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王华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
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概念: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
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
天然物质
`范畴:范畴:
?传统意义上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营养强化剂
?食品用香料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胶基物质?胶基物质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2
`1954年关于食品中使用糖精剂量的规定年
`1977年国家标准计量局《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n50-77)
`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卫生部提出《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81-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
`1986年卫生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86)及《食
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1996年《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
`2002年《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年《》
`2002年《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2007年《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
`2009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年月《》
`2010年3月《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卫生部法规规章: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
?《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食品添加剂申报与受理规定》
`食品添加剂相关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
?《食品用香料分类与编码》(GB14156-93)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GB15193)?《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
象`对象
?未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品种
未列入卫生部公告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
?扩大使用范围或者用量的食品添加剂品种
`程序程序
?申请人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交安全性评估资料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提交资料进行审查
x时限:60个工作日内组织审查
?依法予以许可或者不予许可
`2010年3月15日卫生部部
务会通过,3月30日发布实
施
`主要内容: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范畴
?食品添加剂的基本要求:技食品添加剂的基本要求:技
术上却有必要和经过风险评
估证明安全可靠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申报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资
料要求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行政许可
的程序的程序
?食品添加剂的再评估
《卫生部食品添加剂申报与受理规定》
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或者文件;
`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要求生产工艺和检验方法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要求、生产工艺和检验方法,食品中
该添加剂的检验方法或者相关情况说明;
`安全性评估材料,包括生产原料或者来源、化学结构和物理安评
特性、生产工艺、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资料或者检验报告、质
量规格检验报告;
`标签说明书和食品添加剂产品样品标签、说明书和食品添加剂产品样品;
`其他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允许生产和使用等有助于安全
性评估的资料。性评估的资料。
`申请食品添加剂品种扩大使用范围或者用量的,可以免于提
交前款第四项材料,但是技术评审中要求补充提供的除外。
`申请首次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还应当提交申请首次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还应当提交
以下材料:
x出口国(地区)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出具的允许该添加剂在出口国(地区)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出具的允许该添加剂在
本国(地区)生产或者销售的证明材料;
x生产企业所在国(地区)有关机构或者组织出具的对生产
企业审查或者认证的证明材料。
x受委托申报单位应提交委托申报的委托书。
`《行政许可法》
`《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
法》
`申请、受理、公开征求申请、受理、公开征求
意见、技术审查、发布
结果
`与原规定相比:
?取消了省级卫生行政部
门初审门初审
前言
正文
范围、术语和定义
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
食品分类系统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食品用加工助剂
胶姆糖中胶基物质及其配料等
附录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12
附录
`规范性附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规范性附录:食品用香料名单
`规范性附录:食品用加工助剂使用名单
`规范性附录:胶姆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及其配料名单
`资料性附录:食品添加剂功能类别
`资料性附录:食品分类系统: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13
`标准采标情况
`标准替代情况标准替代情况
`新旧标准的主要变化
标准的归口及解释`标准的归口及解释
`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及起草人
`标准的历次版本发步情况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14
`适用范围
?标准规定的主要内容标准规定的主要内容
?适用于所有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者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GB14880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食品添加剂、最大使用量、残留量、加工助剂、INS和
CNS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15
`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
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在达到预期的效果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去,有规定食品中`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去,有规定食品中
残留量的除外。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16
`保持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
`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
`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17
按照本标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应当符合相应的
质量标准。。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18
食品添加剂本身的质量是保证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
的前提。
如何执行?
国家或行业标准
公告中的主要卫生技术要求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19
`根据本标准,食品配料中允许使用该食品添加剂;
`食品配料中该添加剂的用量不应超过允许的最大使
用量;;
`应在正常生产工艺条件下使用这些配料,并且食品
中该添加剂的含量不应超过由配料而带入的水平;;
`由配料带入食品中该添加剂的含量应明显低于直接
将其添加到该食品中通常所需要的水平。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20
7营养强化剂
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14880和相关规定。
(3部分内容)
www.chinafoodsafety.net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21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22
`该附录的性质为规范性附录,该附录规定的内
容是关于食品添加剂使用量的规定。容是关于食品添加剂使用量的规定。
`该附录由3个表组成,每个表就食品添加剂使
用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规定。
`附录A部分的“食品添加剂”不包括食品营养
强化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胶基物质胶基物质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23
`标准条文:A.1表A.1以食品添加剂名称汉语
拼音排序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品种、
允许使用的食品名称(种类)以及最大使用量允许使用的食品名称(种类)以及最大使用量
(或残留量)。
`具体涵义:(1)表A1分类的依据是以添加:()表A.1分类的依据是以添加
剂的品种分类,排列顺序是按照食品添加剂中
文名称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2)该表规定
三个部分的内容即该表规定了我国允许使用三个部分的内容,即该表规定了我国允许使用
的食品添加剂品种、每种食品添加剂允许使用
的范围和每种食品添加剂在其规定的使用范围
中允许的最大使量或残留量
的范围和每种食品添加剂在其规定的使用范围
中允许的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24
`食品添加剂的中文名称;
`食品添加剂的英文名称食品添加剂的英文名称;
`食品添加剂的CNS号;
食品添加剂的INS号`食品添加剂的号;
`食品添加剂的功能;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
`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25
`标准条文:表A.1、A.2列出的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
(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
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
`说明:
?该条文是对标准中列出的具有同一功能和共同使用范围的着
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在其共同的使用范围内混合使用时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在其共同的使用范围内混合使用时
如何确定各自使用量的规定。
?不具有同一功能或具有同一功能没有相同的使用范围的食品
添加剂不受本条约束;添剂受本条
?其中着色剂要求具有同一色泽,如同是红色或蓝色,如果一
种添加剂是红色,一种添加剂是蓝色,即使其具有相同的使
用范围,在使用时也不受本条的约束。
按照该条要求各自的实际使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按照该条要求各自的实际使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
不能超过1。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26
`公式表示:
?假设A和B是同一功能有共同使用范围C的两种食品添加剂,A添加
剂在C中的实际使用量为a,标准规定A在C中的最大使用量为a’,B
在C中的实际使用量为b,标准规定B在C中的最大使用量为b’,该条
款用公式表示为,a/a’+b/b’≤1。
`示例
?GB2760规定果蔬汁饮料中新红和胭脂红的最大使用量均为
0.05g/kg,如果这两种着色剂在果蔬汁饮料中同时使用且其实际,
使用量分别为a和b,则应符合(a+b)/0.05≤1
?GB2760规定碳酸饮料中防腐剂苯甲酸钠和二甲基二碳酸盐的最大
使用量分别为02g/kg和025g/kg,如果这两种防腐剂在碳酸饮使用量分别为.2g/kg和.,如果这两种防腐剂在碳酸饮
料中同时使用且其实际使用量分别为a和b,则应满足
a/0.2+b/0.25≤1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27
`标准条文:A.2表A.2规定了可在各种食品中
依照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原则使用的添加剂依照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原则使用的添加剂。
`本条的涵义包括:
?该表中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为除表A3以外的食该表中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为除表A.3
品类别
?表A.3中的食品类别原则上不能使用该表中规定的表
食品添加剂,如果需要使用则需要在表A.1中进行
规定。
?该表中的食品添加剂在规定的使用范围中的最大使
用量为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28
`本表是本次修订过程中根据CAC食品添加剂标准格
式体例新提出的一个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表格。式体例新提出的个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表格。
`其食品添加剂的主要来源是原GB2760-1996中使
用范围为各类食品、使用量为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用范围为各类食品、使用量为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的食品添加剂(如冰乙酸、黄原胶),并增加了
CAC《食品添加剂通用法典标准》中GMP使用的食
品添加剂表格中部分食品添加剂(如碳酸氢钾等)品添加剂表格中部分食品添加剂(如碳酸氢钾等)。
`本部分规定的主要内容按照汉语拼音顺序规定了可
在各种食品中按照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各种食品中按照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的中文名称、CNS号、英文名称、INS号、功能等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29
`标准条文:A.3表A.3规定了不得按生产需要适量
使用原则使用表A.2中添加剂的食物类别和品种,使用原则使用表中添加剂的食物类别和品种,
如这些食物类别和品种使用添加剂应符合表A.1的
规定。
`本条款是对表A.3内容的规定,是表A.2中食品添加
剂使用范围的例外,原则上该表中的食品类别不能
使用表A2中的食品添加剂如果需要使用则需要使用表A.2中的食品添加剂,如果需要使用则需要
在表A.1中进行规定。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30
`标准文本:表A.1和表A.2未包括对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
物质有关规定。各表中的“功能”栏为该添加剂的主要功能,供使用
时参考。时参考。
?本条是对表A.1和表A.2内容的补充规定。
?表A.1和表A.2未包括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有关规定。此外,
还应说明的是也未包括食品营养强化剂的规定。
?食品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在我国也作为食品
添加剂进行管理,但是上述内容并没有在本部分进行规定。
?食品营养强化剂在GB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进行规
定,食品用香料名单作为本标准的规范性附录B部分规定,胶姆糖中胶基定,食品用香料名单作为本标准的规范性附录部分规定,胶姆糖中胶基
物质及配料名单作为本标准的规范性附录D部分进行规定,以上部分共同
构成了完整的加剂使用性规定。
?表A.1和表A.2中食品添加剂功能栏中规定的主要功能,只是说明该种添加
剂可能具有这么多功能不是其所有功能的列举也不是说明在规定的使剂可能具有这么多功能,不是其所有功能的列举,也不是说明在规定的使
用范围中挥其列出的所有功能,而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其发挥的具体
功能。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31
`查找某一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需要综
合看表A1和表A2可能出现的结果包括:合看表A.1和表A.2,可能出现的结果包括:
?只在表A.1
?只在表A.2只在表
?既在表A.1,又在表A.2
?既不在表A.1,又不在表A.2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32
`只出现在表A.1中的食品添加剂
?其使用范围为表A1中规定的食品类别其最大使用量为其使用范围为表A.1中规定的食品类别,
表A.1规定的最大使用量。
`示例:示例:
?食品添加剂六偏磷酸钠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33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34
`只出现在表A.2中的食品添加剂
?其使用范围为除表A3所列食品类别以外的食品类别最其使用范围为除表A.3,最
大使用量为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示例示例
?食品添加剂甘油等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35
`既出现在表A.1中、又出现在表A.2中的食品添加剂
?其使用性规定由这两部分共同组成在除表A3所列的食其使用性规定由这两部分共同组成,在除表A.3
品以外的食品类别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在表A.1所列的
食品类别中按表A.1规定执行。
`示例
?食品添加剂黄原胶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36
+表A.4以外的食品类别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37
表以外的食品类别按产需要适量使用
`既不在表A.1,也不在表A.2
?不是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不是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示例示例
`如溴酸钾、亮黑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38
`食品用香料是指能够用于调配食品香精,并使食品增
香的物质
?提供香气、香味
?增强或修饰原料中固有香气或加工过程中生成的香气、香
味味
?稳定或改进加香产品的香气、香味
?补充原料在加工过程中损失的香气香味
增进食欲?增进食欲
`食品香料的分类(CCFA、IOFI国际香料工业组织、
欧洲理事会)欧洲理事会)
?天然香料(N)
?人造香料(A)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39
`用纯物理方法从天然芳香原料中分离得到的物质
精油酊剂浸膏净油和辛香料油树脂等`精油、酊剂、浸膏、净油和辛香料油树脂等
`丁香叶油、八角茴香油等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40
`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得的,其化学结构尚未在人,
类消费的天然产品中发现
`合成香料(天然等同香料和人造香料)
`乙基香兰素、乙酸玫瑰酯等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41
`所有食品香精使用的香料品种应在该名单中所有食品香精使用的香料品种应在该名单中
`涵盖了GB2760-2007及2007-2010年卫生部批准使用的
食用香料名单,共1424种
?天然香料:400种
?合成香料:1453种
`纳入了GB27602007中的“允许使用的香料品种”纳入了-中的“允许使用的香料品种”
`对批准使用的香料中没有中国编码的香料进行了编码
(GB/T14156)()
`在主要官能团类别后面保留有若干空号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42
加工助剂
Processingaid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43
`加工助剂应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使用时应加工助剂应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使用时应
具有工艺必要性,在达到预期目的前提下应尽可能
降低使用量降低使用量。
`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终成品之前除去,无法完
全除去的应尽可能降低其残留量其残留量不应全除去的,应尽可能降低其残留量,其残留量不应
对健康产生危害,不应在最终食品中发挥功能作用。
`加工助剂应该符合相应的质量规格要求加工助剂应该符合相应的质量规格要求。
`表C1以加工助剂名称汉语拼音排序规定了可在各表C.1以加工助剂名称汉语拼音排序规定了可在各
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残留量不需限定的加工助
剂名单(不含酶制剂)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序号助剂中文名称助剂英文名称
1氨水ammoniasolution
2丙三醇(甘油)glycerol
3
丙酮acetone
4丙烷propane
`表C2以加工助剂名称汉语拼音排序规定了需要规表C.2以加工助剂名称汉语拼音排序规定了需要规
定功能和使用范围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序号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功能使用范围
1,2-丙二醇1,2-propanediol冷却剂、提取溶剂啤酒加工工艺、提取工艺
1,2-二氯乙烷
1,2-dichloromethane
提取溶剂咖啡、茶的加工工艺
1-丁醇1-butanol萃取溶剂发酵工艺
6号轻汽油lN6浸油溶剂提取溶剂发酵工艺提取工艺号轻汽油sovento.浸油溶剂、提取溶剂发酵工艺、提取工艺
D-甘露糖醇D-mannitol防粘剂糖果的加工工艺
`表C3以酶制剂名称汉语拼音排序规定了食品加工表C.3以酶制剂名称汉语拼音排序规定了食品加工
中允许使用的酶。各种酶的来源和供体应符合表中
的规定的规定。
x食品工业中使用的酶制剂及其来源应符合附录C表C.2的规定
x该表列出的是食品工业中允许使用的“酶”的名称,该表仍该表列出的是食品工业中允许使用的酶的名称,该表仍
称为“酶制剂”名单
x该表中的“序号”是酶在该表中的顺序编号
x该表中的“酶”一栏按照酶中文名称首字的汉语拼音升序排
列
`“来源”一栏明确了对应“酶”的生产来源,
即允许用于食品工业中的某种酶应由对应的即允许用于食品工业中的某种酶应由对应的
“来源”生产
`“供体”一栏适用于由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酶
制剂,即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酶,其相应
的“供体”和“来源”应符合表C.2中的规定,
”没有“供体”的酶表示未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生
产“酶”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48
酶酶来来源源供供体体酶酶来来源源供供体体
猪或牛的胰腺猪或牛的胰腺hogor
bovinepancreas
αα淀粉酶淀粉酶Alpha
黑曲霉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αα-淀粉酶淀粉酶-
amylase
地衣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地衣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licheniformis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49
`欢迎将标准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映给我们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
?电话8777691413811291642电话、
?whl8208@sina.com.cn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