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2-04-28高三语文(文)《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课件)
2012-09-21 | 阅:  转:  |  分享 
  
(2)结合语境,恰当选用句式,做到表达“鲜明”。注意使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选用双重否定,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使自己观点的
表明更加鲜明而强烈;注意使用整句与散句,增强语言的鲜明、生动性。(3)结合语境,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做到表达“鲜明”。
比喻、对偶、对比等修辞能增强语言表达的鲜明性,独具特色,借助修辞格来增强语言表达的鲜明性,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使语言表达
“鲜明”的方法:(1)恰当选用词语;(2)恰当选用句式;(3)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生动【考点回顾】1.具体
形象(绘形绘声绘色)2.运用炼字3.使用修辞格,如比喻、拟人、夸张、拈连、移就等4.适当运用口语、俗语5.运用灵
活的句式【高效提能】典型题例请你为下面句子中抽象的概念“美丽”补充具体的意象,使其表述生动起来。当你克服了自卑,
增强了自信,你就会有一种无所畏惧的美丽,一种永不退缩的美丽。参考答案:当你克服了自卑,增强了自信,你就会有一种秋霜枫独红、冬
雪梅独傲的美丽,一种真金百炼色不回的美丽。分析:两句话虽都表现了自信所带来的“美丽”,原句只是一般的概念,“美丽”是抽象而模
糊的。修改后的句子用“枫树”、“梅花”和“真金”的意象来演绎“无所畏惧”、“永不退缩”就具体可感,有了一种盎然的诗意。可见,鲜活
的意象有着比抽象的概念更丰富的内涵,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想象和品味空间,语言的文采也随之而来。2012年上学期制作07湖
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二轮复习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重温考点“准确鲜明生动”是2007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新
增的语言表达方面的内容。“准确鲜明生动”既是语言表达的要求,也是语言表达的效果。预测命题趋向这三个知识点,可以单项考查
,也可以综合考查。如将准确、鲜明或鲜明、生动放在一题中检测,或在一题中涉及准确、鲜明、生动三个点。题型估计有选择填空、简析评
价、改写修正、拟句扩句和短文写作五种。考情分析准确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能恰切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作
者的思想感情【考点回顾】准确用词要注意几个“符合”:1.符合情境例1: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如在日间,与李关系亲则“推”,关系疏则“敲”,而当时是半夜里〔连鸟都在树上的窝里睡着了〕
,李凝住的又是幽居,因此“敲”门很符合情境。)2.符合心理例2: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
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3.符合程度例3:陶醉沉醉迷醉4.符合对象例4:随和随便一群一伙
【高效提能】1.对下面两句话的内容表述准确的一项是有人认为大气中的核试验因其放射性元素而污染环境,导致癌症。有的科学家
指出,这种说法事实根据不足。A.有的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核试验因其放射性元素而污染环境而导致癌症”的观点,事实根据不足。
B.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核试验因其放射性元素而污染环境,导致癌症”的说法,事实根据不足。C.有的科学家否认“大气
中的核试验因其放射性元素而污染环境,导致癌症”的观点。D.有的科学家指出“大气中的核试验因其放射性元素而污染环境,导致
癌症”的说法,事实根据欠妥。C(AB歧义D“根据欠妥”不合原意)2.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两处
加以改正。(4分)(2006福建题)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我国于1998年开
通手机短信,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5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参考答案:第一处错误是“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改为“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序幕”,或改为“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第
二处错误是“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与日俱增”,或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逐年增加”。3.阅
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06浙江题)如果说,书本凝聚着古往今来的知识积累,那么,树木就压缩着一去不返的逝水流年。
如果说,书本是用文字承载着人类的智慧,那么树木就是用□□记录着地球的历史。因此,读书,让我们得以了解自己,了解人生;读树,让我
们懂得把握现在,把握明天。所以,读树与读书一样,是大有益处的事情。(1)将文字中缺漏的词语填入下面的空格中。(2分)
(2)就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2分)答:“年轮”“纹路”“纹理”等。不能互换。理由:
①“凝聚”与“压缩”、“承载”与“记录”相互对应;②“压缩”与树木年轮的特征相符合,“承载”与“书本”、“文字”的特征相符合。
“中学生玩网络游戏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正方:中学生玩网络游戏应该是利大于弊的,我们认为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网络游戏新奇
、多变、刺激、灵活,应该可以带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丰富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的思维得到锻炼,给我们带来不错的游戏体验。我身边的许
多同学都有玩网络游戏的经历。他们对网络游戏的感受是:好玩,刺激,有新鲜感,觉得很好。网络游戏给我带来了不少的乐趣。反方:中学
生玩网络游戏是弊大于利的。据统计,人们每次玩网络游戏的平均时间是3.8小时,这对于主要任务是学习的中学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
负面影响;网络游戏的内容以战争、打斗为主,过多地接受这些非主流的社会现象,中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会出现模糊,甚至会出现偏差。面对如此严
重的弊病,我们还能说中学生玩网络游戏是利大于弊吗?鲜明【考点回顾】鲜明,是语言运用的原则之一,具体指的是遣词造句语意明确
,条理清楚,言短意长,能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清晰告诉读者,给人以清晰的印象。(张静?《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上
海教育出版社)鲜明,指颜色明亮;分明而确定,一点也不含糊。(《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观点明确不含糊;2.色彩分
明合情理。鲜明:语言鲜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2.语言通俗明白3.尽量用简洁明快的短句
【高效提能】考题示例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你点评下面的一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
30个字。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返校大
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无几,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为无人问津而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点评:(2006
年北京题)评分的标准:6分。合理概括、表现新闻的中心事情,1分;有评论的意味,1分;能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3分
;字数符合要求,1分。答案示例:1.爱心社的“爱心”行动令人伤心,使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2.当假恶丑大行其道时,真
善美就被湮没,偶一抬头反成另类,可悲!3.因怕被害而弃爱,是社会长期冷漠的佐证,我们应该深思!4.献爱心反遭怀疑,社会
多欺骗使人心不安,我们还是要多相信人。应对策略阅读下面各组语言材料,请你从“鲜明”角度分析其表达的效果,并谈谈怎样才能做到
语言运用的“鲜明”。情境一:在电视台举办的“市政论坛”上,居民代表阐明市政封路施工带来的影响。这次施工封路将会给居民
的出行带严重的影响,市政府的决定是完全错误的,这难道还要置疑吗?这次施工封路会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还很难说,市政府
的决定也可能是错误的。情境二: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对朝鲜进行核试验一事,代表中国政府表明态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无
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居然进行了核试验,我国政府对此
表示并不赞同。情境三:食品安全的公益广告。食品安全无小事,重重把关责任重。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
对把关部门来说责任重大。情境四:描写江南如画美景的诗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
江南!江南美,最美是园林。锦绣苏杭凝古韵,廊轩湖石引仙禽。野蔓匝阴凉。情境五:作者表达自己对“两种人”的态度。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却早就腐烂;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却得到永生。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人生有不同的追求,但结果却往往不同。方法总结(1)结合语境,恰当选用词语,做到表达“鲜明”。不要使用诸如“可能”、“大概”、“也许”、“左右”等不确定的词;多使用“坚决反对”、“完全错误”、“决不能这样”等的词语来表明自己所持的鲜明的态度。感情色彩词语的选用。通过褒、贬义词语的准确使用,可以增加语言使用的鲜明程度.2012年上学期制作07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献花(0)
+1
(本文系melovec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