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嬰幼兒保育概論2
2012-07-06 | 阅:  转:  |  分享 
  
嬰幼兒保育概論教授教師:邢清清CH4幼兒的發展與保育智力發展、語言發展、情緒發展、遊戲發展、社會發展、人格發展。智力是什麼?智
力的界說(智力是什麼?)1.智力是個體適應環境的能力2.智力是個體學習的能力3.智力是個體抽象思維能力4.智力測驗的總分數
德國心理學家史登首創心理年齡除以實足年齡之商數稱為智力商數。推孟採用這種辦法,再以100乘此商數智力IQ=心理年齡(M.A
)/實足年齡(C.A)X100智商分布(P152)影響智力發展的因素遺傳:染色體中的基因(P15
3)環境:母體環境和外在環境幼兒期的智力發展(P154)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複雜的發展。智力發展理論:1.二因
說:斯皮爾曼(Spearman)普通因素、特殊因素2.多因說:桑代克(Thorndike)抽象、機械、社會群因說:塞斯通(
Thurstone)智能結構說:又稱S.O.I理論,基爾福特(Guilford)思考內容【符號、行為、語意、圖形】、思
考運用【認知、記憶、擴散、聚斂、評價】、思考產物【單位計算、分類處理、彼此關聯、系統組織、應用預測】目前已發展到180因子
。智力型態論:何恩(Horn)、卡泰爾(Cattle)流體智力:因年齡增長而改變,例如:記憶力。晶體智力:不因
年齡增長而改變,學習到的技能。多元智力:迦納(Gardner)1.語文、音樂、邏輯數學、空間、運動、社交、內省、自然科學
2.光譜計畫、浮流中心、關鍵學校都是運用此智力。智力三論:斯騰伯格(Stemberg)組合性:個體訊息處理過程適應性:人對
環境訊息的適應經驗性:對新事物的處理方式認知能力皮亞傑(Piaget)認知發展理論,四階段:一、感覺動作期:0-2歲,依靠
感官經驗直接學習。二、準備運思期:2-7歲,以直覺瞭解世界,以語言、符號、身體運動及知覺代表
其經驗。三、具體運思期:7-11歲,從具體實物獲得心像做合乎邏輯的思考。四、形式運思期:11-15歲,可以不
藉由具體實物進行抽象思考。布魯納認知發展理論知覺將外在事物轉換為內在心理事件的過程。一、動作表徵:6個月-
2歲,用手、口經驗學習,與皮氏第一階段相似。二、形象(影像)表徵:2、3歲以後,用視覺獲得心像
來學習。三、符號表徵:由語言文字作媒介學習。三階段依序發展、互相並存。皮氏與布氏的比較相同點:1.都認為智力發展是個體與
環境交互作用獲得經驗。2.都認為發展階段順序不能顛倒。3.都認為智力發展,不僅是量的改變,也是質的改變。相異點:1.成熟:
布氏認為皮氏過於依賴成熟,其實成熟與學習同等重要。2.心像:皮氏忽略心像。3.預備度:皮氏坐待預備期的來臨,布氏認為預備度是新
學習的先天條件,它需經由學習獲得。4.學習對認知的發展:布氏認為學習可以提早符號表徵的來臨,即贊成加速學習觀點。幼兒的創造能力
巴隆(Barron)認為創造力就是以舊有知識經驗為基礎,加以重組再造而成的新型態。吳靜吉認為創造力強的幼兒具有五特質(P159
):1.敏感度2.流暢性3.獨創性4.精進性5.變通性語言發展與保育溝通方式:寫、說、手語、臉部表情、動作、繪畫。
發展順序:準備期(0-1歲)→單字期(1-1.5歲)→多字期又稱雙字句期、電報式語言(1.5-2歲)→文法期(2-2.5歲)→複句
期(2.5-3歲)幼兒學習詞類的順序:名詞→動詞→形容詞與副詞→代名詞。聲調:先學會第一、四聲,最晚三聲;約兩歲半全部學會。
影響語言發展的因素智力因素:智力高低與開始學習說話的時間有關;智力較高的幼兒,使用的語句較長;智力低的幼兒,在語言使用的品質也
較差。性別因素:女童字彙優於男童;女童的品質優於男童;女童語言障礙比男童比例低。環境因素:家庭社經地位、親子互動、父母親教育程
度、兄弟姐妹及友伴。語言的輔導與保育注意發音器官的保護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提供幼兒學習語言的良伴給幼兒充分說話機會提供輔
助語言教育材料對於少數語言障礙幼兒,務必要設法幫他矯正語言障礙類別構音異常:齒音不清聲音異常:沙啞、過尖銳或低沉語暢異常
:口吃失語症:不能了解語言語言發展遲滯:語言發展遲緩輔導方式(P169)情緒發展與保育嬰兒原始的情緒是未分化、籠統、無特
別形式。(p170一實驗)情緒三階段第一階段:苦惱(一個月大左右)和愉快(三個月大左右)。第二階段:苦惱分化出憤怒、恐懼
、厭惡和忌妒;愉快分化出得意、親愛、快樂;忌妒反應到18個月才發展;快樂最晚到18個月以後(P172圖)。第三階段:2-5歲
;恐懼分化出羞恥和不安;憤怒分化出失望、羨慕;快樂分化出希望。影響情緒的因素身心成熟因素:生理方面─內分泌及神經器官的成熟;
情緒成熟─個體成熟情緒分化。學習因素:由直接經驗而形成;由制約反應;由成人暗示養成。嬰兒恐懼強光、陌生人、巨聲,2歲到高峰。幼
兒期最怕黑和幻想事物。2-3歲怕動物;4-5歲怕黑;5-6歲怕幻想事物。情緒困擾(P175)輔導方式(P176)社會發展與
保育社會行為:受他人影響,也影響他人,人與人在生理及心理上所產生的交互作用。一歲之後的幼兒是社會行為發展的關鍵期(P189-1
90)。四歲以後幼兒開始發展自我意識,會站在他人的立場及社會團體看自己,易受社會團體影響。影響社會行為發展的因素個體因素:智
力、健康、社會技巧。家庭因素:父母的感情、親子手足間的關係。學校因素:保育員對幼兒的態度、同伴間的友愛、機構的設備。社會行
為的輔導與保育。(P192)人格發展與保育人格:個人對人、對己、對事物等方面適應時,行為的獨特性。人格特質是具有統整性及持久
性。Freud的人格發展論1.口腔期(0-1歲):得不到滿足性格較易悲觀、退縮。2.肛門期(1-3歲):過於嚴格性格冷酷、無
情、頑固、暴躁。3.性器期(3-6歲):常有自慰行為,開始模仿同性別父母親,以異性的父母為愛的對象。艾瑞克遜(Erikson)
心理社會學說(P196.197)1.嬰兒期(0-1歲):信任與不信任2.幼兒期(2-3歲):自主對羞愧、疑惑3.遊戲期(4-
5歲):自動與內疚影響人格發展的因素遺傳與生理的影響:智力、體型、精神疾病、生理因素。環境與社會的影響:早期經驗、家庭氣氛、
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態度、出生序。學前教育機構的影響:教保人員的人格特質、教保人員的管教態度。社會文化影響:社會習俗、規範、價值觀
、道德標準。人格發展的輔導與保育(P200)遊戲發展Parten社會互動遊戲理論1.無所事事行為:只看別人玩,但並不是很專
注。2.旁觀者:看別人玩,並很專注。3.單獨遊戲(2-2.5歲):各玩各的遊戲。4.平行遊戲(2.5-3.5歲):幼兒集中玩
同一個遊戲,但無交談各玩各的。5.聯合遊戲(3.5-4.5歲):共同玩遊戲及分享,以輪流玩的方式。6.合作遊戲(4.5-):分
工合作,各有各的任務及角色。皮亞傑認知觀點遊戲理論1.練習性遊戲或功能性遊戲(0.5-2歲):反覆做同一行為的遊戲,遊戲是無目的,如搖鈴。2.建構性遊戲(1.5-2.5歲):有目的地進行創作,如推積木、玩泥巴。3.象徵性遊戲(2-7歲):2歲開始會假扮遊戲,3歲以後會以一個主題為中心,產生社會戲劇遊戲,5-6歲達高峰。4.規則性遊戲(7歲以後):如捉迷藏、打棒球。
献花(0)
+1
(本文系Z小姐的笔记...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