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一章 第三讲 运动图象问题
2012-09-20 | 阅:  转:  |  分享 
  
解析:要注意该同学运动的方向,在到达最右端后,该同学掉头向左运动,即如果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向左的速度是负的.由图片知,向右运动是加
速运动,向左运动是匀速运动.故C正确.答案:C3.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1-3-8所示,那么
该质点在3s内通过路程是()A.2mB.3m
C.1mD.0.5m解析:由图象可知,在0~1s内质
点静止在位移为1m的地方;1s~2s内质点从位移为1m的地方匀速运动到位移为2m的地方;在2s~3s内质点静止在位
移为2m的地方,因而质点在3s内的路程即为在1s~2s内通过的路程,应为1m.C项正确.答案:C4.(2010·江
门模拟)2008北京奥运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某运动员(可看成质点)参加跳板跳水比赛,t=0是其向上起跳瞬
间,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1-3-9所示,则


()A.t1时刻开始进入水面B.t2时刻开始进入水面C.t3时刻已浮出水
面D.0~t2的时间内,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解析:跳水运动员离开跳板向上跳起,做减速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开始向下做匀加速运动,
直到刚进入水面,速度达到最大,进入水面后,因受到水的阻力,开始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减小到零.根据图象可知,t2时刻速度最大,所以t
2时刻开始进入水面,故A项错误,B项正确;t3时刻速度为零,是在水中减速结束的时刻,故C项错误;跳水运动员离开跳板到刚开始进入水中
时,都是只受重力,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D项正确.答案:BD5.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1-3-10所示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运行的轨迹是抛物线B.物
体运行的时间为8s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mD.在t=4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解析:因为位
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并非为物体运动的轨迹.由图象可知,在0~4s内物体沿正方向前进80m,非匀速运动;4s~8s内物体沿
与原来相反的方向运动至原点.在t=4s时,图线上该点处切线的斜率为零,故此时速度为零.由以上分析知A错,B、C、D均正确.答案
:BCD一、直线运动的x-t图象1.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随变化的规
律.3.两种特殊的x-t图象(1)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
状态.(2)若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在做运动.2.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意义(
1)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2)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位移时间
大小方向静止匀速二、直线运动的v-t图象1.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随变化的
规律.2.图线斜率的意义(1)斜率大小:表示物体.(2)斜率正
负:表示物体.速度时间加速度的大小加速度的方向3.两种特殊的
v-t图象(1)若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说明物体做.(
2)若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
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4.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1)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
.(2)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
内的位移方向为;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
.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正方向负方向1.x-t图象、v-t图象都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图象中各
点的坐标值是x、v与t的一一对应,而不是物体的位置坐标y与x的一一对应.2.x-t图象、v-t图象的形状由x与t、
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1.理解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的物理意义(1)点:两图线交点,说明两物体
相遇.(2)线: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若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为曲线,则表示物体的速
度在变化.(3)斜率: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及方向.(4)截距:纵轴截距表示t=0时刻的初始位移,横轴截距表示
位移为零的时刻.2.理解分析x-t图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从x-t图象上可以确定物体在任意时间内的位移.(2)
从x-t图象上可以确定物体通过任一位移所需的时间.(3)根据x-t图象的斜率可以判断和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并能判
断运动性质.?1.如图1-3-1所示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x-t图象.下面有关说法中
正确的是()A.甲和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
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0C.乙运动的速度大于甲运动的速度D.乙比甲早出发t1的时间解析:由甲
和乙两物体的x-t图象均为倾斜的直线可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正确;乙图象的斜率大,运动速度大,故C正确;乙在0~t1时间内
静止在x=0处没动,而甲在t=0时从x=x0处开始运动,故B正确,D错误.答案:ABC1.理解图象中的“点”、“线”、“斜率”
、“截距”、“面积”的物理意义(1)点:两图线交点,说明两物体在交点时的速度相等.(2)线: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
线运动,曲线表示变加速运动.(3)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4)截距:纵轴截距表示t=0时刻的初速度,横轴截
距表示速度为零的时刻.(5)面积:表示某段时间内的位移.2.理解分析v-t图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从v-t图象
上可以得出物体在任意时刻的运动速度.(2)由v-t图象的“面积”(速度图线和横轴所夹的面积)可求出物体运动的位移大
小.(3)从v-t图象上可以得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3.根据v-t图象可以判断加速度的变化情况,进而明确物体的运动特征.
2.(2009·广东高考)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1-3-2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A.0~2s内的加速度为1m/s2B.0~5s内的位移
为10mC.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第1s末与第5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解析:0~2s内的加速度(即图
象的斜率)a==1m/s2,故A正确;0~5s内的位移为x=×(2+5)×2m=7m,故B错
误;从图象可以看出,第1s末与第3s末物体的速度都为正值,即都与所设的正方向相同,故C正确;第1s末的加速度为正,而第5s
末的加速度为负,所以D错误.答案:AC某质点在东西方向上做直线运动,选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
,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1-3-3所示,试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质点的运动情况;(2)求质点在0~4s、0~8
s、2s~4s三段时间内的位移和路程;(3)求质点在0~4s、4s~8s内的速度.[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
下三点:(1)x-t图线为倾斜直线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2)x-t图线的斜率能表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质点的
位移可以在x-t图象上直接读出,但路程为运动路径的总长度.[课堂笔记](1)由图象知: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
运动,持续时间4s,4s末开始反向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又经过2s,即6s末回到原出发点,然后又继续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
8s末.(2)在0~4s内位移为8m,方向向东,路程也是8m.在0~8s内位移为-8m,负号表明位移的方向向西,说
明质点在8s末在原出发点向西8m的位置上,此段时间路程为24m.在2s~4s内,质点发生的位移是4m,方向向东,路程
也是4m.(3)在0~4s内质点的速度为v1=m/s=2m/s,方向向东;在4s~
8s内质点的速度为v2=m/s=-4m/s,方向向西.[答案]见课堂
笔记在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与速度有关,斜率大小等于速度大小,斜率为正,表明物体的运动方向与规定正
方向相同,反之相反.(2010·宁波模拟)如图1-3-4所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和CD段的运动方向相反B.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C.C点所表示的状态离
出发点最远D.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位移是34m[思路点拨]v-t图象的斜率表示质点的加速度,图象与t轴所围面积对应质
点的位移,速度的正负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课堂笔记]质点在0~20s内的速度均为正值,运动方向不变,t=20s时刻质点
离出发点最远,故A、C均错误;v-t图象的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加速度,由图象可知,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B正确;BC段
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位移为BC与t轴所围的面积,大小为m=34m,故D正确.[答案]BD1.如图1-3-5所示,能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是()解析:自由落体运动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C错误,B、D均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但所选正方向不同,故B、D正确.答案:BD2.如图1-3-6所示,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记录了他行走中9个位置的图片,观察图片,能比较正确反映该同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的是图1-3-7中的()
献花(0)
+1
(本文系拈花微笑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