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优美的情思
2012-10-08 | 阅:  转:  |  分享 
  
株洲市七中八年级音乐学科集体备课电子教案

主备课教师:刘芹二次备课教师:集体备课时间:

课时

编号 本课

课题 《春江花月夜》 本课

课时

2 个性化修改记录 教学

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春江花月夜》作品分析了解“鱼咬尾”、“换头合尾”这两种中国民乐传统的创作手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能够评价聆听后的感受小组或个人能够用“鱼咬尾”的形式创作小节旋律。“鱼咬尾”、“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形象思维能力

课型:欣赏课

一、教学内容: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一首摇滚歌曲,同学们在激烈的歌声中进教室。

2、激趣。

①师:在激烈的歌声中我们又一次步入了快乐的音乐课堂。听听,郭老师唱的这首歌与刚才进教室时听到的那首歌在风格和意境上有什么不同?

②播放课件一:师清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旋律音乐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旋律古朴、典雅,音乐意境优美,创作手法。旋律1925年将其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并根据乐曲诗情画意的内容,给它定名为《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用古朴优美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展现了春江月夜的美景和深远的意境。一共有十段,每段都有一个小标题,多个乐段在发展变化后,又用一个相同的旋律作为结尾,把全曲贯穿起来。

今天我们将细细品味其中富有代表性的六段。

4、简介民族管弦乐队及其分类。(出示民族管弦乐器挂图)

①师:什么叫“民族管弦乐曲”?谁能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②生谈自己的了解后师概括总结:播放课件三,并出示民族乐器挂图:

民族管弦乐队由四大类乐器组成:

吹管乐器:笛子、唢呐、箫、笙、管子等。

拉弦乐器:二胡、高胡、板胡、中胡、低胡、革胡等。

拨(击弦)乐器:琵琶、古筝、扬琴、柳琴、秦琴、三弦、阮等。

打击乐器:鼓、云锣、锣、钹、木鱼、梆子等。

总结:由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就叫民族管弦乐曲.

5、播放课件四:欣赏引子与江楼钟鼓:重点体会“鱼咬尾”创作手法旋律“鱼咬尾”“鱼咬尾”创作手法,就叫“鱼咬尾”,也叫“同音相连”。

“鱼咬尾”的旋律比较平稳。这是中国民族音乐中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法。

方法:将全班分成五小组,每组唱一句,一次接唱,最后一句全体一起唱。

6、播放课件六:欣赏“月上东山月上东山创作手法?

⑵生回答问题。

⑶师概括总结:这是乐曲的第二段。音乐宁静、幽雅,描绘了夜色朦胧、明月升空的迷人景色。

⑷播放课件七:“月上东山”的结尾与主题结尾的对比,体会“合尾”的创作手法“合尾”结束。

7、播放课件八:欣赏乐曲的第四段“花影层叠”。

⑴带着问题聆听。

①这段音乐的的主奏乐器又是什么?音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形象?

②结尾和前面两段有相同之处吗?

⑵生回答问题。

⑶师概括总结:这是乐曲的第四段。在六小节舒缓的音乐后,琵琶华丽地奏出四个节奏急促的华彩乐句,犹如阵阵晚风吹皱一江春水,水中花影随风摇摆、纷乱层叠。

⑷播放课件九:前三段结尾对比。特点:前面变化后面相同。

两个或多个乐段前面部分是主题的变奏,最后结束则基本相同或完全相同,这种创作手法叫做“换头合尾”式变奏。

这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法。在以后的各个乐段中还能听到这种变奏方式。

8、播放课件十:欣赏乐曲的第六段“渔歌唱晚”。

⑴带着问题聆听。

①在这段音乐中,什么乐器的声音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乐曲后半部分的速度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让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③结尾是“合尾”吗?

⑵生回答问题。

⑶播放课件十一:师概括总结:这是乐曲的第六段。前半段由箫吹奏出如歌的旋律,配以木鱼的敲击声,别具特色,使音乐更加生动风趣。后半段是乐队合奏,速度加快,音量增强,表现了渔民们满载而归的形象。乐曲以“合尾"结束。

⑷再次欣赏“渔歌唱晚”。学生看谱,在木鱼敲奏的地方用“弹舌”模拟木鱼声。

9、播放课件十二:欣赏乐曲的第九段“欸归舟“欸”是一个象声词,表示摇桨时发出的声音。

⑵带着问题聆听:此段音乐的速度,力度有什么变化?请随音乐轻轻点拍。

⑶生回答问题。

⑷师概括总结:这是乐曲的第九段,也是全曲的高潮段落。旋律由慢到快,由弱到强,描绘了小船向归途划去时欢乐的声浪响彻江面,归舟由远到近的形象。

10、播放课件十三:欣赏乐曲的第十段“尾声

⑶师概括总结:轻舟在远处的江面渐渐消失,春江在苍茫的夜色中显得格外幽静而安详,全曲在轻柔徐缓的旋律中结束,但却留给人们无穷的回味。

11、播放课件十四:听赏全曲:

⑴回顾总结:展示主旋律乐谱和十段的标题及“合尾”的旋律。

⑵播放由中央民族管弦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的实况录像。

12、播放课件十五:课堂小结:《春江花月夜》细腻柔美、绮丽多彩的旋律和安谧深幽的意境,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源远流长。此曲是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珍品,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崇高的声誉。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万古长存,这是流行歌曲无法比拟的。

相信通过今天的欣赏,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摆正欣赏流行歌曲与民族音乐的位置,将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同学们,请记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作业布置 互找伙伴玩玩音乐接龙的“鱼咬尾”、“换头合尾”游戏。

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效果还比较好,学生都比较积极,能真正体会到歌曲的情感表现,也能真情表现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献花(0)
+1
(本文系我们选择站...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