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hzlc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把栏杆拍遍的悲剧英雄辛弃疾
2012-08-22 | 阅:  转:  |  分享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把栏杆拍遍的悲剧英雄辛弃疾 乐天才子苏东坡 作者姓名 苏堪钦 所属单位 菏泽一中 姚红梅 所属单位 莱阳市第九中学 联系地址 菏泽一中语文组 联系电话 13869762577 莱阳市第九中学 联系电话 13001613282 电子邮箱 409846433@qq.com 邮政编码 2746000 Yaohongmei1973@163.com 邮政编码 265202

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6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一1.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一词跌宕起伏,呈现出“抑——扬——抑”的情感波折。可以指导学生诵读作品,体会作品一波三折、沉郁顿挫的情感脉络。全词构思十分精巧,无论情思如何转折变化,但始终不离眼前的“水”与“山”这两个意象。可以指导学生思考词人是如何从山、水意象中表现出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深沉的爱国情感的。

2.《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气势雄浑,一气呵成,充分显示了辛弃疾词沉雄豪壮的风格。与《永遇乐》(千古江山)一样,堪称辛词的代表作。辛弃疾擅长“以文为词”的手法,表现在章法结构上是善于收纵转折,表现在用典使事上是贴切达意。可指导学生结合《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作具体鉴赏。

3。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词和杜甫《佳人》诗相比较,辛词中的“那人”和杜诗中的“佳人”都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都善于通过不同的背景渲染来塑造人物形象。可以指导学生对此作比较分析。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倾情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情感?——?感受形象,咀嚼涵咏—品味语言的方法。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2.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3.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6.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

7.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了解宋词在南宋时期的发展脉络

了解豪放词产生于发展的原因及其艺术特点

能够了解辛弃疾词作的基本风格和艺术特点 专题划分 专题一:了解宋词在南宋时期的发展脉络(2课时)

专题二:了解豪放词产生于发展的原因及其艺术特点(1课时)

专题三:能够了解辛弃疾词作的基本风格和艺术特点(3课时) 专题一 了解宋词在南宋时期的发展脉络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一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分小组合作) 宋词的发展历程前贤今哲多有论述,然因视角不同,观点亦异本文则试图从词人群体的更迭、政治环境的变化、抒情范式的变革等方面来分期考察宋词的发展历程。两宋三百馀年的词坛,先后共出现过六代词人群体,宋词的发展历程也相应地经历了六个阶段。

(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和对苏轼、李清照、秦观 多媒体教室 其他 菏泽一中贴吧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由交流:谈谈对宋词的认识。

2.多媒体展示:宋词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谁?

3.展示以柳永代表的特点?

4、展示以苏轼为代表的特点?

5、展示以李清照为代表的特点?

6、展示以秦观为代表的特点?

第二课时:

展示以辛弃疾为代表的特点?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点?

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我们怎样来认识这样的现象?

用心、用情、用体验来诵读他们的作品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学生合作的情况、展示的情况) 1.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2.个人发言声音洪亮,能准确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3.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能引发听者共鸣。

4.能写出个性化的作品,作品展示有独到之处,对他人有借鉴意义。 专题二 了解豪放词产生于发展的原因及其艺术特点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介绍本专题在宋词中的地位,分析以苏辛为代表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豪放词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其前驱是范仲淹。北宋时期,以苏轼为首的一批文革新派诗人打破传统柳词的词风,以“豪放”评词写诗,其特点是不拘守音律、气象恢弘雄放。到了南宋时期,尤其是辛弃疾发展了壮大了豪放词风,开拓了新的视野,所以说豪放派对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设计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常规资源 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林语堂的《乐天才子苏东坡》,梁衡《把栏杆拍遍》邓广铭先生编撰《稼轩词编年笺注》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1.学生自主评点:余秋雨的《东坡突围》,梁衡《把栏杆拍遍》邓广铭先生编撰《稼轩词编年笺注》梁衡《把栏杆拍遍》 所需课时 3课时 专题三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为辛弃疾的个人作品主题,这要求师生从辛弃疾的生平、思想等角度出发,使学生做到知人论世;注意分析辛弃疾词的基本特色。

本次活动主要是把个人的成果放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展示,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评点,推选出佳作,进行宣传展示,做好示范引领,把专题阅读的学习落到实处,让一代悲剧英雄辛弃疾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作的背景和内容。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本专题问题设计 辛弃疾给了我们什么精神支持?

1.他的精神财富到底是什么?

2.他的人生价值体现在何处?

3、我们从中得到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青玉案.元夕》?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词中的“山”“水”两个意象如何表现出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深沉的爱国情感?



第二课时:

读过辛弃疾的这首词,大家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那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呢?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请大家思考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吗?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呢?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2、下阕:万人丛中觅情人①“那人”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没加入狂欢的行列?

②作者塑造这样一位美人,用意是什么?

3、本词艺术特色:

4、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词和杜甫《佳人》诗相比较,辛词中的“那人”和杜诗中的“佳人”都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都善于通过不同的背景渲染来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合理借鉴他人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2.学生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到合情合理。

3.灵活使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加大学习容量。

4.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













































献花(0)
+1
(本文系hzlc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