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是怎样产生的?蛋白尿是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的,而尿蛋白的出现,很有可能是肾病的体现。蛋白尿是怎样产生的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听听京东誉美肾病医院的专家给出的说法。
蛋白尿是怎样产生的?蛋白尿的产生机制较复杂。来源不同的蛋白尿,产生机制各不相同。一般根据来源和尿蛋白电泳分析,将蛋白尿分类如下。
肾小球性蛋白尿即肾小球疾病(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引发的蛋白尿,尿蛋白分子量多大于10万,称为大分子量蛋白尿。其主要原因是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具体来说是肾小球滤过膜分子屏障和电荷屏障被破坏所致,肾小球滤液中的蛋白质大量增加,超讨了肾小管的最大重吸收能力,就会引起蛋白尿。此时24小时尿蛋白定量常超过3克,其中白蛋白占60%~90%。
肾小管性蛋白尿正常时小分子量蛋白质包括β2微球蛋白、溶菌酶、核糖核酸酶等,经肾小球滤过后几乎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或本身分泌的黏蛋白增多引起的蛋白尿,称肾小管性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在2克以下,分子量在5万以下,以小分子蛋白尿为主。
溢出性蛋白尿肾小球、肾小管功能均正常,血中有异常蛋白质,可经肾小球滤过,但不被肾小管重吸收,而从尿中排出。如多发生骨髓瘤病人的凝溶蛋白及血管内溶血的血红蛋白,即属于此类。此外,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受损时,会分泌IgA及大分子Tamm-Hors-fall蛋白,称分泌性蛋白尿;肾组织破坏后胞质中酶及蛋白质释出,形成肾组织蛋白尿。临床上可出现两种蛋白尿并存的情况,如肾小球、肾小管同时受损害时,会出现大、中、小分子蛋白都有的混合性蛋白尿。尿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哪些临床上,有很多肾病患者都会出尿蛋白偏高这种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也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尿蛋白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尿蛋白显示异常值时的疾病,有的是肾脏本身的疾病,有的则是肾脏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疾病。
人体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过冷、重体力劳动、过热及在应激状态时,尿蛋白的排出量会增多,但休息几小时或数天后即可恢复正常。
肾脏疾病所引起的尿蛋白偏高,如:肾炎、肾硬化症、肾变病症候群等都会引起肾脏疾病产生。
肾脏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尿蛋白多数为良性,当其疾病治愈后,尿蛋白也就随之消失。如:感冒等疾病引起的尿蛋白偏高;心脏衰竭等肾静脉瘀血时会出现尿蛋白等。
健康的人也会出现极少量的尿蛋白,但在定性检查时只要试纸不变色呈阴性(-)就属正常。另外,即使身体并无障碍,只要有激烈运动、酷寒、精神兴奋、强烈压力时,也会出现尿蛋白。尿蛋白2是怎么回事?很多肾病患者在做检查的时候,看到化验单上蛋白尿后面都会出现数值1、2、3,后面还有加号。那么蛋白尿有两个加号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请京东誉美肾病医院的专家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蛋白尿有两个加号是怎么回事?临床门诊上,因尿常规检查出蛋白尿、潜血而被确诊为肾病的患者随处可见。如何治疗蛋白尿是很多患者都比较关注的,其中中医治疗蛋白尿是最理想的方法,是针对该病的产生来进行医治的,正常情况下,健康人在做尿常规检查时蛋白尿指标显示为阴性。在除去发热、高蛋白饮食以及运动性、体位性等生理蛋白尿后,一旦受检蛋白尿呈现阳性指针,比如表现为蛋白尿+、蛋白尿++、蛋白尿+++等,则往往预示被检查者的肾脏发生了实质性的损伤。蛋白尿为肾病早期阶段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之一,若蛋白尿持续存在,肾病患者的病情将会日趋严重。如未能及早有效控制蛋白尿,往往将会导致肾病病人的肾功能渐进性恶化,早期肾病也将会被拖成肾衰。。同时,内皮细胞层、基底膜和上皮细胞层上面分别有直径为70-90nm、2-8nm和4-14nm的小孔,构成了肾小球滤过膜的机械屏障,就像筛子眼儿一样,使直径过大的分子无法通过。这种电荷屏障和孔径屏障的限制作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滤过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肾脏纤维化导致的慢性肾炎,促使肾小球的滤过屏障受损,致使原尿中的蛋白质漏出增多,当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时,就会形成蛋白尿。
蛋白尿有两个加号是怎么回事?多量蛋白尿本身可以加速肾脏的损害蛋白尿有两个加。血尿蛋白尿是很多疾病常出现的症状,这种现象的发生是比较难以根治的,很多患者对这方面的认识也是比较少的,因为这种现象比较难以发现尿蛋白高一定是肾病吗很多人都不知道尿蛋白高是不是肾病,尿蛋白与肾病是怎样的关系,以下是关于尿蛋白高于肾病的介绍。
有一种是功能性尿蛋白,常发生在健康青年或成年人,会出现在剧烈运动、精神紧张、长途行军、高温作业、受寒、发热和进食较多的高蛋白食物后。所以,尿蛋白蛋白高不一定就是肾病,要经过检查,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患者出现尿蛋白偏高,考虑最多的就是肾病,因为肾病最容易导致尿蛋白。正常的情况下,蛋白都会回吸收的,如果肾脏出现损伤的情况下,根据肾脏纤维化发展原则即肾脏纤维化开始启动,肾脏出现回吸收的功能下降,就会漏出一些蛋白,从而导致尿蛋白的产生,出现尿蛋白偏高。
尿蛋白高不一定跟肾病有关系。但是尿蛋白却是肾脏损害的一个重要指标,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变的程度,持续的尿蛋白偏高将是导致肾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所以患者在发现尿蛋白偏高后一定要及时的治疗,以免病情发展到无力挽回的地步。白尿的饮食疗法有哪些?蛋白尿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症状,本身也是一种疾病,那么,患者该怎样饮食呢?下面,专家给大家讲解一下。
凡全日尿蛋白量超过150毫克,且能用常规蛋白尿定性实验检出的,称为蛋白尿,其饮食调养原则应根据引起蛋白尿的肾病种类及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标准的蛋白质饮食。
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大量蛋白质流失,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
慢性肾炎者,一般可按正常需要量供给,成人每天为0.8~1.0克/公斤体重。应选择生理价值高的蛋白质,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等。
无肾功能损害的肾病综合征者,可供给高蛋白质饮食,蛋白质成人每天为1.5~2.0克/公斤体重,并供给优质蛋白质。
植物蛋白质中,因含有大量嘌呤碱,能加重肾脏中间代谢的负担,故应少用。其中大豆类及豆制品,虽蛋白质含量高,因上述原因,蛋白尿者也应少用。
尿蛋白患者能喝牛奶吗大家都知道牛奶是很有营养的,但是牛奶中含有蛋白质,对于尿蛋白患者来说应该少食一些蛋白食物,那么尿蛋白患者可以喝牛奶吗?作为尿蛋白患者这些常识是必须要了解的。
慢性肾衰患者身体中往往钙磷比例失调,而牛奶中钙磷比例合适,对纠正这种失调有很大作用。
牛奶中优质蛋白的含量占总蛋白含量的80%左右,不仅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蛋白质结构还与人体非常接近,更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牛奶中的脂肪含量约为2%—3.2%,含有丰富的能量,且极易消化吸收,适合肾病患者,常喝还可使人皮肤润泽,减轻患者因为疾病造成的皮肤干涩、毛发枯黄等症状。
牛奶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为乳糖,能够促进钙的吸收,还有调节胃酸、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的作用。牛奶中的乳糖含量不高,只有10克左右,因此即使是糖尿病肾病患者,每天也可以喝1袋牛奶,不另加白糖即可,不会引起血糖波动。
尿蛋白2+意味着什么?很多慢性肾炎病人检查结果中均显示:尿蛋白2+。然而,他们并不认为尿蛋白2+能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也常常不加理会,而却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闻之色变。尿蛋白2+意味着什么?需不需要引起重视。??蛋白尿是怎么产生的??正常情况下,尿中是不会出现蛋白的。蛋白尿的发生主要取决于肾小球对血浆蛋白的滤过及肾小管的再吸收。而不管是肾小球还是肾小管,其受损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发或继发性损伤导致肾脏局部微循环障碍,使肾脏组织缺血、缺氧,致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从而使负荷减少或丧失,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高;同时肾小管对蛋白的重吸收功能减弱或分泌蛋白增加,导致尿液蛋白增加,从而出现了蛋白尿。??蛋白尿2+,与尿毒症几步之遥???面对化验结果赫然的蛋白尿2+,恐怕每个人都不会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更不会有人想到尿毒症。“蛋白尿2+,与尿毒症有没有关系?”如果有,两者又存在着怎样一个联系呢?病理学家告诉我们,蛋白尿、尿毒症都是肾脏纤维化过程中的表现,只是所处的阶段不同。??蛋白尿产生时,肾脏的纤维化、硬化过程还只是处在肾脏纤维化的炎症性反应期。此时,肾脏的病理变化只是肾小球局部出现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肾小球基底膜发发改变,肾脏通透性增加所致。这一时期治疗难度相对较小,是阻断肾脏纤维化的最佳治疗时机,如得到规范治疗,损伤的肾脏完全有可能修复。??然而,肾病患者却常常因没有身体不适而疏忽治疗,酿成了肾脏纤维化继续恶化进展。当受损的肾小球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就会逐渐硬化、坏死。随着肾脏纤维化过程中,大量致肾物质及炎性介质的释放,更多的肾小球会继续受:受损→纤维化→硬化→坏死→功能丧失的恶性循环过程。??硬化、坏死的肾小球越多,肾脏的排毒也会越差,而且在肾脏纤维化过程中产生的细胞外基质还会取代部分健康的肾单位。在这双重压力的作用下,尿毒症便随之产生。??人们往往认为,一只小小的蚂蚁对坚实的堤坝够不成威胁,不加以重视。最后等长堤坍塌,洪水淹没了家园才开始追悔莫及。其实,尿毒症产生的过程,就好象“千里之堤,溃之蚁穴”的道理。蛋白尿、潜血在肾脏纤维化过程中伴演的就是“蚂蚁”的角色,而尿毒症刚是“坍塌的长堤”。??所以,要想防止尿毒症的产生,免受其给我们带来的负担,就应“防微杜渐”规范治疗,阻断肾脏纤维化的进程。??专家疾首之告:??及时发现肾病,从每年一次的尿常规开始;治疗肾病从规范治疗蛋白尿、潜血开始。所谓规范治疗就是解决肾脏纤维化启动及进展因素:改善缺血、缺氧;减轻炎症性反应;抗凝,防止微血栓形成;降解细胞外基质;修复受损肾脏功能细胞。尿蛋白的危害尿蛋白出现,会出现蛋白质损失,人体的结构部分有相当多的蛋白质,说明蛋白质是人体构的重要物质,而且人体内的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它还是人体基因复制的重要物质,就是人不能没有蛋白质。如果损失蛋白质的话,人体的机构就无法正常运行,致使的生理机能减缓甚至停滞,直到死亡。
尿蛋白阳性检查结果是通过尿蛋白定性试验检查得出的。各种类型的肾病都有发生尿蛋白阳性的可能。当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时,如各期肾炎、肾病以及高血压发生肾动脉硬化时,均可出现尿蛋白阳性;各种细菌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败血症等亦可出现尿蛋白阳性;非感染性疾病,如肾结石、多囊肾、肾淀粉样变性以及休克、严重肌肉损伤、发热、黄疸、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现尿蛋白阳性蛋白尿食吃什么好呢?蛋白尿是肾炎患者常见症状,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合理科学蛋白尿饮食对于治疗及预后有重要作用,那么蛋饮白尿食吃什么好呢?????(1)金樱子粥金樱子30克,粳米50克,盐少许。洗净金樱子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再加少许盐,一日一次,肾炎蛋白尿患者晚上睡前饮食,有益肾固精作用。????(2)消蛋白粥芡实30克,枸杞30克,莲子肉30克,山萸肉12克,白果12克,煮粥早、晚食用。用于慢性肾炎蛋白尿。????(3)黄芪饮,黄芪30克,玉米须30克,糯稻根30克,炒糯稻米1撮,上药煲煮水代茶,每日一剂。用于肾炎蛋白尿患者饮食。???(4)白茅根饮白茅根60克,玉米须30克,水煎代茶饮,可治疗蛋白尿。???(5)黑豆薏米饮黑大豆30克,生、热薏米各20克,赤小豆30克,荷叶6克。加水1000毫升,煮熟,食豆饮汤长期食用。用于慢性肾炎后期因脾肾双亏、湿阻血痰致蛋白尿长期不愈或微肿者饮食。????(6)乌龟蛇肚乌龟200克,肚200克,均切为小块,放砂锅内加水适量,共炖成糊状,加食盐少许调味,早、晚分服。适用于脾肾亏损、气血虚弱之蛋白尿不消者饮食。????()核桃蜂蜜饮核桃仁10枚,蜂蜜30克。核桃仁加水适量,煮沸15分钟后调入蜂蜜即可。每日一刘,长期服用。用于慢性肾炎日久,脾气不足、肾精失固之尿蛋白。????(8)鲜羊奶疗法每日取鲜羊奶250一500毫升,煮沸后服用,忌食盐。一般服用1—2月后,尿蛋白逐渐减少。推荐给蛋白尿患者的粥的做法成功+1山萸肉、莲子各15g,糯米60g,白糖适量。前3味一起煮成粥,加入白糖调味即可。每日1-2剂,分1-2次服用。具有健脾益肾、消蛋白尿等功用,适用于肾气不足性蛋白尿等。生黄芪、生薏苡仁、糯米各30g,赤小豆15g,鸡内金末9g,金橘饼2枚(掰碎)。黄芪加水600ml,水煎20min取汁,入薏苡仁、赤小豆煮30min,再入糯米、鸡内金末共煮成粥,最后放入碎金橘饼稍煮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用。具有清热利湿、健脾消食、消蛋白尿等功用,适用于脾虚湿热性蛋白尿等。
菟丝子30g,糯米60g,白糖适量。菟丝子捣碎,水煎取汁,入糯米煮成粥,加白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用。具有益肾、消蛋白尿等作用,适用于肾气不足性蛋白尿等。
芡实、糯米各30g,白果肉10个。一起煮成稀粥即可。每日1-2剂,分1-2次服用。具有健脾益肾、消蛋白尿等功用,适用于脾肾不足性蛋白尿等。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