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床杂志2OO8年第24卷第11期
腧穴应用
艾灸百会为主治疗失眠症3O例
夏阳,高俊雄2
(1.南通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江苏盐城224001;2.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北京100015)
·23·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艾灸百会为主结合针刺方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失眠症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即艾灸百会为主结合针刺组3O例,对照组即单纯针刺组3O例。两个疗程后分析结果。
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百会为主结合针刺治疗失眠症可
以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失眠症;艾灸;针灸疗法
中图分类号:112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779(2008)I1—0023—02
失眠症,中医称为“不寐”,是指各种心理、社会因
素引起的非器质性睡眠与觉醒障碍。失眠是睡眠障碍
领域内近百种疾病中的常见症状之一,是以难以入睡
和睡眠维持困难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
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需求的一种主观体验。在
现代化生活所带来的社会节奏加快及竞争加剧的今
天,失眠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美国有33%的人患有失眠,在欧洲4%一22%的人受
到失眠的严重影响,而我国目前失眠症的发病率也高
达10%20%。因此,失眠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工作及身心健康。针灸疗法以其独特的安全性、有效
性,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1993年以来笔者采用艾灸
百会为主结合针刺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根据
就诊时间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l8
例;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者19岁;病程最短者38
天,最长者7年。对照组30例,男l4例,女l6例;年
龄最大者63岁,最小者l8岁;病程最短者28天,最长
者l0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
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
准《中医精神疾病诊断标准(CCMB一2一R)》n】中关于
失眠症的诊断标准:①轻者入寐困难而易醒,醒后不
寐,重者彻夜难眠;②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
梦等症;③经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
1.3纳入标准具有失眠典型症状,持续在2周以
作者筒介:夏阳(197o一),男,副主任中医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
上,符合中医辨证标准者,可纳入实验病例。
1.4排除标准①凡是全身性疾病如疼痛、发热、咳
嗽、手术等,以及外界环境干扰因素引起者;②年龄在
l8周岁以下,或7O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
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疾
患者。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艾灸百会为主结合针刺治疗。(1)针刺
主穴:百会、四神聪、安眠、内关、神门、三阴交。辨证配
穴:①肝气郁结:太冲、阳陵泉、期门;②肝郁化火:太
冲、侠溪、足窍阴、风池;③心火炽盛:心俞、肾俞、太溪、
郗门;④阴虚火旺:大陵、太溪、太冲;⑤痰热内扰:丰
隆、大陵、曲池、阴陵泉、足三里;⑥心脾两虚:心俞、脾
俞、中脘、足三里;⑦心虚胆怯:心俞、胆俞、大陵、丘墟;
⑧气滞血瘀:太冲、血海、气海、肝俞、心俞。操作方法:
用75%酒精作局部穴位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寸毫
针针刺相应穴位,根据病证虚实采用相应的补泻手法,
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针
刺时间:每天下午或傍晚。得气后留针30分钟,其间
行针1—2次,每天1次。l0天为1个疗程,间隔2~3
天行下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治疗结果。(2)艾
灸:嘱患者家属于每晚睡前用清艾条在百会穴上悬灸
10—15rain,一般在灸后5—15分钟即可入睡,个别患
者1~2小时后入睡,1O天为1个疗程,间隔2~3天行
下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治疗结果。
2.2对照组全部病例均在收治后开始针刺治疗,仅
采用传统针刺常规治疗,针刺取穴、针刺方法均同治疗
组。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评定: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小
·24·
时以上,睡眠深沉无多梦,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
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小时以上,睡眠深度增加。
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延长3小时以下;
无效:治疗后睡眠情况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者。
3.2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疗效对比经统计学处
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艾灸百会为主
结合针刺法治疗失眠症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JI盘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率(%)总有效率(%)
治疗组3012153o90.o1oo
对照组306lO12253.393.3
4讨论
中医认为失眠主要是内在因素所致,如体弱、忧
虑、抑郁等等,也有与饮食有关。失眠涉及多个脏腑,
如心、肝、脾、肾等,主要病变在心,与心神的安定与否
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心藏神,心神安定,则能正常睡
眠,如心神不安,则不能人睡。不论是心经自病,或者
脾病、肾病、肝病及胃病影响于心,均可导致失眠。其
中由于思虑不解,劳倦过度,损伤心脾而发病的较多。
心脾受损,则心血不足,心神失养,不得安宁,因而不能
成寐;而心血不足,与脾气受伤密不可分,脾伤则气血
生化不足,不能上奉于心,心失所养,因而心神不安。
这种心血虚而引起的失眠,还可见于虚弱之人,或者产
后失血,生育过多的产妇,以及老年人形体日衰等,其
关健在于心血不足,病变涉及心脾两脏。中医认为睡
眠系心神所主,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的转化结果,
这种规律一旦破坏,就可导致不寐。
针灸治疗失眠的机理和作用,在于能协调阴阳,扶
正祛邪,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灵枢·
根结》篇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阳与阴,精
气乃光,合形于气,使神内藏。”阐明了针灸治疗疾病具
有协调阴阳的作用。百会是督脉经穴,位于巅顶三阳
五会之所,督脉“人络于脑”,而“脑为元神之腑”。四神
聪为经外奇穴,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开1寸。两穴
配合能镇静安神、醒脑益智[引。失眠的病位在心,又与
肝、脾、肾等脏关系密切,故取手少阴心经原穴神门、手
厥阴心包经穴内关,两穴可补心气、养心安神,使心有
所主。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可补心脾、益
肝肾】。现代医学认为针刺安眠穴可调节颅内外血管
和神经机能,还能促使脑内源性内啡肽等介质的分泌
和释放。睡眠所涉及的递质包括乙酰胆碱,7一氨基丁
酸等,有研究证明7一氨基丁酸对哺乳动物中枢神经
系统具有普遍抑制作用。有报道失眠者较正常人脑脊
液7一氨基丁酸含量低,而针刺神门、三阴交后,脑脊
液了一氨基丁酸含量有所提高l4J。灸法具有鼓振阳
气、化生阴血、通达血脉、调和阴阳、宁心安神的功能,
JCAM.Nov,2OO8,Vo1.24,NO.11
明代《针灸大成》云:“思虑劳伤心脾,灸百会”。诸穴合
用可调脏腑功能,使阴阳平衡,心神安定,而能正常睡
眠。
综上所述,艾灸百会为主结合针刺法治疗失眠症
安全、经济、无副作用,不改变睡眠的正常模式,其优势
在于辨证施治,整体调理,在改善睡眠的同时,其他伴
随症状也可得到改善。在治疗中既要内外合治,还要
配合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分析、解决心理等问题,以进
一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南京医科大学脑病医院.中医精神疾病
诊断标准(CCMB一2一R)[s].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94—95
[2]陈贵珍.针刺四神聪为主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
1999,18(3):17
[3]丁维超.针刺神门、三阴交穴为主治疗失眠84例[J].吉林中医药,
2006,26(10):46
[4]皮敏,杜少辉,张宜.针刺治疗失眠及其对氨基丁酸影响的研究
[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2(4):160
收稿日期:2OO8—05—26
书讯
由当代著名针灸专家孙申田教授编著的《新编实用
针灸临床歌诀》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书收
集了经过作者实践、疗效显著的包括痛症(含常见11个
病)、中风(含常见6个并发症)等近40种疾病的针灸治
疗,对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西医的诊断与治疗进行
了阐述,以歌诀的形式编写而成。特别突出了经络辨证
在中医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坚持大脑功能定位与头皮
表面投影关系的选穴方法和观点,通过大量的基础与临
床研究,为头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
并首次公开介绍“孙氏腹针疗法”的内容与应用,以实例
证实了其对多种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本书可供广大针灸
医师、针灸科研工作者和针灸爱好者在学习工作中参考
使用。本书售价14元,邮寄挂号5元。邮购请寄:黑龙江
省哈尔滨动力区和平路71—3号(红珊瑚医药书店)邮
编:150040电话:0451—82165l34
家王
经验
后矛
书《王启才新针灸学》最近由国家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发
行。每本优惠价140元(免邮寄费)。购书者请汇款至:
210029南京汉中路282号南京中医药大学王启才收。
咨询电话:025—86798170、138518026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