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联创结硕果塞上靖边展新颜
公用事业管理局副局长李丰
(2012年6月29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了全面推进“三城联创”这一中心工作,激励和再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继续发扬成绩,巩固成果,提高创建水平,再掀创建新高潮,确保实现7月份省级文明县城的创建目标。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近年来的“三城联创”进行简要回顾,并就下一步的创建工作进行安排。
一、三城联创工作简要回顾
2007年4月30日,我县正式启动了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工作,在三年的创建过程中,我局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在困难中坚定信心,在创建中寻找突破,同心同德同创,齐心协力共建,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分别于2009年9月份和12月份顺利通过了考核验收,并于2010年2月份和4月份正式被省政府命名,同年,我县又启动了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级园林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的创建工作。今年,国家级卫生县城和国家级园林县城已进入第2年的攻坚期,省级文明县城的创建工作将于7月份进行全面验收。通过几年来的创建,全县人民对改善人居环境有了深刻的认识,市民的文明意识、公德意识、环境意识和卫生意识有了较深的提升,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我局作为“三城联创”的主要成员单位,在创建工作中,局所领导亲力亲为,率先垂范,干部职工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做出的显著成绩是有目共睹的。通过这几年的创建活动,使我县的城市发展框架逐步拉开,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健全。使我们的城市变净了,变绿了,变美了,变得更加和谐文明了。使我们公用事业局这支队伍逐渐壮大、充实和成熟。使我县的城市管理工作、城市综合品位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具体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大环卫投入,城市变净了
在我县三城联创工作开展以来,我局以此为契机,不断强化城区环境卫生管理。一是在建成区内各街道实施定人定岗制度,每一条街道配有专职清扫保洁人员,全天保洁,主要街道保洁不低于12小时。4米以上巷道产生的垃圾得以日产日清,密闭储存清运,清运率达100%,平均每天清运垃圾400吨左右。二是逐步将4-6米生活巷道纳入环卫管护范围,在城区内实施24小时动态巡查,严格治理乱倾倒垃圾的违规行为,以及各类运输车辆“抛、洒、滴、漏”的不文明现象。三是在环卫基础设施的更新换旧上狠下功夫,购置各种环卫机械车辆70多辆,各类垃圾桶(箱)3000余个,新建隐形式垃圾中转箱14座,新建、改建水冲式公厕61座,购置新型环保移动公厕8座。四是逐步提高环卫工人工资待遇,由起初的560元∕月,逐步提高到现在的1250元∕月。极大的增强了环卫工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环卫工人工作队伍的不断壮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使我县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卫生面貌得到了彻底性的改观。
(二)加快绿化步伐,城市变绿了
园林绿化是提高县城品位的基础,也是体现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省级文明县城验收的硬件指标。“三城联创”开展以来,我局园林绿化工作按照“万棵大树进县城”的指导思想,坚持“大种树,种大树,大景观,大生态”的城市园林绿化理念,着力打造城市园林绿化精品工程。先后实施了10多处绿化改造和破硬见绿工程,绿化新建道路5条,累计完成投资1200多万元。完成了南环路、长庆路绿化提升改造工程,总投资1160万元;目前,我县建成区三绿指标分别为:绿地率31.54%、绿化覆盖率35.26%,人均公共绿地8.02平方米,在县城内“大、中、小相结合,点、线、面相配套”的园林绿化体系已基本形成。
(三)实施节能减排,城市变亮了
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局路灯管理严格按照指标要求,在城市的亮化进程中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实施了3条道路路灯节能改造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00多万元,同时通过群众集资的方式对城区5米以上30余条生活巷道实施民生点亮工程,亮化率达96%以上。2011年实施安装了芦河公园河堤两岸的路灯安装工程,共计安装太阳能路灯480盏,点亮了全县人民的母亲河。城市亮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仅为广大市民营造了安全的出行环境,而且使我县夜晚下的城市更加璀璨明亮。
(四)强化公用设施,城市文明了
城市管理工作的本质就是一项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在近年来的创建中,我局市政管理本着“情系社会、服务群众”的工作理念,以硬化、净化、美化城市为主题,精心呵护着城区24条市政道路,管理维护全城区63.7公里排水管网和1处强排站。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各项创建工作,一是对城区破损道路、人行道、马路砖及时进行修补,对丢失破损的井圈、井盖等公用设施及时进行更换,累计修复破损路面40多处,平均每年更换破损丢失井圈、井盖300套左右。二是严格规范并清理了城区各工地建筑材料乱堆乱放、占道堆放现象,保障了居民的出行安全,每年定期对全城区排水管网进行清淤,确保排水畅通无阻。三是完成了芦河公园尾留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对夏都巷排水衔接、榆炼排水管道衔接、王家庙大坝河堤建设,总投资502万元。四是严格户外广告的审批管理工作,坚持审批设置有科学性、品位性、文化性,的户外广告。杜绝不规范,不健康的广告出现,进一步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
(五)治理“六乱”现象,城市有序了
近年来,我局市容市貌管理工作采用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规范城市“六乱”现象,严格落实“门前五包”制度,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一是加大对流动经营、马路夜市和店外经营等违规行为的集中整治。二是严格治理城区内的乱搭乱挂、乱停乱放和乱设摊点等不文明现象。发出整改通知书1万余份,整顿废旧回收点200多处,规范店外经营、流动经营1.8万余户,查处噪音扰民事件1000余起。三是积极探索建立城管长效机制,使我县市容管理工作从以往的突击性整治向长效化转变,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通过集中整治,使我县城区的“脏、乱、差”现象得到根本治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整洁有序。
(六)成长十年奉献十年,荣誉变多了
公用事业管理局是一个大家庭,成长了十年,奉献了十年,积极进取了十年,从刚刚起步的百余人,发展壮大到现在的千余人,翻了10倍之多,在这团结拼搏的十年中,我们“硕果累累”。在创建过程中,我局连续四年被评为“双创先进集体”;在卫生单位创建中,我们先后被授予“市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和“省级卫生示范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我局从2002年以来一直是“市级文明单位”;先后荣获省、市、县60多项荣誉称号。这些荣誉来之不易,它不仅体现出了我们城市管理部门的辉煌业绩,更反映出了我们公用事业人的顽强拼搏的奋斗和敬业精神,我们全体干部职工要倍加珍惜,再创佳绩。在这次主题为“成长十年、奉献十年”的活动中,我想说,我县在近年来的“三城联创”中,公用事业系统的同志:首屈一指,功不可没。
虽然我们在“三城联创”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但我们也要清新地看到,我们的创建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县城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公园、公共绿地、“两厂”建设等方面仍不达标。二是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薄弱环节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仍未形成。三是县城居民素质需进一步提高。损坏公物、乱倒垃圾、乱摆乱放、乱扔乱画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解决。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力推进三城联创工作
按照县委、政府的总体要求,我们要全面提升创建水平,严格对照标准,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级园林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创建目标如期实现。
(一)专项整治行动要有新成效。严格落实沿街门店“门前五包”责任制,努力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集中开展城区“六乱”等专项整治行动。
(二)城市清扫保洁要有新提升。大力开展城区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努力做到“两个”延伸,要向城乡结合部延伸,要向城中村延伸。
(三)园林绿化建设要有新提升。要做好商铺门前、城乡结合部树木的种植和维护工作,利用每年春季植树的大好时机,进一步提高城区三绿指标,做好乔灌木树形的观赏性和美观性。
(四)城市亮化工作要有新进展。进一步延伸和扩大公共照明范围,既要方便市民,又要装扮出靖边美丽的夜景。同时,对城区昏暗、陈旧、耗电较高的路灯进行节能改造,积极引导城市照明向“高效、节能、环保、健康”的方向发展。
(五)市政设施管护要上新台阶。加大城区市政设施的补修和维护力度,力争使完好率打100%,切实做好县城地下官网的改造工作,及时进行检修、清淤,确保排水畅通。
(六)文明县城创建要上水平。在即将验收的省级文明县城创建中,包括9个测评项目,36个测评指标,124个测评内容,362个测评标准,涉及到我们各单位、各股室的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很多,实地察看占90%,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材料收集和实地察看的地点选择,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达标。
同志们,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级园林级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可以说是我县使目前最大的民生工程,功在当代,惠泽后人。全局上下务必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进程中有序推进,在行动中高效落实,为建设现代文明县城、构建和谐靖边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