价9

5.2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评价9

5.3声环境影响分析11

5.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1

5.5人群健康的影响分析12

6环境保护措施12

6.1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2

6.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14

7产业政策与选址合理性分析17

8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7

9公众参与17

10综合结论17

1建设项目概况

1.1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

1、项目名称:台山市长江食品有限公司种猪场项目

2、项目地点:台山市三合镇联安磨山农场。

3、建设单位:台山市长江食品有限公司

4、项目性质:新建。

5、项目投资:1100万元人民币。

1.2建设规模

项目总占地面积为412.3亩,332.3亩用于生产设施和配套生活设施建设及绿化,100亩用于开垦鱼塘(其中含20亩沼液氧化塘)。

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0万元,占总投资的9%。年销售收入1200万元,年利润160万元。

建设一个每年可上市10000头商品猪的种猪场,其中种猪4500头、猪苗2000头,成猪3500头。

项目有生产母猪600头,种猪公母比为1:20,配有公猪约30头。

1.3项目四置

建设项目选址于台山市三合镇联安磨山农场。四置情况为东为汇宝山和松山,南为树林,西为同山和牛山,北为强朗山和黄旗山。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

1.4主要工艺路线

本项目为现代大规模的工厂化养猪生产,需要进行限位、高密度、流程式、分区生产,它是集畜牧兽医、营养、管理、机械、建筑、人文环境等学科于一身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因此,在猪场生产工艺方案上,业主参照国内外集约式猪场最先进的生产模式,选定本项目的工艺方案为:多点分区饲养、全进全出、全年均衡生产、高床漏缝栏舍、舍内小气候控制生产系统。

1.5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工艺采用流水式、“全进全出”的养猪饲养工艺。生产严格按照猪群的配种怀孕——分娩——保育——生长育肥上市的流水式进行作业,生产周期以周为节拍,进行全进全出的转栏饲养工艺,并采用早期(4周)断奶和保温设施,以提高母猪年产仔胎数和产仔成活率。

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养猪生产线流程图

2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

2.1污染控制目标

1、项目必须保护磨山小河和大同河水质不受本项目建设的影响,水质维持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2、保护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使其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3、保护区域环境噪声,使其分别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类标准。

2.2环境保护敏感点

经过对项目及周围环境的踏勘,项目主要保护目标是项目选址周围的居民点,具体见表1-1。

表1-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环境保护目标 相对项目方位 第一排建筑物与猪舍的距离 保护级别 1 大昌里村 北面 0.8km 空气符合二级标准;噪声符合1类标准 2 大安村 东南面 0.7km 空气符合二级标准;噪声符合1类标准 3 挨象村 南面 0.6km 空气符合二级标准;噪声符合1类标准 4 黄羌村 西南面 1.4km 空气符合二级标准;噪声符合1类标准 3资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

3.1公用工程种类和用量

1、给排水设计

给水:本项目用水主要包括员工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包括猪只饮用水和猪舍冲洗水)。建设单位拟从项目西面的茭笋塘水库(小一型水库,库容量160万m3)接入水源,供给人员生活用水和猪的饮用水;冲洗猪舍用水为抽取污水处理后氧化塘中的水。每天新鲜用水量约为35.5m3/d,冲洗猪舍用水量约84m3/d,全部用水均通过蓄水池补给。

排水:场区内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收集后直接排入鱼塘。本项目的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猪场的生产废水来自猪舍,主要为猪的屎尿、猪舍冲洗水等生产废水。两股废水汇流后经调节池、厌氧消化池、氧化塘处理,最后排入鱼塘,不向外排放污水。

2、用电量

项目以废水产生的沼气(甲烷)发电,配备发电机。每年约用电6万kw.h。厌氧消化池每年生产约8万m3沼气,直接用于小猪保温、发电。同时项目由三合镇联安村变压器接入市政电网。

3.2项目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1)污染物的种类

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及噪声等。

(2)污染物排放方式

①施工阶段用水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①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及浇注、养护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0%;②环保喷洒水;③施工机械设备冲洗水;④施工人员生活用水。

生活废水先接管后进行工程建设,同时设置临时厕所和化粪池,并对食堂废水进行隔油处理。施工场地产生的废水要进行集中截流后沉淀处理。

②废气主要包括施工扬尘、施工机械燃油废气及运输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等,这些废气均为无组织排放。

③噪生产生源主要包括水泥搅拌机、水泥浇捣机、土石方及建筑材料运输汽车等设备噪声,另外还有突发性、冲击性、不连续性的敲打撞击噪声。

④建筑垃圾全部用于施工现场回填或绿地垫高,土方将全部用于场地回填及小区内绿地绿化用土。生活垃圾则实行袋装化,收集后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收集进行填埋处理。

3.3项目营运期污染分析

(1)水污染物分析

猪场的水污染源强由猪场生产废水(包括猪只的粪尿、猪舍冲洗废水等)和员工生活污水构成。猪只的尿水及猪舍的冲洗废水,为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SS、COD、BOD5浓度高,尿粪比重高,含有大量的渣块及悬浮物。参照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生产流程及其污染排放情况的保守估计,本项目采用干清粪工艺,粪便清除率为60%,

污水中COD4753mg/L,BOD4142mg/L,氨氮479mg/L,粪尿中还含有大量病原菌。职工产生的生活污水中COD250mg/L、BOD5120mg/L、SS150mg/L、NH3-N35mg/L。

猪场废水经过固液分离后,进入沼气池厌氧处理,反应后产生的沼液再排入氧化塘处理。氧化塘的出水浓度应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废水产生量约为28433.5m3/a。

(2)大气污染物

1)恶臭气体

本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是猪场产生的恶臭气体。

猪场恶臭是养猪中产生的有害废气,含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有毒有害成分,污染养猪场及周围空气,影响猪场员工和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

引起猪场恶臭的物质经鉴定有160种以上化合物。包括多种挥发性有机酸类、醇类、醛类、碳酰类、酯类、胺类、硫化物、硫醇、氨、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以及含氮杂环类物质。其中主要有四大类化合物:挥发性脂肪酸,酚类化合物,吲哚,沼气。养猪场中的恶臭是由许多单一的臭气物质复合作用生成的。一般用NH3和H2S浓度表示猪场的臭气含量。

养猪场恶臭来源于猪体的体味及栏舍上的气味与粪便污染,还有就是败坏的饲料和死亡的猪只以及猪场中含蛋白质的废弃物(包括粪、尿、皮肤、毛、饲料、垫料)的厌氧分解。

养猪场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组成多样,且由于恶臭物质的逸出和扩散机理比较复杂,故难以进行准确定量分析。本项目年生产猪只1万头,通过类比分析,可得大气污染源强:Q(NH3)为3.7kg/h、Q(H2S)为0.34kg/h。

2)油烟废气

项目厂区设有食堂。厨房设炉头2个,燃用液化石油气。每个灶头烟气产生量为1500m3/h。按厨房烹饪时间为每天4h计,则计算得厨房产生的油烟量为12000m3/d,即4.38×106m3/a;油烟主要成分是动植物油遇热挥发、裂解的产物等,排放的浓度约为15mg/m3,则油烟污染物年排放量为65.7kg/a。

(3)噪声污染源分析

通过类比调查,养猪场运营期主要噪声源是猪只发出的嚎叫声和污水处理站机械噪声。各类噪声源强度确定如下:猪只的嚎叫声为70~80dB(A);机械(水泵等)噪声为75~90dB(A)。

由于场内无高噪声设备,项目场址占地面积较大且四周环山,远离村庄,因此猪只嚎叫声对外界造成的影响不大,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1类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弃物污染源分析

项目采用干法清粪工艺,猪舍中猪的粪、食物残渣应每天定时清理,采用人工铲刮收集后用小车运出。猪粪收集后作为有机肥料外卖。猪粪临时贮存设施设在猪场西南面,距地表水的距离均超过400m,符合“畜禽业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

病死猪只的处理和处置:按“畜禽业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规定病死猪只严禁随意丢弃,出售或作为饲料再利用,应采用焚烧炉焚烧的方法进行处理,不具备焚烧条件的养殖场应设置两个以上的安全填埋井,本项目设有安全填埋坑二个,进行填埋时,在每次投入畜禽尸体后,覆盖一层厚度大于10cm的熟石灰,确保猪只尸体得到被完全销毁和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井填好后,用粘土填埋压实并封口,保证安全干净,因此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职工生活垃圾23.7t/a,收集后送往场区垃圾箱,由场区统一运往指定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4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4.1环境空气现状监测与评价

由监测结果表明,项目选址地区环境空气中SO2、NO2、PM10三项因子,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NH3和H2S的检出浓度低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及(GBZ1-2002)中居住区大气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因此,拟建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4.2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由监测结果和水质标准指数分析可以看出,各项水质指标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所有监测的水质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的要求。说明拟建项目周围的水环境质量较好,能满足其规划水质功能。

4.3声环境现状与评价

从监测结果可见,建设项目边界及附近居民点噪声昼间测值范围:46.2~47.5dB(A),均低于昼间噪声标准限值;夜间测值范围32.4~37.8dB(A),均低于夜间噪声标准限值,均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类标准。可见拟建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

4.4生态环境现状与评价

采用生产量、生物量和物种量等三个环境生态学评价的重要生物学参数,计算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并作为评价依据。综合评定表明,项目区内植物群落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除纤毛鸭嘴草地为Ⅵ外,其余均为V级,表明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处于相对低的水平,且生态功能较差,生态功能与生态效益均较低。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地表水质量影响分析及评价

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及冲洗猪舍废水经调节池—厌氧发酵池—氧化塘—鱼塘处理后,污水不外排,部分循环回用来冲洗猪舍,或用于养鱼、绿化等生态用水。由于本项目有容积为13320立方米的氧化塘和80亩鱼塘,完全可以消化排放的废水,所以本项目排放的废水不进入纳污水体磨山小河,可以实现零排放。因此,本项目产生的废/污水不会对磨山小河以及大同河水环境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5.2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评价

1、预测因子及源强

根据本项目外排大气污染物特点及本项目周围区域环境空气污染物特征,选取生产过程中恶臭气体挥发出来的硫化氢、氨作为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因子。因此,预测时均作为面源考虑,对其浓度的扩散和分布情况进行预测及影响评价。

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为氨气和硫化氢在典型气象条件下的轴线落地浓度。

预测时大气污染物源强:Q(NH3)为3.7kg/h、Q(H2S)为0.34kg/h。

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1)氨气影响预测

NNE风条件下,有风或小风情况,氨气最大落地浓度均出现在猪舍附近,距离一般不超过40m。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小风、B稳定度下,NH3贡献浓度最大值分别为1.5024mg/m3,在叠加本底值(0.03mg/m3)后超过氨气浓度限值(0.20mg/m3)。而敏感点挨象村(下风向约0.6km处)的氨气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有风、E稳定度情况下,浓度为0.0428mg/m3,在叠加本底值(0.03mg/m3)后未出现超标。

S风条件下,有风或小风情况,氨气最大落地浓度均出现在猪舍附近,距离一般不超过45m。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小风、B稳定度下,NH3贡献浓度最大值分别为1.4796mg/m3,在叠加本底值(0.03mg/m3)后超过氨气浓度限值(0.20mg/m3)。而敏感点大昌里村(下风向约0.8km处)的氨气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有风、E稳定度情况下,浓度为0.0379mg/m3,在叠加本底值(0.03mg/m3)后未出现超标。

(2)硫化氢影响预测

NNE风条件下,有风或小风情况,硫化氢最大落地浓度均出现在猪舍附近,距离一般不超过40m。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小风、B稳定度下,H2S贡献浓度最大值分别为0.1380mg/m3,在叠加本底值(0.001mg/m3)后超过硫化氢浓度限值(0.01mg/m3)。而敏感点挨象村(下风向约0.6km处)的硫化氢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有风、E稳定度情况下,浓度为0.0039mg/m3,在叠加本底值(0.001mg/m3)后未出现超标。

S风条件下,有风或小风情况,硫化氢最大落地浓度均出现在猪舍附近,距离一般不超过45m。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小风、B稳定度下,H2S贡献浓度最大值分别为0.1359mg/m3,在叠加本底值(0.001mg/m3)后超过硫化氢浓度限值(0.01mg/m3)。而敏感点大昌里村(下风向约0.8km处)的硫化氢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有风、E稳定度情况下,浓度为0.0035mg/m3,在叠加本底值(0.001mg/m3)后未出现超标。

综上所述,在项目所在地易出现的气象条件下,项目运行过程中所排放的恶臭气体对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各类气象条件下恶臭气体对各居民点影响均很小。

3、卫生防护距离

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的规定,无组织排放有害气体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Cm—环境一次浓度标准限值(mg/m3);

L—工业企业所需的防护距离(m);

Qc—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

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根据生产单元的占地面积S(m2)计算,r=(S/π)0.5。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由《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查取。

由上式计算可得,本项目产生的氨、硫化氢所需的卫生防护距离分别为198m和377m。

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中的规定:卫生防护距离在100m以内时,级差为50m;超过100m,但小于或等于1000m时,级差为100m;超过1000m以上,级差为200m。此外,当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气体的Qc/Cm值计算的卫生防护距离在同一级别时,该类工业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级别应该高一级。因此本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为由生产区边界外400m作为卫生防护距离,在厂址四周卫生防护距离内,严禁新建学校、医院、居住区等敏感项目。

5.3声环境影响分析

通过类比调查,养猪场运营期主要噪声源是猪只发出的嚎叫声和污水处理站机械噪声。各类噪声源强度确定如下:猪只的嚎叫声为70~80dB(A);机械(水泵等)噪声为75~90dB(A)。

由表6-8的预测结果可知,在本项目各噪声源的影响下,场址各边界噪声均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1类标准要求。而居民区距离项目500m以上,且相隔山地、树林,因此在运营期间,噪声经过墙体隔声、距离衰减、厂区绿化衰减等,对居民区的影响很小。

5.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

1、猪舍中猪的排泄物-粪便。项目采用的干清粪工艺捡出的猪粪直接或加工成有机肥料外卖给农户,用于水产养殖及植物种植,加以综合利用,并增加经济效益。

2、猪场的病死猪只,设有安全填埋坑,深度大于2m,直径1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填埋时,在每次投入畜禽尸体后,覆盖一层厚度大于10cm的熟石灰,确保猪只尸体得到被完全销毁和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井填好后,用粘土填埋压实并封口,保证安全干净,因此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3、工作人员产生的办公、生活垃圾。猪场职工人数共有65人,办公及生活垃圾产生量按1kg/人?日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3.7t/a。办公、生活垃圾应独立集中堆放,定期运往城镇的生活垃圾堆放点,一并交由当地环卫部门运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或综合处理。

经上述处理办法处置后,该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

5.5人群健康的影响分析

猪场的恶臭气体会危害人群的健康,另外猪的粪便中的污染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源微生物、寄生虫卵以及孳生地蚊蝇,会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病原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造成人、畜传染病的蔓延,尤其是人畜共患病时,会导致疫情发生,例如猪链球菌病,将给人畜带来灾害性危害。

6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是环评工作的重点内容,针对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各种不利影响,分析施工期和运行期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6.1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6.1.1施工噪声影响减缓措施

(1)要求项目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采用低噪声施工机具和先进工艺进行施工。同时在施工作业中必须合理安排各类施工机械的工作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

(2)施工机械为高强度非稳态声源,操作和施工人员应安排轮流休息,减少连续接触声源时间;

(3)运输车辆应禁鸣喇叭;运载车辆的运行线应合理安排,应尽量避开居民集中区,尽量减少交通堵塞和待车行驶;

(4)尽量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高噪声设备夜间(22:00~6:00)停止施工,减轻施工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5)施工现场合理布局:将施工现场的固定噪声源相对集中,置于远离敏感点的位置,并充分利用地形,如场地四周的山地、树林,尽量降低噪声对居民点的影响。

6.1.2大气污染的防护措施

为使拟建项目在建设期间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限度,建议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开挖、钻孔和拆迁过程中,应洒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枯的表土,也应经常洒水防治粉尘;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适当洒水,防止粉尘飞扬。

(2)加强回填土方堆放场的管理,要制定土方表面压实、定期喷水、覆盖等措施;不需要的余泥,建筑材料弃渣应及时运走,不宜长时间堆积。

(3)运余泥卡车及建筑材料运输车应按规定配置防洒装备,装载不宜过满,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并规划好运输车辆的运行路线与时间,尽量避免在交通集中区和居民住宅等敏感区行驶。

(4)运输车辆加蓬盖,且离开装卸场前先将车辆冲洗干净,减少车轮、底盘等携带泥土散落路面。

(5)对运输过程中落在路面上的泥土要及时清扫,以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扬尘。

(6)施工结束时,应及时对施工占用场地进行清理,恢复地面道路及植被。

6.1.3施工期废水防治措施

(1)施工期间,应对地面水的排放进行组织设计,严禁乱排、乱流污染道路、环境或淹没市政设施;施工上要尽量求得土石方工程的平衡,减少弃土,做好各项排水、截水、防止水土流失的设计。

(2)在施工中,应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施工程序,协调好各个施工步骤,雨季中尽量减少地面坡度,减少开挖面,并争取土料随挖、随运,减少堆土裸土的暴露时间,以避免受降雨的直接冲刷,在暴雨期,还应采取应急措施,尽量用覆盖物覆盖新开挖的陡坡,防止冲刷和塌崩。

(3)在厂区以及道路施工场地,争取做到土料随填随压,不留松土。同时,要开边沟,边坡要用石块铺砌,填土场的上游要设置导流沟,防止上游的径流通过,填土作业应尽量集中和避开暴雨期。

(4)在工程施工场地内需构筑相应容量的集水沉砂池和排水沟,以收集地表径流和施工过程产生的泥浆水、废水和污水,经过沉沙、除渣和隔油等预处理后,才排入排水沟;粪便污水需经三级厌氧化粪池处理;工地食堂污水需经隔油隔渣处理后方可外排。

6.1.4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1)拟建项目设计当中应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原则,须符合国家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

(2)充分考虑台山市降雨的季节性变化,合理安排施工期,大面积的破土应尽量避开雨季,可安排在10月至翌年3月。

(3)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表植被的破坏及大量填土,土壤比较松动,雨季因降雨在地表径流作用下容易产生大面积的水土流失,所以在施工开挖、填土及平整场地前,沿项目周围需设临时拦挡措施(堆放沙袋和设沉沙池),就地拦截泥沙。在场地内开挖临时排水渠,洪水经沉沙池后引至河涌排放。

(4)在小山丘坡面进行建筑施工,要尽量减少对坡面植被的破坏,并在其上下坡修建截水沟。在破坏的坡面要修建挡土墙,超过2m要进行草皮护坡。小山丘四周要修建排水沟,避免水流对工程的冲刷,并与工程排水沟连通。

(5)优化工程挖方和填方,尽量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减少土石方开挖量。

(6)工程结束后,对工程迹地及时清理,恢复其土地水土保持功能,并结合主体工程和绿化工程采取较完善的水保措施。

6.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6.2.1水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畜禽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并结合本项目的特点选用如下工艺流程:

图2猪场废水处理流程图

根据工程分析,从猪舍流出的生产废水污染物浓度非常高,COD达到4000~9000mg/L,主要受猪粪尿中有机物质的污染影响,大部分污染物进入废水中形成的。废水从猪舍出来后,通过管道或暗渠汇流到调节池,调节池是收集停留废水的池子,待废水有一定的数量后进行固液分离,较大的悬浮固体颗粒物被拦截在筛网中,以人工除渣除去过多附着在筛网上的固体颗粒物,拦渣与粪便一起堆肥处理,由于废水中粪便颗粒仍然较多,因此拦截的颗粒物也较多,去除率可达到40%左右。此后污水进入池进行厌氧处理,污水停留时间为5天,去除率一般为80%~90%,同时产生沼气,沼气用管道导出输送至发电机发电。

污水经上述处理后,污染物浓度仍然不能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需要采用好氧处理进一步降低其污染物浓度,项目采用种养结合的塘式结构进行好氧处理,把从厌氧池出来的废水,直接通到好氧塘中,利用塘中的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吸收大量的有机物质,同时水中的植物可产生氧气作为氧源,好氧塘一般的停留时间为5天,去除率为80%~90%,同时产生大量的藻类与微生物,此时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可以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水质标准。好氧塘的出水进入鱼塘,进行综合利用。

猪场排水系统应实行雨水和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分离,在场区内外设置的污水收集输送系统,不得采用明沟布设。

6.2.2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1)合理选择猪场的选址与布局

建造猪场前应考虑到使猪场远离居民区、学校等,场内的生活区应建在主风向的上区并要有一定距离。粪池、堆肥点应选择有利于排放或运输、施用之处。生产区与粪池之间要有一定距离,并设隔离带(植树或围墙),粪池依地势建在较低的下风向区为宜。

(2)正确设置猪场内的建筑设施

猪场内要建硬质的有一定坡度的水泥路面,有充足的供水和通畅的排水系统。

(3)加强舍内外管理

尽快进行猪舍内清粪,在猪舍内加强通风,加速粪便干燥,可减少臭气的产生。同时可在畜舍内喷EM原液,在垫料地面上撒沸石粉、海泡石、过磷酸钙,可显著降低恶臭气味;在畜舍周围种植树木、草皮,植物可吸收恶臭气味,降低恶臭气味的浓度。

(4)做好猪场粪便的管理

猪粪处理宜安排在气温较低的无风日进行,减少扩散。储粪池加盖或秸杆覆盖。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使用粪便的固液分离及使用氧化剂处理粪便。利用高温菌种对猪粪进行有氧发酵,可大大减少恶臭产生,经过深加工,还可以生产有机肥,变废为宝。

(5)油烟经高效静电油烟净化器处理后,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规定的小于2mg/m3后,在楼顶高空排放。

6.2.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养猪场运营期主要噪声源是猪只发出的嚎叫声和污水处理站机械噪声噪声值约为70~90dB(A)。由于该项目场址周围为山地和树林,远离居民,因此项目噪声对外界造成的影响不大,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1类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为尽量避免或减轻本项目产生的环境污染影响,在项目总体功能布局的前提下,应尽量在办公区、生产区、道路两侧、场四周等设置绿化隔离带,绿化隔离带的宽度最好能达到5m以上。一方面既可以起到降低噪声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能够吸收有害气体,达到降污的作用。

6.2.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猪舍中猪的粪便、食物残渣每天定时清理,采用人工铲刮收集后用小车运至堆肥场,及时将之作为肥料外卖。

增设固体粪肥的无害化处理设施,将猪粪单独清出,不可与污水混合排出,清出的粪便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严禁将未经过处理的粪便直接施入农田。

病死猪只的处理和处置:该项目设有安全填埋井二个,填埋井应为混凝土结构,深度大于2m、直径1.5m,井口加盖密封。进行填埋时,在每次投入猪只尸体后,应覆盖一层厚度大于10cm的熟石灰,填埋井填满后,须用粘土填埋压实并封口,确保猪只尸体得到被完全销毁和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保证安全干净,因此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办公、职工生活垃圾集后送往场区垃圾箱,由场区统一运往指定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7产业政策与选址合理性分析

对照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本项目不属于淘汰和限制类项目,且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没有选用该目录中所列的限制、淘汰类工艺、设备及原材料。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

本项目符合国家其他有关的法律、法规;符合所在地块及周边地块的用地性质,不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项目选址符合台山市环境保护要求,不属于划定的禁养区域,而且内部空间布局也较为合理。因此本项目的选址具有规划合理性和环境可行性。

8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营运过程中只要从各方面着手,从源头控制污染物,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在达标排放情况下,本项目对周围的水、大气、声环境影响不大。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从环境经济效益分析上是可行的。

9公众参与

公众对项目是既支持,但也明确地表明了对他们身边环境质量的关心,希望建设单位不要辜负公众的支持,确实要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始终把环保问题作为重点,认真落实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做好治理工作,以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10综合结论

本报告对项目所在地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调查与评价,对项目的排污负荷进行了估算,分析了外排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对策。

综上所述,业主单位必须切实保证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确保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不因本项目的运营而受到不良影响,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协调发展。项目处理设施须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投入使用后,应加强对设备的维修保养,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在达到本报告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后,本项目对周围环境将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献花(0)
+1
(本文系千岛花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