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08广东省申论真题
2012-09-10 | 阅:  转:  |  分享 
  


2008.3.30广东省申论真题



本次申论考察的主题是“社会救助”方面的,联系了刚刚发生的南方地区雪灾,共有九个材料。





申论复习与考试过程中,阅读量都非常的大,如果不会提高效率,一切白搭。首先要学会快速阅读,一般人每分钟才看200字左右,我们要学会一眼尽量多看几个字,甚至是以行来计算,把我们的速读提高,然后再提高阅读量,这是申论的基础。《行测》的各种试题都是考察学生的思维,大家平时还要多刻意的训练自己的思维。学会快速阅读,不仅在复习过程中效率倍增,在考试过程中更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效率,而且,在我们一眼多看几个字的时候,还能够高度的集中我们的思维,大大的利于归纳总结,学会后,更有利于《行测》的复习、考试,特别是在学习速读的同事,还能够学习思维导图,对于《行测》的各种试题都能得心应手的应付。本人当年有幸学习了快速阅读,至今阅读速度已经超过5000字/分钟,学习效率自然不用说了。我读大学的成绩是很差,考公务员的时候我妈说我只是碰运气,结果最后成绩出来了居然认真练习,马上就能够看到效果了!此段是纯考了岗位第二,对自己的成绩非常满意,速读记忆是我成功最大的功劳。找了半天,终于给大家找到了下载的地址,怕有的童鞋麻烦,这里直接给做了个超链接,先按住键盘最左下角的“ctrl”按键不要放开,然后鼠标点击此行文字就可以下载了。粹个人经验分享,可能在多个地方看见,大家读过的就不用再读了,只是希望能和更多的童鞋分享。





申论要求:



问题一材料7反映了哪几个主要问题?200字概括。要求:概括全面,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问题二结合材料5,用300字简要提出“政府进一步强化义工工作的措施”要求:概括全面,措施可行,操作性强,条理清晰。



问题三根据所给全部材料(仅限所给材料)以“提高社会求助水平的对策”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策论性文章。



材料一我国每年有6000万灾民需要救助,2000万城市人口生活在最低保障线下,还有7500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及600万残疾人需要救助。近年来每年因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突发事件有200万人受灾,经济损失6500亿,占GDP6%。

08年春节,一场大范围的雨雪横扫半个中国,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我国政府迅速展开了救援行动。

救灾过程检验了政府处理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各部门积极救灾,使雪灾损失降到最低。



材料二从整体上看,这次雪灾政策应对还是及时有效的,主要有以下几股力量起到作用:一是政府,二是军警,三是企业,各方力量共同作用救助雪灾,施影响降到最低。但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例如各方力量的联动机制。

社会组织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现实中从媒体中却看到以下标题:“房地产企业集体失声”、“汽车业保持沉默”、“保险业作用消失”,以及公益组织,社会机构行动缓慢。而不少企业也表示,并不是不想捐赠,而是找不到相应的渠道;而不少社会公益、慈善组织也表达捐助、或爱心行动却找不到政府部门相应的部们。表示今后政府能建立一个较好的联动机制:一是要有一个相互协调的联动机制;二是希望有一个信息发布机制。



材料三目前,老百姓遇到灾害往往依靠人们良心发现而进行的有限施舍,而当有大量灾民出现时,更高层次的应急救助才会启动,政府部门开始援手。因此,民间救助令人感动但是非常脆弱,从根本上来讲民间救助行动无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保护。



材料四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应该相互结合。政府应该对社会救助人员进行社会工作培训也是十分重要的,另外由于灾害中人们心理承受力量变弱,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等专业人员需求量加大。



材料五1月25日,广州出发列车由于南方电网瘫痪,大规模停运,军警、卫生、医疗等部门进入紧急状态。在此同时,民间组织和民间人士也开始出动。1月27日,越秀义工协会号召该区义工积极行动起来。1月28日,一封公开信发表到广州市青年志愿者网站上,将志愿者进行统一部署。

其实大部分义工被安排到一些比较轻松的岗位上,只有少数身体素质较好,纪律性强的义工安排到一线。

也出现了部分义工不服从管理的情况。

(这一段主要介绍:义工工作的不易和不被群众理解,义工的辛酸和无奈,社会地位低,不被管理层重视)民政部门没有很好发挥或说是限制了义工的作用,对社会各界的爱心行动要求苛刻。灾救援行动中信息发布不够。

有人认为民政局人员也有难处,她们工作也很辛苦,还有人认为义工队伍管理松散。不同义工组织之间差别水平较大。义工组织重数量不重质量。



材料六在我国,抗灾救灾政府承担主要责任,民间互助少,而西方发达国家却不是这样。日本神户地震中,政府只到第三天才组织力量赶到现场,而民间组织在第一时间就赶到救灾第一线。



材料七从我国社会救助资金来看,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占绝大多数。而国外企业捐赠却占很大比重,国外的税收等政策鼓励企业捐助,减免税。我国没有相关制度。而且中国企业家担心捐助会被认为树大招风。部分捐助被政府领导随意挪用,送不到最需要的人手中。公信力问题。



材料八南方地方防寒意识不强,抵抗力差。



材料九今年在寒流中,许多人固执出行,滞留时不知自救和互救,很被动。在发达国家,从小学就开设专门课程,在灾害中如何自救和互救。



一、材料:(略)

二、问题:

1、材料7反映了那些主要问题,请用200字左右进行概括。

2、根据材料5的内容,请用300字左右就政府如何强化义工工作提出措施。

3、请根据所有材料,请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为题写一篇策论文章。



[参考答案]

问题一:

材料7中反映了以下主要问题:

1、政府未能调动民间捐助积极性,仅靠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对社会救助,造成“杯水车薪”,解

决不了灾民的实际困难。

2、政府对民间慈善机构、组织和个人捐助的准入门槛太高,以致许多热心人士“善门难寻”。

3、政府的慈善捐款捐物行政色彩浓厚,缺乏自愿、独立和自觉的体制及氛围。

4、慈善事业的公示和监督体系未健全。



问题二:

鉴于春节期间南方雪灾抗灾救灾过程中义工们的种种困惑和无奈,建议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一步强化义工工作。

1、加强民政等各部门的统筹规划,对属下义工加强管理,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互相合作,互通

信息,增强义工的凝聚力。

2、完善有关机制,简化相关手续,降低义工招纳门槛,充分调动社会民众的热情,创造一种“互

助、奉献”的社会氛围。

3、加强对义工的专业培训和有效指引,提高义工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服务

水平和质量。

4、加快立法进程,将义工的职责范围和分工纳入法律法规,加强义工的针对性管理,充分调动社

会的可利用资源。

5、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在救灾中对义工进行有效的指引。



问题三:



提高社会救助水平

南方百年不遇的雪灾,给我们的社会救助体制敲响了警钟,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

深入反思本次雪灾中的种种教训,我们不难发现造成本次救灾迟缓、混乱和困难的原因:一是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体制尚未完善,联动机制未真正建立,有关部门的协调性不够;二是对义工的管理、培训及指引未到位;三是对民间的慈善机构、组织和个人的准入门槛高,这些组织和个人”善门难寻“,以致未能充分利用民间丰富资源;四是在灾难中信息发布系统缺失;五是对灾害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不够。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雪灾在党的英明决策和强有力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通力协作下,终于过去了,但它给我们的警示却远远没有结束。为了国家的更加繁荣、富强和稳定,为了将来我们能够坦然面对各种灾难,建议政府在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1、完善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体制,让联动制法制化、规范化,各部门长期形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职责习惯。

2、加强相关部门对义工和各类民间慈善组织的管理,各部门对属下组织加强模拟培训和模拟指引,让义工面对灾难时心中有数、镇定从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才有可能。

3、降低民间慈善机构、组织和个人的准入门槛,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并以此为契机,充分调动民间的救助热情,充分挖掘民间的丰富资源,营造一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氛围。

4、完善和加强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和完善灾难预警信息发布体制,提高在抗灾救灾中各类信息的的发布速度和准确度,让义工及时掌握相关信息,给灾民有效的指引,避免灾民的情绪焦虑、失控等现象。

5、加强灾害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让灾民从意识上、心理上都能坦然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而不会手足无措,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可喜的是,在抗灾救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政府的力度和决心,也看到了来自社会、民众的爱心,更看到了其中的真情流露。相信,在国家、政府完善各方面的的法律、机制后,我们的救助水平回更进一步提高,更能防患与未然。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说明:根据回忆整理,希望大家能批评指正!!!)



























1/4











献花(0)
+1
(本文系速读记忆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