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病史及检查妇科病史病史采集方法询问全面,重点突出。病史内容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 月经史、婚育史、个人史、家族史体格检查全身检查;一般状况,面色,体态等腹部检查:腹部的形态, 压痛,反跳痛,包块等盆腔检查(妇科检查):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宫体、双附件基本要求: 检查用品采用一次性体位为膀胱截石位经期避免检查未婚禁做双合诊及阴道窥器检查,可做肛诊检查方法及步骤外阴部检查: 阴道窥器检查:双合诊:最重要,三合诊:直肠腹部诊:记录:将检查结果记录妇科疾病常见症状的鉴别要点阴道流血 为最常见的主诉妇女生殖道任何部位,包括宫体、宫颈、阴道、处女膜和阴道前庭均可发生出血绝大多数出血来自宫体,但不论其源自 何处,除正常月经外,均称“阴道流血”六类原因: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包括无排卵性和排卵性功血与妊娠有关的子宫 出血:常见的有流产、异位妊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产后胎盘部分残留、胎盘息肉和子宫复旧不全等生殖器炎症:如外阴 溃疡、阴道炎、宫颈炎、宫颈息肉和子宫内膜炎等生殖器肿瘤:子宫肌瘤是引起阴道流血的常见良性肿瘤,具有分泌雌激素功能 的卵巢肿瘤也可引起阴道流血。其他几乎均为恶性肿瘤,包括外阴癌、阴道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绒毛膜癌损伤、 异物和外源性性激素:生殖道创伤如外阴、阴道骑跨伤、性交所致处女膜或阴道损伤均可发生出血。放置宫内节育器常并发子宫出血。雌激素或孕激 素使用不当可引起不规则子宫出血与全身疾病有关的阴道流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肝功能损害等,均可导致子宫 出血阴道流血的临床表现形式:经量增多:月经量多(>80m1)或经期延长但周期基本正常,为子宫肌瘤的典型症状,其他如子宫 腺肌病、排卵性月经失调、放置宫内节育器均可有经量增多周期不规则的阴道流血:多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但应注意排除早期子宫 内膜癌无任何周期可辨的长期持续阴道流血:一般多为生殖道恶性肿瘤所致,首先应考虑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的可能停经后阴道流血:发生 于育龄妇女应先考虑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如流产、异位妊娠、葡萄胎等;发生于围绝经期妇女者多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但应排除生殖道 恶性肿瘤阴道流血伴白带增多:一般应考虑晚期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或子宫粘膜下肌瘤伴感染性交后出血:性交后立即有鲜血出现,应考虑早 期宫颈癌、宫颈息肉或子宫粘膜下肌瘤的可能经间出血:若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15日,历时3~4日,且血量极少时,多为排卵期出血 经前或经后点滴出血:月经来潮前数日或来潮后数日持续少量阴道流血或极少量阴道褐红色分泌物,可见于排卵性月经失调或系放置宫内节育器的 副反应。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亦可能出现类似情况绝经多年后阴道流血:若流血量极少,历时2~3日即净,多为绝经后子宫内膜脱落 引起的出血或老年性阴道炎;若流血量较多、流血持续不净或反复阴道流血,应考虑子宫内膜癌的可能间歇性阴道排出血水:应警惕有输卵管癌的 可能外伤后阴道流血:常见于发生骑跨伤后,流血量可多可少除以上各种不同形式的阴道流血外,年龄对诊断有重要参考 价值新生女婴:雌激素骤然下降幼女:性早熟或生殖道恶性肿瘤青春期少女: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育龄妇 女:应考虑与妊娠相关的疾病绝经过渡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最多见,但应首先排除生殖道恶性肿瘤异常白带白 带是由阴道粘膜渗出物、宫颈管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物等混合而成其形成与雌激素的作用有关正常白带呈白色稀糊状或蛋清样,高度粘稠, 无腥臭味,量少,对妇女健康无不良影响,称生理性白带生殖道出现炎症,特别是阴道炎和宫颈炎或发生癌变时,自带数量显著增多 且性状亦有改变,称病理性白带临床常见的病理性白带有:透明粘性白带:考虑慢性宫颈炎、卵巢功能失调、阴道腺病或宫颈高 分化腺癌等疾病的可能灰黄色或黄白色泡沫状稀薄白带:为滴虫阴道炎的特征凝乳块状或豆渣样白带:为念珠菌 阴道炎的特征灰白色匀质鱼腥味白带:常见于细菌性阴道病。有鱼腥味脓样白带:色黄或黄绿,粘稠,多有臭味,为细菌 感染所致。可见于急性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管炎。官腔积脓、宫颈癌、阴道癌或阴道内异物残留血性白带:白带中混有血 液,血量多少不一,应考虑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宫颈息肉、重度宫颈糜烂或子宫粘膜下肌瘤等。放置宫内节育器亦可引起血性白带 水样白带:持续流出淘米水样白带,且具奇臭者一般为晚期宫颈癌、阴道癌或粘膜下肌瘤伴感染。间断性排出清彻、黄红色或红色水样 白带,应考虑输卵管癌的可能下腹痛根据下腹痛的性质和特点考虑各种不同妇科情况:起病缓急:起病缓慢而逐渐加剧者: 内生殖器炎症或恶性肿瘤急骤发病: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或子宫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反复隐痛后突然出现撕裂样剧痛:输卵管妊娠破 裂型或流产型下腹痛部位:下腹正中:多为子宫病变引起的疼痛,较少见一侧下腹痛:应考虑为该侧子宫附件病变,如卵巢囊肿蒂扭转、 输卵管卵巢炎症,右侧下腹痛还应除外急性阑尾炎双侧下腹痛常见于子宫附件炎性病变;卵巢囊肿破裂、输卵管妊娠破裂或盆腔腹膜炎时,可引起 整个下腹痛甚至全腹疼痛下腹痛性质:持续性钝痛:炎症或腹腔内积液所致顽固性疼痛难以忍受:考虑晚期生殖器癌肿可能 阵发性绞痛:子宫或输卵管等空腔器官收缩撕裂性锐痛:输卵管妊娠或卵巢肿瘤破裂下腹坠痛:宫腔内有积血或积脓 不能排出下腹痛时间:月经周期中间出现一侧下腹隐痛:应考虑为排卵性疼痛经期出现腹痛:为原发性痛经或有子宫内膜异 位症的可能周期性下腹痛但无月经来潮:多为经血排出受阻所致,见于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或术后宫腔、宫颈管粘连等腹痛 放射部位:放射至肩部应考虑为腹腔内出血放射至腰骶部多为宫颈、子宫病变所致放射至腹股沟及大腿内侧,一般为该侧 子宫附件病变所引起腹痛伴随症状:同时有停经史,多为妊娠合并症伴恶心、呕吐考虑有卵巢囊肿蒂扭转有畏寒、发热常为盆 腔炎症有休克症状应考虑有腹腔内出血出现肛门坠胀一般为直肠子宫陷凹有积液所致伴有恶病质为生殖器晚期癌肿的表现 外阴瘙痒外阴正常者也可以发生原因局部原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老年性阴道炎、阴虱、疱疹、湿疹、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药物过敏或化学品刺激及不良卫生习惯等都能引起全身原因:糖尿病、黄疸、维生素(A、B)缺乏、贫血、白血病、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不明原因外阴瘙痒等临床表现;外阴瘙痒部位:多位于阴蒂、小阴唇,也可波及大阴唇、会阴甚至肛周等皮损 区外阴瘙痒症状及特点:常为阵发性发作,也可为持续性,一般夜间加剧。瘙痒程度因不同疾病和不同个体而有明显差异下腹部肿块 患者本人或家属无意发现或因其他症状(如下腹痛、阴道流血等)做妇科检查、B超时被发现根据肿块质地不同,可分为①囊性:② 实性可来自肠道、泌尿道、腹壁、腹腔或生殖道等,但以来源生殖道者最多见子宫增大:位于下腹正中且与宫颈相连的 肿块多为子宫增大妊娠子宫:有停经史,且在下腹部扪及包块,首先考虑,同时警惕葡萄胎存在子宫肌瘤:子宫均匀增大,或表面 有单个或多个球形隆起,典型症状为月经过多子宫腺肌病:子宫均匀增大、质硬,一般不超过妊娠12周子宫大小。多伴有逐年加剧的进 行性痛经、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子宫畸形:双子宫或残角子宫可扪及子宫另一侧有与其对称或不对称的包块,两者相连,硬度也相同子宫阴 道积血或子宫积脓:积血多系处女膜闭锁或阴道无孔横隔引起的经血外流受阻所致;宫腔积脓或积液而增大,见于子宫内膜癌、老年性子宫内膜炎 子宫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绒毛膜癌子宫附件肿块:多属病理现象输卵管妊娠:位于子宫旁,有明显触痛。患者多有短期 停经后阴道持续少量流血及腹痛史附件炎性肿块:多为双侧性,位于子宫两旁,与子宫有粘连,压痛明显。急性者有发热、腹痛,慢性者有不育及 下腹部隐痛史,也可有反复发作的急性盆腔炎病史卵巢非赘生性囊肿:多为单侧可活动的囊性包块,直径一般不超过6cm卵巢 赘生性囊肿:表面光滑、囊性且可活动者多为良性囊肿。实性、表面不规则、活动受限、特别是盆腔内扪及其他结节或伴有胃肠道症状者多 为卵巢恶性肿瘤肠道肿块粪块嵌顿块物:位于左下腹,多呈圆锥状,质偏实,略能推动。灌肠排便后块物消失阑尾周围脓 肿:肿块位于右下腹,边界不清,明显压痛伴发热、白细胞增多、转移性下腹痛腹部手术或感染后继发的肠管、大网膜粘连:肿块边界不清,既 往有手术史或盆腔感染史肠系膜肿块:部位较高,易误诊为卵巢肿瘤结肠癌:位于一侧下腹部,呈条块状,有轻压痛。患者多有下腹隐痛、便 秘、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以及粪便带血史,晚期出现贫血、恶病质泌尿系肿块充盈膀胱:肿块位于下腹正中、耻骨联合上方,囊性,表 面光滑,不活动。导尿后囊性肿块消失盆腔肾:先天异位肾或移植肾可位于髂窝部或盆腔内,形状类似正常肾,但略小。一般无自觉症状。病史 及静脉尿路造影可确诊腹壁或腹腔肿块腹壁血肿或脓肿:有腹部手术或外伤史,让患者抬起头部使腹肌紧张,可见肿块更明显腹膜后肿瘤或脓肿:多为实性,以肉瘤最常见,亦可为囊性,如良性畸胎瘤、脓肿等腹水:大量腹水易与巨大卵巢囊肿相混淆。腹部两侧浊音,脐周鼓音为腹水特征结核性包裹性积液:肿块为囊性,表面光滑、界限不清、固定、可随患者病情加剧而增大或好转而缩小直肠子宫陷凹脓肿:肿块呈囊性,向后穹隆突出,压痛明显,伴发热及急性盆腔腹膜炎体征,后穹隆穿刺抽出脓液可确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