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教育元素
2012-07-03 | 阅:  转:  |  分享 
  
点滴教育元素,共谱和谐教育乐章

2009/12/25来自:CCTV中学生点击次数:149

实验中学????白娜

时代在前进,人类在发展,学生不再是从前墨守陈规的学生,讲究个性突出;家长也不再像老一代家长那样对孩子的发展顺其自然,而是对孩子的期望更高,对教育更加重视。在忙碌之中,如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统一起来,作为一线教师给予家长点滴建议,让教师和家长在和谐中共同培育出社会需要的孩子。本文是针对15岁至18岁年龄段学生特点以及在此阶段常见问题,给予家长朋友们的一些教育建议。

跟孩子一起成长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样名垂千古的美文所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一种完美的感觉,而对一份美好而浪漫的情感的向往和追求究竟从何时燃起?不知您是否还记得自己情窦初开的时刻。我想每个人的心里都守护着那么一个小秘密。如果您现在已经为人父母,如果您的孩子正处于这样一个时期,您是如何面对的呢?

当孩子触及男女朋友的问题时,很多家长感到十分紧张,认为孩子可能因此耽误学习,家长通常的做法是像侦探一样,想法设法了解内幕详情,一旦被孩子察觉,有些家长不愿直接面对问题,或者是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无法正视问题,对自己的疑惑遮遮掩掩,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引起孩子的反感,认为家长对自己不信任,从而加深亲子之间的代沟。还有一些家长可能突然爆发,跟孩子对质,并采取激烈的手段严加管教。曾经有一位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收到异性朋友的礼物,又发现孩子为了交友而撒谎逃课外辅导班,家长一气之下将礼物全部扔掉,这样的激烈冲突,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创伤,逆反心理急剧升级,造成亲子关系僵持,问题难以深入。家长们,您不也总是这样对孩子说:“我也是从你这么大过来的,你想什么,我能不知道?”您也曾经是孩子,相信您也一定能回忆起孩时的童真与懵懂,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孩子,也许问题不攻自破。

关于异性交往问题,通常在孩子的青春期前后出现。喜欢与异性交往,是人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也许您的孩子只是太孤独,可以在异性朋友那里找到同性朋友难以给予的心灵慰藉;也许是因为好奇,或者出于虚荣心,模仿媒体或周围环境中的异性交往行为,以此来证明自己已经成熟化,从而得到同龄人的刮目相看。该问题出现的早晚与孩子的成长环境、心理成熟程度等相关,

原因来自多方面。

异性之间相互引发好感是自然的,没有必要小题大做,控制度是关键。建议家长与孩子进行一次敞开心扉的谈话,不妨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再听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帮助孩子找到乐于与异性交往的真正原因,从中肯定孩子的真挚情感,加以目标化引导,让孩子认识到各个年龄段交往异性朋友的限度,不妨约法三章:

不能为情所困,魂不守舍;而要树立目标,奋发向上;

不能亲密接触,而要自尊自爱并相互尊重;

不能浪费时间,本末倒置,而要分清主要任务,学业为重。

如有违反,加以强行管制。家长可以跟孩子多沟通,并且跟学校老师说明情况,目标是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换了角度来思考问题,可以减轻家长的心理负担,同时也会减轻孩子的畏惧心理,反而容易促进亲子和谐,当孩子能将家长当成大朋友时,很多看似神秘困惑的问题将不难处理。

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都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保护和爱的方式之一是跟孩子一起成长,跟孩子一起面对问题,孩子需要从经历中成熟,家长不也是一样吗?

用时间标记您对孩子的爱

每一位家长都爱自己的子女,爱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为孩子创造最好的生活环境,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等等。而当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家长们惯有的说辞为:“我们真的太忙了,没有时间管孩子,真的没有办法啊!”家长们在苦恼茫然的同时,会对孩子诉苦说:“我们这么辛苦,不都是为了你吗?”

记得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谢谢你的时间》,“父母是否关爱自己的孩子,唯一可衡量的标准就是他是否愿意因此付出时间。所有的人都拥有相同的时间——一天24小时,他对时间的分配,决定于他对人生各种元素重要性的价值判断。”家长朋友们,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给予孩子更多,您是否花了时间和精力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呢?

当孩子进入新环境初期,您是否花了时间关注孩子的适应能力?当孩子成绩出现起伏,您是否花了时间去了解原因?当孩子情绪异常,您是否花了时间给予他(她)指导和安慰呢?爱需要标记,但不是物质上的累积,而是需要时间的经历。在当今这样一个充满了竞争和压力的社会中,普遍的现象是孩子把家长的不理解或者意见不统一看作为深深的代沟,孩子会以为家长的忙碌促成了自己过早地独立成熟,遇到事情并不愿意打扰忙碌的家长,而是寻求自己孩子气的解决方法。每当学校里的老师想跟家长联系时,孩子们更多是充满恐惧和无奈,因为家长没有办法接受孩子成绩下降、品质出现问题等结果,他们不了解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更多的是抱怨,抱怨孩子不争气,甚至抱怨学校老师疏于管理等等。也许家长在孩子长大后,会遗憾地说:“如果当初不那么忙,多管管孩子就好了。”当错过了孩子成长中需要家长精心管理的阶段,当孩子已经不再年轻,时间的记忆里留下的只有如果和遗憾。尽管您忙,也请不要错过这样珍贵的时间。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几年里,您真的可以有这样一些时间:

学一首孩子喜欢的歌曲;看一部孩子喜爱的电影;读一本孩子痴迷的书籍;解一道困扰孩子的难题;吃一次孩子常买的零食;记一段孩子成长的故事;见一个孩子真挚的朋友。用时间标记您对孩子的爱,您会更加理解孩子的处境和思想;用时间标记您对孩子的爱,您会与孩子的心贴得更近;用时间标记您对孩子的爱,您会感到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更会让您为人父母的角色更有滋味;用时间标记您对孩子的爱,您将少一些遗憾和埋怨,多一分欣喜和感动……当您陪孩子一起经过风雨,一起哭过笑过,用时间标记过的爱会更深刻,您也会感到爱的彩虹更加绚丽。

家庭教育也需要机智

曾经有一位学生家长跟我倾诉说自己从前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少,现在孩子上高中了,每次谈话都难以深入,经常是预设好情境展开对话,但一时间谈不拢,孩子带情绪,一旦爆发便不欢而散,提前预备达到的目的便难以实现。不得不说,这是一位用心良苦的家长,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精心策划,但教育过程中缺乏的是一种教育机智。一般教育机智这个名词多用于评价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修养以及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教育机智是施教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指施教者对受教育者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受教育者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的直接施教者,在孩子的成长中,尤其是面对出于叛逆时期或者本身个性突出的孩子,家长进行适当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家长自然也要有教育机智。一、不要故弄玄虚,小孩儿不笨,原则问题,开门见山,有一说一,家长的权威胜过一切;二、不要滥用职权,倚老卖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血浓于水,自信与孩子的沟通不难实现;三、教育的方式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而要与时俱进。苦口婆心或者棍棒相逼,若不见效果,要及时改变,家长的角色也要改变,多了解教育案例,但不能全盘吸纳,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我曾经遇到过一些悉心陪伴孩子成长,用心反思自己的家长。他们是这样做的:给孩子自由的发展空间,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对家长不欺瞒,对待孩子的表现,家长分别站在朋友和长辈的角度给予意见和建议,在教育的过程中,当家长与孩子的思想发生矛盾冲突时,首先家长本身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能患得患失,要客观正确地定位,反思教育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结合实际,找到新的教育起点,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对孩子的行为和思想不强行逼迫,却因势利导;不唠叨重复,却巧施威严。

在实践中体味家庭教育的成败,同时,家长和孩子会得到更多的收获和珍藏。

作为站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践行教育理念的同时,会不断地接触到新的学生和家长,也就会接触到最真实的教育案例。我们要用教师善于捕捉的眼睛发现问题,用教师善于思考的头脑分析事实,用教师善于尝试的心路总结经验,再用教师善于书写的手谱写篇章,让更多的家长了解教育,品读教育,实践教育。



献花(0)
+1
(本文系舞动传奇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