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待人要善解、包容
2012-07-22 | 阅:  转:  |  分享 
  
證嚴法師靜思語證嚴法師靜思語證嚴法師靜思語證嚴法師靜思語證嚴法師靜思語證嚴法師靜思語證嚴法師靜思語證嚴法師靜思
語證嚴法師靜思語證嚴法師靜思語證嚴法師靜思語證嚴法師靜思語欣賞別人即是莊嚴自己。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作人要有踏實感,不要只有成就感。道德是提昇自我的明燈,不該是呵斥別人的鞭子。人生最大的成就,是從失敗中站起來。
能為別人服務,比被服務的人更有福。待人要善解、包容、感恩;在行好事中過好時光。生命不離生老病死之苦,慧命則因清淨智慧
而不生不死不老不滅。當我們幫助、布施予人時,要像走路一樣,前腳走、後腳放,即使做再多好事,也要如手畫虛空,畫過無痕
。人真正的財富在行善。不斷擴大愛的領域,恨就不會佔滿心地。一個人有多大的願,就會有多大的力量;發願後要身體力行,
力行才能產生力量。人生的命運,並不是說我來求佛菩薩就能有所得;最實在能得到的就是『我怎麼做就能怎麼得!』我們常祈求
菩薩賜福,卻忘了自己也可以做菩薩;聽聞世間苦難的音聲,立即前往救助。人生的富有不在物質,而在有愛心;所謂愛心,就是
要懂愛護好自己的心,要不怕辛苦奉獻人群。布施不一定要有錢,但一定要有心。一切都是因緣,廣結善緣的人生,到處感到受歡迎
、覺得世界充滿光明、樣樣事看來都覺得可愛。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自造福田,自得福緣。信心、毅力、勇氣三者具備,則天下
沒有做不成的事。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布施如播種,以歡喜心滋潤種子,才會發芽。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腳走好路。從感恩、善解中,可以學習到愛的真諦!智慧是從生活、人事的磨練而得來。人生無常,不論何時何地,都要泰然面對
終點。最重要的是,要做個清醒的人,不要迷茫。凡人煩惱重重,乃因眼睛經常往上看,覺得別人都比自己有福。平時若能多用心為
別人著想,就能形成祥和安定的氣氛。有知足心,才懂感恩;有感恩,才會善解;有善解,才能凡事包容。能日日過著心安而平靜的生活
,就是有福之人。多用心體會人生一切無常,煩惱很快就能斷除。不在是非對錯裡起煩惱,就是將人事當教育;若因此而起煩惱,就
是將人事當是非。以同理心待人,多為人著想,人家自然也會感動,會為我們設想。人們常要求別人要對自己好,順自己的意;否則
就埋怨、氣憤,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這就是煩惱的來源。內心若不調和,身體行動就不會和氣,待人接物時就易發生衝突。人
生無常,要把握時間,用心於自己的言行舉止。應常自省在歡樂情境中,心念、言行是否正確?應學習在動中不礙內心虔誠的靜。要過
很可愛的人生,就要自己先去愛人。寧可布施五分鐘等人,勿欠人一分鐘。我們天真的本性,其實並沒有失去,只是被煩惱蓋住、污
染而已,只要用心掀開煩惱,本性就會現前。煩惱並非出在別人身上,而是在自己的心;煩惱從心起,也要從心消除。以歡喜心面對所
感受的境界,培養善解的心,就不易被境界誘導而好發脾氣。世間若無苦難,怎能覺悟人生是苦而要求解脫?所有苦難,都是使我們慧
命增長的道糧。人生壽命既盡,就要安心、放下,不要逃避,要面對現實,坦開心胸。現在的社會什麼都不缺,就缺「愛心」,以致
許多人受欲念薰染而迷失自己。能守住本分,扮演好角色,才是真正成功而偉大的人生。人生來來去去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將心照顧
好;來時盡本分,去時了無遺憾,人生就有價值。人生最美的,就是相互感恩真善美的境界,都在一念感恩中。心掃除煩惱,照顧好
清淨的心,就能發揮生命本能的無限力量。既然人生如戲,何不扮演一個人見人歡喜的角色。有感恩心的人,就是知足、善良的人;
為人若無感恩心,就會視別人的給予是理所當然,而不知珍惜。心地種下怎樣的種子,就會得到怎樣的收穫。所以,自己要做何事,自
己要很清楚。以歡喜心去做事,即使忙碌卻不感到辛苦,反而覺得甘甜。我們的心量與愛,必須包容天地萬物、一切生靈。天堂
、地獄就在一念心。將愛心充分發揮出來,讓這份清淨的愛展現出未來的希望。人人把心中的愛發揮出來,就能凝聚善的福業,形成
善的循環。要我們的社會和諧平安,唯有人人把心安定下來,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本分事,相互關懷、扶持。個人能克服肢體障礙
、保持心理健康,就是一種精神上的示範教育。想要有「愛」,不能等別人把愛送過來,必須自己先身體力行去「付出」。要生活健康
、心靈富有,一定要有愛心啊!將心靜下來,口多說好話、手多做好事、腳多走好路。做人若不守本分,不發揮人生良能,為群眾服
務,人格就有所欠缺。淨化人心,必須帶動人人轉私情為大愛,轉私欲為喜捨之心。人生是長是短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方向對不對
,人生的方向如果正確,就不會迷茫煩惱地度過一生。平時下功夫去除心中的惡念,努力培養善念,把自己的心照顧好。善業凝聚就
不會有天災、人禍,沒有天災人禍,家家才能幸福。只要日常生活中,具備「慈悲喜捨」的精神,就是人間活佛。唯有愛,才能解不善
的念頭,開啟互敬互愛的善念。有愛才能平安,想要天下無災難,必須人人的愛心會合在一起。只要有疼惜自然資源的心,人間就
會減少很多天災,也能免除很多人禍。自小培養愛心,長大就不易有偏差行為,而製造社會問題。要如何才能人人心安呢?必須要有
充滿愛的大環境,人人相互關心。行善是本分、付出無所求,不執著「善有善報」,自然輕安自在。人人都以「慈」「忍」實施於家庭
、於一切眾生,人間便會長久散發「透澈的愛」的光芒。能做一個幫助別人的人,是很有福的!多做好事,才能開闊心靈的天地。
沒有人扯後腿,練不出腿勁。布施如播種,以歡喜心滋潤,種子才會發芽。人生「惜福」,才能「幸福」。心中有清流,
行中有和風。原諒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心中有愛,才會人見人愛。增一分感恩心,即減一分猜疑心。善用力氣的人,不急不徐;
善守理想的人,不猛不弛;一志向前、堅定不移,終可達到目標。不斷付出就是在造福,面對人事就是在修慧,若能福慧雙具,就是
慧命增長。「慈悲喜捨」的真義,要在力行中才能有所領悟。感恩可以打開我們的心結,並且啟發我們的悲心。凡事以清涼心領受,
就能親見自心本地風光。一個人要先點亮自己的心光,才能引發別人。心生感恩,是良知的開啟,也是踏出人生良能的第一步。人
生的價值,在於真誠的愛人與被愛。多付出一分愛、多說一句安慰的話,就是在他人心中種下一個善緣。做愈多,體會愈多,智慧愈多
。平安即是福。時時好心,時時平安;日日造福,日日有福。「自性三寶」人人本具:自性佛是慈悲,自性法是智慧,自性僧是自
律。內心除草、勤施肥,還要不時以陽光、水分滋潤心中的善種子。多用心體會人生一切的無常,煩惱很快就能斷除。肯付出就是
造福,不執著就是智慧。多做但不要多想,身體可以勞動,但心不要浮動。將每個人的愛心結合在一起,就能發揮愛的功能。人
心健康,社會就健康;社會健康,家家就幸福。慈心不能缺乏親善的態度,智慧不能缺乏謙虛。愈是流汗付出,心靈的收穫愈是豐盈。
不斷發揮生命功能,才是活著的人生。人的心念意境,如能時常保持開朗清明,則展現於週遭的環境,都是美而善的。最幸福的人
就是能寬容與悲憫一切眾生的人。心要像明月一樣,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樣,雲開見青天。防堵「社會風氣病毒」,最有
效的疫苗就是「愛」。人生這段路並不很長,但確實不好走,所以必須步步謹慎,切莫迷了路,走錯了方向。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
利,而是一分虔誠的愛心。能關心別人,被人關心的人,即是福中之福人。最美的面孔是帶著微笑,一種發自內心愛的表現。笑
是一帖良藥。天堂和地獄都是用心和行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與地獄,要怕的是心的偏向。這世界總有比我們悲慘的人,能為別人服務
比被服務的人有福。歡喜心是一帖良藥。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寸,人生就會快樂又自在。福不是用求的,是要自己去「造」的。
每一秒鐘都踏踏實實地為人間、為社會付出,讓每一天都充滿希望。帶動人人做好人、行好事,創造善與愛的循環,社會才能安定。
苦來要消受,若你的人生中有一百次的病痛,那麼,今天已痛過一次就只剩九十九了!每痛一次就消一次業。做一個被人需要的人,
生命才有意義。走入人群實際去做,才能認識真實人生。人人心安,自然平安。自愛是報恩,付出是感恩。有形的物質給別人,
無形的福氣給自己。平安的人要幫助有難的人。幫助苦難眾生得安樂,心靈自然清朗安詳。君子如水,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力行菩薩道,不是求菩薩來感應;而是要去感應眾生之苦,無所求付出。只要是發自真誠的愛,不論布施多寡都是有心人。施行任何醫療行為,務須懷抱尊重生命的原則。證嚴法師靜思語證嚴法師靜思語證嚴法師靜思語證嚴法師靜思語證嚴法師靜思語證嚴法師靜思語證嚴法師靜思語證嚴法師靜思語證嚴法師靜思語證嚴法師靜思語證嚴法師靜思語證嚴法師靜思語
献花(0)
+1
(本文系磨坑人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