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汇编(一) |
|
|
2012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行星地球
一、单选题
.(2012年高考广东卷) B.风力电厂增产C.生活耗能降低 D.卫星导航失效
答案:D
【解析】剧烈的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受到影响,从而使得卫星导航失效,而对地球上的风力,生活耗能,人口迁移没有影响。
(2012年高考上海卷)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回答下列2小题。
.图中所示的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要在
A.亚洲
B.亚洲和欧洲
C.亚洲和北美洲
D.欧洲和北美洲
答案:D
.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D.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答案:C
(2012年高考江苏卷)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答案:A
解析:晨线和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北京时间(东经120度)为1时36分6秒则6时,当天6时所在经线位于180度附近,所以A选项最合理。
.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A.云雾
B.流星
C.太阳活动
D.太阳辐射
答案:C
解析:航天器和地面指挥系统联系主要靠无线短波进行,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干扰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2012年高考大纲卷)(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6~7题。
.该地可能位于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地中海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澳大利亚
答案:B
【解析】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说明该地该日昼长约为14小时,昼长夜短。为夏半年,结合选项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
.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A.正东、正西 B.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 D.东南、西北
答案:C
【解析】6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2012年高考天津卷).各国学生若计算在本地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日期、时刻,可依据图4中的
图4
答案:A
【解析】A、B两图为日期图,据7月27日19点12分(零时区区时)可以算出,此时将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界线是72°E和国际日期分界线。C、D两图为光照图,7月27日,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因此D项错,仔细观察C图,可看出伦敦此时为午夜过后,与题干不符。
.伦教奥运会开幕当天,下列国家中白昼最长的是
A.菲律宾 B.巴西 C.新西兰 D.英国
答案:D
【解析】7月27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昼短夜长。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读图回答10~11题。
.由图文信息可知
A.M位于N的西北方向 B.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
C.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
答案:C
【解析】题干和图中信息可知道,MN为晨昏线,大陆等温线向南凸,说明是1月左右,南半球为夏季,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所以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选C.
.图示时刻
A.东经10°各地处于夜 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
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 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
答案:B
【解析】东经10°有昼有夜,C.昼半球和夜半球是相等的,D.1月是近日点附近,B.N点地方时为0点,澳大利亚在新一天,巴西在晚一天,所以选B
(2012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卷).该同学的观测与记录持续了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答案:D
.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
A.端午节 B.劳动节
C.国庆节 D.元宵节
答案:C
.在图中b点对应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
A.日本春光明媚
B.北极出现极夜
C.南非华人欢度春节
D.澳大利亚冬雪纷飞
答案:A
(2012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卷)
图1图2
.“冬日至,画素侮一枚,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图1是“九九消寒图”,据图判断即将来临的节气是
A.立冬 B.立春 C.春分 D.清明
答案:C
.“九九消寒句”(图2)是与“九九消寒图”相似的日期记录方式,每日一笔,整幅写完则八十一天结束。图2中缺的字最有可能是
A.内 B.外 C.前 D.下
答案:C
.(2012年高考广东卷)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C
.(2012年高考浙江卷)(2012年高考海南卷)19~20题。
.图中甲地时间为
A.5日5时20分 B.6日6时20分
C.6日5时20分 D.5日6时20分
答案:B
.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A.悉尼 B.上海 C.雅加达 D.莫斯科
答案:D
(2012年高考福建卷).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答案:D
.若观测到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
A.66oN,110oE B.67oN,110oE C.66oN,130oE D.67oN,130oE
答案:B
.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图6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图6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2012年高考安徽卷)
.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答案:C
二、双选题
.(2012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卷)A.两人属相都为马 B.小刚的生日是农历二月二十九
C.两人出生那年是阳历闰年 D.2012年时农历闰年
答案:CD
三、综合题
.(2012年高考上海卷)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回答问题。(9分)
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
⑴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
_________,北京的日期是________,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
围是从_________区到东12区。(3分〉
⑵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
用时________小时。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_______,
角速度逐渐______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______,
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___________。(6分)
答案:⑴6:24;6月23日;东2
西略偏南;48;增大;减小;缩小;增大
2012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等值线专题
一、单选题
等(2012年高考上海卷)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下图回答下列2小题。
.右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答案:C
.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
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
D
读某(2012年高考天津卷).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A.水产品养殖 B.棉花种植 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
答案:C
【解析】据图中经纬线可判断图示区域位于东北,再根据图中林地分布广泛,因此判断图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林产品加工。
.在图中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A.山体坡度大 B.地表崎岖不平
C.河水流速快 D.泥沙淤积严重
答案:A
【解析】据图中河流以西公路段的西北侧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大,雨季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另外,从图中可看出,河流以西路段,公路沿等高线延伸,因此B项错;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稀疏,河流流速较慢,C项错。由于图中整个河流两岸林地比重大,水土保持较好,因此河水中泥沙含量较少,并且公路桥梁地段河面宽度较窄,沙洲出现在河面变宽的下游。因此D项错。
下图(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答案:D.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答案:C
【解析】考查相对高度的估算,设桥梁处河岸的海拔为H,如图,可知H的高度范围为(200228)之间,桥梁处河岸与山峰(580米)的高差为h,推得252
2012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源交换
一、单选题
.(2012年高考广东卷)B
.(2012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卷)A.土壤条件 B.植被条件
C.气候条件 D.地形条件
答案:D
(2012年高考上海卷)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回答下列2小题。
.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地震使海底抬升 B.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
C.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 D.海底扩张处沉积物大量堆积
答案:C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A.岛弧和海沟 B.海岭和海沟 C.海岭和裂谷 D.岛弧和裂谷
答案:A
(2012年高考山东卷)4月21日返回到P地。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4~6题。
.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本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目中“连续性降水”可知应该是暖锋降水而且靠近气旋中心的位置最易降水。故选③点。
.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A.获取卫星云B.查询地理数据C.选择考察路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答案:A
【本题立意】本题考查3S的应用,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此题用排除法,卫星云图是用RS但不是在船上RS的而是在卫星上,排除A;分析处理数据用的是GIS排除B;导航用的是GPS,排除D;因此选C。
.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
答案:C
【本题立意】本题考查了昼夜长短的问题。
【解题思路】关于春分日或秋分日对称的两天,期中一天的昼长等于另一天的夜长。该船2、21出发历经两个月4、21返回,这两个时间关于3、21对称,出发时夜长=24-11=13=返回时的昼长。
(2012年高考江苏卷)下图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脊控制 B.锋面活动
C.反气旋过境 D.热带气旋影响
答案:B
解析:春夏之交在我国华南地区会出现的降水多为锋面雨。选项中A、C天气系统控制一般不会出现降水,D选项中热带气旋常出现在夏秋季节。
.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A.江汉平原 B.四川盆地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答案:C
解析:图中发生降水区域位于我国南方珠江三角洲降水最强,加上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集,若降水之间较长导致排水不畅极易引起洪涝灾害。
(2012年高考天津卷).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答案:B
【解析】城镇建设中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从而导致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同时也使城市的蒸发量增加。
(2012年高考广东卷).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
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
作用的时段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案:D
【解析】分析b图可以得出甲乙两个水文站峰值都出现在降水12个小时之后,故此次降水汇流既影响到了甲,也影响到了乙,所以降水地点应该在两个水文站的上游,根据a图可以判定应该是④地。.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答案:C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读图回答下列3小题。
.该河流可能分布在
A.恒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亚马孙河流域
答案:C
.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B
.该地河流的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
A1月 B.2月 C.11月 D.12月
答案:A
.(2012年高考山东卷)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答案:D
【本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运动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以及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解题思路】首先我们要根据题意得知该题是让我们判断“地层褶皱后”,各种地理过程的先后顺序。岩层的新老判断我们依据“覆盖者新,被覆盖者老;插足者新,被插足者老”的规律。该地先后发生了侵蚀、下沉、沉积、岩浆活动。
图中(2012年高考海南卷)1~2题。
.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答案:C
.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A.海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 C.海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答案:B
(2012年高考大纲卷).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答案:B
【解析】据题干信息“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可知24小时后甲地位于低压中心的东南侧,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垂直等压线,北半球向右偏,则可知甲地主要吹东南风。
.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答案:C
【解析】30~48小时之间,根据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可知,甲地在此期间处于低压控制,气流向中心辐合上升,夏初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甲地可能经历强对流降雨天气。
(2012年高考江苏卷)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
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9~10题。
.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地下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构造,地表为谷地则为背斜谷,根据这两个条件从图形中筛选出①④符合题意。
.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
答案:C
解析:⑤处地层发生明显的断裂和位移,岩层相对下降。
(2012年高考北京卷).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中,
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
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
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
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
答案:A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流水地貌、河流补给、湖泊的成因。
【思路点拨】峡谷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该景区所在区域山地较少,且海拔较低,冰雪融水较少,不是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瀑布的落差与地质构造和岩石的坚硬程度有直接关系,受流量的影响相对较小;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为河流的源头,与图示信息不符。
.在景区服务设施中,依次布局游客中心、加油站、餐厅、巡防站的合理方案是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答案:C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工区布局。
【思路点拨】游客中心应布局在服务设施较多,人流量大的地方,③合适;加油站应布局在靠近停车场且车辆经过的区域,②合适;餐厅应靠近游人多的地方布局,④合适;巡防站应该布局在郊外游人较少的地区,①合适。
二、双选题
.(2012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卷)
A.黄淮海平原 B.喜马拉雅山脉C.塔里木盆地 D.崇明岛
答案:AD
70°-80°N,157°W-81°E12个测站
降水量
60°-70°N,166°W-41°E22个测站
191019201930194019501960(年)
黑子相对数(个)
100
100
100
200
300
200
0
0
年均降水量(mm)
100
太阳黑子数
N
·N
160°W
A
B
·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
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
甲
乙
海
1250
1000
750
500
250
0
气温降水量
(℃)(mm)
40
30
20
10
0
-10
秋
冬
夏
春
80
60
20
40
100
0
径流分配(%)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