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融电动汽车与清华合作
2012-10-18 | 阅:  转:  |  分享 
  
山东中融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

经过近一年的酝酿、洽谈,中融与清华大学正式签署“纯电动汽车机电耦合控制系统及其整车应用”技术开发协议,标志着中融公司从整车向关键零部件的转型高起点启动。

目前,市场上的纯电动汽车,不管是时风一类低速电动汽车,还是比亚迪一类高速电动轿车,大多是采用?电机直接驱动,爬坡或起步需要大扭矩时,因没有变速装置,需加大电流,既影响电池寿命,又增加电机的峰值功率及电控系统的配置,致使整车的成本和重量上升,性价比下降。市场迫切需要针对纯电动汽车的自动变速装置。中融和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基于AMT的纯电动汽车机电耦合控制系统”弥补市场空缺,填补国内空白。

根据协议,双方将合作完成一套纯电动汽车机电耦合系统及其搭载样车的开发。该系统采用3档或4档AMT左右耦合控制机构,选定合适电机,样车车速最高将达到100Km/h;最大爬坡度达到25%;换挡时间动力中断<300ms。这符合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对未来纯电动汽车的技术指标要求,具先进性和前瞻性。作为纯电动汽车核心关键零部件,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开发成功后,将由中融公司和清华大学共同申报技术专利,共享知识产权。

中融、清华之所以走到一起,得益于中融多年来在电机控制器及整车控制系统研发上的持续跟进和突破。可以预期,中融公司和清华大学此次合作开发的机电耦合系统,顺应未来纯电动汽车电控系统的发展方向,将推动整车电控系统的技术升级,占据行业技术制高点,进一步奠定中融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成为中融公司持续发展的又一强劲助力。

为克服纯电动汽车续行里程短的局限,中融公司与清华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联合攻关,突破技术瓶颈,研发成功增程式电动汽车。近日试验低速货车(六块电池、140AH),纯电驱动模式下续行135公里,电量耗尽改增程模式,3升油跑80公里,且可持续行驶,彻底解决了纯电动汽车因电瓶电量限制无法跑长途的问题。中融与清华的合作初战告捷。

经过多年的发展,纯电动汽车以其无污染、无噪声、驾驶简便、使用成本低等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但因续航能力不足,长期困扰着电动汽车生产厂家和广大消费者,制约了纯电动汽车市场的拓展。

传统的纯电动汽车使用范围,多为三四线城市的市内代步之用,出行范围多控制在60-80公里的半径之内。路上一旦出现缺电情况,因为充电不方便、时间长等原因,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而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推出,在电耗尽的情况下,切换到增程模式,即可实现持续续航,出行距离不受,有效的解决了不能跑长途的难题。

增程式电动汽车,集传统燃油汽车的持续续航、纯电动汽车的无污染、无噪声、驾驶简单、使用成本低等优势于一身,极大地拓展了电动汽车的出行半径和使用范围,用户将不必再为续航里程所困扰,使用人群也将由中老年人、家庭妇女、上班族等扩展到更多人群,例如市内出租用车、运营用货车。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成功推出,也标志着中融公司产学研合作新成就,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

增程器动态控制技术已申请专利保护。

献花(0)
+1
(本文系阿易科技首藏)