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化学计算
第一部分五年高考题汇编
2009年高考题
题组一1.(09全国卷Ⅰ7)将15ml.2mol?.溶液逐滴加入到40ml.0.5mol?.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中n值是A.4B3C.2D.1
答案B
解析M的化合价为+n,Na2CO3与MCln反应对应的关系式为:2Mn+~nCO32-
2n
15×10-3×240×10-3×0.5
可得n=3,故选B。
.(09全国卷Ⅰ11)为了检验某含有杂质的样品的纯度,现将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B.
C.D.
答案A
解析
2NaHCO3Na2CO3+CO2↑+H2O?m(减少)
2×8410662
x(w1-w2)
解得x=,将其带入下式可得:w(Na2CO3)=(w1-x)/w1=,A项正确。
.(09全国卷Ⅱ10)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苯酚,③苯酚钠,④碳酸,⑤碳酸钠,⑥碳酸氢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①②⑤⑥③B.④①②⑥⑤③
C.①④②⑥③⑤D.①④②③⑥⑤
答案C
解析①②④均属于酸,其中醋酸最强,碳酸次之,苯酚最弱。③⑤⑥均属于强碱弱酸盐,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理知,因H2CO3>苯酚>HCO3-,所以对应的盐,其碱性为:碳酸钠>苯酚钠>碳酸氢钠,pH顺序相反,故C项正确。
.(09全国卷Ⅱ12)
1molHO 与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
A.5molB.4molC.3molD.2mol
答案A
解析该有机物含有酚,还有两个酯基,要注意该有机物的酯基与NaOH水解时,生成羧酸钠,此外生成的酚还要继续消耗NaOH,故需要5molNaOH,A项正确。
.(09天津卷6)已知:2CO(g)+O2(g)=2CO2(g)ΔH=-566kJ/mol
Na2O2(s)+CO2(g)=Na2CO3(s)+
ΔH=-226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的燃烧热为283kJ
B.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ΔH>-452kJ/mol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答案C
解析A项,燃烧热的单位出错,应为Kj/mol,错;
图中的量标明错误,应标为2molCO和2molCO2,故错。
CO2气体的能量大于固体的能量,故C项中放出的能量应小于452KJ,而?H用负值表示时,则大于-452Kj/mol,正确;
将下式乘以2,然后与上式相加,再除以2,即得CO与Na2O2的反应热,所得热量为57KJ,故D项错。
.(09浙江卷9)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沸点最高的是
A.0.01mol·的蔗糖溶液B.0.01mol·的溶液
C.0.02mol·的溶液D.0.02mol·的溶液
答案C
解析单位体积内的粒子数,实质为粒子的浓度。显然C项、D项的浓度比A项和C项的大,又C项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而CH3COOH为弱酸,部分电离,所以C项中粒子浓度大,故混点最高。
.(09福建卷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的原子量最外层电子数为NAB.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
C.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A
答案C
解析A项,镁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错;B项,乙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故H+小于0.1NA,错;C项,CH4的质子数为10,正确;D项,乙醇标状下不是气体,错。
.(09四川卷11)向m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mol/L氢氧化钾溶液V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g。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 B. C.n=m+17Vc D.<<
答案C
9.(09上海卷1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A
B.常温下,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C.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D.3.4中含N—H键数目为
答案B
10.(09上海卷22)实验室将9g铝粉跟一定量的金属氧化物粉末混合形成铝热剂。发生铝热反应之后,所得固体中含金属单质为18g,则该氧化物粉末可能是
A.B.和C.和D和FeO
答案AD
11.(09海南卷11)在5mL0.05mo1/L的某金属氯化物溶液中,滴加0.1mo1/LAgN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氯化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2C.+3D.+4
答案C
12.(09宁夏卷7)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11.2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NO2B.N2O2C.N2OD.N2O4
答案A
解析根据2NxOy+2yCu=2yCuO+xN2,以及题中数据反应后气体体积为反应前气体体积的一半,可以得到x=1,因此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09全国卷Ⅱ27)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1)根据左表中数据,在右图中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t/min X/mol Y/mol Z/mol 0 1.00 1.00 0.00 1 0.90 0.80 0.20 3 0.75 0.50 0.50 5 0.65 0.30 0.70 9 0.55 0.10 0.90 10 0.55 0.10 0.90 14 0.55 0.10 0.90
(2)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①、②、③(如右图所示)则曲线①、②、③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运用,注意图像和有关计算。
(1)根据题目中表格给出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出相应的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描点即可。
(2)根据题意,可以利用“三步法”求解
aX+bYcZ
开始1.001.000
转化0.450.90.9
平衡0.550.10.9
根据各物质的量之比可得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X+2Y2Z。
(3)根据图像可知在3min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为0.5mol,其平均速率为0.083mol/L·min。
(4)X的转化率等于0.45。
(5)由题目所给图象可知,在1中,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小于原平衡的物质的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条件为升高温度。在2中,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且速率加快,条件为加入催化剂;在3中,平衡正向移动,且速率加快,条件为加压。
.(09安徽卷27)某厂废水中含5.00×10-3mol·L-1的,其毒性较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变废为宝,将废水处理得到磁性材料(的化合价依次为+3、+2),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1)第①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第②步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
。
(3)第②步过滤得到的滤渣中主要成分除Cr(OH)3外,还有。
(4)欲使1L该废水中的完全转化为。理论上需要加入gFeSO4·7H2O。
答案(1)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2)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Fe(OH)3、Fe(OH)2
(4)13.9
解析(1)第①步是Cr2O72-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2)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的中心位置,然后对照标准比色卡,读出对应颜色的数据;
(3)从最终所得磁性材料的化学式可知,滤渣中主要有Cr(OH)3、Fe(OH)2、Fe(OH)3;
(4)1L废水中的n(Cr2O72-)=5.00×10-3mol,根据关系式:Cr2O72-~4Cr0.5Fe1.5FeO4~10FeSO4·7H2O,所以理论上n(FeSO4·7H2O)=0.05mol,m(FeSO4·7H2O)=0.05mol×278g·mol-1=13.9g。
.(09江苏卷20)联氨(N2H4)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火箭燃料。N2H4与N2O4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1)已知:2NO2(g)=====N2O4(g)△H=-57.20kJ·mol-1。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
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2转化率的是(填字幕)
A.减小NO2的浓度B.降低温度C.增加NO2的浓度D.升高温度(2)25℃时,1.00gN2H4(l)与足量N2O4(l)完全反应生成N2(g)和H2O(l),放出19.14kJ的热量。则反应2N2H4(l)+N2O4(l)=3N2(g)+4H2O(l)的△H=kJ·mol-1
(3)17℃、1.01×105Pa,密闭容器中N2O4和NO2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c(NO2)=0.0300mol·L-1、c(N2O4)=0.0120mol·L-1。计算反应2NO2(g)N2O4(g)的平衡常数K。(4)现用一定量的Cu与足量的浓HNO3反应,制得1.00L已达到平衡的N2H4和NO2的混合气体(17℃、1.01×105Pa),理论上至少需消耗Cu多少克?
答案(1)BC
(2)-1224.96
(3)根据题意知平衡时:;
K=
答:平衡常数为13.3。
(4)由(3)可知,在17℃、1.01×105Pa达到平衡时,1.00L混合气体中:
则
由===可得
答:理论上至少需消耗Cu1.73g.
解析(1)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2)简单的反应热计算要注意将质量转化为物质的量,还要注意比例关系。
(3)(4)见答案
.(09福建卷25)某研究性小组借助A-D的仪器装置完成有关实
【实验一】收集NO气体。(1)用装置A收集NO气体,正确的操作是(填序号)。
a从①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b从①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c从②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d从②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实验二】为了探究镀锌薄铁板上的锌的质量分数和镀层厚度,查询得知锌易溶于碱:Zn+2NaOH=Na2ZnO3+H2↑据此,截取面积为S的双面镀锌薄铁板试样,剪碎、称得质量为m1g。用固体烧碱和水作试剂,拟出下列实验方案并进行相关实验。
方案甲:通过测量试样与碱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来实现探究木目标。
(2)选用B和(填仪器标号)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3)测得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L(标准状况),=。
(4)计算镀层厚度,还需要检索的一个物理量是。
(5)若装置B中的恒压分液漏斗改为普通分液漏斗,测量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方案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选用仪器C做实验,试样经充分反应,滤出不溶物、洗涤、烘干,称得其质量为m2g。
(6)。
方案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仪器、试样和试剂的总质量(其差值即为H2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实验同样使用仪器C。
(7)从实验误差角度分析,方案丙方案乙(填“优于”、“劣于”或“等同于”)。
答案(1)C
(2)D
(3)(或等其他合理答案:)
(4)金属锌的密度(或其他合理答案:)
(5)偏大
(6)(或其他合理答案:)
(7)劣于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的探究,涉及NO气体的收集,混合物中金属含量的计算等。
(1)NO遇空气立即被氧化,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时应用短进长出。
(2)方案甲:Zn和Fe中只有Zn可以与NaOH产生气体,通过排水收集气体,依据反应方程式即可算出Zn的质量分数。所以需要的装置有测H2的体积的D装置。
(3)Zn与H2之间量为1:1,则n(Zn)=V/22.4mol,w(Zn)=m(Zn)/m1=。(4)有了Zn的质量,如果有密度,则可以求出Zn的体积,再由Zn的截面积,即可求出Zn的高度(厚度)。
(5)恒压式分液漏斗产生的气体有部分残留在分液漏斗上方,故排气时收集少了,所以用普通漏斗时收集的H2多一些,则计算出的Zn的量偏大。
(6)减少的质量即为Zn的质量。
(7)丙方案根据H2的质量差值,显然误差大,因为产生的H2质量很小,计算偏差大。
.(09北京卷26)以富含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液为原料生产氧化铁的工艺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I从废液中提纯并结晶。
II将溶液与稍过量的溶液混合,得到含的浊液
IV将浊液过滤,用90°C热水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固体
V煅烧,得到固体
已知:在热水中分解I中,加足量的铁屑出去废液中的,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II中,需加一定量硫酸,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硫酸的作用
III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若浊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IV中,通过检验来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操作是是。
已知煅烧的化学方程式是,现煅烧464.0kg的,得到316.8kg产品,若产品中杂质只有,则该产品中的质量是kg(摩尔质量/g·;)
答案Fe+2Fe3+=3Fe2+
(2)加入硫酸,H+浓度增大,使Fe2++2H2OFe(OH)2+2H+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抑制FeSO4的水解
(3)Fe2++2HCO3-=FeCO3↓+CO2↑+H2O
4FeCO3+6H2O+O2=4Fe(OH)3↓+4CO2
(4)取少量洗涤后的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沉淀洗涤干净
(5)288.0
.(09上海卷30)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神,臭氧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实验室可将氧气通过高压放电管来制取臭氧:
(1)若在上述反应中有30%的氧气转化为臭氧,所得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g/mol(保留一位小数)。
(2)将8L氧气通过放电管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气体6.5L,其中臭氧为____________L。
(3)实验室将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0.896L(标准状况)通入盛有20.0g铜粉的反应器中,充分加热后,粉末的质量变为21.6g。则原混合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
答案(1)35.6(2)3(3)0.5
.(09重庆卷26)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能制取多种化工原料,其中部分原料可用于制备多晶硅。
(1)题26图是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示意图,电解槽阳极产生的气体是;NaOH溶液的出口为(填字母);精制饱和食盐水的进口为(填字母);干燥塔中应使用的液体是。
(2)多晶硅主要采用SiHCl3还原工艺生产,其副产物SiCl4的综合利用收到广泛关注。
①SiCl4可制气相白炭黑(与光导纤维主要原料相同),方法为高温下SiCl4与H2和O2反应,产物有两种,化学方程式为。
②SiCl4可转化为SiHCl3而循环使用。一定条件下,在20L恒容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3SiCl4(g)+2H2(g)+Si(s)4SiHCl3(g)
达平衡后,H2与SiHCl3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140mol/L和0.020mol/L,若H2全部来源于离子交换膜法的电解产物,理论上需消耗纯NaCl的质量为kg。
(3)采用无膜电解槽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氯酸钠,同时生成氢气,现制得氯酸钠213.0kg,则生成氢气(标准状况)。
答案(1)①氯气;a;d;浓硫酸
(2)①SiCl4+2H2+O2SiO2+4HCl②0.35
(3)134.4
解析(1)电解饱和食盐时阳极阴离子Cl—、OH—放电,Cl—的放电能力强于OH—,阳极发生的方程式为:2Cl——2e—===Cl2↑;阴极:2H++2e—===H2↑;总反应为:2NaCl+2H2OCl2↑+H2↑+2NaOH。H2、2NaOH在阴极,NaOH溶液的出口为a,Cl2在阳极,精制饱和食盐水从阳极进入,选d;要干燥Cl2需要用酸性干燥剂H2SO4或P2O5等,中性干燥剂无水CaCl2。
(2)①SiCl4与H2和O2反应,产物有两种,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H、Cl元素必在另一产物中,H、Cl元素结合成HCl,然后配平即可。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2H2+O2SiO2+4HCl。
②
由3SiCl4(g)+2H2(g)+Si(s)4SiHCl3(g)
起始量(mol)n0
变化量(mol)3x2xx4x
平衡量(mol)n—2x4x
4x=0.020mol/L×20L=0.4mol,n—2x=0.140mol/L20L=2.8mol,n=3.0mol,由2NaCl+2H2OCl2↑+H2↑+2NaOH,(2×58.5)g:1mol=m(NaCl)g:3mol;m(NaCl)=351g=0.351kg。
(3)由NaCl转化为NaClO3,失去电子数为6,H2O转化为H2,得到的电子数为2,设产生的H2体积为V,由得失电子守恒有:
6×;V=134.4m3。
题组二1.09全国卷Ⅰ9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混合物,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A.B.C.D.
答案C
解析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2,而单烯烃的通式为CnH2n,从化学式可以发现两者中,C与H之间的数目比为1:2,质量比为6:1,碳氢的质量分数一共为1-a,其中碳占。
.(09全国卷Ⅱ6)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4B.1:5C.2:3D.2:5
答案A
解析设2molZn参与反应,因Zn无剩余,则最终生成了2molZn(NO3)2,显然含有4mol
NO3-,这部分是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HN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
2×n(Zn)=n(HNO3)×4,则n(HNO3)=1mol,即有1molHNO3被还原。
.(09全国卷Ⅱ11)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
CH4(g)+2O2(g)=CO2(g)+2H2O(l)ΔH=-890KJ·mol-1
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B.1∶3
C.1∶4D.2∶3
答案B
解析设H2、C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mol。则x+y=5,571.6x/2+890y=3695,解得x=1.25mol;y=3.75mol,两者比为1:3,故选B项。
.(09全国卷Ⅱ13)含有a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xmolCl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A.x=0.4a,2Fe2++Cl2=2Fe3++2Cl-
B.x=0.6a,2Br-+Cl2=Br2+2Cl-
C.x=a,2Fe2++2Br-+2Cl2=Br2+2Fe3++4Cl-
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
答案B
解析由于Fe2+的还原性强于Br-,故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知,Cl2先氧化
Fe2+,然后再氧化Br-。2Fe2++Cl22Fe3++2Cl-,2Br-+Cl2Br2+2Cl-,2FeBr2+3Cl22FeCl3+2Br2。当x/a≤0.5时,Cl2仅氧化Fe2+,故A项正确。当x/a≥1.5时,
Fe2+和Br-合部被氧化,D项正确;当介于两者之间时,则要分步书写方程式,然后进行叠加得总反应。如B项,当x=0.5a时,Cl2刚好把Fe2+全部氧化,而当x=0.6a,显然Cl2还要氧化Br-,而选项中没有表示,故错。
.(09江苏卷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w.()
A.25℃时,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2NA
B.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A
C.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D.标准状况下,22.4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A
答案C
解析A.PH=13也就是意味着,则,所以,所以;
B.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为歧化反应),,那么转移电子的数目应该为;
C.乙烯和丁烯的最简式都是,则,所以,;
D.标准状况下,甲醇为液态,那么甲醇的物质的量就不是,则所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也不为。
.(09广东理科基础20)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LCl2中含有nA个C12分子
B.1L0.1mol·L-1Na2SO4溶液中有0.1nA个Na+
C.1molH2与1molC12反应生成nA个HCl分子
D.1mol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答案D
解析气体的气体没有交待标准状况,故A项错;1L0.1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0.2molNa+,故B项错;有1molH2与1molC12反应应生成2molHCl,故C项错。Ca为+2价,故1molCa生成Ca2+时失去2mol电子,即2nA,D项正确。
.09广东化学6)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B.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有3nA个氢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A
答案C
解析1molK2SO4中含有阴离子物质的量为1mol,则所带电荷数为2nA,A错;乙烯和环丙烷混合气可表示为(CH2)n,因此氢原子数为:nA=4nA,B错;Cl2+2NaOH=NaCl+NaClO+H2O,Cl2发生的歧化反应,标况下,22.4L氯气约1mol,此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C正确;D项要考虑铁离子的水解,故D错。
.(09上海卷10)9.2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A.0.2mol中子B.0.4mol电子
C.0.2mol质子D.0.4mol分子
答案Bw
9.(09上海卷15)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右图。反应中镁和铝的
A.物质的量之比为3:2B.质量之比为3:2
C.摩尔质量之比为2:3D.反应速率之比为2:3
答案A
10.(09海南卷7)用足量的CO还原13.7g某铅氧化物,把生成的CO2全部通入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干燥后质量为8.0g,则此铅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PbOB.Pb2O3C.Pb3O4D.PbO2
答案C
11.(09海南卷12)已知:
答案A
12.(09宁夏卷1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1/2H2(g)+1/2X2(g)HX(g)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1.0mol的HX(g)通入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A.5%B.17%C.25%D.33%
答案B
解析1/2H2(g)+1/2X2(g)HX(g)的平衡常数K1为10,那么HX(g)1/2H2(g)+1/2X2(g)的平衡常数K2为1/10,2HX(g)H2(g)+X2(g)的平衡常数K3为(1/10)2=0.01.设HX(g)分解xmol/L,有,2HX(g)H2(g)+X2(g)
100
xxx
1-xxx
K3=x·x/(1-x)2=0.01,得到x=0.17,所以,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B.17%
.(09全国卷Ⅰ28)s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
①电源的N端为极;
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g;
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
甲溶液;
乙溶液;丙溶液;
(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
答案(1)①正极②4OH--4e-=2H2O+O2↑。③2.8L④16g⑤甲增大,因为相当于电解水;乙减小,OH-放电,H+增多。丙不变,相当于电解水。
(2)可以因为CuSO4溶液已转变为H2SO4溶液,反应也就变为水的电解反应
解析(1)①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则c处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即C处为阴极,由此可推出b为阳极,a为阴极,M为负极,N为正极。丙中为K2SO4,相当于电解水,设电解的水的质量为xg。由电解前后溶质质量相等有,100×10%=(100-x)×10.47%,得x=4.5g,故为0.25mol。由方程式2H2+O22H2O可知,生成2molH2O,转移4mol电子,所以整个反应中转化0.5mol电子,而整个电路是串联的,故每个烧杯中的电极上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②甲中为NaOH,相当于电解H2O,阳极b处为阴离子OH-放电,即4OH--4e-=2H2O+O2↑。③转移0.5mol电子,则生成O2为0.5/4=0.125mol,标况下的体积为0.125×22.4=2.8L。④Cu2++2e-=Cu,转移0.5mol电子,则生成的m(Cu)=0.5/2×64=16g。⑤甲中相当于电解水,故NaOH的浓度增大,pH变大。乙中阴极为Cu2+放电,阳极为OH-放电,所以H+增多,故pH减小。丙中为电解水,对于K2SO4而言,其pH几乎不变。(2)铜全部析出,可以继续电解H2SO4,有电解液即可电解。
.(山东卷28)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合成氨反应反应N2(g)+3H2(g)2NH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反应的ΔH(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2)O2(g)=O+2(g)+e- H1=1175.7kJ·mol-1
PtF6(g)+e-1PtF6-(g) H2=-771.1kJ·mol-1
O2+PtF6-(s)=O2+(g)+PtF6- H3=482.2kJ·mol-1
则反应O2(g)+PtF6(g)=O2+PtF6-(s)的H=_____________kJ·mol-1。
(3)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
(4)在25℃下,将amol·L-1的氨水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___。
答案(1)向左不改变
(2)-77.6
(3)Cu(OH)2Cu2++2NH3·H2O=Cu(OH)2↓+2NH4+
(4)中Kb=10-9/((a-0.01)mol·L-1.
解析(1)在恒压条件下加入氩气,则容积增大,导致原平衡中各物质的浓度同等比例减小,所以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即向左移动;催化剂仅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影响焓变。
(2)根据盖斯定律,将化学方程式①+②-③叠加。
(3)Cu(OH)2的Ksp小于Mg(OH)2的,所以离子的浓度商首先大于Cu(OH)2的而先沉淀;由于氨水是弱碱,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
(4)由溶液的电荷守恒可得:c(H)+c(NH4)=c(Cl-)+c(OH-),已知c(NH4)=c(Cl-),则有c(H)=c(OH-),溶液显中性;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此时NH3·H2O的电离常数
Kb=[c(NH4)·c(OH-)]/c(NH3·H2O)=(0.01mol·L-1·10-7mol·L-1)/(amol·L-1-0.01mol·L-1)=10-9/((a-0.01)mol·L-1.
15.(09浙江卷27)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和转变成和,化学方程式如下: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0(填写“>”、“<”、“=”。
(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___。
(3)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4)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D.缩小容器的体积
(5)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①请在上表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是实验编号。
答案<(2)1.88×10-4mol/(L·s)(3)5000(4)C、D
①II:280、1.20×10-3、5.80×10-3
Ⅲ:1.2×10-3、5.80×10-3
②
解析(1)自发反应,通常为放热反应,即?H小于0。
(2)以NO计算,2s内NO的浓度变化为(10-2.5)×10-4mol/L,V(NO)=7.5×10-4/2=3.75×10-4mol/(L·s)。根据速率之比等于计量系数比可知,V(N2)=1/2V(NO)=1.875×10-4mol/(L·s)。
(3)==5000。
(4)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的移动,A项错;该反应放热,故降温平衡正向移动,NO转化率增大,B项错,C项正确;缩小体积,即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运动,即正向移动,D项正确。
(5)本题为实验探究题,目的是研究温度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速率的影响,研究时只能是一个变量在起作用,所以II中数据与I比较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大了,故其他的数据应与I完全相同;III中数据与II比较,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数据未变,但是温度升高,故其他数据是不能改变的。实质I、II研究是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速率的影响,II、III研究是温度对速率的影响。作图,可根据先拐先平的原则,即最里面的线先达平衡,速率快,应对应于III(因为其温度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是三组中最高的),II比I快,因为两组温度相同,但是II中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大。
.(09广东化学19)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氮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
(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
(2)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是。
(3)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①打开活塞K并通入N2;②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③反应结束后,;④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4)数据记录如下:
①计算得到实验式CaxN2,其中x=.
②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请比较x与3的大小,并给出判断依据:。
答案(1)关闭活塞,微热反应管,试管A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若末端导管中水柱上升且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防止反应过程中空气进入反应管,便于观察N2的逆流
(3)熄灭酒精灯,待反应管冷却至室温,停止通入氮气,并关闭活塞。
(4)①2.80②产物中生成了CaO
解析(1)见答案;
(2)要保证整个装置不能混入其他气体;
(3)一定要使玻璃管冷却后再停止通入气流;
(4)要确定X值必须求出钙和氮的原子个数比根据题目给的数据可做如下计算①m(Ca)=(15.08-14.80)g=0.28g,m(N)=(15.15-15.08)g=0.07g,则n(Ca):n(N)=:=7:5,则x=;
②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则产物中就有可能混有了CaO,而Ca3N2中钙的质量分数为81.08﹪,CaO中钙的质量分数为71.43﹪,所以产物中混有了CaO会导致钙的质量分数减小,x的值偏小。
.(09北京卷28)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将燃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11
(2)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依据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
b.过量空气能提高的转化率
c.使用催化剂能提高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d.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4)每160g气体与化合放出260.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是。
(5)吸收塔排出的尾气先用氨水吸收,再用浓硫酸处理,得到较高浓度的和铵盐。
①既可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循环再利用,也可用于工业制溴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吸收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为测定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将不同质量的铵盐分别加入到50.00mL相同浓度的溶液中,沸水浴加热至气体全部逸出(此温度下铵盐不分解)。该气体经干燥后用浓硫酸吸收完全,测定浓硫酸增加的质量。
部分测定结果;
铵盐质量为10.00g和20.00g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相同;铵盐质量为30.00g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0.68g;铵盐质量为40.00g时,浓硫酸的质量不变。
计算: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若铵盐质量为15.00g。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FeS2
(2)
(3)abd
(4)SO3(g)+H2O(l)=H2SO4(l);ΔH=-130.3kJ/mol
(5)①SO2+Br2+2H2O=4H++2Br-+SO42-②14.562.31g
18.(09上海卷31)烟气中是NO和的混合物(不含)。
(1)根据废气排放标准,烟气最高允许含400mg。若中NO质量分数为0.85,则烟气中最高允许含NO__________L(标准状况,保留2位小数)。
(2)工业上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150的水溶液(密度1.16g/mL)作为吸收剂,该碳酸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保留2位小数)。
(3)已知:①
②含2000mg的烟气用质量分数为0.150的碳酸钠溶液吸收。若吸收率为80%,吸收后的烟气_______排放标准(填“符合”或“不符合”),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硝酸可改变烟气中NO和NO2的比,反应为:
NO+2HNO3→3NO2+H2O
当烟气中时,吸收率最高。
烟气含2000mg,其中。
计算:(i)为了达到最高吸收率,烟气需用硝酸的物质的量(保留3位小数)。(ii)烟气达到最高吸收率90%时,吸收后生成NaNO2的质量(假设上述吸收反应中,反应①比反应②迅速。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答案(1)0.25
(2)1.64
(3)不符合因吸收后烟气总体积减小,含量仍超过
(4)(i)
(ii)
.(09宁夏卷28)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SO2(g)氧化为1molSO3的Δ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分别表示、,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理由是;
(2)图中△H=KJ·mol-1;
(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4)如果反应速率υ(SO2)为0.05mol·L-1·min-1,则υ(O2)=mol·L-1·min-1、υ(SO3)=mol·L-1·min-1;
(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计算由S(s)生成3molSO3(g)的△H(要求计算过程)。
答案(1)反应物能量生成物能量
(2)无降低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使活化能E降低
(3)-198
(4)SO2+V2O5=SO3+2VO24VO2+O2=2V2O5(4)0.0250.05
(5)S(s)+O2(g)=2SO2(g)△H1=-296KJ·mol-1,SO2(g)+1/2O2(g)=SO3(g)△H2=-99KJ·mol-1
3S(s)+9/2O2(g)=3SO3(g)△H=3(△H1+△H2)=-1185KJ·mol-1
解析(1)本小题考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可得到A和C所表示的意义,E为活化能与反应热无关,但是用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
(2)图中表示的是2molSO2的反应,因此△H=-99×2KJ·mol-1;
(3)依题意即可写出:SO2+V2O5=SO3+2VO24VO2+O2=2V2O5;
(4)依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2005-2008年高考题’08全国Ⅰ13)电解100mL含c(H+)=0.30mol/L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 ()
A.0.10mol/LAg+ B.0.20mol/LZn2+ C.0.20mol/LCu2+ D.0.20mol/LPb2+
答案C
解析100mL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H+)=0.03mol,n(Ag+)=0.01mol,
n(Zn2+)=0.02mol,n(Cu2+)=0.02mol,n(Pb2+)=0.02mol,当分别电解它们的溶液通过0.04mol电子时,A中0.01molAg全部析出,其质量为1.08g,B中H+首先放电,因此析出Zn为0.005mol,质量为0.325g,C中0.02molCu全部析出,质量为1.28g,D中H+首先得电子,析出Pb为0.005mol,质量为1.035g,因此C中析出金属质量最大。
2.(’08江苏14)某有机物样品3.1g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物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共增重7.1g,经过滤得到10g沉淀。该有机样品可能是 ()
A.乙二醇 B.乙醇
C.乙醛 D.甲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
答案AD
解析由10gCaCO3沉淀可知燃烧生成0.1molCO2(4.4g),生成m(H2O)=7.1g-4.4g=
2.7g,n(H2O)=0.15mol,可知有机物样品平均分子式中n(C)∶n(H)=1∶3,由含氧衍生物分子式分析:若是纯净物,则分子式必为C2H6Ox,排除B、C;由3.1g完全燃烧生成7.1gCO2和H2O可知耗O2为4g,代入乙二醇检验,恰好符合,A正确,乙二醇分子式可以改写为C2H2(H2O)2,D中甲醇可改写为CH2(H2O)、丙三醇可改写为C3H2(H2O)3,由分子式可知甲醇和丙三醇按1∶1比例混合后平均分子式恰好为C2H2(H2O)2,故符合题意。
3.(’08四川理综13)在aL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mol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离子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molNH3气,则原溶液中的Al3+离子浓度(mol/L)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于产生cmolNH3,则必定有NHcmol,使SO完全沉淀需Ba2+bmol,因此SO有bmol。根据电荷守恒:2c(SO)=c(NH)+3c(Al3+),则3c(Al3+)=mol/L
c(Al3+)=mol/L
4.(’07四川理综10)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60mL B.45mL C.30mL D.15mL
答案A
解析O2为氧化剂,Cu为还原剂,HNO3仅仅发生了复分解反应n(Cu)=2n(O2)=0.15mol
n(NaOH)=2n(Cu)=0.3mol,V(NaOH)==0.06L=60mL,故选A。
5.(’07山东理综15)一定体积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HC2O4·2H2O。若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KMnO4溶液的3倍,则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为 ()
提示:①H2C2O4是二元弱酸
②10[KHC2O4·H2C2O4]+8KMnO4+17H2SO48MnSO4+9K2SO4+40CO2↑+32H2O
A.0.008889 B.0.08000 C.0.1200 D.0.2400
答案B
解析可设NaOH溶液体积1L,则KMnO4溶液L,n(NaOH)=0.1mol·L-1×1L=0.1mol
n(KHC2O4·H2C2O4·2H2O)=n(NaOH)=×0.1mol=mol
n(KMnO4)=·n(KHC2O4·H2C2O4·2H2O)
=·mol=mol
c(KMnO4)==0.0800mol·L-1
6.(’06全国Ⅰ理综13)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
0.4mol·L-1,c(SO)=0.8mol·L-1,则c(K+)为 ()
A.0.15mol·L-1 B.0.2mol·L-1
C.0.3mol·L-1 D.0.4mol·L-1
答案C
解析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的原则,建立如下等式:c(H+)+c(K+)+3c(Al3+)=2c(SO),即0.1mol/L+c(K+)+3×0.4mol/L=2×0.8mol/L,则c(K+)=0.3mol/L,故答案为C。
7.(’06全国Ⅱ理综9)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300mL该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约等于 ()
A.0.37mol B.0.63mol C.0.74mol D.1.5mol
答案D
解析因n(Mg2+)=≈0.75mol,则n(Cl-)=2×0.75mol=
1.5mol,故选D。
8.(’06北京理综9)将aLNH3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b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bL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设参加反应的氨为xL,则根据反应方程式2NH3N2+3H2,体积每增大(1+3-2)即2L,则参加反应的NH3为2L,因此当增大(b-a)L时参加反应的氨,即x=
(b-a)L,故剩余的氨气为[a-(b-a)]L=(2a-b)L,所以反应后bL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
9.(’05江苏8)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 ()
A.1∶9 B.1∶1 C.1∶2 D.1∶4
答案D
解析本题通过Ba(OH)2与NaHSO4的反应综合考查了pH的计算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侧重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设Ba(OH)2和NaHSO4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设NaH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根据题意得方程组
①
②
将②中c代入①整理得V1∶V2=1∶4,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0.(’08全国Ⅰ26)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KMnO4,方法如下:软锰矿与过量固体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和KCl:用水溶解,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K2MnO4转变为MnO2和KMnO4;滤去MnO2沉淀,浓缩滤液,结晶得到深紫色的针状KMnO4。请回答:
(1)软锰矿制备K2MnO4的化学方程式是;
(2)K2MnO4制备KMnO4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用2.5g软锰矿(含MnO280%)进行上述实验,计算KMnO4的理论产量;
(4)KMnO4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应生成Mn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上述制得的KMnO4产品0.165g,恰好与0.335g纯Na2C2O4反应完全,计算该KMnO4的纯度。
答案(1)3MnO2+6KOH+KClO33K2MnO4+KCl+3H2O
(2)3MnO+4H+MnO2↓+2MnO+2H2O
(3)2.4g
(4)2KMnO4+5Na2C2O4+8H2SO4K2SO4+2MnSO4+5Na2SO4+10CO2↑+8H2O
(5)95.8%
解析(1)MnO2和KClO3、KOH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K2MnO4、KCl和H2O,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方程式即可。
(2)根据信息,滤液中的MnO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MnO、MnO2,离子方程式为3MnO+4H+2MnO+MnO2↓+2H2O。
(3)根据(1)、(2)中的两个反应找出关系式:
MnO2~K2MnO4~KMnO4
87×158
2.5g×80%m(KMnO4)
则有=
m(KMnO4)=2.4g
(4)反应物和产物都有了,配平时注意电子守恒、电荷守恒。
(5)根据(4)中的反应,找出关系式:
2KMnO4 ~ 5Na2C2O4
2×158 5×134
m(KMnO4) 0.335g
则有
m(KMnO4)=0.158g
因此KMnO4的纯度为×100%=95.8%
11.(’08江苏15)金矿开采、冶炼和电镀工业会产生大量含氰化合物的污水,其中含氰化合物以HCN、CN-和金属离子的配离子M(CN)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测定污水中含氰化合物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水样预处理:水样中加入磷酸和EDTA,在pH<2的条件下加热蒸馏,蒸出所有的HCN,并用NaOH溶液吸收。②滴定:将吸收液调节至pH>11,以试银灵作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成橙红色。
Ag++2CN-[Ag(CN)2]-
根据以上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样预处理的目的是。
(2)水样预处理的装置如右图,细导管插入吸收液中是为了。
(3)蒸馏瓶比吸收液面要高出很多,其目的是。
(4)如果用盐酸代替磷酸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将(填“偏高”“无影响”或“偏低”)。
(5)准确移取某工厂污水100mL,经处理后用浓度为0.01000mol·L-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了21.00mL。此水样中含氰化合物的含量为mg·L-(以CN-计,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将含氰化合物全部转化为CN-
(2)完全吸收HCN,防止气体放空
(3)防止倒吸(4)偏高(5)109.2
解析(1)将各种形式存在的CN-全部转化成CN-,便于用Ag+滴定。
(2)完全吸收HCN,防止气体放空使结果不准确且污染空气。
(3)防止倒吸。
(4)盐酸加热蒸馏时会有许多被NaOH吸收,Cl-与Ag+反应而使AgNO3溶液用量偏多,使结果偏高。
(5)由Ag+ + 2CN-[Ag(CN)2]-
1mol 2mol
0.01000mol·L-1×21.00mL×10-3L·mL-1 x
=109.2×10-3g·L-1=109.2mg·L-1
12.(’07江苏24)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某同学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钠块用一张已除去氧化膜、并用针刺一些小孔的铝箔包好,然后放入盛满水且倒置于水槽中的容器内。待钠块反应完全后,在容器中仅收集到1.12L氢气(标准状况),此时测得铝箔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27g,水槽和容器内溶液的总体积为2.0L,溶液中NaOH的浓度为0.050mol·L-1(忽略溶液中离子的水解和溶解的氢气的量)。
(1)写出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钠块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1)①2Na+2H2O2NaOH+H2↑
②Na2O+H2O2NaOH
③2Al+2NaOH+2H2O2NaAlO2+3H2↑
(2)89%
解析(1)①2Na+2H2O2NaOH+H2↑
②Na2O+H2O2NaOH
③2Al+2NaOH+2H2O2NaAlO2+3H2↑
(2)n(Al)==0.010mol
根据反应③可得由铝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n(NaOH)=0.010mol
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H2)=0.015mol
那么由金属钠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n(H2)=-0.015mol=0.035mol
根据反应①可得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n(Na)=2×0.035mol=0.070mol
又因为反应后溶液中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
n(NaOH)=2.0L×0.050mol·L-1=0.10mol
所以溶液中Na+的总物质的量即原金属钠的总物质的量为
n(Na+)=0.10mol+0.010mol=0.11mol
n(Na2O)==0.020mol
该钠块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89%
13.(’07上海31)钾是活泼的碱金属,钾和氧有氧化钾(K2O)、过氧化钾(K2O2)和超氧化钾(KO2)等多种化合物。
(1)钾和硝酸钾反应可制得K2O(10K+2KNO36K2O+N2),39.0g钾与10.1g硝酸钾充分反应生成K2O的质量为g。
(2)某过氧化钾样品中氧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氧)为0.28,则样品中K2O2的质量分数为。
(3)超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2K2CO3+3O2),在医院、矿井、潜水、高空飞行中用作供氧剂。13.2L(标准状况)CO2和KO2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8.8L(标准状况),计算反应消耗的KO2的质量。
(4)KO2加热至600℃部分分解得到产物A。6.30g产物A充分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钾并产生氧气1.12L(标准状况),试确定产物A中钾、氧两种原子个数之比。如果产物A只含有两种化合物,写出所有可能的化学式并计算A中两种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答案(1)28.2g
(2)96.25%
(3)71g
(4)KO2与K2O22∶1或KO2与K2O4∶1
解析(1)根据反应关系可以判断所给K的质量过量,应该用KNO3的量计算生成的K2O,设生成的K2O的质量为x。
10K+2KNO3 → 6K2O + N2↑
2×101g·mol-1 6×94g·mol-1
10.1g x
则有=
解得x=28.2g
(2)根据题给条件杂质中不含氧,所以样品的氧全部来自K2O2,根据K2O2的组成可以看出,每32g氧对应110gK2O2,若设样品总质量为1g,则含氧为0.28g,因此若设样品中K2O2的质量为a,则有32g∶110g=0.28g∶a,
解得a=0.9625g,因此可以求出样品中K2O2的质量分数为×100%=96.25%。
(3)可用差量法:由反应式4KO2+2CO2→2K2CO3+3O2可以看出,气体每增加1mol就消耗4molKO2,现在增加了
=0.25mol,则消耗的KO2的质量为0.25mol×4×71g·mol-1=71g。
(4)KxOy+x/2CO2→x/2K2CO3+(y-0.5x)/2O2
39x+16y 11.2(y-0.5x)L
6.30g 1.12L
解得x∶y=2∶3即n(K)∶n(O)=2∶3
即得化学式为:(KO2与K2O22∶1)(KO2与K2O4∶1)
14.(’06广东27)钴(Co)化合物对化学键的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测定某钴化合物[Co(NH3)xCly]Clz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样品0.5010g,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煮沸,蒸出所有的氨,冷却,得到A。产生的氨用50.00mL0.5000mol·L-1的盐酸完全吸收并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得溶液B。取B溶液20.00mL,用0.1000mol·L-1NaOH滴定,消耗NaOH溶液30.00mL。
②向A中加入过量KI固体,振荡,盐酸酸化后置于暗处,发生反应:
Com++I-→Co2++I2(未配平)
反应完成后,蒸馏水稀释,用Na2S2O3溶液滴定析出的I2,消耗0.1000mol·L-1Na2S2O3溶液20.00mL。反应方程式为:I2+2Na2S2O32NaI+Na2S4O6
③另称取该物质样品0.2505g,溶于水,以0.1000mol·L-1AgNO3溶液滴至恰好反应完全,消耗AgNO3溶液20.00mL。相应反应式为:
[Co(NH3)xCly]Clz+zAgNO3[Co(NH3)xCly](NO3)z+zAgCl↓
通过计算求:
(1)[Co(NH3)xCly]Clz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该钴化合物的化学式。
答案(1)n(NH3)=0.05000L×0.5000mol·L-1-0.03000L×0.1000mol·L-1×100/20=0.01000mol
ω(N)=(0.01000mol×14g·mol-1)/0.5010g=0.2794
(2)[Co(NH3)xCly]Clz的相对分子质量
=59+17x+35.5(y+z)
因为2Com++2(m-2)I-2Co2++(m-2)I2
I2+2Na2S2O32NaI+Na2S4O6
故可得计算关系式:Com+~(m-2)Na2S2O3
n(Com+)=(0.1000mol·L-1×0.02000L)/(m-2)
=0.002000/(m-2)mol
0.5010g/[(59+17x+35.5y+35.5z)g·mol-1]
=0.002000/(m-2)mol
由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得
m-y-z=0
0.2505g×z/[(59+17x+35.5y+35.5z)g·mol-1]=0.1000mol·L-1×0.02000L联立上述4个方程求解,得:
x=5,y=1,z=2,m=3
因此,该钴化合物化学式为[Co(NH3)5Cl]Cl2)
15.(’05上海30)过氧化钙是一种安全无毒的物质,带有数量不等的结晶水,通常还含有部分CaO。
(1)称取0.542g过氧化钙样品,灼热时发生如下反应:
2CaO2·xH2O2CaO+O2↑+2xH2O,得到的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67.2mL。该样品中CaO2的物质的量为。
(2)另取同一样品0.542g,溶于适量的稀盐酸中,然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将溶液中Ca2+全部转化为CaCO3沉淀,得到干燥的CaCO30.70g。
①试计算样品中CaO的质量;
②试计算样品中CaO2·xH2O的x值。
答案(1)0.006mol
(2)①0.056g②1/2
解析本题通过样品成分和纯度的测定,考查考生的简单的运算能力。
(1)由所给反应方程式可知:
n(CaO2)=2n(O2)=2×=0.006mol
(2)①由题意可知样品中Ca2+的总量为:
n(Ca2+)=n(CaCO3)==0.007mol,样品中
n(CaO)=0.007mol-0.006mol=0.001mol
所以m(CaO)=0.056g
②m(H2O)=0.542g-0.006mol×72g·mol-1-0.056g=0.054g,n(H2O)=0.003mol,
所以x=。
第二部分三年联考题汇编
2009年联考题
题组一
一、选择题
1.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向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123.36L,C12全部被还原,测得溶液中c(Br-)=c(C1-),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75mol/L B.1.5mol/L C.2mol/L D.3mol/L2.唐山一中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A.1︰1︰1B.2︰2︰1C.2︰3︰1D.4︰3︰23.河北省邯郸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N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的NO3-离子数目为6.02×1023
B.7.8gNa2O2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6.02×1023
C.0.1molCnH2n+2中含有的C-C键数为0.1n×6.02×1023
D.标准状况下,2.24LCHCl3含有的分子数为0.1×6.02×10234.桂林市十八中高三第2次月考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反应: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
B.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5.09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某稀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ZnSO4、Fe2(SO4)3、H2SO4、CuSO4,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纵坐标/mol)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横坐标/mol)之间的关系为
答案A
6.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推进剂以肼(N2H4)作为燃料,NO2作为氧化剂,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2NO2(g);△H=+67.7kJ/mol
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
下列关于肼和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N2H4(g)+2NO2(g)==3N2(g)+4H2O(l);△H=-1135.7kJ/mol
B.N2H4(g)+NO2(g)==3/2N2(g)+2H2O(g);△H=-567.85kJ/mol
C.N2H4(g)+NO2(g)==3/2N2(g)+2H2O(l);△H=-1135.7kJ/mol
D.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kJ/mol7.09甘肃省河西五市二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bg某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该金属的三价正盐和ag氢气。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答案C
8.天津市汉沽一中第五次月考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被完全消耗的是A.用50mL8mol·L—1浓盐酸与10g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B.标准状况下,将1g铝片投入20mLl8mol·L—1的硫酸中
C.向100mL3mol.L—1的硝酸中加入5.6g铁
D.在5×107Pa、500℃和铁触媒催化的条件下,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9.湖北省武汉市教科院高三第一次调考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 B.Na2O2Na2CO3
C.NaOHNa2CO3 D.Na2O2NaOHNa2CO310.湖南长沙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下列实验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图形(纵坐标n均表示产生的Al(OH)3的物质的量)不相符的是A.在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 B.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至过量
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D.向H2SO4溶液中加入NaAlO2溶液至过量
11.成都七中高三期中考试25oC,某未知浓度的氨水与pH=b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已知此氨水的密度为0.90g·cm-3,则该氨水的质量分数为
A. B.C. D.12.河北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用石墨电极电解含有一定量重水(D2O)的水(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状况下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
B.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8∶1
C.相同状况下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4∶1
D.若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6∶3,则D2O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3.湖南长沙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现有2mol/L盐酸和硫酸溶液各100mL,分别加入等量的铁粉,反应结束后,所生成的氢气质量比为2︰3,则往酸中加入的铁粉的质量为
A.2.8g B.5.6g C.8.4g D.16.8g14.上海部分区县高三调研测试化学家从腐败草料中提取出双香豆素,结构简式如右下图。1mol双香豆素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是 A.2mol
B.4mol
C.6mol
D.8mol二、非选择题
15.湖北省黄冈市高三年级期末考试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新型的电子材料,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物有:HF、N0、HNO3。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
(2)若反应中生成0.2molHN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个。
答案(1)3NF3+5H2O==9HF+2NO+HNO31:2
(2)2.408×102316.湖北省黄冈市高三年级期末考试Ba2+是一种重金属离子,有一环境监测小组欲利用Na2S2O3、KI、K2Cr2O7,等试剂测定某工厂废水中Ba2+的浓度。
(1)现需配制250mL0.100mol·L-1标准Na2S2O3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量筒、250rnL容量瓶、玻璃棒外,还需要。
(2)需准确称取Na2S4O3固体的质量为g。
(3)另取废水50.00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人足量的K2Cr2O7溶液,得BaCrO4沉淀;沉淀经洗涤、过滤后,用适量的稀盐酸溶解,此时CrO42-全部转化为Cr2O72-;再加过量KI溶液反应,反应液中再滴加上述Na2S2O3溶液,反应完全时,消耗Na2S2O2溶液36.00mL。已知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①Cr2O72-+6I-+14H+=2Cr3++3I2+7H2O;
②I2+2S2O32-=2I-+S4O62-。试计算该工厂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1)设Ba2+为xmol,则有
Ba2+~BaCrO2~Cr2O72-~I2~3S2O32-
1mol3mol
xmol36.00×0.100×10-3mol
mol所以c(Ba2+)mol·L-117.银川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测试理综Ⅰ.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右下图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H>0,△S>0;B.△H>0,△S<0;
C.△H<0,△S<0;D.△H<0,△S>0。
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温度降低,平衡常数K__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mol·L-1·min-1。
(5)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有______。
A.升高温度;B.加入催化剂;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E.充入He(g),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Ⅱ.在温度t℃下,某NaOH的稀溶液中c(H+)=10-amol/L,c(OH—)=10—bmol/L,已知a+b=12
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_______;t______2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c的盐酸(t℃),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下表所示。
序号 NaOH溶液的体积/mL 盐酸的体积/mL 溶液的pH ① 20.00 0.00 8 ② 20.00 20.00 6
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为_______。
答案Ⅰ.(1)C
(2)(3)增大(4)0.225(5)CD
Ⅱ.1×10-12大于4
18.大庆铁人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如图,有甲、乙两容器,甲体积可变压强不变,乙保持体积不变。向两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A、3molB,此时两容器体积均为500mL,温度为T℃。保持温度不变发生反应:
(1)下列选项中,能表明甲和乙容器中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改变B.2v正(C)=3v逆(B)
C.A、B转化率相等D.物质D的质量不随时间改变
(2)2min后甲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测得C的浓度为2mol/L,此时容器的体积为mL,B的转化率α甲(B)为。
(3)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2min(填“>”、“<”或“=”,下同),B的转化率α乙(B)α甲(B)。
(4)其它条件不变,甲中如果从逆反应方向开始反应建立平衡,要求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与(2)中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需要加入C的物质的量n(C)mol,加入D的物质的量n(D)应该满足的条件为。
答案(1)AD
(2)40040%
(3)><
(4)2n(D)>0.6mol
19.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如下图所示装置中,b电极用金属M制成,a、c、d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金属M沉积于b极,同时a、d电极上产生气泡。试回答:
(1)a为极,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电解开始时,在B烧杯的中央滴几滴淀粉溶
液,你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电解进行一段时
间后,罩在c极上的试管中也收集到了气体,此时c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3)当d电极上收集到44.8ml气体(标准状况)时停止电解,a极上放出了mol气体,若b电极上沉积金属M的质量为0.432g,则此金属的摩尔质量为g·moL-1。
(4)电解停止后加蒸馏水使A烧杯中的溶液体积仍为200ml,取这种溶液加入到25.0ml0.100mol·L-1的HCl溶液中,当加入31.25ml溶液时刚好沉淀完全。由此可知电解前A烧杯中M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答案(1)阳2I--2e-==I2
(2)C极附近的溶液首先变为蓝色4OH--4e-==2H2O+O2
(3)0.001108g/mol(4)0.1mol·L-1
20.(09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如图,已知A、B分别是由常见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A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B是一种淡黄色阔体,X常温下为无色液体,C是一种重要的能源,C和K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J和E是工业上重要化工原料,A、D、G、I都含同一种元素(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没有列出)。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G的溶液呈碱性,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100mL,lmol/LI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B固体,充分反应后生成D的质量为5.2g,则加入B的质量可能为____________g。
答案(1)Al4C3(2)AlO2―+2H2O==Al(OH)3+OH-
(3)光照,过量氯气(4)CO2+NaAlO2+2H2O==Al(OH)3↓+NaHCO3(或CO2+2NaAlO2+3H2O==2Al(OH)3↓+Na2CO3)
(5)7.8或1321.湖北天门中学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将Cu与CuO的混合物20.8g,加入到50mL18.4mol/L浓H2SO4中,加热充分反应至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冷却后将混合液稀释至1000mL,测得c(Cu2+)=0.3mol/L。试计算:
(1)若不考虑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L。
(2)溶液稀释后,溶液中c(H+)为:。
答案解: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CuO+H2SO4==CuSO4+H2O
②Cu+2H2SO4(浓)CuSO4+SO2↑+2H2O
设混合物中Cu的物质的量为x,CuO的物质的量为y。
64x+80y=20.8……①
x+y=0.3……②
解得:x=0.2moly=0.1mol
(1)V(SO2)=0.2mol×22.4L/mol=4.48L
(2)n(H2SO4)总=0.05L×18.4mol/L=0.92mol,n(H2SO4)耗=2x+y=0.5mol
n(H2SO4)余=0.92mol-0.5mol=0.42mol
c(H+)=0.42mol×2÷1L=0.84mol/L
题组二
一、选择题
1.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把一定量的Na2O2的NaHCO3的混合粉末分为两等份,将其中一份加入100mL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干燥后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下);再将此气体通入另一份混合物中,充分反应后,得到O22.016L(标准状况下),则加入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3.4mol/L B.0.2mol/L C.1.8mol/L D.3.6mol/L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第一学期高三摸底取两个相同容积的密闭恒容容器,在A容器中充入0.2molN2O4,B容器中充入0.2molHI气体,在一定温度下时反应分别达到平衡,测得N2O4和HI的分解率分别为α(A)和α(B)。在该平衡体系中再分别充入0.2molN2O4和0.2molHI,当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测得N2O4和HI的分解率分别为α/(A)和α/(B)。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α(A)=α(B)B.α(A)>α/(A)C.α(A)=α/(A)D.α(B)=α/(B)3.(09河北正定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往含0.2molNaOH和0.1molB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的体积为6.72L(标况下)时立即停止,则在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和通入CO2气体的体积关系正确的图象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A....4.湖南长沙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有镁、铝混合粉末10.2g,将它溶于500mL4mol/L的盐酸中,若要使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则需要加入2mol/L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
A.1500mL B.1000mL C.500mL D.1005.湖北省黄冈市高三期末考试含杂质M(不超过0.5g)的金属锌6g,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2g氢气,则M可能是 A.K B.Mg C.Cu D.Fe6.湖北省武汉市教科院高三第一次调考在一恒定的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为0.6mol、B为0.3mol,C为1.4mol充入容器中,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则x的值 A.只能为2B.只能为3C.只能为2,也可能为3D.无法确定7.四川省绵阳中学高三二诊模拟在一定温度、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H2(g)+I2(g)==2HI(g),已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amol/L,达平衡时HI的浓度为bmol/l;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2amol/L,则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bmol/L B.mol/LC.(2a-b)mol/L D.(a-)mol/L8.洛阳一高高三月考25℃时,在20ml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醋酸溶液,曲线如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在A点:
B.在B点:
C.在C点:
D.在C点:9.09湖北第一中学黄冈内参·元素及化合物8+4模拟将3.64gFe2O3和Al2O3样品溶解在过量的200mLpH=1的盐酸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Fe3+、Al3+刚好完全沉淀,用去NaOH溶液100mL,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A.0.1mol/L B.0.2mol/L C.0.4mol/L D.0.8mol/L解析用终态法分析,最后生成沉淀和氯化钠,n(HCl)=0.2×0.1=0.02mol,c(NaOH)=0.02mol/L
10.湘西南名校联盟高三联合考试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该有机物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的生成物,分别与金属钠、氢氧化钠、新制氢氧化铜发生反应,从理论上计算出1mol生成物分别与上述三种无机物反应消耗的物质的量的比为
A.1︰1︰1B.3︰2︰2
C.3︰2︰3D.6︰4︰511.宁波市第一学期高三期末向足量H2SO4溶液中加入100mL0.4mol·L—1Ba(OH)2溶液,放出的热量是5.12kJ。如果向足量Ba(OH)2溶液中加入100mL0.4mol·L—1HCl溶液时,放出的热量为2.2kJ。则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Ba2+(aq)+SO42—(aq)==BaSO4(s)ΔH=-2.92kJ·mol—1
B.Ba2+(aq)+SO42—(aq)==BaSO4(s)ΔH=-0.72kJ·mol—1
C.Ba2+(aq)+SO42—(aq)==BaSO4(s)ΔH=-73kJ·mol—1
D.Ba2+(aq)+SO42—(aq)==BaSO4(s)ΔH=-18kJ·mol—112.浙江华埠中学高三百题精已知一定温度下,2X(g)+Y(g)mZ(g)
ΔH=-aHHHhHH=====kJ·mol-1(a>0),现有甲、乙两容积相等且固定的密闭容器,在保持该温度下,向密闭容器甲中通入2molX和1molY,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热量bkJ,向密闭容器乙中通入1molX和0.5molY,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ckJ,且b>2c,则a、b、m的值成关系正确的是
A.m=4 B.a=b C. D.m≤2A.B.C.D.二、非选择题
1.江西南昌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贵溪冶炼厂冶炼铜的工艺原理为:
①2CuFeS2(黄铜矿)+4O2Cu2S+3SO2+2FeO
②2Cu2S+3O22Cu2O+2SO2
③2Cu2O+Cu2S6Cu+SO2
假定各步反应都完全,完成下列计算:
(1)由6mo]CuFeS2生成6mol铜,则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2)6molCuFeS2和1425molO2,反应,理论上可得molCu;
(3)6molCuFeS2和15.75molO2反应,理论上可得molCu,转移了mol电子。
答案(1)15mol
(2)4.5(3)37215.洛阳调研近期“问题奶粉”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其问题主要是奶粉中掺杂了三聚氰胺,三聚氰胺为纯白色晶体,无味,密度1.573g/cm3(16℃)。常压下熔点为354℃(分解),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为300℃;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醚、苯和四氯化碳,可溶于甲醇、乙酸、热乙二醇等。
(1)三聚氰胺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的环状物,则三聚氰胺的含氮量为。
(2)三聚氰胺为三个氰胺分子加聚而成,已知氰胺分子中除H原子外,C、N原子的最外层均达8个电子的结构,则氰胺的电子式为;
(3)乳制品的换算系数为6.38,即若检测出氮的含量为1%,蛋白质的含量则为6.38%。不法分子通过在低蛋白含量的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来“提高”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导致许多婴幼儿肾结石。假定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为16%即为合格,不法分子在一罐总质量为500g、蛋白质含量为6%的假奶粉中掺入g的三聚氰胺就可使奶粉“达标”(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66.7%(2)(3)11.75
1.09徐汇区高三学习能力诊断已知:Pb的化合价只有+2、+4,且+4价的Pb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12;
(1)写出Pb3O4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PbO2不稳定,随温度升高按下列顺序逐步分解:PbO2→Pb2O3→Pb3O4→PbO。若加热分解后所得到的固体全部为Pb3O4,现将amolPbO2加热分解,则加热过程中放出O2__________L(标准状况下);
(3)现将1molPbO2加热分解,收集产生的O2,加热分解后所得固体中,pb2+占Pb元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再向加热所得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收集产生的C12,收集到O2和C12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mol。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过计算确定y与x的函数关系式。
②若两步反应中O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则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为,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答案(1)Pb3O4+8HCl(浓)→3PbCl2+Cl2↑+4H2O(2)(3)①根据题意:分解所得混合物中n(Pb2+)=xmol、n(Pb4+)=(1-x)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n(O2)=x/2mol、n(Cl2)=(1-x)moly=n(O2)+n(Cl2)=x/2mol+(1-x)mol=(1-x/2)mol②Pb2O3、Pb3O44︰1
17.(09上海松江二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在宇宙飞船中为了使宇航员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了盛有Na2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再生氧气。试解答下列问题:
若宇航员每天呼吸需O2约为60升(折算成标准状况)。要在飞船内生活7天,计算需带Na2O2约_________kg。
?如用KO2(超氧化钾)代替Na2O2能达到同样的目的。计算用Na2O2和KO2分别与CO2反应,生成等量的氧气所需Na2O2和KO2的质量比为1(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已知:KO2与CO2反应生成碳酸盐与氧气。)?
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已知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为60,其中含C:40%,含H:13.33%,其余是N。又已知偏二甲肼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氮原子不与氢相连,试计算确定偏二甲肼的分子式和结构式。
答案(1)?2.925kg(2)1.6
(3)分子式:C2H8N218.江苏姜堰市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我省物产资源丰富。东海有蛭石,蛭石为一种层状结构的含镁的铝硅酸盐,是黑云母等天然矿物风化蚀变的产物,因为其受热膨胀时呈挠曲状,形态酷似水蛭,故此得名蛭石。膨化后的蛭石呈颗粒状,有隔热、耐冻、抗菌、防火、吸声等优异性能,但不耐酸。
某硅酸盐矿石的组成可以看作SiO2中有1/4的Si被Al置换,再由Mg平衡其电荷形成的。该矿石的组成以氧化物形式表示为。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取得了某种牌号的膨化蛭石样品,其成分可以用氧化物(MgO、Fe2O3、Al2O3、SiO2、H2O)的形式表示。为研究蛭石的组成,拟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流程及相关数据如下:
①固体A的化学式是;
②固体F的物质的量是;
③通过计算,给出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某种膨化蛭石组成的化学式。
答案(1)MgO·Al2O3·6SiO2(2)①SiO2②0.040mol
③n(SiO2)==0.04mol
设固体G中Fe2O3的物质的量为xmol,MgO的物质的量为ymol
依题意有:
160x+40y=6.40
214x+58y=8.92
解得:x=0.020moly=0.080mol由②知:n(Al2O3)=0.020mol
于是n(H2O)=(11.20-40×0.08-60×0.04-160×0.020-102×0.020)÷18=0.02(mol)
则:n(MgO):n(Fe2O3):n(Al2O3):n(SiO2):n(H2O)
=0.080mol:0.020mol:0.020mol:0.04mol:0.02mol
8:2:2:4:2
4:1:1:2:1
即该蛭石矿的组成为:4MgO·Al2O3·Fe2O3·2SiO2·H2O19.太原市高三年级调研考试已知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在酸性条件下能将草酸钠(Na2C2O4)氧化:
(未配平)
(未配平)
为测定某软锰矿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准确称量1.20g软锰矿样品,加入2.68g草酸钠固体,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后冷却,将所得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从中取出25.0mL,用0.0200mol·L-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当加入20.0mL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配平上述两个离子方程式。
++—++
++—++
欲求得软锰矿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还缺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是
(填数据所代表的意义)。
若该数据的数值为250,求该软锰矿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25162108114122
(2)容量瓶的容积解:滴定250mL稀释后溶液,消耗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有
n(MnO2)×2+0.00400mol×5=0.0200mol×2n(Mn02)=0.0100mol
.09江苏姜堰中学高三阶段检测香豆素内酯化学式为C9H6O2,分子中除有一个苯环外,还有六元环,它可以通过下列合成路线得到:
(1)A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A的结构简式为,A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包含A)。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3)现有B和C的混合物nmol,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消耗O2L,生成CO2aL、H2Obg(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若设B、C混合物中含Bxmol,则x的计算式为:。
答案
2.宁波市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试卷
如上图装置实验,A、B两烧杯分别盛放200g10%NaOH和足量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c极上有Cu析出,又测得A杯中溶液的质量减少4.5g(不考虑水的蒸发)。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源P极为极;请分别写出b极和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2)c极上析出固体铜的质量为g
(3)若装置中用铅蓄电池作电源,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
负极:Pb+SO42-=PbSO4+2e-
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
假设在a极制得气体0.050mol,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mol
答案(1)负4OH――4e-2H2O+O2↑;Cu2++2e—Cu
(2)16g(3)0.10mol22.浙江开化中学第一学期末考试高三化学试卷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投料比及热值等问题。
已知:CO(g)+H2O(g)H2(g)+CO2(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 400 500 800 平衡常数Kc 9.94 9 1 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正向反应是:反应(选填:放热、吸热)。
(2)在800℃发生上述反应,以右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恒容反应器,其中向正反
应方向移动的有(选填A、B、C、D、E)。 A B CC D E n(CO2) 3 1 0 1 1 n(H2) 2 1 0 1 2 n(CO) 1 2 3 0.5 3 n(H2O) 5 2 3 2 1
(3)若在500℃时进行,若CO、H2O的起始浓度均为0.020mol/L,在该条件下,CO的最大转化率为:。
(4)若在800℃进行,设起始时CO和H2O(g)共为5mol,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为x;平衡时CO转化率为y,试推导y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答案(1)放热(2)BCE(3)75%(4)y=x.江苏省2009届名校月考试题8g液态联氨与足量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H2O(l)=H2O(g)(H=+44kJ·mol-12H2O2(l)=2H2O(l)(O2(g)(H=–196.4kJ·mol-1则写出表示联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4分)(1)66.7%(2分),46.7%,6(NH2)2CO→C3H6N6+6NH3+3CO2(2分)
②C3H6N6+3H2O=C3N3(OH)3+3NH3
(2)①N2H4+H2ONH2NH3+(N2H5+)+OH-?(2分)
(NH2NH3++H2ONH3NH32++OH-?)
②CO(NH2)2+NaClO+2NaOH=N2H4+NaCl+Na2CO3+H2O(2分)
③N2H4(l)+O2(l)=N2(g)+2H2O(l)ΔH=-kJ·mol-12007-2008年联考题
题组一
一、选择题
1.08广东六校第三次模拟如图所示,向A中充入1molX和1molY,向B中充入2molX和2molY,起始VA=VB=aL,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列反应X(g)+Y(g)2Z(g)+W(g)达到平衡时,VA=1.2aL,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开始时,B容器中化学反应速率快
B.A容器中X的转化率为40%,且比B容器中X的转化率小
C.打开K一段时间达平衡时,A的体积为1.6a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
D.打开K达新平衡后,升高B容器温度,A容器体积一定增大2.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模拟已知NaHSO4在水中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温度高于25℃
B.水电离出来的c(H+)=1×10-10mol·L-1
C.c(H+)=c(OH-)+c(SO42-)
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是中性3.(08山东济宁模拟)为测定人体血液中Ca2+的含量,设计了如下方案: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若血液样品为15mL,滴定生成的草酸消耗0.001mol·L—1的KMnO4溶液15.0mL,则这种血液样品中的含钙量为
A.0.001mol·L1 B.0.0025mol·L1
C.0.0003mol·L1 D.0.0035mol·L1
答案B
4.08浙江温州市十二校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不考虑CO2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A.0.4mol B.0.5mol C.0.6mol D.0.8mol5.08上海模拟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mL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1.344L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A.0.24molB.0.21molC.0.16molD.0.14mol 6.08闵行区模拟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的混合物投入100mL盐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若不考虑金属和盐酸反应时HCl的挥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和铝的总质量为9g
B.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C.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L
D.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7.(07南京横梁高级中学三模)某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可逆反应:
X(g)+2Y(g)2Z(g),平衡时,X、Y、Z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1mol、2mol,
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1mol、2mol的X、Y、Z,则下列叙述中正确
的是()
A.刚充入时,反应速率V正减小,V逆增大
B.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百分组成和原来相同
C.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两倍
D.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是原来的两倍D
8.07广东高三级第一次模拟已知反应X(g)+3Y(g)2Z(g)△H<0,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X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恒温恒容下,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1/3
C.恒温下,扩大容器体积至原来的两倍,则X物质的量浓度大于0.4mol/L,
D.恒温恒压下,增加Z的物质的量,重新达平衡时,X物质的量浓度大于0.4mol/L,9.07湖北黄冈市高三化学大联考在25℃时,ag硫酸铜晶体(CuSO4.5H2O)溶于bg水中,恰好形成vml饱和溶液,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该饱和溶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B.该饱和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C.25℃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
D.该饱和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10.07湖北黄冈市高三化学大联考由NO、H2、、CO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充份反应后,再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份反应,最终得到质量分数为70%的硝酸,无任何气体剩余。则原混合气体中NO、H2、CO2的体积比为A.2﹕4﹕7B.2﹕4﹕5C.2﹕4﹕D.3﹕5﹕811.08松江区模拟工业上用苦卤为原料制碱式碳酸镁,可表示为aMgCO3·Mg(OH)2·bH2O。取4.84克碱式碳酸镁在坩埚中充分加热,得到2.00克固体;另取4.84克碱式碳酸镁加入足量盐酸,可产生896mL的气体(标况下)。
(1)求a、b的值。
(2)若把4.84克上述碱式碳酸镁溶于适量的稀盐酸中,小心蒸干溶液,可得组成为
Mg5(OH)Cl9的固体多少克?答案(1)45(2)4.56512.08浙江九所重点中学高三年级调研考试现有一包铝热剂是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使之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分为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计算pH时假定溶液体积没有变化):
①向其中一份固体中加入100mL2.0mol·L—1的NaOH溶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的pH=14;
②向另一份固体中加入140mL4.0mol·L—1的HCl溶液,使固体全部溶解,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只有H+、Fe2+和Al3+三种阳离子且pH=0。
计算这包铝热剂中铝的质量和氧化铁的质量。
计算实验②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答案实验①中用去n(NaOH)=100mL×(2.0mol·L—1-1.0mol·L—1)=0.1mol
无论是Al还是Al2O3,与NaOH溶液反应后都生成NaAlO2,铝热剂中
n(Al)=n(NaOH)×2=0.2mol,m(Al)=5.4g
实验②所得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有n(H+)+2×n(Fe2+)+3×n(Al3+)=n(Cl-)
则n(Fe2+)==0.06mol
铝热剂中n(Fe2O3)=n(Fe2+)××2=0.06mol,m(Fe2O3)=9.6g(2)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反应2Al+Fe2O32Fe+Al2O3充分进行后所得固体混合物中含0.08molAl和0.12molFe。
实验②中所得H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V(H2)=n(H2)×22.4L·mol-1=[n(Al)××+n(Fe)×]×22.4L·mol-1=2.688L
或者
取铝热剂的一半用“电子守恒”计算:
0.1molAl→0.1molAl3+失电子0.3mol
0.03molFe2O3→0.06molFe2+得电子0.06mol
2nmolH+→nmolH2得电子0.3mol-0.06mol=0.24mol
算出n(H2)=0.12molV(H2)=2.688L
108上海模拟将2.5g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标准状况)。
(3)计算原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及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1)H++OH—H2O,CO32—+H+HCO3—
(2)224mL
(3)设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z,则
x+y=1mol/L×(0.045-0.025)L
zy=1mol/L×[0.025-(0.045-0.025)]L
84g/mol·x+106g/mol·y+40g/mol·z=2.5g
=0.01mol,y=0.01mol,z=0.015mol
所以,NaOH的质量为0.6g,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14.08皖南八校模拟A是由C、H或C、H、O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取0.1molA在6.72L(标准状况)氧气中燃烧,燃烧后的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3.6g,再通过浓硫酸后的气体中点燃Mg条(足量),生成总质量为26.4g的黑、白两种物质,且黑色生成物与白色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0。求:
(1)A的分子。(2)写出属于不同类别两种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答案(1)因黑、白两种物质,且算得黑色生成物(C)与白色生成物(MgO)的物质量比为1∶3。故氧气过量,通过浓硫酸后的气体为CO和O混合物。2Mg+O=2MgO2Mg+CO=2MgO+C
05xxy0.5y
40(x+y)+12×05y=26.4x+y=3×05y
得x=02moly=0.4mol
过量的n(O)=01mol生成的n(CO)=02mol
生成的n(HO)=36÷18=0.2(mol)。
0.1molA的质量m(A)=02×44+36-02×32=6g
M(A)=60.1=60
设A的分子式为CHO,2×12+4×1+z×16,z=2,A的分子式为CHO(2)CHCOOHHCOOCHHCOCHOH等07湖北黄冈市高三化学大联考以石墨为电极,电解1L硫酸铜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其中硫酸铜和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2mol,硫酸铜的物质的分数为x
若x=0.5,当Cu2+在阴极恰好完全析出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其物质的量为多少?所得溶液的PH为多少?(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且不考虑产生的气体的溶解)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和阳极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均为0.12mol试求此时的x的值
答案(1)0.05molCl2和0.025molO2;pH=1(2)0.2.07淮安市高三第二次调查测试一种Al-Fe合金的晶胞(晶体的最小单元)
如右图所示。确定该合金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若晶胞的边长为anm,则合金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取一定质量的该合金粉未溶于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待反应完全后得到气体6.72L。过滤,将残渣用蒸馏水洗净后,
取其质量的1/10,投入100mL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恰好完
全反应,共收集到NO气体0.672L(气体体积均在标况下测定)。
①计算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溶液仍为100mL)。
答案Fe2Al(2)5.56×1023/a3NA
(3)n(Al)=n(H2)×2/3=0.2mol
所以n(Fe)=2×0.2mol=0.4mol;和HNO3反应的Fe为0.04mol
n(HNO3)=0.03mol+0.03mol×3=0.12molc(HNO3)=0.12mol/0.1L=1.2mol/L设:生成Fe2+和Fe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则:x+y=0.04mol①2x+3y=0.09mol②解得:x=0.03moly=0.01molc(Fe3+)=0.1mol/L
题组一、选择题
1.杭州市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将0.2mol·L-1HCOOH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c(HCOOH)c(HCOO-)
C.c(HCOOH)-c(HCOO-)=c(OH-)D.c(HCOOH)+c(HCOO-)=0.2mol·L-12.08山东德州模拟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
A.NO2 B.N2 C.NO D.N2O3.(08浙江开化中学高三模拟1L1mol/L的AgNO3溶液在以Ag作阳极,Fe作阴极的电解槽中电解,当阴极增重2.16g时,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溶液浓度仍为1mol/L B阳极上产生112mLO2(标准状况)
C转移的电子数是1.204×1022个 D反应中有0.02mol金属被氧化4.杭州市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L1mol/L氨水中,NH3·H2O的分子数为6.02×1023
B.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6.02×1023
C.白磷分子(P4)呈正四面体结构,31g白磷中含有P—P键个数为6×6.02×1023
D.20g重水(2H216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8×6.02×10235.08广东六校第三次模拟已知下列两个气态物质之间的反应:C2H2(g)+H2(g)C2H4(g)……①,2CH4(g)C2H4(g)+2H2(g)……②。已知在降低温度时①式平衡向右移动,②式平衡向左移动,则下列三个反应:
C(s)+2H2(g)CH4(g)ΔH=-Q1……Ⅰ
C(s)+1/2H2(g)1/2C2H2(g)ΔH=-Q2……Ⅱ
C(s)+H2(g)1/2C2H4(g)ΔH=-Q3 ……Ⅲ(Q1、Q2、Q3均为正值),“Q值”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Q1>Q3>Q2B.Q1>Q2>Q3C.Q2>Q1>Q3D.Q3>Q1>Q26.08杭州学军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N2和O2的混合气体与等体积的N2所含原子数相等
B.等物质的量的甲基(-CH3)与羟基(-OH)所含电子数相等
C.常温常压下28gCO与22.4LO2所含分子数相等
D.16gCH4与19gNH4+所含质子数相等7.(07广东高三级第一次模拟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C)
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到10s时,X的反应速率为零。
B反应开始到10s,Y的平均反应速率
为0.79mol/(L·min)
C反应开始到10s时,X的转化率约为65.8%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8.(07广东高考经典原创模拟)已知电解(石墨电极)盐酸、硫酸混合酸时两极生成的气体与时间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其电解过程中溶液pH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正确图形是下列的
ABCD
答案B
9.(07广东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模拟)还原2.4×10-3molXO(OH)3+到X元素的低价态时,消耗0.2mol/L的Na2SO3溶液30mL,则X元素的低价态是
A.+l B-1 C.0 D.-210.(07广东高考经典原创模拟)四个同学同时分析一个由KCl和KBr组成的混合物,他们各取2.00g样品制成水溶液,加入足够的HNO3后,再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待沉淀完全后过滤,得到干燥的卤化银的质量如4个选项所示,其中数据合理的是A.3.06gB.3.36gC.3.66gD.3.96g二、非选择题
1108上海模拟甲、乙两个研究小组,用以下两种方法由Cu粉制Cu(NO3)2溶液。
甲组用agCu粉,在加热条件下,与空气充分反应,然后将生成的CuO全部溶于适量的稀HNO3溶液中,制得Cu(NO3)2溶液。则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是,
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
乙组用agCu粉全部溶于一定量的浓HNO3中,测得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bL(不考虑NO2转化成N2O4)。则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mol。为消除污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水中并同时通入O2,使生成的气体完全溶于水,则消耗O2的物质的量是mol;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气体被完全吸收,产物只有NaNO3、NaNO2和H2O,则生成NaNO2的物质的量是mol。
答案
(2)
12.08闽行区模拟工业上用接触法制硫酸,最后的产品是98%硫酸或20%发烟硫酸(含SO3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请计算回答:
(1)若98%硫酸表示为SO3?aH2O,20%发烟硫酸表示为SO3?bH2O,则a,b分别为:a=_________,b=___________。
(2)若工业上制得的产品均为98%的硫酸,生产该产品200吨,共需含杂质8%的硫铁矿(FeS2)多少吨?(3)若工业上制得的产品均为20%发烟硫酸(含SO3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生产该产品200吨,加水稀释后,最后可制得98%的浓硫酸多少吨?答案(1)a=10/9,b=160/209(2)130.4吨213.3吨13.鄞州中学高三一模如图,有甲、乙两容器,甲体积可变压强不变,乙保持体积不变。向两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A、3molB,此时两容器体积均为500mL,温度为T℃。保持温度不变发生反应:
(1)下列选项中,能表明甲和乙容器中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改变;B.2v正(C)=3v逆(B);
C.A、B转化率相等;D.物质D的质量不随时间改变;
(2)2min后甲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测得C的浓度为2mol/L,此时容器的体积为mL,B的转化率α甲(B)为.
(3)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2min(填“>”、“<”或“=”,下同=,B的转化率α乙(B)α甲(B)
(4)其它条件不变,甲中如果从逆反应方向开始反应建立平衡,要求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与(2)中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需要加入C的物质的量n(C)mol,加入D的物质的量n(D)应该满足的条件为。
答案(1)AD
(2)40040%
(3)><
(4)2n(D)>0.6mol
14.08黄埔区模拟某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钢铁厂进行了调研,对从矿石开始到钢铁产出的工艺流程有了较全面的感性认识。请你参与计算该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感兴趣的问题:
(1)将6.62g铁矿石样品投入适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过滤,然后在滤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得4.80gFe2O3。现以该铁矿石为原料炼铁,若生产过程中铁元素损失4%,计算每生产1.00t生铁(含铁96%),至少需要这种铁矿石多少吨?(保留两位小数)(2)取某钢样粉末28.12g(假设只含Fe和C),在氧气流中充分反应,得到CO2气体224Ml(标准状况)。
计算此钢样粉末中铁和碳的物质的量之比。②再取三份不同质量的钢样粉末分别加到100mL相同浓度的H2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Ⅰ Ⅱ Ⅲ 加入钢样粉末的质量/g 2.812 5.624 8.436 生成气体的体积/L(标准状况) 1.120 2.240 2.800 计算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若在实验Ⅱ中继续加入mg钢样粉末,计算反应结束后剩余的固体质量为多少?(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解:6.62g铁矿石中铁的质量为m(Fe)=4.80g×=3.36g生产1.00t生铁至少需铁矿石的质量为:
m(铁矿石)=≈1.97t
(2)①n(C)==0.010mol
m(C)=0.010mol×l2g·mol-1=0.12g
==50︰1
即此钢样粉末中铁和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0︰1
②根据实验Ⅲ可得:
Fe+H2SO4→FeSO4+H2↑
1mol22.4L
n(H2SO4)2.800L
n(H2SO4)=0.125mol
c(H2SO4)==1.25mol·L-1
③当钢样粉末中的铁未全部溶解时(m>1.406g),剩余的固体质量为:
(5.624+mg)-0.125mol×56g·mol-1=(m-1.376)g
当钢样粉末中的铁全部溶解时(m≤1.406g),剩余的固体质量为:
(5.624+m)g×=
1508东莞高三第一次调研钨是我国丰产元素,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用于拉制灯泡的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钨在自然界主要以钨(+6价)酸盐的形式存在。有开采价值的钨矿石是白钨矿和黑钨矿。白钨矿的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黑钨矿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锰的钨酸盐,化学式常写成(Fe,Mn)WO4,钨酸(H2WO4)酸性很弱,难溶于水。黑钨矿传统冶炼工艺的第一阶段是碱熔法:
其中A、B、C都是钨的化合物。回答:
(1)74W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周期。
(2)写出上述流程中B、C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3)钨冶炼工艺的第二阶段则是用碳、氢等还原剂把氧化钨还原为金属钨。对钨的纯度要求不高时,可用碳作还原剂。写出用碳还原氧化钨制取金属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获得可以拉制灯丝的高纯度金属钨,不宜用碳而必须用氢气作还原剂,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仲钨酸的阱盐在热分解时会发生内在氧化还原反应,我国钨化学研究的奠基人顾冀东先生采用这一反应制得了蓝色的、非整比的钨氧化物WO3-x。这种蓝色氧化钨具有比表面大、易还原的优点,在制钨粉时温度容易控制,目前冶炼拉制钨丝的金属钨都用蓝色氧化钨为原料。经分析,得知蓝色氧化钨中钨的质量分数为0.7985。
①计算WO3-x中的x值。X=_____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W:183.84;O:16.00)
②一般认为,蓝色氧化钨的颜色和非整比暗示了在化合物中存在五价和六价两种价态的钨。则蓝色氧化钨中这两种价态的钨原子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六H2WO4WO3
(3)2WO3+3C==2W+3CO2↑
因为钨的熔点很高,不容易转变为液态,如果用碳做还原剂,混杂在金属中的碳不易除去,而且碳会在高温下和金属钨反应形成碳化钨,不容易获得纯的金属钨。用氢气作还原剂就不存在这些问题。①0.10②n(W)(V)︰n(W)(VI)=1︰4
解析(4)①已知蓝色氧化钨中钨的质量分数为0.7985;氧的质量分数为1-0.7985=0.2015
1.000g化合物中含钨原子和氧原子的量分别为
n(w)=0.7985/183.84=4.343×10-3mol
n(o)=0.2015/16.00=12.59×10-3
化合物中钨和氧的计量比为n(w):n(o)=4.343×10-3:12.59×10-3=1:2.90
即在化学式WO3-x中3-x=2.90x=0.10
②把+5价钨的氧化物和+6价钨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分别写成WO2.5和WO3
设蓝色氧化钨的组成为xWO2.5·yWO3=WO2.90
所以有x+y=12.5x+3y=2.90
解联立方程得:x=0.20y=0.80
所以蓝色氧化钨中+5价和+6价钨的原子数之比为:
w(+5)/w(+6)=x/y=0.20/0.80=1/4=0.25
16(07湖北黄冈市高三化学大联考)标准状况下,向100mol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测得最后所得溶液M的PH>7(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在溶液M中逐滴缓慢滴加1mol/L盐酸,所得气体的体积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图中B点位置固定,且V(B)=300,而点AC可在各自的轴上移动。
V(CO2)
ml
0ABV(盐酸)/ml
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mol/L,B点时,最终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mol/L(两种溶液混合时体积可以直接相加)
V(A)的取值不同时,溶液M中的溶质的成分也不同,请填写下表:
V(A)的取值 V(A)=0 0<V(A)<150 V(A)=150 150<V(A)<300 溶质的成分 ① ② ③ ④ 当V(A)=200时,C点数值为_____________.
取V(A)=100时对应的溶液M30ml与等体积的1mol/L的盐酸按各种可能的方式混合,产生的气体体积Vml,则V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0.75
(2)①NaHCO3②Na2CO3和NaHCO3③Na2CO3
④NaOH和Na2CO32240
(3)0≤V≤448
17.(07江苏高考化学预测卷)2007年3月8日,媒体报道了江苏某肯德基连锁店在煎炸油中添加滤油粉的情况,经卫生部门检测,滤油粉实质为食品级三硅酸镁。三硅酸镁为白色无味粉末,不溶于水和乙醇,易与无机酸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三硅酸镁的化学式(可用MgxSi3Oy·mH2O表示),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16.6g三硅酸样品,充分加热至不再分解,冷却、衡量,得固体13.0g。
步骤二:另取16.6g三硅酸镁,向其中加入足量100mL4mol/L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得固体9.0g.该固体为空间网状结构且熔沸点很高。有关部门规定三硅酸镁样品中含水量不超过12.2%为优良级。
(1)计算确定MgxSi3Oy·mH2O的化学式。
(2)该小组测定的三硅酸镁样品是否为优良级?
(3)写出该三硅酸样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70
·
·
·
··
︰N
··
1200℃
1200℃
800℃
1.3.5
C(CO2)·C(H2)3
C(CH3OH)·C(H2O)
n
n(NaAlO2)
n
n(HCl)
n
n(AlCl3)
n
n(NH3·H2O)
③焙烧
滤渣
滤液
至PH为9,过滤
②加NaOH溶液
含Cr3+、Fe2+、Fe3+的溶液
①加FeSO4·7H2O
E
含的酸性废水
O
—OC—
O
—OCCH3
H
H
CN
·
·
·
·
·
·
·
·
固体D
(8.92g)
滤液C
膨化蛭石矿样
(11.20g)
过量盐酸
过滤
固体A
(2.40g)
滤液B
过量NaOH溶液
过滤
过量CO2
过滤
滤液E
固体F
(3.12g)
固体G
(6.40g)
灼烧
HOOCCH2COOH
②
①
③
A
-CO2
B
C
(香豆素内酯)
一定条件
B
CuSO4溶液
A
NaOH溶液
CO2体积(mL)
盐酸体积(mL)
5
15
25
35
45
0
A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