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薄料快烧
2012-09-22 | 阅:  转:  |  分享 
  
薄料快烧



薄料快烧能够充分利用刚分解生成的新生态CaO具有的高活化能,而且能改善水泥熟料中硅酸盐矿物的结晶形态,提高熟料矿物的水化活性和熟料强度。窑速越快,物料被扬起越高,窑内物料与热气流接触越好,传热效率越高;窑速越快,料与料、料与窑衬温差小,这样料与料的粘结也会少,不容易结圈、结球、挂长窑皮的现象;窑速越快,托轮与轮带间形成的油膜越均匀,润滑效果越好,延长托轮和轮带寿命。



另一方面,因为薄料快烧使得窑内热气流动快,热耗偏高,要提高窑头火焰的热力强度,保证烧成带有足够的烧成温度。但是,并不是窑速越快越好,否则吨熟料煤耗将大大增加。



2满负荷生产



作为预分解技术核心设备的分解炉,其主要功能是完成炉内煤粉燃烧及生料分解率达到85%-95%。满负荷生产风、煤、料达到最佳匹配,有利于分解炉燃烧反应及分解反应的稳定进行,提高效益,降低吨熟料煤耗、电耗。在操作上,较大的喂料量,较大的总风量,可以提高窑内氧含量,提高二次风温,使火焰强劲有力,有利于煤粉完全燃烧,避免煤粉在窑尾烟室燃烧的现象,防止液相提前出现,减少过渡带结圈、窑内结球,保证窑的正常煅烧。



满负合生产有利于提高流体的固气比。固气比提高后,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物料间凝聚力增加,因而旋风筒的分离效率亦会提高,有利于热量的吸收。



3确保火焰合适的行状和热力强度



烧成控制的重点是掌握好火焰的行状和热力强度。



在三通道燃烧器的操作过程中,应结合煤质、窑皮情况、窑负荷曲线(电流、功率曲线)、入窑生料三率值等因素的变化,合理调节燃烧器的内流风、外流风,以及燃烧器的斜度及其入窑的深度,确保火焰的合适行状和热力强度。



正常情况下火焰白亮、顺畅,熟料结粒均齐、合适,窑口无飞砂。有时可看到飞砂料被强力抽进窑口的情形,说明火焰顺畅,通风良好,但烧成带温度较低,应适当增加窑头煤,降低一段篦速,增加料层厚度,提高二次风温。同时应结合窑尾温度、窑负荷功率曲线等参数综合分析处理。



有时,过渡带结圈、烟室斜坡积料、分解炉下缩口及窑内掉大窑皮,出大球都可能导致窑内通风不良,火焰飘散无力,窑口飞砂严重,有黄心料等现象。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



1.3.1.过渡带结圈:通过减少内流风(内流风开到3~4即可)拉长火焰扫厚窑皮,间隔2~3h交替拉出、推进燃烧器(幅度300~500mm),通过冷热交替使厚窑皮烧掉。



烟室斜坡积料及分解炉下缩口结皮:通过提高窑速,减少窑头喂煤,关小三次风阀,增加窑内通风。



频繁出大球:通过提高窑速,减少窑头喂煤,使火焰偏离物料。



1.4以炉为基础,前后兼顾,炉窑协调,确保预分解窑系统的热工制度的合理与稳定。



预分解窑的发热能力来源于两个热源,即窑头和分解炉,对物料的预烧主要由分解炉完成,熟料的烧结主要由回转窑来决定。因此在操作中必须做到以炉为基础,前后兼顾,炉窑协调,确保预分解窑系统的热工制度的合理与稳定。



调节分解炉的喂煤量,控制分解炉出口温度在850~900度,确保炉内料气的温度范围,保证入窑生料的分解率。



影响煤粉充分燃烧的因素有几个方面:一是炉内的气体温度;二是炉内氧气量;三是煤粉细度。因此,一要提高燃烧的温度;二要保证炉内的风量;三要控制煤粉的细度。



在燃烧完全的条件下,通过分解炉加减煤的操作,控制分解炉出口气体温度。如果加媒过量,分解炉内燃烧不完全,煤粉就会带入C5燃烧,形成局部高温,使物料发粘,积在锥部,到一定成都造成下料管堵塞。相反,如果加煤过少,分解用热不够,导致分解炉此刻气温下降,分解率低,导致窑热负荷增加,熟料质量下降。在具体操作中,要避免上述两种情况,要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1.4.2.合理调节窑头的喂煤量:窑头喂煤量是否合理,可以通过观察窑头火焰情况和分解炉出口温度的稳定性。如果窑头喂煤偏少,窑口发暗,火焰发红,分解炉出口温度不稳定,凤姐来喂煤量频繁加、减;如果窑头喂煤过多,窑口火焰白亮,分解炉出口温度不稳定,分解炉喂煤量不稳定,这种情况也不利于操作。出现以上两种情况要及时对窑头用煤量进行调整,但不能大幅度调,要进行微调,达到火焰顺畅、窑口无飞砂、分解炉出口温度稳定易调整,操作上感到轻松自如。



1.5在操作过程中要做到:三固、四稳、六兼顾的原则。



三固:固定窑速,固定喂料量,固定一段篦床上的料层厚度。



四稳:稳定分解炉出口温度,稳定系统用风量,稳定烧成温度,稳定窑头负压。



六兼顾:兼顾C1出口气体温度负压,各级锥体负压变化,二、三次风温度,筒体表面温度,窑头收尘系统,废气处理系统。



点火升温、投料及止料操作中应做到:



预分解窑的操作,点火升温、投料、止料在操作中使十分重要的过程。合理的系统预热升温室成功投料的基础,投料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熟料的质量和设备的运转率以及窑衬的使用寿命,因此,一名窑操作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同时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2.1点火升温



升温室投料的前期准备,保证投料时窑、炉、预热器的合理温度,为投料创造条件。点火时,一次风量减到最少,点火烟囱帽开到10~20%,火点着后,逐渐加大一次风量,以不吹灭火焰为准,控制窑头保持微负压,使窑口在短时间内温度升起,待火焰稍亮后,启动喂煤风机,如果火焰不被吹灭,说明窑头可以用煤升温,一次风量加到正常风量,窑头喂煤量要大幅度的增加,尽快提高窑前的温度,逐渐减少回油压力,减少用油量,降低成本。用煤升温后,烟囱帽开赌逐渐加大,控制烟室微负压,使火焰往后移,对窑后半部进行升温预热,此时起动高温风机(起动高温风机前废气处理系统已全部启动),液力偶合器给定0%,入口阀门开度给定0%,当烟室温度升到500℃后,逐渐打开高温风机入口阀门,逐渐关小烟囱帽,通过废气处理拉风,对分解炉、预热器进行升温。在烟室温度500℃以前,窑按每30min转1/4转,烟室温度在500~800℃,窑连续打辅转,此时,启动窑头、窑尾所有设备,篦冷机风机入口阀门开到50%,三次风阀开到30~50%,800℃时脱开辅传用主传转窑。升温中,要合理控制升温速率,坚持“升温不回头”得原则,保证对窑、分解炉、预热器三部分的升温预热。投料前,通知岗位人员检查预热器、活动翻板阀;确认各级下料管畅通,翻板阀活动灵活。为成功投料打下坚实基础。



2.2投料操作



当烟室温度升到950℃时。窑头喂煤量给定到正常喂煤量,窑速要求大于1.5rpm,液力偶合器开度一次给定到75%,烟囱帽关到0%,开始喂料、窑尾喂煤。由于刚投料,预热器、分解炉内各斜坡有积料积煤灰以及翻板阀的阻挡,如果初始投料量过小,第一股料的冲击力达不到预热器、分解炉内各斜坡的积煤及翻板阀的阻力,及易出现预热器堵料现象。为保证预热器不出现堵塞又要保证质量不出现窜生料,因此,初始投料量应做到:一、初始投料量应超过设计初始投料量的20~30t/h,保证第一股料有足够的冲击力;二、当确认第一股料一但进入窑尾,立即减少投料量,减到设计的初始投料量。在投料过程中,以“万变为不变”,任其参数的变化,但必须严格控制分解炉出口温度在850~900℃范围内。当投料超过20min,窑功率曲线开始出现往上升趋势时,表明料已经进入烧成带。如果窑功率超过50kw,说明投料顺利成功;如果窑功率低于50kw,且经过1—2min窑功率急速下滑,说明窑内马上要窜出生料,此时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大幅度减窑速,适当增加窑头喂煤,防止窑内跑生料。投料顺利成功后,要在最短时间内投料量达到最高产量,提高效益。对于多次升温,因故不能投料的情况,窑操作员要及时通知现场注意烧成带的筒体温度,严防窑内局部高温,烧坏烧成带窑皮,影响烧成带窑衬得使用寿命。



投料正常后,在保证窑系统热工制度合理稳定的情况下,控制分解炉出口温度不高于900℃,稳定投料量、风量、窑速、篦速,逐步微调,优化操作,提高质量,降低吨熟料煤耗、电耗,实现效益。



2.3窑系统止料操作



止料操作相对投料操作较简单,但对窑系统运转率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止料操作过程中,也容易出现预热器堵塞现象或进高温风机气体稳定过高,对设备不利。因此,止料操作必须做到:先止分解炉喂煤,待分解炉出口温度降到800℃时,止料、逐渐减少窑头喂煤、降低窑速,不要过早打开烟囱帽,保持高温风机拉风,待预热器料全部走完,最后一股料完全进窑后,降高温风机转速,减少拉风,打开烟囱帽。逐步减少窑头喂煤量,降低窑速,待窑内物料适度倒空时,脱开主传连续辅转,止窑头煤。



3.化验室检测结果在操作上的指导作用



操作中,化验室提供数据对操作起到重要作用。操作员应及时了解检测结果,根据情况对系统有预见性,不穿总结操作经验。



3.1我厂由于矿山质量不稳、MgO含量高,对窑系统的操作增加科难度。因此,操作员应及时了解矿山的情况,如果MgO含量高,分解炉出口温度控制应适当偏低,防止预热器堵塞。因为MgCO3在400℃开始出现分解,而CaCO3在600℃开始出现分解,如果MgCO3含量高,五级旋风筒出现过多液相,极易造成堵塞,导致停窑。



3.2煤粉的变化在操作中应及时进行调整。如果煤粉细度细、灰份低、发热量高煤质好,喷煤管内风适度关小,拉长火焰,熟料台时产量可以提高6~10t/h;相反,煤粉细度粗、灰份高、发热量煤质差,喷煤管内风适度开大,缩短火焰,进行短焰急烧,窑头喂煤适当加大。



3.3出磨、入窑生料三率值的变化对窑的操作具有预见性,生料三率值高,料耐烧性强,窑头用煤量要增加,分解炉出口温度适当控制偏高;反之,窑头用煤量要减少,分解炉出口温度适当控制偏低,防止预热器堵塞现象。



4.根据生料磨运行情况及均化库料位在操作中的指导作用



在实际生产中,生料经常出现长时间停磨,导致均化库料位较低现象。操作中,如果生料磨停车出现超过4h以上时,分解炉出口温度应控制比平时低5~10度,窑速控制比平时快0.1~0.3rpm。因为均化库回灰量增多,生料灰份高,均化库均化效果差,防止预热器堵塞现象;生料灰份高,容易提前出现液相,窑内易结料球,通过提高窑速避免结料球,在出现结球前倒出窑外



献花(0)
+1
(本文系给中华安上...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