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与平行》教案
设计说明:
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直线及角的基础上教学的,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垂直与平行是指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节课通过引导想象、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和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本质特征。运用激趣导入法、合作探究教学法和体验教学法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感知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垂直与平行这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2.学生能够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学法引导: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线”、“感知特征”、“自主探究”、“拓展延伸”等活动,运用想象、观察、讨论、验证等方法,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新知,形成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学具准备:小棒3根/人,白纸2张/人
教具准备:筷子一双,三角尺一把,直尺两把,立方体一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一)老师这里有一双筷子,你觉得奇怪吗?那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
对啊,你觉得老师在数学课上会用筷子做什么呢?筷子很像数学中的什么啊?(线段)
假如筷子两端可以无限延长,那这又变成了(两条直线)。
(二)大胆想象,纸上画线
(筷子掉地上)好奇心,是学习数学的好品质。同学们一定想知道这两条直线掉在地上到底会出现哪些图形呢?想想你觉得会出现哪些图形?
好,现在把纸当作地面,用直线表示小棒,把可能出现的情况用记号笔画在纸上,一张纸画一种,看谁想法最多,画得最漂亮,到黑板上展示。开始!
二、观察分类,感知特征
(一)展示作品(没画全的可以补充一下)
①②③④
(二)分类
1、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么多作品你们能分类吗?先自己思考,你想怎么分,分成哪几类?
想好的同学在四人小组交流一下,每组确定一种你们觉得最合理的分类方法,开始!
2、交流分法:你是怎么分的?
(预计分类)a.1、2看似不相交;3、4相交
b.2不相交;1延长后相交;3、4相交
c.2永不相交;1快要相交;4相交;3垂直
同学们都有自己的道理,很好,学数学就是要有自己的想法!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在介绍分类的时候围绕一个词语——交叉。在数学上我们就叫“相交”,那这节课就按照同学们的意思来分类,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类是“相交”,另一类是“不相交”。
现在再观察一下,相交的有哪些?说出你的理由。
质疑:同学们的主要分歧在哪里?1号的两条直线,相交不相交?(用自己的方法验证)
同意这么分的举手?对这个分法还有问题吗?
(三)认识平行线
1、师:我觉得1号两条直线可能也会相交?
想想有什么办法验证一下,和同桌交流一下。
a.观察想象
b.延长验证
c.测量判断
2、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也可以说他们互相平行。
小游戏质疑: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吗?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为了奖励你们,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请坐得最好的同学在这个平面上画一条直线,哪位小朋友能画条直线与它互相平行,想好你是怎么画的?
(两条直线没有相交)那你们的意思是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吗?我也来画一条,他们永不相交,是平行线吗?为什么呢?和你们画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啊?
还是你们聪明,都画在“同一平面”上了。
所有平行线的概念要加上一个条件(在同一平面)。
(四)认识垂线
刚才我们用观察、测量、验证的方法研究了平行线,我们再来研究一下相交的情况,测量一下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角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四个直角)
师: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三、练习
(一)见课件
(二)折线:把纸折两次,使折痕互相平行。使折痕互相垂直。
(三)做线(生板演)
1、请拿出一根小棒,放桌上,再放一根与它平行,再放一根与第一根平行。你发现了什么?
2、请拿出一根小棒,放桌上,再放一根与它垂直,再放一根与第一根垂直。你发现了什么?
四、小结节课、拓展提高
(一)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二)我们也举了很多平行和垂直的例子。假如没有了平行和垂直,那会变得怎么样?以“没有平行和垂直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数学日记。
板书设计:
①②③④
永不相交平行线互相平行
两条直线
(同一平面) 相交互相垂直垂线垂足
一般相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