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八章 深谋远虑 未雨绸缪
2012-07-25 | 阅:  转:  |  分享 
  












吕不韦放眼长远







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禹县)的大商人。靠来往贩卖货物,成



为富豪,积累了上千金的家产。



秦昭王四十年(公元前年),太子死。四十二年(公元前年),以秦昭王的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一位他十分宠幸的姬妾,被立为正夫,尊称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一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子楚。子楚的生母叫夏姬,不喜欢他。子楚被作为秦国的人质送往赵国。由于秦国多次进攻赵国,子楚也得不到赵国的尊重。子楚在赵国的生活并不优越,车驾、费用都不富裕,生活处境困窘,颇不得意。



吕不韦在邯郸做生意时见到子楚,很可怜他,说“:这是珍奇的货物,可以囤积起来以待高价。”于是,前去求见子楚,对他说:



“我能打开你的成功之门!”子楚笑着说道“:你打开自己的门吧,却说什么打开我的成功之门!”吕不韦说“:你不知道,我的门之打开,有待于你的门打开。”



子楚心中明白他说的意思,便拉他坐下来密谈。吕不韦说:“秦王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听说安国君宠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嫡出的继承人的,只有华阳夫人。现在你们兄弟二十多人,你排行居中,又不受宠爱,长期被派往诸侯作人质。即使大王薨了,安国君被立为王,你也没有希望与其他在国内的兄



弟们争夺太子。”子楚道“:正是这样,可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穷,客居于此地,没有什么东西拿出来献给亲友结交宾客,我虽不富裕,愿用千金帮助西



游秦国,事奉安国君和华阳夫



人,说服他们立你为继承人。”



子楚于是叩头道“:果真像你策划的那样,愿意与君共享秦国。”



吕不韦于是将五百金给子楚作费用,让他结交宾客;再用五百金购买珍贵奇异的赏玩物

品,自己带着它们入西秦,求见

吕不韦画像

华阳夫人的姐姐,把赏玩之物



全部献给了华阳夫人。趁机说子楚有德行才智,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全国,常说“:我是以夫人为天(至高的尊称)的,日夜哭泣着思想太子和夫人。”



华阳夫人听说有这么个孝子,非常高兴,吕不韦趁机叫她的姐姐劝夫人道“:我听说,以姿色伺侍别人,容颜一旦减弱,宠幸也就减弱了。现在夫人受太子的宠爱,但没有儿子,不如早日决定,自诸子中选一贤孝的,举一人为嫡嗣,作为自己的养子,丈夫活着时受到尊重,丈夫而后,自己的养子为王,也不会失去权势。这就是所说的一言而获万事之利呀!不在盛年时立下根基,等容颜减弱,不受宠时,虽想说句话,办得到吗?现在子楚有德行,而自己排行居中,按次序不能立为嫡嗣,他生母又得不到宠幸,自愿依附于您,您如真的在这个时候举立子楚为嫡嗣,您便一生都宠于秦国了。”



华阳夫人认为她说得很对,趁安国君闲暇时,慢慢提起被送



往赵国作人质的儿子子楚颇有德行,来往的人都赞扬他,接着又流泪哭道“:我有幸得宠后宫,不幸无子,愿得子楚立为嫡嗣,以托庇妾身。”



安国君答应了他的要求,就刻了一个玉符,以为凭证,立约

以子楚为嫡嗣。安国君和华阳夫人馈赠子楚丰厚的财物,请吕不



韦教导他。



自此,子楚在诸侯国的声名就大起来。吕不韦又在邯郸选了



一个美女和自己同居,知道她已有身孕后,就请子楚来饮酒,子



楚见了这个美女,一下子爱上了她,于是起身为吕不韦敬酒,要



求将这个美女赏给他。吕不韦装出非常生气的样子,但最后还是



忍疼割爱,把这个美女给了子楚,美女隐瞒了自己已有身孕,后



来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嬴政,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秦昭王五六年(公元前年),秦昭王死,太子安国君立为



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国把子楚、夫人和儿子送回



秦国。安国君只当了一年国王就死了,于是,太子子楚继承王位,



华阳后被封为华阳太后,庄襄王元年(公元前年),以吕不韦



为相,封文信侯,受纳河南洛阳十万户的采邑。足智多谋的吕不韦,不仅自己当上了丞相,还使自己的儿子



当上了秦国的国王。他的成功也是依赖于创造出一个秘密的裙



带关系,又不费力,又不费钱,靠此得以发迹。这当然是与他的深



谋远虑离不开的。



学有所思:



一个人的成功大小是与他的眼光高低分不开的。高瞻远瞩,放眼长远方可获取大的收益,鼠目寸光,往往只能获得一点微利。









丁谓未雨绸缪







一个想取得成功的人,必须拥有长远的眼光。看到隐藏在事



物背后的本质,从而提高自己对事物的把握能力。只要事前作好



充分准备,就不会陷入窘境。



火海满天横流,吞噬了雄伟巍峨的宫室楼台,吞噬了金碧辉



煌的殿阁亭榭几天几夜之后,那里变成了一片断壁残垣。这是公元年发生在北宋皇宫里的一场罕见的大火。在废墟上,宋真宗皇帝叹息道“:没有皇宫,如何上朝,如何议政,如何安居呢?”他叫来宰相丁谓,令他负责皇宫的重建工作。



丁谓接受任务后,在废墟上走来走去。他为遇到的三件难办



的事而感到苦恼:一是盖皇宫要很多泥土,可是京城中空地很少,取土要到郊外去挖,路很远,得花很多的劳力;二是修建皇宫还需要大批建筑材料,都需要从外地运来,而汴河在郊外,离皇宫很远,从码头运到皇宫还得找很多人搬运;三是清理废墟后,很多碎砖破瓦等垃圾运出京城同样很费事。



一次,他路过临时搭的一个小木棚,丁谓见有个小姑娘在煮饭,趁饭还没煮熟,她又缝补起被火烧坏的衣服。丁谓想“:她倒真会利用时间呀!”忽然他灵机一动:办事情要达到高效率,就要时时处处统筹兼顾,巧妙安排好财力、物力、人力和时间。



经过周密思考,他提出了一个科学的方案。先叫民工们在皇宫前的大街挖深沟,挖出来的泥土即作施工用的土,这样就不必再到郊外去挖了。过了一些时候,施工用土充足了,而大街上出现了宽阔的深沟“。哗哗哗”,忽然一股汹涌的河水,从汴河河堤的缺口中奔将出来,涌向深沟之中,等汴河的水和深沟中的水



一样齐后,一只只竹排,木筏及装运建筑材料的小船缓缓地撑到



皇宫前。丁谓站在深沟前捋着胡子笑了。是的,没费多大力气,就



一举解决了两道难题。一年后,宏伟的宫殿和玲珑的亭台楼阁修



建一新。这一天,汴河河堤的缺口堵住了,深沟里的水排回汴河



之中。待深沟干涸时,一车车、一担担瓦砾灰土填到了深沟之中,



一条平展宽坦的大路重又静静地躺在皇宫之前



学有所思:



人的一生就在于不断思索要达到的目标。事前有远见,遇事再作深思熟虑,一次次地实践,一次次地成熟,一点点地进步,我们的生命也因此而绚丽多彩。













甘茂料事如神







秦武王雄心勃勃要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有一天,他召集左



相甘茂、右相樗里疾商讨攻打韩国的事,问哪一个丞相愿意带兵出征。右丞相不同意。左丞相说“:要打韩国,必须联合魏国才有力量。魏王那里,我可以去做工作。”秦武王同意了甘茂的建议。



甘茂很有口才,很快说服魏王一起发兵攻韩。可是,他担心



樗里疾在秦武王面前做小动作,到时攻韩不成还会丢了性命。于



是派人向秦武王汇报说:“魏王方面的工作已经做通了,我们是



不是改变主意不要出兵为好。”秦武王得不到要领,亲自赶到息



让这个地方,找到甘茂,问他为什么改变了主意。



甘茂说“:要战胜韩国,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国要消耗很多财力,也不是几个月就能结束战争的。如果中途发生了什么变故,不是要前功尽弃吗?”



“有你主持带兵打仗的一切事务,还担心什么变故呢?”秦武王不以为然地说。



“有些事情的发展是现在难以预料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这



样一件事:一个跟孔子的门生曾参同名同姓的人闯祸杀了人,有



人去报告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啦!”曾参的母亲正在织布,听了头也不抬地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报告说“:你的儿子曾参杀人啦!”曾母仍旧不相信儿子会杀人。第二个人刚走,第三人又来报告说:“曾参杀人犯了大罪,官府来捕人啦!”这次曾母相信了这个谣言,吓得扔下梭子躲了来。



“左相对寡人讲这个故事,这同出兵夺取韩国又有什么联



系呢?”秦武王不明白甘茂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道理很简单,”甘茂解释说“,如果我率领千军万马离开大王身边去攻打韩国,说我坏话的人一定大有人在,万一大王也像曾参母亲那样听信谗言,那么,我的后果可悲不说,夺取韩国的大业一定也会付之东流了。”



秦武王想了想说:“为了让你一心带兵作战,没有后顾之忧,



我一定不听别人的闲言碎语,如若不信,可以给你写个凭证。”



接着,秦武王和甘茂订了一个盟约,就藏在息让。甘茂被拜为大将,领兵五万,先打宜阳城。没有想到个月都没把城攻下来,右丞相趁机对秦武王说“:甘茂拖延这么长时间,莫非要搞兵变或投降敌人。”



秦武王经不住右相的挑唆,下令甘茂撤兵。甘茂派人向秦武王送去一封信,上面只写着“息让”两个字。秦武王拆开一看,知道自己轻信谗言动摇了攻韩的决心,觉得很对不起甘茂。于是增兵万开赴前线,终于攻下了宜阳城。



学有所思:



俗话说:众口铄金。善于处理关系者深知这其中的道理,因



此他们能够深思熟虑自己不在主事者身边的处境,未雨绸缪,利



用方法来解决这种问题,由此而取得胜利。











李园献妹谋国







楚国国君考烈王没有儿子,大臣春申君(黄歇)很伤脑筋,怕



一旦驾崩的时候,因无继承人而引起大乱。他到处寻求能生孩子



的妇女送进宫去,虽然送了很多,却一个儿子也没生出来。



赵国有一个名叫李园的人,很善于计谋,他有一个妹妹,长



得漂亮,李园想把她献给楚王,又听说楚王不能使妃子生孩子,



怕进宫后得不到宠幸。工于计谋的李园心想,不如先结交大臣春



申君,先把妹妹献给他,等有了身孕,然后再献给楚王。



于是,李园就到楚国去,在春申君手下当了一名门客。他在



府上干了一段时间,由于善于缝纫,得到春申君的赏识。然后,他请了天假回家,故意等过了天才回来。春申君问他为什么超过期限。



李园说:“我有一个妹妹李嫣,颇有些姿色,被齐王知道了,



齐王派使者来求我的妹妹,我和齐使者饮酒,所以没按时回来。”



春申君是一个好色之徒,一听齐王都去追求,姿色一定不错,就忙问“:已经娶走了吗?”“还没有呢。”李园回答“。可以让我见见吗?”春申君已心中痒痒“。当然可以。”李园很爽快地答。李园见春申君上钩,心中非常高兴,就把妹妹送来,春申君一见,乐不自禁,立即据为己有,纳为妾,李园的妹妹很快受到宠爱,不久又有了身孕。李园先与妹妹策划好,由李园的妹妹做春申君的工作。



有一天,李园的妹妹对春申君说“:楚王现在尊敬爱护您,即使亲兄弟也比不上,是吗?”“是的。”春申君回答“。你已辅助楚王多年了,而楚王没有儿子。那么百年之后,将会改立兄弟继承。当楚国的王位改变后,那一定会尊重信任他自己心中的人,你怎么能长期保持您的尊宠的地位呢?”春申君一边听一边点头,说“:你说得是,我已考虑到这一点,你继续说下去。“”还不仅于此呢,

您长期任职,常常失礼于楚王春申君黄歇画像的弟兄们,等他们登上王位,



灾难就要临头了。“”这可怎么办呢?”春申君很着急地说“:我有一个办法。”李园的妹妹接着说“:这个方法完全是为您着想。现在,我已有了身孕,只有你我知道这个秘密,而别人不知道。我受到您的眷爱也不久,若凭您现在的地位把我献给楚王,楚王一定宠爱我,我仰赖上天若生个男孩,那就是您的儿子当上楚王了,那么楚国四面的封地都是您的了,这和那无法预测的灾难相比哪个好啊?”春申君连声叫好。

于是,春申君把李嫣送到外面去,秘密地住到一间防卫很严



的房子里。春申君面奏楚王,说他如何千辛万苦地找到了一名美



女,又是一幅宜生男孩的相,现在要把她献给楚王。



楚王一见李嫣,非常高兴,李嫣很快又受到宠幸,几个月后,



生下双胞胎,都是男孩,楚王一看后继有人,当即立李嫣为王后,



李园作了国舅,参与国政。



李园有了权势以后,为使自己的地位更加巩固,便暗中收养



了一批勇士刺客。春申君看到自己的儿子当了太子,比谁都高



兴,他做梦都想着自己的儿子当楚王呢。这一年楚王得了病,后



来就病死了,李园抢先入宫,在两旁埋伏好兵马,然后叫人去通



知春申君,春申君及时赶到,刚踏入宫就被两旁兵士杀死了,连

他的家族也一个不留。太子登位,李园便做起宰相来了。



学有所思: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只是聪明的行事者善于筹划,常常能



以小搏大,而愚蠢的行事者则常常不善于谋算,常常付出很大,



回报却很少。









孙膑教田忌赛马







战国时,齐国大将田忌,经常与齐王及宫廷贵族们押赌赛



马。每次比赛都押下黄金百两的赌注。尽管他在战场上如何叱咤



风云,战功显赫,但是在赌场上他却屡遭失败。



一天傍晚,田忌家来了位风尘仆仆的客人,此人虽着一身布衣,但气度不凡。他名叫孙膑(《孙膑兵法》的作者),刚从魏国逃到此地。酒席上,两人谈起关于两军交战的战略战术。一谈到打仗,田忌就神采飞扬,特别是孙膑那睿智的谈吐和惊人的韬略,更使他兴致勃勃。不觉酒过三巡,田忌不由自主地想起赛马的事,脸上愁云密布。



孙膑觉得纳闷,赶忙问道“:老兄,可有什么烦恼之事?”田忌沉吟了半天,最后不好意思地吐露了一直郁积在心头的苦恼。孙膑听他说完后,沉思片刻道“:此事并不难,下次你不妨把赌注下大三倍,我保证你能赢!”田忌半信半疑地问:“老兄有什么妙计?”孙膑一副成竹在胸的神情“:是的,到时候你自会明白,老兄你就不必多虑啦!”



到了那天,田忌当众押了两黄金。齐王和那些王公贵族们以为他输急了,有点胡来了。他们笑道:“这次他会输得更惨,看着吧!”



当时的赛马方法是:参赛者都要将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而后依次轮赛,上等对上等,中等对中等,下等对下等。比赛完毕,只要你的马能两次名列前茅,你就算赢了。

话说那天田忌虽然干脆爽快地押上了赌,但心里仍不免犯嘀咕“:这次要是再输,那可”这时,孙膑走近田忌,悄声道:“老兄,别担心了,来吧。先把你的下等马对他们的上等马,再用

你的上等马对他们的中等马,你的中等马最后才用,这样,他们



只剩下等马了。明白了吗?”“哎呀!”



田忌一听,连连拍着大腿:“我怎么从来没想到这一着呢?”



连忙吩咐手下的人,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比赛结果,不出所料,田忌胜了两场,顿时满面红光,稳稳地从齐王手中拿走了两黄金。



不久,田忌禁不住把他赛马上取胜的秘密告诉了国王。齐王



赶忙叫他召来孙膑。从此,孙膑当上了齐国的军师,在战场上屡



屡挫败对手,声名显赫,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之一。



学有所思:



善谋事者谋全局。凡事从全局着手,使局部的战术服从于整



体的战略,方可取胜。关键时候的丢卒保车并不是一种愚蠢的行



为,而是一种智者的选择。











完子李代桃僵







春秋末年,齐国大夫田成子独揽了齐国大权。由于田成子上



台的名分不正,所以国内怨气很大,外部诸侯不服。



终于有一天,越国借口田成子谋逆篡权,出兵攻打齐国。田



成子一听慌了手脚,急忙召集幕僚商量对策。幕僚们的意见分歧很大。有的说“:越国来犯,实属欺人太甚。我国虽兵力尚弱,但可以全民动员,共同抗敌。”有的说“:时下国内人心浮动,如果倾城出动,恐怕难得民心,难以服众。”有的说“:大王何不效仿他国,割让几个城池给越国,或可免动干戈。”田成子觉得上述建议都非破敌良策,因此陷入苦恼之中。

正在这时,他的哥哥完子献计说:“我请求大王准许我率领



一批贤良之士出城迎敌,迎敌一定要真打,打一定要战败,不仅



战败而且一定要全部战死。唯有如此,才能退越兵,保齐国。”此语一出,满座皆惊。田成子也感到迷惑不解,问道“:你为什么要带一批贤良之士出城迎敌?”完子回答说“:王弟刚刚拥有齐国,老百姓还不知道你的治国本领,甚至有人说你是窃国大盗、无能之辈,所以老百姓不一定为你卖力气。只有那些认为齐国蒙受了耻辱的贤良之士,才愿意冒死迎敌。”田成子又问“:为什么要战必败,败必死呢?”完子答道“:越国出兵无非是在诸侯面前抖抖威风,捞个‘正义’的名声。他们知道现在就吞并齐国是不可能的。我带贤良之士,出兵迎敌,战而败,败而死,这叫‘以身殉国’。越国见杀死了大王的兄长,‘教训’齐国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况且,越国知道齐国尚有这样一批视死如归的勇士,必然有畏惧之心。所以,越国军队在我们死后定会班师回国。”



田成子边听边流泪,他为兄长的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为挽



救齐国,他只好听从了兄长的意见。果然不出完子之所料,在越



国军队杀死包括完子在内的一批贤良之士之后,立即撤走,齐国



终于转危为安。



在这个故事里,完子在权衡利弊之后,果然做出了以身殉国



的决定。完子用李代桃僵的办法,使齐国避免了一场灾难。



学有所思:



在两军对峙时,在政治舞台上,在商业竞争中,获得全胜往



往很难,有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或做出一定的牺牲。在这种情况下,要恪守“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尽量牺牲局部以保全大局,牺牲眼前以希图长远,牺牲他人以拯救自己,牺牲小的利益以换取更大的利益。













吴佑止父抄经书







东汉有个叫吴佑的名士,少年时就能洞察世事,又通晓历



史,对官场中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人事关系有深刻的了解,常



常为当官的父亲筹划计谋,使父亲安然地避免了祸患。



有一年,吴佑的父亲吴恢奉旨远赴南海郡担任太守。当时只



有岁的吴佑也随同前去。上任一些日子后,吴恢认为自己治理南海很有政绩,就要一边记载在册,一边抄写经书。



吴佑知道了,便急忙劝阻:“父亲,万万不可。”



吴恢听到很是恼火,厉声责问道:“你懂个啥?”



佑从容地问道“:父亲,您不远千里,不辞辛劳,攀越越城、



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来到这濒临南海的蛮荒之地,您知道其间的利害关系吗?”



吴恢听到儿子出口不凡,言辞凿凿,语气不免和缓了,惊疑地说“: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吴佑解释道“:据我观察和调查,南海郡百姓所受文化教育很少,风俗鄙陋,人情险恶,这是一个很难治理的地方啊。朝廷并不相信您短短时间就有治理的政绩,而是怀疑您是否贪污了许多财宝;那些权贵显要人物并不会赞扬你治理的政绩,而是日夜盼望您能向他们贡献一些稀世珍宝,因为它本是盛产黄金、宝石的地方啊。”



恢觉得儿子有些杞人忧天,便说“:我可以不记政绩,但与我抄写经书又有什么关系呢?吴佑笑道“:大有关系,如若处理不当,可能有杀身之祸呢!”



恢说“:你这是危言耸听!”吴佑说“:父亲,就算把六经抄写一遍,您估计要几辆马车才装载得下?”吴恢说“:抄在竹片上,那需要两辆哩!”



吴佑笑道:“好,两辆马车运回京城,人们会怎样看这件事呢?”吴恢惊问道“:两车经书嘛!”



吴佑严肃地说:“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吧!过去马援将军曾经把南方薏苡果(药玉米)带回一车,原先是准备做种子,在北方推广种植,不料却被别人误认为是珍宝。他死后还遭人揭发,蒙受了不白之冤。王阳平时喜欢驾驭精美的车马,穿戴华贵的衣服到处炫耀,结果引起别人的妒忌,以至纷纷传说他捞取了不少黄金,害得他有口难辩。这种遭人怀疑、嫉恨和陷害的事,是古时候的先贤时刻警惕的呀!”吴恢恍然大悟,立即打消了抄经书的计划。他抚摸着儿子的头说“:好啊,我们吴家也出了一个像古代谦让豁达的季札一类的贤人了。”



学有所思: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见识短少者往往只见树木,不见



森林,而有智有识者则能整体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对事物的发



展做出一个准确的预见与判断。









诸葛亮计谋深远







周瑜在赤壁大破曹操后,乘胜北进要攻取南郡。忽报刘备派



人送上贺礼。听来人说刘备、孔明屯兵油江口,也有夺取南郡的



动向,心中大惊。周瑜便以回礼为名,与鲁肃率名骑兵径奔



油江口而来。



周瑜到达油江口见刘备军容整齐,阵势雄壮,心中不安。刘



备、孔明将周瑜接入帐中,设宴招待。谈到军情,刘备说“:听说都



督要攻取南郡,特来帮助。如果都督不要,我一定要占领。”



周瑜笑道:“我东吴一直想吞并汉江,南郡已在我手心之中,



为什么不要?”



刘备说:“胜败可不一定。只怕周都督拿不下吧。”



瑜说“:我如果拿不下,那时由您去拿下。”刘备说:“鲁肃、孔明两位先生在此作证,都督不要反悔。”



瑜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孔明笑道:“都督这个话说得十分公正。先让你们东吴去取,



如拿不下,主公去取,有什么不可以!”周瑜、鲁肃告辞后,刘备埋怨孔明道“:刚才先生教我这么说



了,可转念一想,很是不对。目前我们没有立足之地,急切要得到南郡,如果叫周瑜取了,我们岂非一场空?”



孔明说“:主公不必忧虑,尽管让周瑜去厮杀,早晚我叫主公在南郡城中高坐。”刘备问他有什么妙计?孔明附耳低语:只要如此如此。



刘备大喜,只在油江口屯兵不动,以待时机。原来孔明对攻取南郡的整个战局发展过程已了然在胸:料定曹操败回许都前,



必定对南郡有所安排,求胜心切的周瑜必然中计吃亏。同时也料定,周瑜毕竟不是等闲之辈,吃了败仗一定会想办法报复。好,让他们双方拼杀吧,我在旁边可以乘虚取利。



果然,战争按照孔明的预见进行着。周瑜先是吃了曹仁的大



亏,以后采用诈死之计,引诱曹仁劫寨用伏兵将曹军杀得落花流



水,得意洋洋地率部直取南郡。



不料,当他来到城下时,却见城上布满旌旗,刘备的大将赵云威风凛凛地站立在南郡城头,说“:周都督不要怪罪,我奉诸葛亮军师之命,已占领了此城。”



周瑜大怒,命部下攻城。城上乱箭射下,周瑜只得气咻咻暂回营寨。谁知探子又来报告“:诸葛亮得了南郡,又拿住陈矫用兵符,冒充曹仁专使调荆州曹军来救南郡,却叫张飞乘虚袭取了荆州。”



一会,又一探子来报告“:夏侯惇在襄阳,被诸葛亮派人拿了兵符,假称曹仁求救,引诱夏侯惇率军出城,却叫关云长乘虚偷取了襄阳。”



诸葛亮乘周瑜和曹仁往来厮杀损兵折将之际,略施小计,兵



不血刃地连夺了南郡、荆州和襄阳。



周瑜直气得大叫一声,箭疮迸裂。



学有所思:



笑到最后的人永远是那些对事物的发展有深刻的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的人。











崔浩居安思危







北魏太武帝拓跋寿狩猎于吕梁山一带,召集司徒崔浩到其行营商议军机大事。



崔浩上表陈述安邦定国之计:“昔汉武帝为匈奴所侵扰,因



而开发凉州五郡,通西域,鼓励老百姓种粮储粮,以作为剿灭敌



人的物质基础。积蓄力量后,频频东西出击,因而汉未疲而匈奴



已劳顿不堪,终于臣服。凉州前些时候虽已被我们平定,但北贼



尚未彻底心服,征役频繁,此时不宜迁徙当地老百姓充塞内地。



根据汉代的治国方法,从长远考虑,若将当地人内迁,则反使其



地空虚,纵使有边镇戍兵,惟可守御,若要大举北进,军资必乏。



依我不成熟的意见,还是得按以前议定之计行事,招募北魏的豪



强大族徙居凉州,充实凉州人力物力,到大举北进之日,东西一



齐进发,此方算得上安邦定国之计。”



向边境移民,增加那里的人口,发展那里的经济,这样才能



从根本上巩固边防。



崔浩居安思危,才提出这一富有远见的建议。



宋真宗时,李沆做宰相,王旦任参知政事。



当时正值西北边境战事吃紧,往往到了很晚才能吃饭,王旦长叹“:唉!我们这些人,怎样才能遇到天下太平、优游无事的时候啊!”



李沆说:“稍有忧虑辛苦,才可让人警惕。假使哪天四方无



事,则朝廷里未必不会生出事来。”后来,宋与契丹讲和了,王旦问李沆“:何如?”李沆说“:议和

当然是好事。但一旦边疆无事,恐怕皇上又会渐渐生出奢侈之心。”



王旦不以为然,李沆则每天收集一些水旱灾害、强盗、乱贼



以及忤逆不孝的事禀奏皇上,皇上听了,抑郁不乐。王旦认为不



值得拿这些琐碎的小事去烦扰皇上。



李沆则说“:皇上年少,应让他知道各方面的艰难,具有忧患意识。不然,他血气方刚,不是成天迷恋美女娱乐、斗狗跑马,就是大兴土木,征召军队,建祠立庙。我老了,看不到这一天了,而这些正是你参政之后的忧虑啊!”

李沆死后,宋真宗看到与契丹讲和了,西夏也对宋称臣了,



果然在泰山封岱祠,在汾水建宗庙,大肆营造宫殿,搜集研究已



废弃了的典籍,没有闲暇之日。



王旦亲眼看见王若钦、丁谓等奸臣的所作所为,想进言劝



谏,而自己却已经陷进去了;想离开朝廷,而念及皇上对他的厚爱,不便辞官。此时,王旦才认识到李沆的先见之明,感叹道“:李文靖真是一位圣人啊!”



未雨绸缪,这个道理看似平常,但也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做到



的。当事人有的是“愚”;贪图安逸,头脑已不再清醒;有的是“怕”:害怕触动自己的现有利益,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学有所思: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危机总是一点一点积累的,到了一定程度,才突然爆发。做事情要早早地把隐患考虑周全,如果事到临头才去应对,难免会疏漏百出。











太子友劝谏吴王







春秋时吴越之战,起初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俘沦为阶下



囚。但吴王夫差是个胸无玄机、智力平凡的角色,他拒绝听从谋



臣伍子胥的忠告,而被馅媚、贿赂所惑,而把自己的宿敌越王勾



践释放回国。



越王回国后,马上把越国最漂亮的美女西施进献给夫差,夫



差得到西施后,整天沉溺于酒色当中,骄纵恣睢,日甚一日。每逢



西施胃病发作,手抚胸前的时候,那种病态美让夫差销魂落魄,



一切军国大事都抛在九霄云外。对外,夫差贪图武功,北伐齐国,



忠言劝谏的伍子胥被下令自杀。夫差的种种行为使太子友深感



忧虑。为了让父王回心转意,他决心设计使夫差觉悟。



天,太子友手拿弹弓,浑身透湿,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跑



见夫差。吴王见状惊诧非常,急忙询问原因。太子友说“:清晨我到后花园,听秋蝉在树枝上得意地鸣叫,正当蝉鸣高兴的时候,一只螳螂却聚精会神地拉开架式,准备捕捉秋蝉。而此时,螳螂压根也没想到,一只机灵的黄雀正在林中徘徊,它平心静气,轻巧极了,两只闪亮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螳螂。黄雀专心致志地想吃到螳螂,正好我在一旁,马上准备拉开弹弓,集中精力瞄准,只顾黄雀,为提防脚下,结果,一下子跌到大水坑里,弄成现在这副样子。”



夫差听完太子友的叙述,似有所悟,他说“:看来这是因为你贪图近利,不考虑后患,瞻前不顾后是天下最愚蠢的行为。”太子友连忙接住吴王的话说:“天下最愚蠢的事,恐怕没有比这更厉害的吧?当初齐国无缘无故地去攻打鲁国,集中全部军队倾巢而



出,自以为可以占有鲁国,没想到我们吴国正动员所有兵力,长



途远征齐国,齐军惨败。眼看吴国可以吞并齐国了,岂料越国正



在整顿军队,挑选那些愿战死沙场的勇士,由三江杀人五湖,挥



师北方,一心要捣毁我们吴国,报当年越王受辱之仇。”听到此



处,吴王全明白了,太子友所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是



规谏他罢北上伐齐之念。吴王哪里再能听下半句,大怒道“;这全



都是伍子胥的那一套,妄想阻挠我的计划,伍子胥已经自杀,你



再多嘴,我就要废掉你!”公子友悻悻然地退出去了。



果然,几年之后,吴王为了扬盟主威,率领大军北上远征。可是,由于大队人马连续天的急行军已经疲惫不堪,成强弩之末之势,根本不能再战了。而此时,那位忍耐极强的越王勾践,马上丢掉忍耐,抓住这一最佳时机,向吴国发动突袭。夫差本土危急,赶忙回军救援,结果,被越军包围,吴军不堪一击,一战即败。最终,吴国都城沦陷,吴王无路可逃,只好自杀。



也许,吴王死前才后悔,不该不听伍子胥规谏,而把他杀掉;



也才真正理解了太子友所讲的故事。所以临死之际,他用布把自



己的脸蒙起来,表示他在九泉之下无脸再见伍子胥了,可惜,悔



之晚矣!



越国灭掉吴国,正是螳



螂捕蝉,不知黄雀在后,结果



黄雀吃了螳螂。透过这一历



史故事,不仅是我们感悟到:



制定决策不能不考虑到极其



复杂的社会环境。不同国家、



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集团,为



了各自利益,为了生存和发



展,互相敌对、联合、渗透,形



吴王夫差画像 成一种复杂的关系网。处在这个关系上的各单位,互相牵制。如“蝉’之背后有“螳螂”,“螳



螂”之后又有“黄雀”的格局。



学有所思:



在追求利益的时候,一定要辨明各种利害关系,识别其中潜伏的危机,注意首尾兼顾。不要做秋蝉,也不要做螳螂,哪怕你是黄雀,还要看看身边有没有藏躲着的弹弓手呢?











孙膑诱敌深入







公元前年,魏国军队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



派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军师,领兵救韩。孙膑重演“围魏救赵”



的故伎,不去解韩国之围,只指挥齐军直接攻打魏国。魏将庞涓



得知消息,急忙从韩国撤军回国。



这时齐军已经越过齐境西进。孙膑对田忌说:“他们三晋的



军队向来剽悍勇武而轻视齐国,齐国有怯弱之名,善于打仗的人



就是要因势利导。兵法上说,急行军里去争利会损失上将;急行军里去争利只有一半人能赶到。我军进入魏境后,第一天要造万人吃饭用的灶,第二天减为万,第三天减为万。”说完此话,孙膑已有计策。



庞涓赶回魏国后,就去察看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发现齐军的



营地占地面积很大。他叫人数了数做饭的炉灶,足够十万人吃饭



用,庞涓心里暗自惊奇。



第二天,庞涓带领大军追到齐军第二次扎营的地方,数了



数炉灶数目,已减少一半,只能供万人用饭了。



第三天,魏军追到齐军第三次扎营的地方,再仔细数数齐军



的炉灶,仅够两万人用饭了。庞涓此情况,冷笑两声,对周围的将



士说:“齐军都是一些贪生怕死的家伙,万大军到魏国,才三



天功夫,逃跑了一大半了。”



于是他脱离大军主力,只率领轻装精锐的部队,昼夜兼程地



追击齐军,一直追到马陵。这时夕阳西沉,天已擦黑。马陵道狭窄



难进,路旁堆了不少障碍物。庞涓恨死孙膑,恨不得二步赶上齐军,就命令魏军踏着月色,继续前进。不久,前面有兵士报告说:



“道路全给木头堵死了。”



庞涓驰马上前,抬头一看,道路两旁的树木全被砍光,中间



只孤零零地立着一棵大树。树的一面树皮刮去,露出一方白色树



干,上面隐隐约约显出几个大字。因天色昏黑,辨认不清。



庞涓命人点起火把,照照上面所写的字。火光中,几个大字赫然生辉,令庞涓心惊肉跳“:庞涓死于此树下。”知道中计的庞涓,撤退的命令还未出口,四方杀声陡然响起,如飞蝗疾雨的箭矢,直往灯光照照处倾泻而来!魏军大乱,彼此不能相救援。心胸狭窄、意气骄横的庞涓,自知大势已去,不愿作同学的俘虏,只好拔剑自杀。临死前他愤恨地说“:居然让孙膑这小子成了名!”齐军便乘胜发起攻击,全歼魏军,俘虏了魏太子申回国。

孙膑,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举世公认的兵家之圣。他



不但著有《孙膑兵法》流传后世,而且统兵打仗也享有盛名。孙膑



大破魏军的马陵道之战,巧妙运用欺骗、诱惑、恐吓等心理战术,“励友军之心,竭敌军之气”,战胜了骁勇凶悍、不可一世的庞涓,



堪称是他指挥艺术的得意之作。



从马陵之战可以看出,当韩国对魏国的侵略力不能御而向



齐国求援时,孙膑虽力主相战但并不急于发兵赴战。其主要原



因,是齐国无论在军力和经济力方面都弱于魏国。如果急于发兵相救,无异于“扬汤止沸”。但是,此时韩魏已经交战,韩国危在旦夕。为了使韩国的将土继续抵御魏军的进攻,以赢得时间,孙膑一面口头答应韩国的请求,利用韩国的期望心理和宣传上的效果,激励韩军的战斗信心;另一方面,采取以韩制魏的策略,不断衰竭敌人的战斗意志,特到魏军师老兵疲之际,再遣一支劲旅,因势利导“,减灶诱敌”之法战而胜之。



孙膑深知,信心和士气是胜利的根本保证,是部队心理素质



的核心内容。韩魏交战,一旦韩军失去信心,整个攻魏的战略意



图就难以实现。所以他除了使自己的部队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

士气外,还积极以宣传鼓舞的方法,使韩军力战待援,树立必胜的战斗信心。



一支部队,如果缺乏战胜敌人的信心,势必过高地估计敌人



的力量,过多地考虑自己的生死安危,从而在心理上失去凝聚力。因此,在战场上巧妙地运用心理方法,不断恢复、鼓舞部队的战斗信心,就可以凝成顽强的抗争精神、临危不惧的英勇气概和坚忍不拔的忍耐力。



从马陵之战可以看出,孙膑除了充分利用信心这一心理条



件以外,不断衰竭敌方的战斗情绪也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方面。这



里,他首先利用韩魏交战以消耗敌人体力,然后又利用庞涓求胜心切,通过“减灶”之法,示弱骄敌,使之轻举冒进,最后,待敌战斗情绪衰竭殆尽之时再轻取之。



在军事行动中,消耗敌军的精力,钝挫敌军的士气,是一条



重要的心理战原则。如果短期决战不能分出胜负,可以用一定的



力量不停地向敌人实施袭扰、进攻,不断消耗敌军的输力,消磨



敌人的意志,衰竭敌军的信心,加重对方的心理和精神负担,而



后再相机决战取胜,这也正是孙膑用兵的一着高棋。此外,为了



衰竭敌军之心,他还针对敌人的骄横心理以“示形”的心战方法



辅助军事行动。埋锅造饭,这本是军队在野战条件下生活的一种



保障措施。但这一常见不鲜的现象,竟成了孙膑衰竭敌人的重要



手段。



学有所思:



一个高明的指挥者,他总是通过谋略来消磨敌人的意志,动



摇对手的信心,加重对方的心理负担,而后再相机决战取胜。









李广智取对手





汉景帝在位时(前前匈奴人时常侵扰边境,并入侵了上郡(今陕西省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皇帝就派了一名宦官随“飞将军”李广前去平息。



一天,这位宦官因事带领几十名骑兵正纵马飞奔,遇到了三



个匈奴人,仗着人多就打了起来。没料到这三人不仅将几十名汉



军骑兵全部射死,还射伤了宦官。



宦官急忙逃回李广营中。李广听后说:“这三人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但杀我手下几十名骑兵,怎能轻易放过他们。”当即点齐了百余名骑兵急迫下去,追了几十里之后,果然看见了那三个匈奴人。李广命令部下分两路包抄,并拉弓射箭,发两箭射死两人,剩下一人被活捉。经审问果然是匈奴的射雕能手。



李广命令将此人捆绑后,正欲折回营地,却发现远处尘土飞



扬,上千个匈奴骑兵正向这边奔来。他们看见李广只带了百余名骑兵,就怀疑有埋伏,便停下来。李广见状,马上喝住正准备调头撤退的骑兵们,很镇静地说:“敌人停下来,就是认为我们有伏兵,我们如果这样逃跑,还没等回到大营,就会被匈奴骑兵追上,乱箭射死。我们一定要镇静自若,不仅不后退,还要向前进攻。敌人会认为我们后有伏兵,而不敢轻举妄动。”



骑兵们半信半疑地,在李广的带领下前进到与匈奴人约两



里远的地方停下。匈奴将领看到汉军这种情形,更怀疑有埋伏,



立刻列下了阵势,以观其变。李广见匈奴人中计,又命令大家下马休息,并把马鞍卸下来。李广见众骑兵都疑惑不解,就说“:敌

众我寡,在这么近的距离内,敌人见我们不退兵,反而卸下马鞍,



就会更加相信我们是诱敌的骑兵了。”



部下们虽然躺在地上休息,却个个提心吊胆。这时,有个骑



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想试探虚实,被李广飞身上马,一箭射死。然后李广又回到队伍中休息。匈奴人见状,唯恐中埋伏,更不敢发起攻击。



双方这样相持到天黑,此时,匈奴人又怕遭到汉军的偷袭,



就悄悄地撤走了。李广他们等到天亮后,见匈奴人撤走了,才从



容地返回军营。李广正是利用敌人小心谨慎的特点,摆起了空城计,使敌人不敢贸然进攻,镇住了敌兵,使自己安全脱险。这就启示我们遇到困难,要善用计谋,这样就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学有所思:



在竞争中,掌握对方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对于轻松驾驭



对手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当对方谨慎多疑时,我们可以运用智



慧,摆个“空城计”来迷惑他。要做到这一定要对对手了如指掌,



而且善于分析事态、正确应对才行。



献花(0)
+1
(本文系大道至简64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