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砣刻痕迹
2012-08-06 | 阅:  转:  |  分享 
  
殷商早期玉器的砣刻痕迹较深,显得刚劲有力,晚期较浅,甚至浅到连刻画大样时的画痕都覆盖不了,这一现象尤其在砣痕交接处十分明显。商代玉器的砣刻,首次使用了青铜砣具,这为殷商玉器的精确加工,大幅度的提高琢玉效率提供了可能,比使用石器砣具等更原始砣磨工具琢玉的时代,如红山文化等玉器,造型更精美,砣刻更精细,数量也更多。

无论早晚期殷商玉器的砣刻痕迹,都有明显的解玉沙所留下的特有痕迹,这些痕迹粗细、长短、深浅不同,绝不会出现仿品上又长又平行的砣刻线条,用水或其他浆状液体拌和的解玉沙是无序的游离状态,砣具带动这些解玉沙砣刻玉器纹饰,会留下没有规律的砣刻痕迹;而现代琢刻工具,尤其是金刚沙工具,会留下固定不变的、长长的、深浅相同的、平行的砣刻线痕迹。这些砣痕有时会交叉,显得杂乱,但仍能发现平行的迹象。有些工具,在玉器上会留下不易察觉的痕迹,纹饰凹槽的底面光洁,几乎看不到砣具的线条痕迹,与殷商玉器上的工艺痕迹相去甚远。有些古玉新工,即损毁的古玉改制成另一种类玉器,现代工具造成的砣刻痕迹会顺着古玉表面原有的侵蚀坑而起伏,砣痕会覆盖原有的侵蚀坑、表面原有的画痕、抛光痕等。当然,以上这些现象,要借助高倍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看得更清楚。凭借以上方法,不难辨别出所谓老玉新工的仿制品。www.findart.com.cn

观察玉器上的钻孔工艺,可以辨别出商代玉器的真赝。殷商早期玉器的钻孔较为讲究,对钻孔虽有错位现象,但没有晚期严重,早期钻孔工艺接近完成时,可能换用较细的解玉沙,以起到对孔壁抛光的作用,所以早期玉器孔壁尤其是眼睛能看到的孔壁外缘大多较光滑,但孔壁深处,仍然留有解玉沙砣磨的痕迹。晚期玉器钻孔较为粗率,对钻孔错位相对较为严重,有时仅一面的钻孔就会出现几个偏向孔壁的台阶,这是多次换“钻头”后定位不准确造成的,这些台阶大都偏向孔壁的一边。晚期玉器钻孔孔壁不抛光,大多数留有明显的解玉沙砣磨痕迹。据笔者研究,殷商晚期玉器上的钻孔,有些采用了颗粒较粗的解玉沙来配合“钻头”钻孔,粗的解玉沙可以提高钻孔效率,但会在孔壁上留下较深、较宽的解玉沙痕迹。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殷商玉器的配系孔,由于长期配系的原因,孔壁可能会磨损得非常光滑。www.findart.com.cn

殷商玉器的钻孔孔壁上,绝不会出现所谓“螺旋纹”,只有现代钻孔工具由于钻进速度快,才会出现钻头高速钻进造成的螺旋纹,钻具上镶嵌沾附的金刚砂,会留下等距、等深、平行的螺旋纹痕,有些现代钻孔孔壁还非常光滑。殷商玉器钻孔时使用的解玉沙要比砣刻纹饰的解玉沙粗,以加快钻孔的速度,提高钻孔效率,天然形成的解玉沙粗细不匀,这些砣磨时成游离状态的解玉沙在孔壁留下的解玉沙砣磨痕线较粗,并且粗细不同、长短不同、深浅不同、距离不同(解玉沙砣磨的痕线之间不等距),最重要的是,解玉沙所留下的砣磨痕线不平行。这些现象,借助高倍放大镜或显微镜是不难观察到的,当然,没有上手机会的爱好者,只能凭借书本图录了,一旦书本上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如所谓的“螺旋纹”,“吃药”就在所难免了。www.findart.com.cn

另外,由于殷商玉器的钻孔常常是在器物完全成形之后完成的,成形后的玉器表面,已经砣刻了纹饰,由于钻孔是在纹饰砣刻以后进行的,所以有时候钻孔的边缘会将纹饰痕迹掩盖、破坏,有些钻孔是斜向进行的,钻孔的边缘会出现“马蹄”状的椭圆形,斜向钻孔的孔壁边缘,解玉沙的旋痕与垂直钻孔的孔壁边缘的旋痕明显不同。当然,这也是辨伪的依据之一。

我用医院眼科显微镜看微痕,光源好,清晰,立体。古代常用垃圾宝石矿等硬度高的矿物锤成末过筛子后的磨料打磨抛光,当然,打磨抛光过程用的磨料也不是一种粒度,不同步骤用的磨料粒度不同,现代常用人造磨料如碳化硅等做的的砂纸,磨石条钻石粉打磨抛光。人造磨料粒度,棱角,和古人用的差异很大。仿老坨工也撒的是人造磨料。放大镜下很好分辨。例如:多数明代玉件高倍镜下:波浪状亮面散布较短,粗,方向不同的划痕。这是明代特有的磨制步骤和磨料的缺陷造成的。清早期的亮面波浪起伏小了,方向不同的划痕比明的要细长浅,磨制工艺和磨料有改进造成的。再以后划痕就没了。第九页有图例详解。别的时代以后有空细讲。现代的砂纸,磨石,人造磨料颗粒出不来那些划痕。建议研究微痕的兄弟要了解古人琢玉的步骤,用固定的高倍放大镜,不要总换放大镜。常见古玉微痕有打磨痕,工具痕,和沁。古人常用以下方法:1锯,最常见,越原始的锯越粗糙。从最早的用藤条到明清细金属丝,用这些带动解玉沙锯料。2砣,用圆形锯片撒解玉沙切玉。越早时期陀盘越粗糙,从最早的石质砣盘到金属砣盘。3管钻。可以套取芯料。做圆形器,烟嘴之类常用。玉片侧面(见图)细金属丝的锯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拉丝工。

见图标识,一段弧形阴线,这是管钻的痕迹,所用管钻的壁极薄,现代很难仿。常见于老烟嘴掏芯。正中最深的是砣盘切割痕由两道切痕组成,底壁圆滑,典型老工阴线用线锯镂雕步骤:先打孔如图标记,再伸入金属丝撒解玉沙锯。拉丝工如此操作。

这是现代砣具,人造金刚砂用软金属熔附在砣具表面,琢磨效率较古人高的多。如果一件待鉴玉器出现它们形成的痕迹,直接出局。

这是现代工具切割留下的平面。每个锯面都是由很多“尖锐,绝对平行的划痕”组成。这是现代工具特有的。现代工具做的阴线坑角锐利由许多“尖锐,绝对平行的划痕”组成打孔的鉴别:古人打孔很费力,一般用金属棍撒解玉沙旋转,效率很恨很很很低。见图1,2,和图3右的玛瑙孔,都为老孔。孔壁光亮,无规律地散步少量螺旋纹。这是打孔过程中改变角度造成的。图3左玛瑙孔为现代砣具打出的,孔壁密布细锐平行的旋纹。

锯痕,使用的解玉沙很粗,所以锯面粗糙,锯痕累累。凹面磨痕为厚砣打磨痕,整个凹面是被如标识的工具痕去除的。由于后面的打磨工序不够完善,所以标志处没完全被后面工序抹去

明清玉一种抛光方法,漂亮的玻璃光大家看这张新工玉器图的粗阴线,有和阴线走行垂直的细小纹路,这是现代金刚砂杆钻作出的。古代做阴线一般用轮盘撒解玉沙,阴线里只是偶见平行于走行的划痕。古玉上偶尔见到内壁有垂直纹的阴线,那是先打孔,再用线锯把孔剖开留下的,但很少见。

见瓶底管钻痕,古玉常用管钻减地,这样效率高见图,阴线起刀处或收刀处是尖尖的,老陀工阴线一般都有此特点,可能是陀盘边缘为刃状形成的『琢玉时不断磨损不断打磨锐利』

清晚,民国时的小玉牌,阴线的制作几乎到了极致,纤细,流畅。这块玉牌上有的阴线用头发丝都放不进去。洗污垢时用针尖剔不净。用超声波洗眼镜机才弄干净。小牌子用料极差,表面打磨粗糙,背面的字也是不标准。我判断可能是民国乱世,玉料,打磨砂等渠道不畅所致。另外该玉匠文化水平很有限。这种东西很少见,开始也拿不准,后来仔细看了下,边缘的拉丝工没问题,阴线没问题,也没找到现代工具痕。我也琢玉,可我想仿牌子的阴线仿不到这个水平。这东西是老乡摊上买的,他摊上全垃圾,但没仿品。应该是收破烂来的。当时很脏,针一划掉粉,花几十元当岫玉买的。谁知到家洗去污垢针划不动了。

其实用显微镜,还是可以直接拍照的…方法很简单..你在看显微镜时,眼睛是看目镜里的影像..拍照时,相机镜头一样对准目镜里拍照就行了..因为目镜里的影像算是近物,所以建议相机要开到微距模式..以利对焦…下图就是我把30倍放大镜,贴着相机镜头拍的…以弥补相机微距的不足….





普及一下战国谷粒纹加工和砣子底槽加工省得瞎玩

28楼









献花(0)
+1
(本文系手痒痒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