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班级小助手_一所村级小学崛起的“催化剂”班级管理
2012-07-26 | 阅:  转:  |  分享 
  
班级小助手—一所村级小学崛起的“催化剂”

一所偏远的农村村级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何多年雄居全县前茅?为何有如此魅力吸引众人的眼球?近日,笔者慕名到四川省宜宾县孔滩镇万家村小学校采访,深入了解该校赖以成名的“学生小助手”工作开展情况。

万家村小学校自2002年以来对如何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级小助手队伍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艰苦探索与实践,总结、提炼出了“三四六”培养小助手方法,即“三级培养目标、四项培养制度、六大保障措施”。小助手出现在班级和课堂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让学校管理者从繁重的管理中解脱出来思考学校发展;让教师从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潜心钻研教学。小助手不仅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业务素质的提升,而且课堂教学效益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该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县200余所村级小学中连续9年名列前茅,共有61人次获县教学一、二等奖,3人获市级教学奖。该校《培养班级小助手经验》2010年获县教学成果一等奖。

与此同时,该校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教育管理能力及艺术素养等都得到了全面提升,为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级培养目标



该校培养班级小助手的终极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自学、自主、自立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确定了培养班级小助手的三级目标。

一级目标:一二年级,“扶”小助手,树立服务意识;二级目标:三四年级,“帮”小助手,培养管理能力;三级目标:五六年级,“放”小助手,奠定发展基础。通过三级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自立自强、团结互助优良班风基本形成。小助手们快乐工作、愉快学习。谁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有人主动帮助,谁生病自然有人过问,自习课有人安排学习内容、维护课堂秩序,清洁卫生、两操有人专管……,通过互帮互助,全校几乎不再有学习困难和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



四项培养制度



学校通过小助手上岗选举制、工作责任制、定期培养制、锻炼轮换制等四项培养制度,让学生人人能当小助手,个个争做好助手。

该校各班级设置了“三大助手”岗位:一是总助手;二是课堂助手,包括课前三分钟助手、预习助手、纠错助手、评讲助手、音乐助手、体育助手、美术助手、自习助手、四大主要学科助手、各小组助手、值日助手;三是课外助手,有生活助手、劳动助手、卫生值日助手、校内安全助手、路途安全助手等。学校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的特长和爱好,自选岗位、自愿报名。实行差额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班级小助手成员,每届任期为一学期,特别优秀的可连选连任。

该校老师们说:“在一个班级中,如何组织和培养好班级小助手,是一项很关键的工作。”他们认为,班级小助手要有较好的品德,有为同学服务的热情,有宽广的胸怀,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只有“知人”才能“善任”。选好班级小助手,使其真正成为教师的助手,必须了解学生。教师利用可能利用的机会,跟学生谈心、交心,并和他们一起玩游戏,一起搞劳动,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有了融洽的师生关系,老师才能很快的全面掌握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个人性格、爱好、学习基础等,为组建班级小助手管理机构掌握第一手材料。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班主任还及时、主动与科任老师和家长联系沟通。

小助手一经选出,班主任便组织召开班级小助手会议,明确班级小助手分工,让他们熟悉各自的岗位职责和任务,要求既分工又要合作,并对他们所做工作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根据班级小助手管理方案,班级每学月、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小助手工作全面总结,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小助手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效果不够理想的小助手进行帮扶指导。

同时,班主任定期对班级小助手进行履职方法、能力的培养。一是由总助手召集班级小助手会议,班主任到会指导,进行会上培养;二是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利用周二下午针对小助手开展工作的具体情况对小助手进行个别培养。

为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锻炼,让每一个孩子个性都得到极致的发挥,该校还消除了“干部任期终身制”。根据小助手们自身的特点和履职效果,经过班主任和全班学生评议,其岗位职务可以交换。如学习助手和总助手交换,小组助手和体育助手交换等。担任小助手时间较长且效果显著的,可以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培养合格后他可以“功成身退”,让一批又一批的新人不断成长。

为面向全体,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学校要求在两个学年内,每一名学生至少要担任一次“班级小助手”。尤其要给留守儿童创造上岗机会,让他们通过帮老师做事和为班级、为同学服务来感受到自身价值的所在,从而树立自信、缓解孤单,体会班集体、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人人能当小助手,个个争做好助手”,使每名学生各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使班级、学校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这样,学生几乎人人都是“官”,满足了学生上进的心理需求,同时每个同学也有了展示自我才华的用武之地,收到了很好的班级管理效果。



六大保障措施



为使班级小助手能够长期、正常开展班级和课堂教学管理工作,促进学生自主教育管理,该校制定了学生全员参与、教师精心培养、学校高度重视、家长密切配合、上级积极支持、落实激励机制的六大保障措施。

各班级把课堂和教学管理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管理,在管理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保证学生人人都有成为小助手的机会,人人都能够当上小助手。教师长期坚持对小助手进行精心指导与培养,使小助手管理班级这一崭新模式健康、持续发展。根据小助手开展工作情况不定期召开小助手会议,及时让那些有经验、管理好的小助手,传授自己成功的经验,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弥补不足,达到互相提高的目的。

学校把培养小助手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总体部署,全面协调、督促,保证小助手参与管理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定期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让学生家长知晓这一管理方法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之全力支持教师和学校的工作,共同培育班级小助手。学校及时向片区校、镇中心校汇报小助手培养及工作开展情况,求得上级的支持,为培养小助手拓宽了发展空间。

同时,学校每个班级每学月进行一次小助手工作全面总结,细心挖掘小助手们工作上的亮点,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工作特别突出的,将被记入班级“功劳簿”或发给五角星“勋章”,对工作效果不够理想的小助手进行耐心帮扶指导,促使其工作更上层楼。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小助手工作全面总结,并评选一批优秀能干的小助手进行表彰奖励。

培养班级小助手,既培养了学生自学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班级小助手,通过参与班级及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自身得到了锻炼,小助手们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得到了极大提高,学生的潜能到了初中、高中阶段日益显现。据统计,30%左右的学生在初、高中担任了班干部和学生会、团委会干部。由于小助手的作用凸显,近年来,该校教育教学质量连续多年名列全县前列,县内兄弟乡镇学校和县外学校纷纷慕名到偏远的万家村小学校参观学习。

该校通过“三四六”小助手培养方法,有意识的、持之以恒的对班级小助手进行培养、指导,将全体学生分期分批的,逐年逐段的转化成了教师得力的“小帮手”。通过小助手们卓有成效的工作,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明显上升,教师工作的轻松度、快乐度明显增加,教育教学成果更加显著,学校管理更加条理化、规范化、科学化。(朱俊聪刘强)

献花(0)
+1
(本文系巴山教学论...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