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2012-09-19 | 阅:  转:  |  分享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因此又被称为颈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



颈型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慢性损伤,小关节错缝,是本病的基本原因。引起颈椎局部或反射性的引起头、颈、肩部的疼痛。

神经根型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增生、钩椎关节和后关节退变,刺激、压迫脊神经根,引起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又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脊髓型椎体后缘骨赘,椎体移位,黄韧带肥厚,脊髓损伤等因素造成脊髓受压和缺血,引起脊髓传导功能障碍。有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两种。中央型的发病是从上肢开始,向下肢发展;周围型的发病是从下肢开始向上肢发展。此两型又分为轻、中、重三度。

椎动脉型由于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动脉供血不全;或椎间盘退变,颈椎总长度缩短,椎动脉与颈椎长度平衡被破坏所致。

交感型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刺激、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一系列反射性症状。

其他型指食管压迫型,即为椎体前缘骨赘压迫食管所致。

1颈型

主诉为头、颈、肩、臂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

X线片表示: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具有“双边”、“双突”、“切凹”、“增生”等症。

除外颈部扭伤(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因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肩颈部疼痛。

2神经根型

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一侧上肢麻木、疼痛),且其范围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椎间孔挤压实验、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棘突旁侧压痛伴患侧上肢放射痛。

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改变,病变椎体节段骨赘形成,失稳,椎间隙狭窄,椎间孔缩小。

痛点封闭无明显效果(诊断明确者可不做此试验)。

临床表现与X线片上的异常所见在节段上相一致。

除外颈椎结核、肿瘤等颈椎骨实质性病变,胸廓出口综合症、肩周炎、网球肘、肱二头肌腱鞘炎等以上肢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患。

3脊髓型

临床上有脊髓受压表现,分为中央及周围两型。症状从上肢开始,波及全身的称中央型;症状从下肢开始,波及全身的称周围型,各型又分轻、中、中三度。

X线片示:椎体后缘多有骨质增生,椎管矢状径出现狭窄。

除外肌萎缩型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对个别鉴别诊断有困难者,可做骨髓造影检查。

有条件者,可做CT扫描检查。

4椎动脉型

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

旋颈试验阳性。

X线片示:椎间关节失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除外耳源性和眼源性眩晕。

除外椎动脉Ⅰ(进入C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Ⅲ段(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导致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

除外神经官能症、颅内肿瘤等。

椎动脉血流图及脑电图仅有参考价值。

确诊本型颈椎病,尤其是手术之前的定位应根据椎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5交感型

临床表现有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方面的症状。

X线片示:椎节有失稳或退变迹象。

椎动脉造影阴性。

6其他型

有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症状。

X线片示:颈椎椎体前缘有鸟嘴样增生。食管钡剂检查有利于证实。

1.一般治疗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应增加工间休息和活动时间,以增强全身的血液循环,消除局部肌肉疲劳,预防和缓解颈椎的劳损。合适的枕头对预防和治疗颈椎病有重要意义。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侧卧者枕高一拳半,约10cm。枕芯以木棉、荞麦皮为好,装填量要适当,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弹性。弹性过大的枕头容易造成颈部肌肉的疲劳和损伤。就像若飞中药特效枕,可以保持颈椎的生理弯曲。习惯侧卧者应将枕头充塞到面部与肩部的空隙中,以减轻颈部的负担。此外,平时应防止颈部外伤及落枕,以免损伤颈椎韧带。

2.药物治疗根据颈椎病的不同类型,可选用根痛平片1.5g,每日3次;颈复康10g,每日2次;芬迪宁100mg,每日1次;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肌内注射.每日1次;维生素B12注射液250^-500ug,肌内注射,每日1次。

3.牵引治疗牵引通常采用枕颌布带牵引,坐位或卧位均可。每日1-2次,开始用小重量(3kg),短时间(30min)牵引,逐渐增加质量和延长牵引时间.通常可以按体重1/12-1/8计算。若牵引质量过重,超过20kg,可能造成肌肉、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

4.封闭疗法根据颈椎病不同类型,可选择硬膜外腔封闭,颈神经根封闭,星状神经结节封闭,痛点封闭等。一般用0.5%-1%利多卡因加康宁克痛一A或醋酸泼尼松龙混合后注射。对解除肌肉的痉挛,减轻神经根水肿,促进炎症消退和缓解疼痛具有较好的作用。

5.物理治疗包括超短波、高压低频电疗、药物离子导入及石蜡疗法等,其主要作用是消除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的炎性水肿,改善脊髓、颈神经根及颈部血液循环和营养状态,缓解肌肉痉孪,松解组织枯连。理疗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往往可以提高疗效。

6.手术疗法经确诊后,有下列三种情况者可考虑手术治疗:①患颈椎病经系统的非手术治疗无效者;②患者的脊髓压迫症状渐进性加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③症状突发,经确诊为颈椎病,并经短期非手术疗法无效者。常用的手术方法有颈椎前人路手术和颈椎后人路手术。



(1)颈型。本型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通过正规非手术疗法获得满意疗效。只有个别症状顽固、持续,久治无效并且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才考虑髓核摘除手术。

(2)神经根型。本型90%以上患者可经正规非手术疗法达到明显好转的疗效,少数患者才考虑手术。其中有:持续牵引及颈部制动在内的正规非手术疗法无效;患者主诉、临床体征、影像学捡查等与神经学定位相一致,有明显的皮肤感觉障碍、进行性肌萎缩、剧烈疼痛及反射异常;非手术疗法虽有一定疗效,但主要症状仍然存在,且反复发作,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3)脊髓型。本型虽然可通过非手术疗法缓解一些症状、体征,但较多的患者还是需要手术解决问题,尤其是对一些较为严重的患者应及早手术,否则很有可能加重脊髓的病变,影响以后的功能恢复。手术具体指征为:有急性进行性脊髓损害症状,神经学检查与X线片、CT、磁共振成像或脊髓造影检查等影像学定位相吻合;脊髓受损症状虽然较轻,但正规非手术疗法无效、影响正常工作;颈髓受压2年内,症状、体征进行性加重或突然加剧。

总结起来是:洗、梳、提、搓;旋、按、转、磨;蹲、摩、吐、调。

准备动作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全身尽量放松,均匀呼吸。

第一节洗脸双手掌心贴于鼻两侧,由下向上,由内向外,环绕整个前面至耳旁,按摩12次;

第二节梳头双手指稍稍弯曲,指尖用力由前向后梳头,从额顶部向后到枕部,从两侧向后脑部,沿耳廓上方梳理到颈项部,各三次;

第三节提耳挤压揉按牵拉双耳耳轮的上、中、下部各12次;

第四节搓颈先用左手掌心搓头枕部,再搓顶部,最后是大椎部,各12次,然后换右手再各做12次;

第五节旋颈按以下顺序旋转颈部,抬头一还原一低头,左转一还原一右转,左后上方一还原一右前下方,右后上方一还原一左前下方,上述动作形似“米”字,又称为“米字操”;

第六节按腰双脚自然分开,站直,双手掌心贴于腰部,先从里向外绕肾俞穴按摩12次,再由外向里按摩12次;

第七节转腰双手叉腰,顺时针方向旋转腰背12圈,再逆时针方向旋转12次;

第八节摩膝双腿并拢,略弯曲,双手掌按双膝上,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方向,膝部绕圈转动各12次;

第九节蹲髋两脚自然分开,膝关节稍屈曲,手心相对,意念中两手心有气感,缓慢蹲下起立各12次;

第十节摩三焦左手掌心压于右手背上,顺时针方向按摩胸部、上腹部(胃脘部)、下腹部(脐下)各12次;

第十一节吐故纳新双脚自然分开,双手掌心向下,缓慢抬起到超过头部的高度,同时吸气,再内收双肘,带到手部靠近双肩,意念中引气向上到头顶后再沿颈椎、胸椎到丹田(脐部),双手掌向前推(配合呼气),推到113处时,猛然大吼一声(双手配合用力前推,肘部伸直)以达到排气作用,重复六次;

第十二节调理四肢左手拍右臂,由上臂向下至手部,做到前、中、后三个方向各三次,再换右手拍左臂各三次,然后左手掌拍右肩,再右手背拍左肩,同时左手背拍右腰部,各三次,最后原地踏步,尽量抬高膝部,屈曲髋部,上肢顺势前后协调摆动,共12次。

这节颈椎操的开始部分(洗面、梳头、提耳)等功法,是中医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然后,使用搓颈和转颈,按摩颈项部的肌肤经脉,疏通调节气血的运行,改善局部生理病理环境;同时进行颈部“米字操”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加大颈椎的活动度,改善椎管体积和内容物的关系,从而提高脊髓和神经对椎管变化的耐受能力。

接下来,抱胸、按腰、蹲髋和摩膝等方法分别作用于相应的胸腰髋膝等关节部位,不仅完成局部关节的功能改善,而且通过局部的调节,影响全身气机的调节。最后十二字颈椎操通过摩理三焦、吐故纳新和调节气血收尾,既可改善局部的状态,又能够调节整体的气血运行。



准备姿势: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



第一节:先将颈部缓慢向左侧屈,停留片刻,再缓慢向右侧屈,停留片刻,反复做5~10

次。动作要舒展、轻松、缓慢,以不感到难受为宜。(图1)





第二节:先将颈部缓慢转向左侧,停留片刻,再缓慢转向右侧,停留片刻,反复做5~10

次。要注意的是,此动作以不感到头晕为宜。(图2)





第三节:先将下颌内收,同时头用力向上顶,停留片刻,再放松还原到准备姿势,反复做5

~10次。(图3)







在人们的印象中,那些需要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人,如会计、作家、编辑等,容易患上颈椎

病。事实上,颈椎病近年来在发病率越来越高的同时,还出现了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其中,

以中小学生、电脑一族最为明显。长时间的埋头学习、工作,包括使用电脑、开车,容易使颈椎

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体位,造成颈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颈部肌肉处于非协调受力状

态,颈后部肌肉和韧带易受牵拉劳损,椎体前缘相互磨损、增生。

当然,患颈椎病最多的还是中老年人。假如把脊柱比喻成起重塔吊架,其周围的韧带和肌肉

就像固定的三根钢索,当钢索松弛时,塔吊架就会晃动,起重的动作就会受到影响。中年以后日

益增多的颈椎病就是肌肉和韧带松弛后脊柱呈现不稳定状态的一种表现,患者常常感到头、颈、

肩、臂等部位疼痛及麻木,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时则可出现头晕、心慌、心跳等相应症状。颈部保健操对防治颈椎病有着重要作用,它能改善颈椎椎间关节的功能,增强肌肉、韧带、

关节囊等组织的紧张力,加强颈椎的稳定性,改善颈椎的血液循环,还能矫正不良的身体姿势。

长期伏案学习、工作者以及中老年人,不妨经常做做。第四节:先将头颈向左前,然后缓慢向右作绕环动作(图4),回到准备姿势。然后,反方向

做同样动作。反复做5~10次。





第五节:先将头颈向左旋转,同时左手经体前伸向右肩上方,停留片刻,还原到准备姿势。

然后,反方向做同样动作(图5),反复做5~10次。





第六节:先将头颈向左侧弯,同时左手经头顶上方去触碰右耳朵(图6),停留片刻,还原到

准备姿势。然后反方向做同样动作。反复做5~10次。

第七节:先低头含胸,两臂在胸前交叉,尽量伸向对侧,左臂在上(图7-1);然后挺胸,两臂

展开尽量外旋,肘屈曲与肩相平,同时头颈向左旋转,眼睛看着左手,停留片刻(图7-2);还原





到准备姿势。然后,反方向做同样动作。反复做5~10次。













小编话语:www.ruofeizhen.net











献花(0)
+1
(本文系从良的路西...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