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丁焱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让美妙歌声飞扬
2012-08-31 | 阅:  转:  |  分享 
  
让美妙歌声飞扬

丁桂英杭州市翠苑一小

内容提要;“让美妙歌声飞扬。”这篇文章主要是根据小学生心理、年龄等特点让学生掌握歌唱的技能。在学唱歌曲实践过程中,紧密结合音乐艺术形象,正确运用学生们自然的音色;学好节拍、节奏;准确掌握音乐的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理解歌词,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请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会、唱出歌曲的意境,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的歌唱能力和歌唱水平。进一步提高和培养小学生歌唱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想象艺术形象学唱演唱

歌唱教学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歌唱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的途径之一,更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教学内容。现行的音乐各项教学内容中,歌唱教学占去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所以歌唱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歌唱教学培养学生体会歌曲的旋律、歌词中所含的丰富的感情和艺术的美,以及如何运用自己的歌唱去表达。在自信、大胆地演唱表现中,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培养了自信和勇气。歌唱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同时又多了一样与社会交流的工具。歌唱教学提高了学生歌唱的审美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现行歌唱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小学生正处于具体思维强于抽象思维阶段,是想象力旺盛时期,也是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好时期。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小学生在学唱歌曲过程中,能逐渐把握好音乐诸要素;渐渐建立起自信、大胆、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能力。当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恰如其分的引导、指正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明确地认识到这门课程能教授给学生那些知识和技能,学生又能学到哪些力所能学的东西。教师也不能主观臆断。必须从实际出发,设计课程的内容、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如:有些老师在教学生发声练习时,一味强调学生用高位置(头声)演唱;腰部用力等等之类的话。学生很难懂这项要求的具体内容及掌握它们的方法,更不理解这些技能对他们歌唱的眼前有何实际意义。所以容易使学生在音乐课上感到发声练习枯燥乏味,甚至不喜欢音乐课。还有一些小学生对教师生硬、呆板的语言毫无兴趣。

理论依据:

1、国家教育部新发布的新《音乐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第三条“知识与技能”要求中提出: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并掌握歌唱的初步技能。在学段目标中,3—6年级要求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和创造力。歌唱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的途径之一,更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歌唱教学中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情感和风格,学生在歌曲的学习中体验和表达歌曲情感,这是歌唱教学的中心环节。对任何一首歌曲,老师都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其歌词内容、音乐特征、歌曲意境等。而后,再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情去表现歌曲的情感。

2、演唱想象力同样是人脑的机能。从生理机制看,它是大脑皮层上过去旧有的暂时神经联系经重新筛选、组合、搭配和接通,构成新的联系过程。演唱者的任何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意志等过程,不论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离不开想象,想象同其他的心理活动密切地、有机地联系着。想象在演唱中具有重大作用,在歌曲演唱中,每一种思想、每一种感情、某些意志行动,以及对歌唱与发声的感知觉,都包含着想象活动。

演唱记忆活动中也包含着想象的形象,当我们在生活中亲眼见过一些事物和现象后,产生了感知觉,当我们在演唱时复呈它们的表象时,经常是不能详尽地复呈出与原来看见过完全一致的表现,这时大多数的表象已经黯淡、模糊,有些随着年月的推移,甚至早已失去自己完整的轮廓和特殊细节。但是往往我们在演唱时,却经常表现的是完整的和不间断的形象,原因是其中的细节与部分材料已不是原有的,而是在想象参与下,经过补充与改造形成的新形象。关于这一点,演唱者不曾意识到,这是由于在复呈过程中,想象参与了活动,其中遗忘的部分和细节被新形象补充后,所获得的乃是整体的形象。关于形象的想象活动,亚里士多德谈到“一切可想象的东西,在本质上就是记忆的东西”。实际上演唱记忆与演唱想象,彼此关系是相互渗透的作用。演唱的记忆表象某种程度上在意识流中被想象补充着,同想象的形象结合着;同时演唱记忆作为一种反映过程也是想象过程的必要前提。如果歌唱者过去所体验过的东西不能作为表象在他们的记忆中保持下来,可想而知,他们须在每一分钟都的重新体验生活。如果一个人头脑里空空的,连任何印象也没有,他们的想象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演唱想象只有从演唱记忆和生活记忆的表象库存中提取素材,才能进行有效的想象活动。

演唱想象必定参与演唱思维过程,演唱者如果没有同思维内容联系的想象,在分析歌曲、处理歌曲时,就会出现很大困难。演唱者在分析歌曲、处理歌曲时,必须通过想象活动,把感性形象带入其中,从而使思维活跃与豁达。

3、演唱和发声绝大多数时候是通过想象和联想而实现的。对歌曲思想情感的体验、艺术再创作、歌唱表演等,无不需要通过想象和联想而进行的,即使是发生练习也必须通过联想去感知、去认识、去体会、去理解,从而才能掌握发声的内在规律和外部表象。想象和联想是通过具体表象而实现的。表象在歌唱与发声中无处没有,无所不在。在歌唱学习和艺术实践中,表象和想象无比重要,每个演员、每个学生都不能离开它。

演唱中的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方式。形象带有生动形象地间接概括地认识歌唱与发声的特点和规律,它似乎给人以超越现实的感觉。其实演唱的想象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也是歌者头脑对歌曲思想情感和技巧的反映,并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形式。

歌唱发声中的想象和联想与其他心理活动密切联系着,它与音乐记忆、音乐思维等心理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演唱者在思考歌唱表演各个环节时,往往同时产生想象的表象,并依靠这些表象来促进思维过程的进行;另一方面演唱者在情绪心理活动时,想象中的表象能丰富歌曲的形象,增强表演者的情感活动。

演唱者在表现情感之前,首先要使自己进入想象境界,将情感化为意象。具体地说,就是把情感联想在一副副美丽的画面,一种种激动人心的情景,或生动如栩的事件中,这些联想表象不是随意的,而是与所表现的情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教学策略:

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学会歌唱方法

1、利用想象掌握歌唱气息

气息是歌唱的源泉,没有气息地歌唱犹如断了水源,小溪、江河从此干涸。在吸气时,告诉孩子,他们的肚子就像一只没有气的气球,口腔、鼻腔打开,像“闻鲜花”一样吸气,把这只气球吹大吹圆。快速吸气时,采用“吃惊”吸气法。歌唱时呼吸的总体感觉是“漂浮感觉”,也就是声音在气息上游泳。犹如充满空气的气球一样身体轻飘飘的,又犹如身体腾空的感觉,或舒适的感觉、沉下去的感觉、深的感觉,扩张的感觉等。怎样让孩子找到上述这种感觉呢?让孩子想象自己是一棵小树,树根扎得很深很深,小树越长越大,树叶长得越来越茂盛。孩子很快就会找到这种感觉,而且气息不会不好。“气”要在还剩三分之一时换,要不然等小河干枯了再灌水的话就来不及了,演唱的声音就会停顿,音乐就会断掉,那么歌曲就不完整了。在换气的一刹那,你把它想象成偷偷地休息一会儿,这样换气就会很自然,不紧张。唱歌时,“气”要计划着用,在哪里换气,事先要想好,要不然在不该吸气的地方换气,就会破坏音乐的整体感和艺术形象等。

2、在想象中唱出美妙地声音

小学生的声音在五年级之前一般都还没有变声,到了五年级有个别男生开始变声,但大部分的学生还没有变声。即使到了小学六年级,变声的学生也还不是很多。根据以上情况,在小学生的声音训练方面,我们要非常注意训练的方法,不能破坏孩子原有美丽的童声。童声是人声里最美的声音,关键是我们要开发好这美好的资源,让孩子学会运用自己美丽的声音。在训练音色之前,先了解高、中、低音的音色。1)感受音的高低:听音时,让孩子想象是什么动物、人物等艺术形象。听低音时,孩子会说这是大象、狮子、老虎、老爷爷、很严肃的爸爸等艺术形象。听高音时,孩子会说这是小鸟、岩洞里的水滴声、活泼的小男孩和小女孩等艺术形象。2)音色训练:首先告诉孩子,唱歌时,不能把所有的音量都放出来。要把声音保护好,就像你有很多钱,你把钱存到银行里,平时只用这些利息,那你的钱就花不完。否则,钱就会花完,没钱用。你如果音量用得过大,声带就会损坏,声音沙哑了,甚至再也唱不了歌。接着要积极的有感情地演唱。一定要抬笑肌、眉毛演唱,眼睛里充满情感和亮光。训练明亮的音色时,让孩子想象自己跟小伙伴玩得很高兴地情景;或是一件值得自己最高兴的事。训练柔和的音色时,让孩子想象自己在睡梦中游荡;或是把自己想象成是天上的一朵白云,在空中飘来飘去;或是感受妈妈温柔的抚摸。训练嘹亮的声音时,让孩子想象自己骑着马在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上奔跑;或是看见一望无际、波澜壮阔的大海;或是看见雄伟壮丽的黄山等艺术形象。尽情抒发出这伟大的壮观。

二、在学唱实践过程中,结合音乐艺术形象,正确掌握音乐要素

1、紧密结合音乐艺术形象,正确运用音色

音色是要表达一首歌曲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歌曲《走》,第一段是唱老爷爷走路。让孩子说说或表演老爷爷的样子。小孩子就会弯着腰,一只手表演拄着拐杖,一只手捶着背,一边咳嗽,一边慢慢地走着。请孩子选择“柔和、明亮、低沉、粗犷、嘹亮”等音色演唱。孩子会选择用低沉的音色演唱。第二段是唱“解放军走路”。孩子会选择用嘹亮的音色演唱。问他们为什么要用这种音色演唱。孩子的回答是:不用这样的音色就显不出解放军叔叔威武、英勇的样子。第三段是唱“小朋友走路”。孩子会选择用明亮的音色演唱。请他们讲出理由,他们说小孩子就像他们一样,蹦蹦跳跳、活泼又可爱。学唱歌曲《愉快的梦》这一首歌曲,在艺术处理时,音色处理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从“柔和、明亮、浑厚”三种音色中选择一种。大部分学生都选择“柔和”这种音色,为什么呢?理由是《愉快的梦》这首歌曲是描写朦朦胧胧、虚无缥缈地美丽梦幻境界。如果不用这种音色,就表达不出这种艺术形象。展开孩子的想象,紧紧地与歌曲的艺术形象相结合,孩子就不会用错音色。

2、紧密结合音乐艺术形象,学习拍子

拍子是决定乐歌曲性质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学唱歌曲之前,必须先看看这首歌曲的拍子,并弄懂它。学唱歌曲《追雪花》时,首先,请孩子听歌曲录音,边听边跟着音乐打拍子。听完后,请孩子说说听后的感受?孩子会说音乐很欢快,听时就想跳舞等之类的话。

接着请孩子们跟着音乐跳,教师跟学生一起跳,边跳边感受三拍子。孩子根据强弱规律听出这是三拍子。之后教师作详细介绍:三四拍子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弱”,请学生一起念一念拍子的定义。教师请学生跟着音乐用自己的身体乐器或与小伙伴合作发明的乐器来演奏三拍子,并且边演奏边跳舞。

最后教师请学生结合艺术形象讲讲为什么这首歌曲用三四拍子而不用二四拍子?下雪时,西北风呼呼地刮,雪花很轻,它们在空中飞舞,跳起了圆舞曲,所以要用三四拍子。教师进一步介绍:二四拍子动感没有三四拍子强,三拍子是动感很强的拍子。有关流水、风、跳探戈等音乐大部分都用三拍子。拍子是决定音乐性质、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过板书的展示和孩子的亲身体验、实践。特别是展开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生动、形象地描述歌曲的艺术形象。学生不但对三四拍子的定义和强弱规律了解得很清楚,而且印象深刻不易忘记。

3、紧密结合音乐艺术形象,准确掌握音乐速度

音乐速度是要表达一首歌曲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速度不仅是歌曲的生命,也是演唱的生命。演唱速度表现着歌曲的情绪和情感,一定的速度表现一定的情感。

如:学生唱歌曲《快乐的节日》时,教师可用慢速给学生弹伴奏,请学生唱。唱后请学生讲讲感受。他们说,首先,这首歌曲的题目是《快乐的节日》,刚才的伴奏让他们唱得毫无快乐之感,而是悲伤的感觉。慢速演唱的音乐形象就像一些屈死的亡魂到处游荡。这首歌应该表达欢快、幸福的感情。所以应该用快速演唱。

速度决定着音乐的艺术形象。再用歌曲《走》举例,第一段唱“老爷爷走路”。请孩子选择“快速、中速、慢速”这三种速度演唱。孩子选择慢速。孩子说老爷爷老了,腿脚不方便,走不快。第二段唱“解放军走路”。孩子选择中速。教师问为什么,孩子说,不用这样的速度就显不出解放军叔叔严肃、威武、英勇的样子。第三段唱“小朋友走路”。小孩子马上说这一段要用快速来唱。教师问他们为什么用快速演唱。他们说小孩子就像他们一样,走路的速度比较快,而且是蹦蹦跳跳地走。

一首歌曲根据需要,可以用两种以上的速度,像《走》这首歌曲。又如:《水乡农家心里甜》这首歌曲,在演唱时请学生展开想象、结合艺术形象进行思考,这首歌曲主要表达什么内容,为什么用两种速度。学生听了之后说,第一段主要是描写水乡蓝蓝的天,蓝蓝的水,水乡的农民摇着小船去买新粮的美丽风景。所以最好用慢速。第二段主要描写水乡的农民粮食大丰收了,怀着欢快的心情,划着满载着粮食的小船迫不及待地去买新粮的情景。所以应该用快速。第三段也主要是描写水乡蓝蓝的天,蓝蓝的水,水乡的农民买了新粮,得了很多钱,买回了肥料,心里甜孜孜地摇着小船回家的美丽风景。所以应该用慢速。展开孩子的想象,紧紧地与歌曲的艺术形象相结合,把握好歌曲的情绪,那么,把握好速度也不会很困难。

4、紧密结合音乐艺术形象,准确掌握音乐力度

音乐力度是要表达一首歌曲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介绍音乐力度的强弱这个概念时,教师给孩子听的声音必须是两组一强一弱的对比声音。并让孩子想一想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话的声音大,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话的声音小。孩子会说,在难为情、不好意思、忧伤的情况下说话声音小一些。在欢快、兴奋、愤怒的情况下说话声音大。

小学六年级上册《西风的话》这首歌曲,廖辅权词,黄自曲。这首歌曲的力度记号特别多,请学生唱唱并想想这些力度记号有什么作用。学生带着问题边唱边想。之后有学生回答说,这些力度记号起到描绘西风的作用。因为这是

西风的话

1=F4?/4廖辅权词

慢速黄自曲

mp|5—4—|333217|

去年我回去,你们刚穿新棉

p6——0|666712|2—5—|

袍,今年我来看你们,

f|3——0|556543|你们变胖又变高,你们可



3---6----|443235|2——0|

记得,池里荷花变莲蓬?

渐慢



111765|5—4—|555432|1———|

花少不愁没颜色,我把树叶都染红。



秋天的西风,给人们带来丰收,带来喜悦,秋风很温和,她轻轻地吹,吹时有强有弱。经过与音乐的艺术形象相结合进行理解,学生马上了解了这些力度记号在这首歌曲里的作用。唱渐强这一句时,想象自己是一棵树,越长越大,树叶越来越茂盛。唱渐弱这两句时,想象西风越来越弱,渐渐地离去。

有一次我上歌曲《愉快的梦》这一首歌曲,在艺术处理时,力度处理这一问题,我让学生用“pmpppmfffffffmf





献花(0)
+1
(本文系丁焱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