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从生活中教孩子懂事
2012-07-19 | 阅:  转:  |  分享 
  
从生活中教孩子懂事(郑石岩教授)

孩子懂事,父母会觉得很温馨,辛苦的照顾教养,好像就有了回报一样。

每当看到孩子体谅父母太忙,而自愿帮忙做家事;父母受到伤痛,而能温婉安慰;家里面临困难,而能自爱努力。做父母亲的当然很安慰。懂事的孩子,人际关系较好,领导能力亦佳。他们能跟别人合作,一起完成共同的作业,他们的感受性较高,能明白自己的行动,会对别人产生什么影响,因而获得较好的友谊和自我价值,懂事的孩子,获得成长和学习的机会比别人多。因此,谁都希望有一位懂事的孩子。许多人问我,「怎么教孩子懂事呢?」我总是告诉他,「教会孩子同理心待人,并在实际生活中演练。」同理心就是俗语所谓「知道别人的轻重。」在实际生活中演练,是指善用生活中的题材,协助孩子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最好的方法就是角色扮演,跟孩子演习有问题的情境。你可以让孩子扮演父亲或母亲的角色,自己则扮演孩子的角色,然后演习一番。角色互换的演出,会帮助孩子了解别人,了解不同的立场。当你的孩子闲谈时告诉你,班上同学小明偷了别人的零用钱,被老师严厉处罚。你也可以采取角色扮演:「孩子,你扮演老师,我扮演小明。」在扮演中,他了解偷钱的原因,甚至于推展到,「老师严厉处罚小明,固然应该。但并没有解决小明偷钱的背后原因。」孩子在角色扮演时,发展另一种态度去看等事情。对于国民小学的儿童,父母要常念故事书给他们听。偶尔你可以就感人的一段,跟孩子做角色扮演。你当然也可以把握实际情境,做角色扮演。比如说,孩子的课本遗失,他不知道怎么办而哭,父母可以在安慰他之后,进行实际演练如何解决问题。爸爸说,「哭能解决问题吗?你认为该怎么做才好?」孩子说,「我要买一本新书。」于是,进入演练买书的过程。从了解书要到哪里买,怎么打电话查出地点、价格和门市的时间等,指导孩子从中学会实际解决问题和能力。最后,当孩子亲自买到书时,会有很高的满足感。孩子丢了课本,有些父母很快就买给他,他担心难过,或被老师责骂,这一来什么也没学到。有些父母则爱之深,责之切,把孩子叫来先训一顿再说。我觉得,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教育孩子最好的题材。要有效运用它,把孩子教得能干懂事才对,而不是消极的责备。

献花(0)
+1
(本文系princess5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