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浅谈南北文化差异
2012-09-02 | 阅:  转:  |  分享 
  
浅谈南北文化差异

在杭州跟一司机哥们小刘(东北人)聊天。他说前几天停车在上海某酒店门外等人,门卫说十元一小时,小刘先给了10元。过了一小时后,等的人到了,正要开车走人,门卫又过来了,说超过一小时了,还得收十元,小刘说,我这就走了,门卫说,你给了钱再走。以此事为由,我们开始扯南北的差异。小刘说完这事后,我讲了个在南京西路(上海)碰到的事情,跟一个报摊的大妈问路,大妈说,你买我一份报纸,我就告诉你。我说,在北方绝对不会有这种事,问个路,人恨不得给你送到目的地。小刘说,对对对,就是这样。不过我不喜欢北方那些开车的。我说,比如。小刘说,你看啊,在南方,俩个车撞上了,双方司机下车后,先是处理事情,因为都有保的嘛,我还碰到过,在等警察来之前,俩司机蹲在马路边聊天的,还互相发烟。甚至有撞车从陌生人变朋友的。北方就不一样,车碰了,下车后,啥也不说,先干一架再说。还有就是,在北方,路人都躲车,相对而言,在南方,车都比较让人。小刘说完,我扯到饮食上面去了。在江浙呆久了,去北方的饭店,总是会菜点多了吃不完。相对而言,南方菜系虽然精致,讲究,但那个量,跟喂鸡仔似的。王小波在《绿毛水怪》里就有过精彩描述:【她铺开桌布,啊啊,没有桌布;老王,你笑什么!然后从一个小得不得了的碗橱往外拿饭,拿菜,一碟一碟,老王,你又笑!她们家是上海人!十一粒花生米也盛了一碟;我当时数了,一个碟子就是只有十一粒花生米。其它像两块咸鱼,几块豆腐干,几根炒青菜之类,浩浩荡荡地摆了一桌子,其实用一个大盘子就能把全部内容盛下。】所以在南方呆久了,去北方的饭店,当菜端上来的时候,总是要吓一跟斗。小刘接过我的话题,说到了喝酒上面。北方那种喝死人的搞法,让他冒冷汗。在南方大多地方,你完全可以一杯酒转一桌下来,还剩一大半。于是我讲了那个著名的段子,一帮北方人到江浙出差,在饭店里坐在一桌上海人隔壁,突然听到隔壁桌上海人一拍桌子:今天太高兴了,我们不醉不归,服务员,再拿一瓶啤酒!我从喝酒上,扯到了做事,谈生意上。南方人很墨迹,斤斤计较,一毛钱都在那算,要掰扯清楚,但事情一旦拍板,就开始正经做事,该怎样就怎样。这事,如果能做,一滴酒都不喝,也会做。这事,如不能做,喝一箱,也没得谈。此事能不能成,就一句话。跟喝不喝就没关系,务实。江浙沪自古到今都出大的商人,跟这种文化有一定关系。北方则不一样,先不谈事情,先喝酒。不管事情能不能成,酒是必须喝的,如果不喝,能成的事情也不好说了。关于这,我和哥们小裆讨论过北方生意人的“三拍”。上了酒桌,北方人给你拍胸脯,拍得梆梆响:大哥,这事包我身上了。喝!过阵子,你去问他这个事,他一拍大腿:啊呀!大哥,我给忘了,你放心,包我身上了。再过阵子,你去问他这个事,他一拍大腿:大哥!这事怪我,真怪我,下次一定!小刘又说了个事,他有次从老家回浙江,到车站太早了,于是到附近上网。连续两台机器,都有毛病。换第三台的时候,老板不乐意了:你到底要怎样。小刘说,我是顾客,你怎么这个服务态度。老板:一小时两块,你想要什么服务啊?!于是扯到淘宝卖家,很多做大的淘宝店都是南方人开的,经得住磨。一些北方卖家则以自己心情为第一要务,买家一墨迹,就爱干“滚鸡巴犊子,不卖了”的事情。南方人重实际,只要事情做成了,装孙子都没事。北方人重快意,事情做不做成不重要,我不能跌份。(这是相对而言,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南北这些文化差异,扯开了谈就得写论文了。前阵子网上还在就豆腐脑的吃法讨论得沸沸扬扬的,南方豆腐脑放糖,北方豆腐脑酱油,黄豆,韭花,醋,麻酱,香菜,辣椒之类啥都放。这次只浅谈吧。以一个段子结束。在饭店里,一桌上海人和一桌东北人吵起来了,吵了一会儿,东北人按奈不住,操起板凳:废话什么!打吧!上海人:别啊,别啊,大哥,吵得好好的,干嘛要动手呢。



献花(0)
+1
(本文系fa123456789...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