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运营、精细管理、合作奉献
把关系千家万户的养猪业做好做大做强
——金江生猪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涞水县金江生猪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生猪养殖大户自发组织起来的专业合作组织,也是我县目前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管理规范、前景乐观的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该社坚持服务养殖户、造福老百姓,千方百计发展生猪养殖业生产,为养殖户提供优质服务,走出了一条产业优势突出、联系基层广泛、带动能力强劲的发展路子。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
金江生猪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4月由县供销社“农合联”引领组建成立,是由龙门乡店上养猪场发起,当时注册资产50万元。建社以来,该社一直秉承为社员“提供优质服务、降低养殖风险、创造更多利益”的理念,采取“四统一”(即统一提供饲料、统一收进良种猪、统一成品猪销售、统一防疫消毒)的经营管理模式,切实开展生猪饲养、销售等经营服务,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合作社的运行状况和发展态势良好。2010年,合作社生猪饲料统一提供率达到80%,良种猪统一饲养率达到100%;成品猪统一销售率达到90%,生猪统一防疫率达到80%。2010年,合作社成员共出栏商品猪10200多头、出栏仔猪21000多头,实现销售收入2200余万元,实现利润300余万元;合作社成员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
二、合作社成立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养猪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过去单打独斗式的家庭养殖模式,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农民依靠养猪增收出现困难,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不少养猪大户因市场价格变化,不赚反赔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养殖户深有体会,并渐渐认识到:农民养猪有“三愁”(不知养什么品种好、不知怎么养划算、养好了卖给谁),盼望有人为他们服务;要解决这个问题,农民之间应当联合起来,成立一个组织,引导或指导农民养什么、怎么养,并逐步解决“卖给谁”的问题。这样,农民可专心养猪,减少生产的盲目性、降低市场风险和养殖成本,增加养猪收入。2008年龙门乡店上养猪场经理柯金党有了成立养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念头:为适应养殖业产业化、规范化、集约化生产的需要,只有集中优势资源、节约运行成本才能最大限度增收节支、保障生产。当时,正赶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出台不久,农民可以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民主管理、财务制度等内容作出了相应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有了法律保障,还能享受国家政策扶持。这对柯经理是一重大喜事。2009年4月,柯金党筹集资金50万元,由县供销社“农合联”引领把关,在县工商局登记注册成立了金江生猪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是发展较快,现有入社会员52户,带动周边农户2000余户,拥有资产1200多万元,涉及周边龙门、其中口、赵各庄、九龙四乡镇及易县南城司等地。过去个体养殖户不能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现在通过合作社来解决有了法律保障。合作社通过开展优质技术服务、市场营销和信息服务、推行标准化养殖,使得农民能够获得更大效益,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民的谈判地位得到提高。全体会员视社如家,他们团结一心,信心百倍,决心走好这条共同致富之路。
三、合作社的经营管理
合作社始终抓住成员户增收这条主线不放,本着要提高成员收入的宗旨,创新养殖经营模式,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拓宽成员增收渠道。回顾合作社的发展历程,主要为社员提供了如下服务:
(一)统一引进良种,降低养殖成本。养猪要赚钱,猪种是关键。合作社抓住这个关键,从北京顺义、房山、陈各庄种猪场精选长白、大白、杜洛克等优良品种,所选品种大多属于瘦肉型生猪,主要优点是:生长快,抵抗力强,出栏周期短。合作社社员平均每户饲养这种母猪在三头以上,广泛推行自繁自养模式,不仅保证了猪源,也进一步降低了养殖成本。
(二)统一饲料采购,节约采购费用。合作社为切实解决一家一户购买饲料不方便、费用高等问题,选择信用好、质量高的饲料厂家,实行统一采购、服务到家,降低养殖成本。合作社成员粗略算了一笔账:加入合作社后,生猪食用饲料价格明显降低,玉米每吨节约100元,饲料每吨节约200元,麦皮每吨节约80元,兽药每头节约4元;以每头猪食用饲料600斤计,每斤节省0.1元,每头猪就可以增加收入60元。
统一防疫消毒,提供技术服务。养殖业风险防范的关键是疫病防治。为增强养殖户对疫病防治的风险意识,提高对重大疫病的防控能力,规范养殖生产,柯金党联系县农业局、畜牧局、扶贫办等职能部门,组织河北农大教授和大型养殖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会员养殖大户,实地传授养殖技术,解决养殖过程中的难题,为养殖户提供原料生产搭配、繁育、防疫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同时不断搜集有关生猪养殖的市场信息,向广大养殖户免费发放信息和培训资料,使大家增强了对市场的了解,提高了养殖水平,养殖效益得到明显放大。
(四)统一销售,统一分摊费用。原来当地养猪户之间有句俗语:“亏了养猪的,肥了中间商,赚了卖肉的”。成立专业合作社后,对成员户的成品猪,实行了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的办法,与北京顺鑫农业有限公司的鹏程食品分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将合作社养殖户出栏的商品猪全部销往该公司,一方面保证猪肉质量,让消费者吃得放心;一方面避免了中间商从中砍价,让成员户得到了更多实惠,保障了社员的合法利益。同时,合作社还组织车辆搞好运输,确保养猪户和企业不受损失。仅销售一项,每斤生猪差价在0.8元左右,除去运输成本,每斤的售价比在当地高0.5元,全年售出的一万多头商品猪就可以多卖80多万元。
四、初步成效
两年多来,金江生猪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发展,实现了共赢:一是合作社发展较快。成员由原来的5户发展到现在的52个养殖大户和500多家中小养殖户,同时带动周边农户2000多户家庭,2010年合作社总资产增加到1200万元;二是成员户收入增加。社员们都感受到与以前单干时不一样,社员孟凡民在入社前没有技术,不敢多养,家庭一年的各项收入不到7000元,2009年入社后,养殖母猪10头,公猪1头,出栏商品猪100多头,光养猪收入就达16万元,获纯利5万元,成为靠养猪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三是社会效益明显。合作社通过自身经营管理引导农户发展生猪生产,推动生猪产业逐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从而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同时,合作社通过将产、供、销诸环节有机衔接,实行统一生产标准,有力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层次。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尽管目前金江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周边养殖户积极生产,效益明显,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一是生产发展资金不足。由于广大养殖户多处于贫困乡镇,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生产的一大瓶颈,而由于没有房产和存折抵押,贷款渠道少之又少,使广大会员和养猪户筹钱无门,阻滞了发展脚步。建议省市县金融部门加大扶持力度,给养殖户多渠道提供资金支持。
二是政府部门扶持力度还有待加大。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加之信息闭塞,广大会员参加市县农牧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和服务次数不多,频率不高,对养殖户的带动作用不是很明显。建议县直部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合作社生产,加大培训和技术服务力度,开展送养殖知识和技术下乡活动,让更多的养殖户受益。
三是深加工项目缺乏,产品附加值偏低。由于近几年生猪养殖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因此,只依靠养殖出售生猪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偏低,投资成立生猪屠宰及深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抵御市场波动对养殖造成影响的能力成为当务之急,但由于此类企业投资大、回收期长,仅仅依靠当地养殖户不能满足需要,需要政府协调引进投资商以促进生猪生产及相关产业长远发展。
金江专业合作社已经走过了两年的历程,今后将进一步立足规模养殖,依靠科技发展,着力推行统一生产标准,积极注册产品商标,打造优质知名品牌,加强合作社自律与规范,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努力实现生猪产业的标准化和现代化,为广大养猪农户开创了一条走向市场、走向富裕的成功之路。
2011年5月16日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