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2-03-09高二生物《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记数》(课件)
2012-09-20 | 阅:  转:  |  分享 
  
2012年上学期制作03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记数两个主要目的:(1)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2)统计
每克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这样的细菌。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背景知识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1.直接计数法:最常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背景知识1
.直接计数法:最常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先将待测样品制成悬液,然后取一定量的悬液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
到的微生物数目来计算出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总数。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背景知识优点:设备简单、能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优点:设备简单、能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缺点:难以计数微小量多的细菌。一般用于纯培养悬浮
液中各种单细胞菌体的计数。2.间接计数法:最常用稀释平板计数法。(二)统计菌落数目(二)统计菌落数目统计菌落数
目的理论依据: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因此,恰当的稀释度是成功地统
计菌落数目的关键。为了保证结果准确,通常将几个稀释度下的菌液都涂布在平板上,培养后再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每克
样品中的菌株数=(C÷V)×MC: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
(ml)M:稀释倍数统计的菌落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
是一个菌落。因此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注意: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
。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两种统计结果。1.第一位同学在该浓度下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为230。
2.第二位同学在该深度下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为21、212和256,该同学以这三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163作为统计结
果。实例1你认为哪位同学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这两位同学的实验需要改进吗?如果需要,如何改进??你认为哪位同学的结果
更接近真实值?这两位同学的实验需要改进吗?如果需要,如何改进?第一位同学只涂布了一个平板,没有设置重复组,因此结果不具有说服
力。第二位同学考虑到设置重复组的问题,涂布了3个平板,但是,其中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太远,说明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了错误
,因此,不能简单地将3个平板的计数值用来求平均值。?因此,这两位同学的实验需要改进,在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涂布
至少3个平板,作为重复组,才能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在分析实验结果时,一定要考虑所设置的重复组的结果是否一致,结果不一致,意味
着操作有误,需要重新实验。说明设置重复组的重要性。在做本课题的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倍稀释的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150个
菌落。但是,其它同学在同样的稀释度下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其他同学认为A同学的结果有问题。他们分析可能是A同学的培养基被杂
菌污染了,或者培养基中混入了其他含氮物质,因而导致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也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实例2但是,A同学确信自己的实验
操作准确无误,与其他同学的结果之所以不相同,是因为自己所选用的土壤样品不同。但是,A同学在设计实验的时候并没有设置对照,因而此时也
拿不出令同学们信服的证据。你能通过设置对照,帮助A同学排除上述两个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吗?2012年上学期制作03
献花(0)
+1
(本文系melovec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