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劬塔是梅园的点睛之笔,也是梅园的标志性建筑。该塔八角三层,高18米,建于1930年,是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为母亲石太夫人而建的纪念性建筑,以 怀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当年,荣宗敬、荣德生先生的母亲石氏80冥寿,特地建造这塔,以示纪念。初次拟名为“念慈塔”,恰巧钱振锽先生 来梅园赏梅,荣先生请钱先生作文书写塔记。钱先生向荣德生先生提出建议,改塔名为“念劬”。他说:取《诗经小雅》“哀哀母心,生我劬劳”之 句,以示对父母的怀念。又取《诗经凯风》“棘心夭夭,母氏劬劳”之句,又包含纪念母亲之意。E-mail文化传播网www.52e- mail.com无锡梅园,全名无锡荣氏梅园,以老藤、古梅、新桂、奇石来显示出它的高雅古朴风格。主要景点有:梅园刻 石、洗心泉、米襄阳拜石、天心台、揖蠡亭、清芬轩、香海、诵豳堂、招鹤亭、小罗浮、念劬塔、豁然洞、开原寺、松鹤园、小金谷、吟风阁。梅园 ,距市区7公里,位于无锡市西郊东山、浒山和横山。面临太湖万顷,背靠龙山九峰,以梅花驰名,是久享盛誉的江南赏梅胜地。解放前 曾是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的私家花园梅园以梅花儿驰名,现有面积812亩,其中梅林占56亩。梅树5000多株,梅桩2000多盆植梅数千,多 为果梅.花梅有银红、假朱砂、骨里红、素白台阁、小绿萼等。至今植梅已有七十多年历史。建国后,梅树的数量和品种均逐渐增多.园中有梅树4 000多株,盆梅2000多盆,品种近40个,不少是从苏州、常熟、扬州、杭州、成都、武汉、安徽引进的。梅园刻石“梅园” 二字为荣德生先生1916年亲笔题写。刻石旁的紫藤,是当年荣德生老先生亲手所植,已有100多年历史,寓意“紫气东来”,象征吉祥富贵。 积雪堂建于1986年,荣毅仁先生书额,是一组具有江南水庭风格的建筑群,主体建筑为“积雪堂”。碑廊始于亭,绕亭而过,终 于榭。廊内墙壁嵌“玉虹楼帖”、“真赏斋帖”等古碑112方,由荣家于解放前购于山东。天心台·三星石天心台建于19 14年,源于“梅花点点皆天心”之意。台前耸立三峰太湖石,酷似“福、禄、寿”三字,故称“三星石”。天心台南有峰太湖石,名叫“米襄阳拜 石”。相传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任职丹徒时,此石即为其园中之物,而其又特别喜欢石头,爱石成癖,后人称之曰“米襄阳拜石”。洗心泉 凿于1916年,荣德生先生专门为它取名“洗心泉”,意思是“物洗则洁,心洗则清。”1983年重浚,泉畔补立刻石,著名梅花专家陈俊愉教 授重书泉名。石壁上新镌荣毅仁少年时代撰写的《洗心泉记》刻石。荣德生铜像全国政协副主席、荣家姻亲、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 马万祺先生于1986年所赠。是年荣毅仁先生70大寿、50金婚,荣氏海内外亲友大团圆为当年轰动世界的新闻。香海轩香海轩建于1 914年。荣德生先生以银50两托人觅得康有为手书“香雪海”额。1919年8月,康有为来游梅园,见此系他人伪作,乃挥毫重书“香海”。 原匾遗失,现门楣上两字为康有为学生、也是他的儿媳妇著名书法家萧娴女士于1979年所写。1991年在南京博物院找到康有为原书手迹,重 新制匾,悬于轩内。诵豳堂诵豳堂俗称“楠木厅”,为“荣氏梅园”的主体建筑,1916年建成。荣先生取《诗经·豳风》种庄稼艰辛劳 作之意用为堂名。现额为书画家吴作人1979年书。诵豳堂内陈设物品均为荣家原物,建筑与陈设珠联璧合,匹配有情。它与香海南北呼应,面阔 九间,中间三间为正厅。因用楠木为梁,称楠木厅。中堂高悬“诵豳堂”匾,吴作人手笔。乐农别墅建于1919年,因荣德生先生号“乐 农”,所以为此建筑取名为“乐农别墅”。1985年春天,荣毅仁先生返回故里,特为“乐农别墅”题额。现作为“荣氏历史陈列室”对外开放,向众人展示荣氏家族当年艰苦创业、实业救国、造福桑梓的历史功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