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莫名其妙的
2012-09-05 | 阅:  转:  |  分享 
  
莫名其妙的“错”将千古流传

在人们的生活中,与吃饭一样,“睡觉”是最普通、最熟悉的词汇,连刚懂事的婴幼儿都知道睡觉的含义。可就是这极其普通的词,却莫名其妙错了几百年,而且还要一直错下去,如今“睡觉”的意思与古代造字时的原意恰恰相反。古人“睡觉”是指睡醒了的意思。从造字的“意形”角度看,“睡”字,左边是目,右面是垂,眼皮下垂要入眠了非常形象。而“觉”是觉醒,完全是两码事。

古代表示睡觉的字眼很多,而且分工明确。坐着打瞌睡,叫“睡”有诗曰:“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闭上眼睛,但是不一定睡着叫“眠”,诗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躺在床上睡觉“寝”,有词曰:“寝食不安”;伏在矮椅上睡叫“卧”词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睡着了叫“寐”,词曰:“夜不能寐”。可见,那时“睡”与“觉”含义大相径庭。

“睡觉”两字何时连用已无从查靠,不过唐诗中已开始大量使用“睡觉”一词,而且全部都是睡醒了意思。裴度《凉风亭睡觉》:“饱食缓行新睡觉,一瓯新茗侍儿煎。”刚刚睡醒,就看到侍儿已经煎好了新茶。白居易《长恨歌》:“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杨贵妃刚睡醒,花冠还没有整理好就下堂来了。

直到三百多年前的明代,“睡觉”一词仍然是指睡醒的意思。在《二刻拍拍案惊奇》卷八《沈将仕三千买笑钱,王昭仪一夜迷魂阵》:“快去昭仪房里侍候,倘若‘睡觉’亟来报知,切勿误事。”就是说:快到昭仪房里去侍候着,假如昭仪已经睡醒了,马上来报告,绝不能误事。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睡觉”是睡醒了的意思。

也不知何时何人,把这流传了几千年的词汇,完全颠倒了原意,且以讹传讹。到现如今已经习以为常,想改也难,只能将错就错。如此看来,错的东西一旦传开,便如决口的堤坝,一发不可收拾。人间万象,无不如此!



献花(0)
+1
(本文系yxlkhxy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