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的病情演变及转归,应根据其病理类别而定,腺瘤,由于可能为多发性或有癌变并存,而且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定条件下,良性息肉样肿瘤都会发生恶变。
结肠的五项原因是什么?
结肠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具体介绍如下:
1、感染:有报道认为腺瘤性息肉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
2、年龄:结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
3、胚胎异常: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4、生活习惯:食物中含纤维多息肉的发生就少,反之就多,吸烟也与腺瘤性息肉的密切关系,吸烟史在20年以内者多发生小的腺瘤,而吸烟史在20年以上者多伴发大的腺瘤;
遗传:某些多发性息肉的发生与遗传有关,患者由其父母生殖细胞内遗传得到有缺陷的抑癌基因APC等位基因,而结肠上皮内的另一个APC等位基因在出生时是正常的,以后当此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时,则在突变部位发生腺瘤,这种突变称为体细胞突变
结肠的危害有哪些?
1、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
2、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导致病人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着。
3、病情加重时会造成肠梗阻,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胀痛或绞痛),便秘或便闭。
4、为瘤体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有的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时肿瘤侵润较甚,肿块可固定。
5、晚期表现有黄疸、腹水、浮肿等肝转移征象,以及恶病质,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
6、右半结肠肠腔较宽大,粪便在此较稀,结肠血运及淋巴丰富,吸收能力强,癌肿多为软癌,易溃烂、坏死致出血感染,故临床表现以中毒症状为主。但在病情加重时也可出现肠梗阻表现。
7、左半结肠癌,左半结肠肠腔相对狭小,粪便至此已粘稠成形,且该部多为侵润型癌,肠腔常为环状狭窄,故临床上较早出现肠梗阻症状,有的甚至可出现急性梗阻。
肠炎具体有哪些症状呢?
1)腹泻:粘液便及脓血便,轻者每天3—4次,重者数十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2)腹痛:轻度病人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有轻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阵痛,可涉及全腹有痛一便意一便后缓解的规律.
3)便秘,大便秘结4—5日排便一次,粪便如羊屎样,甚则不吃泻药不能通便.
其他症状: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等症.
结肠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什么?
1、中毒性结肠扩张:在急性活动期发生,发生率约2%,是由于炎症波及结肠肌层及肌间神经丛,以致肠壁张力低下,呈节段性麻痹,肠内容物和气体大量积聚,从而引起急性结肠扩张,肠壁菲薄,病变多见于乙状结肠或横结肠。
诱因有低血钾、钡剂灌肠及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鸦片类药物等。临床表现为病情迅速恶化,中毒症状明显,伴腹胀、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白细胞增多,X线腹平片可见肠腔加宽,结肠袋消失等。容易并发肠穿孔。病死率可达11%~50%。
2、溃疡穿孔:在结肠扩张基础上易引起溃疡穿孔并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3、溃疡出血:因溃疡累及血管发生出血外,低凝血酶原血症亦是一个重要原因。往往因出血量大而需要治疗。
4、癌变:癌变的发生与疾病时限和病变范围有关,病程越长,范围越广,癌变越多。发生率约5%,比无结肠炎者高10倍,多见于结肠炎病变累及全结肠、幼年起病和病史超过10年者。
结肠狭窄和肠梗阻:修复过程中,大量纤维组织形成的瘢痕可引起结肠狭窄和肠梗阻,多见于结肠远端。
结肠炎食物调剂发!
1、人参山楂茶:
配方:人参10克、山楂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莲子10克、山药10克、陈皮6克、泽泻6克、甘草6克、白糖30克。
制作:
1)、将以上药物洗净,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
2)、将铝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停火,滤去渣,加入白糖搅匀即成。
食用:代茶饮用。
功效:补脾胃,止泄泻。对营养不良,皮肤缺乏光泽之慢性结肠炎患者食用尤佳。
2、黄芪薏米粥:
配方:大米100克、黄芪30克、薏苡仁30克。
制作:
1)、将黄芪洗净切片;大米、薏苡仁淘洗干净。
2)、将大米、黄芪、薏苡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40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粥100克,正餐食用。
功效:这样的米粥可以达到补元气,止泄泻的效果。脾虚慢性结肠炎患者食用尤佳。
直肠炎患者的合理饮食!
直肠炎与饮食的关系非比寻常,吃得不当,直肠炎便会愈演愈烈。饮食注意三点:补充高营养食物、限制脂肪摄入量、杜绝辛辣与刺激。
一是溃疡性直肠炎会长期腹泻,因而营养不良的出现也就理所当然;
二是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消化功能会受到严重削弱,脂肪及油类对它来说无疑是一大负担;
三是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直肠黏膜已受损伤,虽然不参与直接消化,但食用刺激性食物肯定会刺激粘膜影响康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