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11083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井底望天谈欧债危机及地缘政治关系
2012-09-25 | 阅:  转:  |  分享 
  
摘自新浪博客“井底望天”2009年9月接《东欧篇》





前面说到,东欧的10个国家最终目标都是加入欧元区,而且其中已经有两家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做到了。估计剩下的8家,大概也就是这几年,会慢慢成为欧元区的一员。按照本来的目标,爱沙尼亚应该在2010年7月或者是2011年1月加入(估计现在的情况会推迟),保加利亚2012年,波兰、拉脱维亚和立陶宛2013年,匈牙利、罗马尼亚2014年,最后就是捷克2015年。本来捷克是不想加入的,可是因为这次经济危机吓怕了,看到了抱团取暖的好处。

要加入欧元区,必须满足几个苛刻的条件。

第一个就是你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不能比欧元区最低的三个国家的平均值高1.5%。现在看来就是你通胀率最多必须是3.2%。现在匈牙利(4.9%)、波兰(4.5%)、罗马尼亚(5%)这三国还是达不到。

第二个就是你国家政府财政赤字,年度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政府总债务不能超过GDP的60%。

本来2008年,只有匈牙利不合格,分别是年度赤字4.8%和总债务76.9%。不过在2009年这个特别年份,因为需要财政刺激政策,结果就是大家都不合格了,尤其是拉脱维亚年度赤字到了11.1%。不过其他欧元国家也表现不咋样,整个欧元区年度财政赤字是5.3%,总债务到了77.7%,除了匈牙利是80.8%更高的话,其他国家都还没有超过60%。

第三个就是你的货币要和欧元挂钩挂上2年,不能贬值。这个有四个国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

最后一个就是你的长期利率不能比三个通胀率最低国家的平均值高2%,以2008年标准就是必须最高是6.5%。这个现在的情况下也不能算数,不过如果通胀率下来了,大家都利率也不会上去多少。

从现在情况来看,对这些国家的入会标准可能会相对放松,不可能再目前大家经济多在衰退的情况下,还对各个国家的经济要求太高。

那么是不是,加入欧元区之后,他们的好日子就会开头了吗?

大家可能都听过了东亚四小龙、东南亚四小虎等等,俺这里就谈一谈欧元区的四小猪,让大家看一看东欧国家未来加入欧元区后,会出现什么样情况。

四小猪,就是四个国家的简称,拼在一起就是一个“猪”字—PIGS。这四头猪就是葡萄牙(Portugal)、爱尔兰(Ireland)、希腊(Greece)和西班牙(Spain)。

西班牙现在的失业率是18.1%,因为房地产泡沫去年爆了之后,失业率就翻了一翻。不过自从西班牙加入欧元区后,表现其实非常好,从1999年到2007年,居然是平均增长率3.9%,差不多是整个欧元区平均值的2倍。当时西班牙的失业率从1990年代的20%,一路下降到2007年的7.9%。因为房地产建筑业的大发展,其他国家特别是在北边比较寒冷的地方,纷纷跑到西班牙买冬天的度假房屋,结果导致就业机会红红火火,男人们个个有工作,连妇女在总就业人员中的比重,也从1999年的38.5%到了2007年的54.7%。这一个连续增长,不光是西班牙人,连北非的劳工也大量输入,真是一片莺歌燕舞。

和西班牙发生相似的高增长情况,也在爱尔兰、希腊和葡萄牙发生,结果大家在2008年碰到的情况,也就差不多了。大家都知道爱尔兰增加在欧元区里,率先对所有的存款进行政府担保,来吸引其他国家的存款流动到爱尔兰,引发区域里大家的一顿讨伐和咒骂。而希腊出现的就是一个少年被警察误杀,导致了全国的街头暴力运动。

其实这些国家的发展轨迹和东欧那些国家差不多,唯一区别就是发生在单一货币体系之内。各地的资金一下子跑进来,西班牙等政府也没有权利去调整欧元利率来限制,自然导致各种价格增长过快,远远高于整个欧元区的增长速度。那么现在尽管经历了房地产价格下跌,生产成本仍然过高,导致其出口到其他欧元区国家的产业缺乏竞争了。

如果大家不是在一个货币体系下,象韩国那样,大幅度降低币值,当然可以解决一点问题,不过就像和欧元挂钩的波罗的海三国一样,四小猪也没有办法,通过这个式样来解决。加上这几头猪,前几年借起钱来,非常宽松(倒是西班牙的银监会,对商业银行乱借钱,管得稍微严格一点),导致政府救济和刺激计划成本较高,使他们的财政赤字增高比较大。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总债务都占了GDP的80-100%(当然俺们亚洲的日本,可是到了200%),财政赤字希腊占了GDP的13%,葡萄牙占了GDP的11%,西班牙占了差不多10%,但以绝对数字计算,是仅仅排在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

令人担忧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这些国家的经济恢复问题。你的成本高于其他地方,导致你的产品没有竞争力。但你又没有办法来降低你的兑换率,因为是在同一个“货币国家”里面。这就形成了一个困境。

除了这四个小猪之外,欧元区还有一头猪,就是意大利。其实如果把意大利加进来,就是PIIGS五小猪了。不过意大利一直就有成本高企,没法和其他地方竞争的问题。而意大利政界,不断有人提倡退出欧元区,重新发现意大利里拉。以前大家一听到意大利这个部长,那个议员发出这个谬论,总是吓得外汇市场有人赶紧抛弃欧元。



不过时间长了,大家也不把意大利人说话当回事。但当意大利说话如唱歌剧,并不等于,其他国家的人,不会动这个念头。这也是欧元一直面临的问题,就是会不会有一天,一帮国家决定不玩了,导致欧元崩溃?

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之后,在人们手上流通的欧元钞票突然大幅度增加,因为大家对那些破银行不敢信任,不如把钱提出来,放在枕头套里,睡在脑袋下。

对比较细心的存钱人来说,他们通常会看你那张欧元票子的号码是什么。如果你看到一个大“X”,那肯定值得收藏,因为这个号码表明,钞票是德国银行发的。如果你看到一个“U”,也不错,是法国银行发的,或者是“P”也行,那是荷兰银行发的。不过如果看到“Y”,那就糟了,因为是希腊银行发的,或者是“S”也不好,是意大利佬发的。

这些人的想法就是,如果真的出问题,那欧元就玩完了。你还可以按照发钞行出的钞票,去换新德国马克、新法国法郎和新荷兰盾。至于新意大利里拉和新希腊德拉克马,你就歇歇吧。

当然事实是,欧元一下子完蛋的机会不大,不过有些国家离开欧元区倒是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比如说意大利要离开欧元,由意大利发钞的欧元价值并不会下跌。该值多少还是值多少,不过真正的不同,在于以欧元发行的各国国债,就会大大不同。你那个有德国标记的X欧元国债,和以意大利为标记的S欧元国债,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一个让许多人担忧的因素就是,以欧元为基础的德国债券,和同样以欧元为基础的其他国家,比如五头猪的债券,利息要低得多。例如10年期的希腊债券回报率是德国债券的2倍。这种情况延续下去,那么一些欧元区国家,就会在资本市场上举债越来越难,如果他们的国家信用又给降级的话,情况到了某一天,也许就不能在市场上举债。这个情况一出现,就会造成这些国家的债务到期利息不能偿还,就产生债务危机。

而有些国家,就在拿不到欧元的时候,不如就退出欧元体系,靠自己发现货币来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不光是在欧元区会出现,即使在美国的加州,前一阵子同样因为加州政府信用问题和财务预算的难产,造成资金市场举债困难,而导致发代用币的现象。而且加州发行自己的货币这个话题,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直就没有消失。

不过退出欧元体系,造成的代价比较大。通常情况下,是你问题大的国家才想走出去,问题小的国家还活得比较滋润,当然不想折腾。可是你问题大的国家,经济本来就有问题,政府能力也值得怀疑。当你一宣布不玩欧元了,那你的国民就先狂奔进银行,把所有的欧元存款提出来,转存人家外国银行,而导致你整个金融系统崩溃。

你如果不让这个情况出现,那就得强制兑换,就是俺们大家都知道的国民党金融劵强行兑换法币的故事了。这个估计没有那个欧元区国家敢这么干,这样做导致的社会动荡,那可不是玩了。

还有这个如果发生的话,退出的国家大概在一段时间里,是无法得到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会让政府出现资金问题。当然如果这个国家的政府,有足够的资金的话(那还要退出欧元干嘛)。

现在其实有不少政府是想如何把欠人家的债,尤其是外国人的,给赖掉的。但之所以不敢,是怕赖完之后的日子不好过。

因此对5位小猪来说,跌进了烂泥塘里,如何爬出来,是一个痛苦的选择。

既然退出欧元不是个好的选择,当年在上了欧元这个大贼船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小舢板给凿沉了,现在又没有经济实力再造一个船出来,只好跟着贼走了。

剩下了的选择,就是一个,那就是把自己的成本降下来。就是说,你西班牙竞争力不够,那政府该给企业退税就退税,企业的管理层和工会,该降工资就降工资(当然合理的最低工资是应该保证),同时必须把你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上去。

这个对懒惰的欧洲人可能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其实讲难听一点,你欧洲工人那个生产效率和偷懒劲头,凭啥工资要比人家东亚的那些勤劳和效率高的工人要高那么多呢?你靠的是祖宗福荫,是欧洲人的祖先,在全世界杀人放火,抢殖民地,为你准备的强盗红利遗产。只不过现在这些红利被不肖子孙花完了而已。

有读者把欧元区,称为一只牛拖着一群猪向前走。估计这里谈到的一只牛,就是欧元区的经济领袖德国了。

其实德国在1999年的时候,德国马克与欧元挂钩的时候,币值就挂得过高。后来德国人自己咬紧牙根,控制工资增长,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后算是把产品竞争力又抢了回来。

不过把牛和猪比较,当然不是那么公正。这几头猪里面,大概可以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愿意把工资降下来的,只有爱尔兰。而地中海附近的那4个国家,估计是比较难以做到。这些国家的民众,就是过好日子当然大家都乐意,要吃苦,那就歇菜吧。

其实当年德国对接纳西班牙和希腊进欧元区,就表示反对。现在的问题是,法国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民,开始走这条路子了。这样发展下去的话,整个欧元区里想干活的人,就没有多少了。

这几个地中海国家,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困难,就是社会改革难度大,因此比较有可能陷入长期的衰退。就算将来世界经济恢复后,他们出现的情况,可能是像意大利一样,长期以来经济增长率只欧元区平均增长率的一半。

看清楚这个局面,就知道东欧国家加入欧元区之后,面临的挑战还是看自己的人民。如果这些地方的人民以为只要制度对了头,而不是靠自己的勤勤恳恳和努力工作,以提高生产率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那么将来的日子,不一定会比几头小猪好到哪里去。



如果把欧元区的经济放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的框架下来看,欧元区国家经济发展的国家经济不平衡,其实就是相当于俺们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单一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也许对各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无法进行对症下药。比如说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几年,欧洲央行采取了升高利率的政策,其结果就是对德国来讲,经济增长率不高,通胀压力不大,欧洲统一利率显然太高,不利于刺激德国的经济增长。

而同样的利率,对西班牙、希腊、爱尔兰等国家,就显然过低,没有办法把过热的经济冷却下来,以压制通胀压力。

其实大家心里都比较清楚,光是一个统一的货币政策,是不可能解决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你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财政政策才可以做到。

而统一的财政政策,就是说欧元区必须有一个对应的政府结构,可以从现在的“地区性”的各国政府手里,拿过来足够的权力,可以解决整体的财政政策问题,比如说税收,财政支付等等手段,用来解决内部的不平衡发展。

说白了,就是欧元区里需要政治统一。

在一个政治统一的国家,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方,就会负担比较多的国家税收贡献。而经济发展比较慢的地方,就会得到来自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来降低大家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对一个政治统一的国家来讲,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大家都不会对这个安排有太多的异议。

可是对德国人来讲,他们肯不肯做一头牛,拖着慢悠悠的一群猪向前走?俺德国人,凭啥子要将俺多余的钱,分给你希腊人去花?当然希腊人,也可以骂回头,不是俺们希腊人买你德国佬的产品,你有发个屁财?

因此政治统一的难度,主要是身份的认同感问题。在美国,主要一个工厂从美国搬到墨西哥,大家就要抗议工作机会被外国人抢去了。可是同样的工厂,从加州搬到了内华达州,大家就不会这样抱怨。

可是对法国人来讲,一个工厂搬到中国,和搬到捷克,是没有啥子区别的,都是工作机会被可恶的外国佬给抢走了。

当年创建欧盟的主要人物之一,德国前总理科尔,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没有政治统一,光是一个统一的货币,是不可能长期运行下去的。而当时欧洲人创建欧元区的一大原因,就是想通过统一货币的建立,最终令大家走到政治上的统一。

中国人常常说欧洲人缺少秦始皇,其实不然。欧洲曾经出现过一个类似于“秦始皇”的人物,就是亚历山大大帝,比俺们秦始皇统一中国要早,统一的国土面积还要大,也曾经通过营建“亚历山大城”的办法来制造统一的文明。可惜疆域内文化差异太大,帝国昙花一现。再后来,以罗马帝国为例子,与俺们中国的汉帝国,在土地面积和经济实力,也是差不多的。

欧洲历史除了缺乏不是真正的秦始皇外,还缺少汉光武帝、隋文帝这样的人物,将分裂的欧洲版图重新组合在一起。历史上的一些大佬,如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没有成功,那么靠现在欧洲各国的民意,可以做到吗?

不过经历了10年,欧元好歹还是挺住了没有倒塌,在“统一”这个整合方向上,反而比欧盟想搞的统一外交和国防政策还有像样得多。不过将来的问题就是,因为欧元区虽然对成员国家的财政有一定要求,但从这几年的发展情形来看,成员国家对自己独立的主权财政政策还是不想完全交出来。

那么随着欧元区的国家越来越多,出现一个冰岛这样的(人家正想着如何加入欧元区呢),机会就会越来越大。这样就对欧元区造成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区内一个国家破产,需要欧元区来搭救?

现在的处理方法是,如果那个国家出现问题,就是由IMF来处理。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美国的加州出现财政问题,或者中国的广东省出现财政问题,会等着让IMF来救援吗?

当然如果要欧盟自己来救,肯定是有钱佬德国人出钱救了。可是德国人看见前几年,你爱尔兰人和希腊人,过着花天酒地而不知停止的日子,已经非常不满了,现在你玩出火了,就要俺来救了?那你当初大吃大喝的时候,怎么不需要俺来管你了?你只管胡来,俺就只管救人?

本来欧元区的做法是,让大家签订一个合同,虽然缺乏一个统一的税收和财政系统,但就做一些死规定,让各成员国自己管好自己,不要把政府财政赤字搞得太高,最好就是收支平衡,能有点盈余自然更好。

结果就在2003年,德国和法国已经就无法遵守这个协定,导致了这个协定的放弃。虽然后来算是修改了,把规定放宽了,增加了这样那样的特例,那俺们欧元区国家,本来就不把你那个规定太当一回事,大家还是自己玩自己的好了。

大家增加想改变现在这种各成员国国债的回报率不同,导致了在竞争的资本市场中,信用差一点点国家借钱的成本过高,在资金短缺的时候,借不到钱。其中一个想法,就是形成统一的欧元国债,这样的话,以欧元区整体经济实力作为信用,大家把各国需要的国债数额合在一起,由欧元区发行统一的区域债券。

这种做法,就是俺希腊的信用不好,不过用整个欧元区的信用,俺就沾了你德国好信用的光,可以借钱便宜点了。



当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希腊人是沾光了,这个光就是德国人的。那么在风险担保上,也就是你德国佬要付出了。如果这部分债券出了支付问题,你德国佬可是要付担保责任了。

除非俺德国佬决定你希腊佬的财政政策,不然的话,这个在政治上没法向德国人民推销。

希腊人心想,把俺的国家主权和财政政策让你德国人来管,嘿嘿,当初希特勒也想干过,没有成功。铁子弹没有打下来,你银子弹就能打下来了?不信俺再唱一次BellaCiao,去做游击队给你看?

这就是俺为啥不看好欧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一个缺乏政治统一和身份认同的欧洲,必然在历史舞台上要退居二流地位,无法和美国、中国这样的统一大国竞争。

欧洲不光在身份认同上没有更趋一致,反而现有的国家里面,有更加细分化的趋势。在最近这十来年,除了捷克和斯洛伐克在1993年分裂,就是南欧巴尔干的大国南斯拉夫被民族暴力冲突和外国强权战争干涉,给分成了七大块,从一个联邦国家南斯拉夫,变成了现在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黑山和科索沃。

在这些新国家里,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和黑山,是比较和平分离的,但是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科索沃,却是建立在大规模民族冲突的流血才分裂的。今天唯一进了欧盟和欧元区的国家是斯洛文尼亚(在2004年加入),而排队里面,最有资格进去克罗地亚,则因为和斯洛文尼亚的领土冲突,而被斯洛文尼亚投了否决票。



图一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领土之争

?

斯洛文尼亚东边接壤匈牙利,北边是奥地利,西边是意大利和亚德里亚海的内湾威尼斯湾,南部是克罗地亚。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后,这个20平方公里的皮兰(Piran)湾就变成了两国之间的争吵纠纷。对斯洛文尼亚来讲,因为它只有46公里的海岸线,而皮兰湾的最突出点是克罗地亚领土,按照中间线一划分,就不光让斯洛文尼亚的原居渔民没法出去打鱼(渔民被人家以非法入境给抓起来了),还导致了整个国家无法走出公海。

按照斯洛文尼亚的想法,最好就是俺占80%,你占20%,这样俺和意大利佬做生意就方便了,而且你克罗地亚全国都是海岸线,还在乎这几公里啊?可是人家克罗地亚在2003年宣布,要在这里搞一个经济开发特区,其目的就是要将这个威尼斯湾和整个亚德里亚海变成克罗地亚和意大利两家的私人海域。

那么这个做法,对克罗地亚有什么好处?



图二克罗地亚地图

很简单,克罗地亚在2002年,和东欧的一些国家签订了协议,将由俄罗斯在黑海的港口将里海石油装船,然后过海在罗马尼亚上岸,然后建立一条过罗马尼亚、塞尔维亚,进入克罗地亚的石油管道,然后再克尔克岛出海,到欧洲各国。

当然这一下子就导致了斯洛文尼亚的怒火万丈,就用了自己先入欧盟的优势,压制克罗地亚。而欧盟其他国家,就希望这个领土之争,不要导致战争。不过现在看来,克罗地亚有让步的趋势,斯洛文尼亚也会同时允许克罗地亚入盟。这个局势软化,估计和俄罗斯觉得这条油管路走向上并不划算,还不如在保加利亚上岸,从塞尔维亚过黑山这两个斯拉夫人国家,更方便些。

除了这个争吵之外,就是希腊因为对马其顿用的名字不满,而阻止马其顿加入欧盟。这个争吵,从历史和文化上来看,就是亚历山大大帝这个历史名人到底是谁的问题。

马其顿人的看法是,这位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就是俺们马其顿族人,所以俺的飞机场啊,高速公路啊,等等,都可以命名为亚历山大了。而且不光是这个大帝,连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大牛,都是俺们马其顿人啊,真是越想越自豪呢。

希腊人的看法是,这位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是俺们希腊人中的一个诸侯马其顿王国的国王,他出生的地方培拉城,现在就在俺们希腊的爱琴海边啊。你听过雅典、斯巴达等等吗?这些都是俺们的诸侯国啊。

如果从历史上来看,今天的马其顿,并不是一直都在马其顿王国的管辖下。真正的改变是在公元前336年,位于今天希腊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老爸菲利普二世,征服了大部分今天的马其顿,后来亚历山大自己也一直向北打到了多瑙河。后来,亚历山大大帝带领大军东征,打垮了波斯帝国,一路杀到了葱岭,在印度才停止了征伐,收兵回城。后来这个希腊大帝国就被罗马帝国继承,后来成为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领土。但从公元580年左右,今天的马其顿就一直受到斯拉夫人、阿瓦人和保加人的侵袭,导致了以后在保加利亚王国和拜占庭之间,多次转手的局面。后来14世纪,终于被自认为将斯拉夫人从拜占庭的压迫下解放出来的塞尔维亚帝国控制。

不过在塞尔维亚的杜珊大帝去世后,巴尔干又变成一盘散沙,结果就正好在奥斯曼突厥侵入欧洲的时候,变成了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1912-1913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和黑山建立巴尔干联盟,起来打奥斯曼帝国这个大土豪分田地,导致了伦敦协定。不过分到地的保加利亚不高兴,觉得分得不够,就和旧同盟塞尔维亚、希腊开战结果被打败,而罗马尼亚和新成立的土耳其又趁火打劫,把保加利亚的新土地又全部抢了一空,这个就是后来的布加勒斯特协定。

马其顿地域被一分为三,最大部分为爱琴海马其顿成为希腊一个省,另一部分成了保加利亚的皮林马其顿,最后大概38%土地成了塞尔维亚管辖的瓦尔达尔马其顿。然后1945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将其改为马其顿共和国。当然这中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德国的支持下,保加利亚又过了一次大保加利亚的瘾,把所有的地盘包括整个马其顿抢了回来,结果德国一玩完,就又吐出来了。



在1991年南斯拉夫崩溃,马其顿要独立,马上遭到希腊的反对,认为这个名字是抢了俺希腊人的光辉历史,而且你再搞下去,就像阿尔巴尼亚人搞科索沃那样,就把俺的马其顿省给扒拉过去了。希腊建议,你不如就叫斯科普里共和国好了(斯科普里是马其顿的首都)。

人家马其顿当然不干,最后联合国的调解结果,就是正式大名为“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反正不能把人家其他马其顿们给你代表了就是。



图一二次巴尔干战争后的分地图

希腊人的担心,就是你马其顿共和国,搞下去,就像人家阿尔巴尼亚搞科索沃那样,将来一不注意,就把俺那块马其顿省给搞没有了,那块地方是俺拼了老命在1913年从保加利亚那里抢回来的。

其实凭心而论,巴尔干的任何一个地区,附近的几个国家都有“自古就是俺国家一部分”的历史事实可以支持。马其顿基本上曾经是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土耳其的一部分,因此谁都可以举出一个几百年的统治权来支持自己的决定。

而阿尔巴尼亚人就比较聪明。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其实大部分阿尔巴尼亚都被塞尔维亚、黑山和希腊军队占领,在伦敦协定里,靠了英国、德国、奥匈帝国、俄国和意大利五强的中介,才导致了自己的独立。不过人家就老老实实,不用打仗,靠男人的枪,而是靠自己女人们的肚皮,最后还是把科索沃给撬了过来。这种打文化和人口战争的方法,是希腊人担忧的主要原因,也是欧洲人整体上为啥对穆斯林人口增长茶饭不思,夜难成眠。

其他的前南斯拉夫国家,塞尔维亚则因为被责怪对自己的民族主义分子打击不够力度,还没有把自己的手手脚脚全部截肢,不够残废,因此不能加入欧盟。波斯尼亚则因为国内的波斯尼亚族和塞尔维亚族,没有达到真正和解,仍然存在进一步分裂和战争的危险,因此不能进欧盟。而科索沃还不是全球承认的国家,而且唯一的工业,就是向欧洲分销毒品,当然也入不了。

当初很多人认为美国在南斯拉夫动武,是为了打击欧元,避免欧元和美元竞争。但是这种看法,没有解释为啥欧盟主要国家,包括法国和德国都支持北约的这次战争。俺自己的看法是,在德国和法国的考量中,总人数2500万的南斯拉夫,当然不如一帮几百万人口的小国家容易处理。因此对未来的欧盟来说,最好就是保持德国和法国的规模,但加入的新国家就越小越好,以免造成对两位大佬权威的挑战。

现在最为头疼的就是波兰,算是东欧的一个人口大国,每一次在讨论欧盟事务上面,就成天把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拿出来说事。本来欧盟中在讨论大家的投票权的时候,德国提议按照人口数量,每一百万人口就算一票,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德国的8200万人口,自然就拿82票了。

这时候人家波兰就站出来大声抗议了,不公平啊!因为波兰人口是3800万,自然只有38票。于是2007年的一次大会上,波兰总理义正言辞地指出,如果不是你德国佬在1939年到1945年这一段时间在波兰杀人,俺们人口今天就应该是6600万,拿66票了。波兰的提议就是降低德国的影响力,用人口数的平方根来计算。这样计算的结果,就是德国对波兰的票数,从82票对38票,就是波兰大概占德国的46%,变成了德国的9票对波兰的6票,结果将比重升高到66%。

反正每次波兰要吵架,就会搬出二战来说事。而前一阵子在布什政府任内,波兰和捷克与美国合作搞导弹防御系统,也让德国头疼不已。现在好在奥巴马政府要讨好俄罗斯在伊朗问题上合作,以及需要用俄罗斯的地盘向阿富汗美军供应(巴基斯坦供应线在开伯尔山口屡屡出事,试图游说中国开放瓦罕走廊又不成功),决定放弃这个计划,算是没有让波兰这个刺头继续捣乱。

德国和法国领导权的未来挑战,还包括将来人口中等国家乌克兰(3700万人)和大国土耳其(7200人口)是否最终加入欧盟,而带来更多的刺头来挑战一字并肩王的权威。

当然未来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机会,就是一个人口开始萎缩的俄罗斯,会不会加入欧盟,而成为这个联盟中的一个新大佬。而欧盟的要求,就是俄罗斯必须放弃乌拉尔山以东的亚洲领土,才有可能。不过如果俄罗斯不加入欧盟,每年冬天当你屁股懂得要命的时候,俄罗斯和乌克兰这对难兄难弟有要开始吵架,玩天然气龙头开关游戏,真是够你喝一壶。

以欧盟现在的这种政治现状,出现从前的两次世界大战和之后的冷战的机会自然比以前小了。但是希望能够在政治上紧密结合的动作,就不是太大,而且许多欧盟机构的扩展,在很多老百姓的眼里,只不过是一帮精英政客抢钱,用来腐败和贪污的一个工具而已。

以现在的欧洲议会为例,其实除了被自己国家人民选出来之后,并没有多少事情可干的。但是这些欧洲议会议员们,差不多每年的收入在22万欧元左右,还不包括非常优厚的退休金计划。这些议员的收入里,大概10万多欧元是基本工资,然后就有5-6万一年的办公费用让你私人开一个办公室(当然大家基本上都没有开),还有就是每天开会,就可以收入350欧元,每个星期大概是几百欧元的旅行费(你也可以不旅行)。本来原来的做法是,你旅行拿机票来报销,俺就帮你乘以5倍,作为你的旅行费。后来欧洲经济危机了,又出了英国政府那个费用丑闻,就不好意思这样玩了,最后决定就是每人每星期拿一笔,到底是多少?俺们投票一决定,还是保密的好。

现在因为经济危机,欧洲的酱油党们火气比较大,有将酱油烧得太滚的趋势。对这些酱油党们来说,主要是决定于他们对危机原因的任知。有的人怪的是那些贪婪的银行家们,希望这帮吸血鬼可以自杀或者被自杀(比如美国刚刚挂了的洛克菲勒基金总裁),而其他人就怪的是贪婪的政客们。

最近比较出名的丑闻除了英国那件,还有西班牙加利西亚的州长,在政府提供的三辆豪华大轿车之外,又用公家的钱,添了一辆价值67万美元的防弹车。比利时的一个地方政府代表团则对美国进行了11天的工作访问,其中工作的内容包括到大峡谷探访民情、在加州纳帕谷钻研各种不同葡萄酿酒对酒味道的影响、和旧金山海湾里的监狱岛对历史上的囚犯的心理损害。当然还有4天是花在会议室里的,就是请美国农业专家向他们介绍如何在干旱土地上耕种的心得,这样政府官员们可以将这些技术引进应用在雨水充沛的比利时农田上。

不过不要紧,按照欧洲人的媒体,人家欧洲是全世界最廉洁的政治系统。只有在中国或者非洲那些地方才会存在腐败。现在整个欧盟的经济政策都是在赌,目前这个危机只是一个2-3年暂时的困难。如果这个认知是错误的话,欧洲未来的几年里,大戏就会很热闹的开台了。

献花(0)
+1
(本文系11083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