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心理因素影响增高的原因很大
2012-09-25 | 阅:  转:  |  分享 
  
心理因素影响增高的原因很大

心理因素影响增高的原因很大?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但要保持身体健康,也要注重心理健康,否则对孩子的生长带来负面影响。心理因素的影响还是通过孩子的身体健康来反映。



据统计,青春期的到来受环境影响。父母关系不好的儿童初潮也明显来得早。中药增高父母离婚的儿童平均提前6个月初潮来临。加强营养可以使孩子长得更高,这是许多家长都知道的,但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如何加强营养。科学的方法是遵循膳食平衡的原则,要注意限制。

夫妻经常争吵会使儿童情绪不安,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同时看着父母争吵的样子,儿童会感到自身的危险,本能地想早点成人。早成人,也就意味着骨骼早变硬,身高早停止增长。充足的睡眠是长高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是在熟睡后出现的。家长要为孩子创建一个安静而舒适的睡眠环境,睡前喝一杯牛奶有助于孩子睡足睡好。



在临床常见的身材矮小原因包括家族性矮小、体质性发育延迟、生长激素缺乏症、先天性卵巢功能发育不全(特纳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宫内发育迟缓、骨软骨发育不全及特发性矮小等等。各种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急慢性疾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也会产生直接影响。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和腹泻,会明显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慢性胃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炎、哮喘、心脏病、贫血等均可影响儿童身高增长。



个头矮与孩子后天的环境和营养关系密切。营养不足或过剩、睡眠不足和环境污染是常见原因。从就诊的矮小孩子来看,很多孩子钟情于洋快餐、汽水等食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孩子肥胖及发育提前,尤其是出现性早熟导致骨骺提早闭合,不再生长。另外,很多孩子平时睡眠不足,也对身高有重要影响,因为生长激素是在晚上深睡眠时才有分泌高峰。



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身高增长?怎样增高?一个学期紧张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随着寒假的来临,又会有不少家长四处为孩子的身高问题求医问药。为此特别提醒家长,矮小不仅是一种病态,而且病因复杂,及早对因治疗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身高增长?

1.脑垂体功能受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此类矮小约占矮身材病人的20%。



2.小儿身高的增长70%由遗传基因决定,30%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在影响,遗传因素决定身高增长的潜能,环境因素决定身高增长的现实性。对于父母身高较矮的儿童个不过应该加强生长发育的监测和指导,以便使生长潜能发挥到极致。



3.心理因素也是长高的主要因素,愉快的心情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4.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的膳食、恰当的运动是影响身高增长的有利因素,微量元素的缺乏是目前影响小儿生长的主要营养问题,要定期检查,有针对性地补充,不能随意乱补。



5.早长或性早熟的孩子最终身高往往并不理想。性早熟是指女孩8岁以前(男孩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如乳房发育),10岁前月经来潮。性早熟的儿童体内大量的性激素促进了骨骺过早地融合,提前停止生长。



怎样判断孩子的生长速度及是否矮小?

每年进行一次生长发育监测,出现以下情况可初步断定孩子的生长速度减慢或矮小

1.孩子在婴幼儿期(3岁以内)每年长高少于7厘米;

2.儿童期(3岁-青春期)每年长高少于5厘米;

3.专业机构标准化身高测量,并与国内最新的相应标准进行比较,如果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正常儿童第三百分位以下视为矮小。



孩子科学增高方法?人们几乎把矮小和生长激素不足等同起来,正如一度把厌食和缺锌划等号一样,是一种误解。事实上,一半以上是3岁以内直接和间接因素造成营养不良,导致生长损害。任何原因引起的营养不良所致的生长迟缓,其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是增多的,因此纠正不合理的喂养习惯和避免间接影响营养吸收的因素,对幼年期生长至关重要,并非用不能纠正。



营养不良,大多数并非营养来源匮乏,更多的是营养供给方式不合理。又有人认为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于是以肉类、蛋、乳等食为主(总量并不多),而谷类及蔬菜吃得很少。



人体生长有一定的时限,一般婴儿时期长得最快,青春期是第二次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个人成年后的身体高度主要受父母遗传基因的控制,同时生活中的一些方面也会对身高有所影响。专家认为:“生活中有四个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第一是营养,最重要的是优良蛋白质和钙,主要通过肉、鱼、蛋等动物蛋白质(摄取);第二是体育锻炼,多跑、跳、蹦等活动能让下肢骨骼加速增长;第三是疾病,有寄生虫病的孩子一定要及早治疗;第四是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合理的睡眠最重要。”



不论是矮个子本人或是家长,都不应悲观失望,而应主动去找有经验的医生,作X线检查看看骨龄如何??确定是患病还是暂时性生长发育迟?应遵照医嘱尽早进行进一步检查,力争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如无病,在长骨骨骺与干骺端愈合之前,即可与医生商量,求助于体育教练(或体育教育员、运动员),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增加增高的体育锻炼,同时补以充足的营养,调整合理的生活方式。



这样,只要信心十足坚持下去,在骨骺愈合前尽力尽快挖掘自己身高的增高潜力,肯定会使自己增高,达到同龄人的平均水平,甚或还可高于龄人。矮身材患者,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科学的治疗,经正规和及时地治疗后,身高都可有一定程度的增高。



莫因错误观念耽误孩子增高?现在的大人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熟,刚出生几个月大就想锻炼孩子走路,可是殊知这样心急的让孩子学走路就是扼杀孩子增高的根源!郑州华柱医院增高专家提醒,莫因错误观念耽误孩子增高!



人体骨骼是由骨胶原等有机质和钙盐等无机质组成。这两种物质对骨骼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骨胶原使骨富有弹性与韧性,钙盐则使骨坚硬,两种物质结合在一起,使骨骼具有坚硬而富有弹性和不易折断的特别。这两种物质的含量和比例在不同年龄有一定差别。儿童期骨骼中含有机质多,钙盐较少。



了解宝宝的生长,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脊柱的增长快于四肢。宝宝的动作发育应与脊柱的发育相适应,即宝宝2-3个月大时会抬头,6-7个月大时能独坐,8-9个月大时会爬,10-11个月大时能站立,12-16个月大时能走路。若没到相应的月龄,宝宝不宜过早地学坐、学站,以免引起脊柱的过度屈曲,这也将影响其身高。

儿童不易发生骨折,即使发生骨折时,也多非完全性断离;由于骨骼的这些特点,婴儿如果过早走路,因骨尚未达到一定的坚硬程度,易发生骨骼变形。特别是小腿骨,重力负荷可出现“O”型腿或“X”型腿。这种状态一旦形成,便终生不变。再者,孩子走路时间的早晚与智力、体质也没有直接关系。因此,过早地强行拉着孩子学走路是对身体发育是非常不好的。对孩子的增高也会有着重大的影响。走路要经过爬的时段,不要孩子不会爬就让孩子学走,这样过早的让他学走会影响到孩子将来的身高!



如需更多帮助请点击:http://www.ynbzx.cn/qingxu/20120210/4469.html





























献花(0)
+1
(本文系fgjroit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