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历史事件和阶段特征中国古代第一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距今170万年前前221年)一、原始社会(约17 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原始农具如耒耜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 元前1600年世袭制确立商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甲骨文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公元前 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分封制、宗法制、金文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道家、儒家、孔子、铁器牛 耕出现、小农经济产生、《诗经》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百家争鸣、孟子、荀子、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重农抑商、都江堰、郑国渠、楚辞【阶段特征】:是中华民族形 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思想文化奠基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此时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 为社会发展的主题。经济: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形成了农耕经济的雏形。农业上夏、商、周时期已种 植五谷,火耕、耜耕;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时代到来,牛耕的逐渐推广,兴修水利(都江堰、)井田瓦解,私有制出现。手工业上商周时期是青铜文 明时期。商业上商朝出现职业商人,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社会一大群体,但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政治:是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的重要时期。 夏朝-王位世袭制,天下为公变天下为家。西周-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等,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观产生 了深刻影响,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源;春秋-奴隶社会瓦解时期。周王室衰微,失去天下共主地位,分封制和等级制受严重破坏,出现“春秋五霸” ;战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周王室和诸侯权进一步衰落,通过一系列变法,(商鞅等)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世卿世禄制被军功爵制等所取代, 中央集权开始形成,封建官僚制终于在各诸侯国建立起来。思想:出现百家争鸣,它是社会政、经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反映。科技文化取得 很高成就。第二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前221-220年)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制)、秦始皇、小篆、隶书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 8年)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中朝”、刺史、董仲舒儒家思想成为正统、耦犁、丝绸之路、用煤作燃料冶铁、纸的发 明、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西汉结束东汉(25年到220年)25年东汉建立,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水排鼓风 冶铁【阶段特征】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期。政经经济文化发展第一个高潮,奠定世界领先地位。经济:经济 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奠定了中国的政治版图。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和巩固;大一统时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维持了四百多年。秦汉王朝影响深远的是一系列政治 制度。思想: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科技:医学、造纸术等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 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标志着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是中国古代文化第一个高峰,奠定世界领先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也对世界文明作 贡献第三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220-589年和581-907年)三国(220年到280年)西晋 (265年到316年)东晋(317年到420年)“火药”名字出现南北朝(420年到589年)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 、草市隋(581年到618)科举制、创三省六部制唐(618年到907年)627年-649年贞观之治、唐太宗完 善三省六部制、唐诗713年-741年开元盛世、火药用于军事、雕版印刷术、筒车、曲辕犁、青瓷、白瓷【阶段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政治: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特征是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 族大融合,政治上虽有短暂统一,但以政权并立对峙为主,北方混战;少数民族内迁以及民族领袖的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隋唐时期,国家统一, 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中央集权制机构完善,是封建国家繁荣和统一多民族国家重要发展时期。经济:经济上北方 战乱生产遭到破坏,商品经济水平低,南方经济政策的调整,生产工具的改进,对内对外交通的发达,促进了农业发展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南北经 济趋平衡。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文化成果带有分裂割据烙印和体现民族融合的特点,三教鼎立,艺术大放光彩,是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 展时期。隋唐时期,文学艺术领域全面繁荣,兼收并蓄,是古代中华文明鼎盛时期。科技:科技进步,世界领先。第四阶段古代中华文明 的继续发展时期:宋元文明(907-1271年)五代(907年到960年)北宋(960年到1127年)中书门下、参知政事、 城市打破市坊界限、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大量用于军事、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宋词南宋( 1127年到1276年)朱熹理学元(1271年到1368年)行省制、元曲、转轮排字盘【阶段特征】宋元时期,封建 经济发展、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政治:由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经济: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经济重心南移。思想:理学形成,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科技:科技发明创造出现高峰,文化继续发展,是中华文明继续发展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